第1章本大人為大明鞠躬盡瘁,還不能享受一下?


    “皇上,沛縣百姓苦啊……”


    “茅草屋被大風吹破,一半的百姓露宿街頭,衣不蔽體,食不果腹,每天隻能喝一碗麵糊糊充饑……”


    “每當微臣看到百姓的淒苦,便心如刀絞,痛的晚上睡不著覺!”


    沛縣縣令宋隱,正在給大明皇帝朱元璋寫奏折。


    “田地的貧瘠令人無法想象,農戶辛苦勞作一整年,收獲的糧食竟然還沒有播下的種子多!”


    “微臣不得不開倉放糧,可縣衙的糧倉裏,也空蕩蕩的一顆穀子都沒有!”


    在一旁的師爺揉揉眼睛,縣令大人簡直睜著眼說瞎話啊。


    “大人,沛縣可是連續五年大豐收,今年的產量又創新高!”


    “糧食堆不下,必須要去隔壁幾個縣剿匪,多抓些賊人回來建糧倉!”


    “哦!”


    宋隱將毛筆蘸蘸墨水,繼續寫道。


    “縣裏盜賊橫行,縣衙關滿了囚犯,仍舊不斷的有山賊,掠劫百姓,屢抓不止……”


    隨即抬起頭問道。


    “師爺,縣衙大牢裏,現在還有多少犯人?”


    “回大人,從您上任半年後,百姓豐衣足食,生活富足,沛縣再也沒出現過賊人,獄卒閑年年白拿俸祿,慚愧的想要辭職了。”


    “附近的百姓,拖家帶口,懇求落戶在本縣,登記的人每天在衙門口排起長隊,光是上半年就增加了一萬戶!”


    “好,爭取下半年再來一萬戶!”


    宋隱大喜,繼續寫道。


    “縣裏官道年久失修,道路崎嶇不平……”


    “稅賦嚴苛,人口逃亡嚴重……”


    自從穿越到了大明初年,宋隱每個月都要給朝廷寫一封奏折,報告情況。


    他本來高中畢業,在廠裏打螺絲,因為加班過度,眼睛一閉就變成了一個平凡無奇的古代縣令。


    現在的皇帝,是殺官不眨眼的朱元璋。


    做官難!


    每個月寫的奏折,能不能順利送到朱元璋手裏,宋隱不關心。


    隻要朝廷別有事沒事加稅,皇上別懷疑自己貪錢就成。


    所以要哭窮啊!


    咱沛縣都窮成這樣了,就算想貪,也摳不出一文錢!


    宋隱在奏折中,從各個方麵,詳細的論證了沛縣的貧窮,這事兒他已經幹了五年,駕輕就熟。


    “大人,您將沛縣治理的繁榮昌盛,卻不宣揚出去,朝廷如何會知道,您自己又如何升官發財呢?”


    師爺為宋隱不平。


    “升官有什麽用,伸頭就是一刀!”


    宋隱一副看傻子的神情。


    他把沛縣搞的跟世外桃源一般,不就是為了躲避明朝初年的戰火,不卷入靖難之役。


    安安穩穩的躲在偏僻的小地方當霸王,多爽!


    “我這輩子最大的夢想,就是每天睡到自然醒,睜開眼看到十幾個美嬌娘。”


    “有錢在哪都瀟灑,懂嗎?”


    “大人高見!”


    師爺似懂非懂的點點頭,反正布政司都沒咱大人貪得銀子多!


    晾幹墨跡,封好奏折。


    “送去驛館。”


    宋隱打了個哈欠,奏折寫累了,要出去放鬆放鬆。


    “再通知怡紅院,今晚我過去,花魁頭牌都給我留著。”


    “大人,您每日左擁右抱,喝酒聽曲,實在有損聲譽……”


    師爺苦口婆心。


    宋隱拍案而起,“本大人辛辛苦苦搞建設,為沛縣繁榮操碎了心,還不能享受一下?”


