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拱衛司,給朕徹查宋隱!


    朱元璋現在明白了,怪不得當地百姓都說宋隱是大貪官。


    果然不假。


    小錢都入不了宋隱的眼。


    一貪就是上萬兩起步!


    朱元璋臉色難看到極點。


    虧他先前竟覺得宋隱還不錯。


    想想也是,宋隱賣官的事都做的出來。


    還有什麽是他不敢幹的?


    朱元璋忍著怒火道:“一年給宋隱上繳二萬兩白銀,你們不心疼嗎?”


    宋耀卻搖頭笑了,“怎麽會呢!”朱元璋納悶極了。


    “為啥?”


    宋耀道,“我們除了幹活,後續所有事都不用操心。”


    “這些成品如何售賣,銷往哪裏?縣裏都有專人負責。”


    “在這之前,