    此時,通往沛縣的官道上。


    一輛普通的馬車,緩緩前行。


    上麵不是別人,正是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還有皇後馬秀英。


    跟隨在身旁的,還有長子朱標和次子朱樉。


    護衛和車夫,則是神機營喬裝改扮的。


    “老爺,離沛縣不到兩裏地了。”


    “要是沒記錯,這次應該能找到真正的祖地。”


    馬秀英語氣中帶著對祖先的崇敬。


    因為微服出巡,所有人都改換了稱呼,朱元璋被稱為老爺,馬秀英自然而然是夫人。“嗯,我小時候聽爹說過,就是沛縣!”


    朱元璋點點頭。


    祖地,還有祖墳,象征著一個家族的興衰。


    對於新生的大明王朝,甚至可以說是龍氣所在!


    這次朱元璋回鳳陽祭祖,然後悄悄帶著一家四口,尋找他們老朱家真正的祖地。


    朱元璋的確是在鳳陽出生,但他的父親和祖父,都是從別的地方逃荒到鳳陽的。


    好在朱元璋隱約記得父親曾經提起過沛縣。


    “沛縣是個好地方呀!”


    “當年漢高祖劉邦,就是在沛縣起兵,建立了大漢王朝!”


    “咱確定祖地後,好好修繕一番,定能護佑大明王朝。”


    大漢,一直是曆史上強盛王朝的代名詞,為人向往。


    從現在華夏的百姓都自稱漢人,就能明白漢朝的影響力。


    朱元璋露出一絲笑容。


    他驅逐韃虜,一生致力於恢複華夏,自然希望大明能像漢朝一般,成為華夏衣冠的代名詞。


    “爹,您快來看,這路和咱們走的不一樣!”


    兩個兒子朱標和朱樉,忽然驚呼出聲。


    朱元璋不悅。


    次子咋咋呼呼就算了,太子朱標向來穩重,也跟著一起毛躁了!


    “什麽路不一樣,官道有好有壞,大驚小怪……”


    他的話音戛然而止。


    眼前是沛縣的界碑。“美麗沛縣歡迎您!”


    兩丈高的界碑上,是幾個蒼勁有力的大字。


    界碑這邊,破爛的官道,崎嶇不堪,兩輛馬車交錯都費勁。


    界碑那邊,一條平坦筆直的大道,兩旁一棵棵聳立的青鬆,路麵上並排走八兩馬車不成問題!


    比皇城的路還寬敞,還整潔!


    朱元璋驚了。


    馬車行駛在上麵,平穩的沒有沒一點震動,舒服至極。


    微風吹來,兩旁的稻田泛起金黃色的波浪,稻香陣陣,每一株稻穗,都飽滿的下垂。


    收割稻穀的農戶,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坐在一架奇怪的農具上,腳踩著踏板,一邊前進,一邊收穀子。“這是什麽路,那又是什麽農具?”


    朱元璋一家四口,都伸出了腦袋,驚奇的看著一切。


    “第一次來沛縣?”


    旁邊,一個趕著毛驢拉車的老漢笑道。


    “這路是縣令設計建造的,名叫馬路!”


    “沛縣一共有四縱四橫,共八條這種大馬路,其他小馬路不計其數。”


    “農具叫做人力收割機,四個人一天能收割十畝稻田!”


    “縣令還說了,以後造出機械收割機,一個人一天就能收一百畝!”


    朱元璋倒吸一口涼氣,一天收一百畝!


    那怕是仙家的法寶吧!


    現在這個人力收割機,四個人一天收十畝穀子,也是聞所未聞的奇跡!還有馬路……


    看老漢臉上自豪和幸福的笑,不會騙人。


    朱元璋也跟著露出笑容。


    “你們的縣令,是個好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五年狗縣令,震驚朱屠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江大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江大河並收藏大明:五年狗縣令,震驚朱屠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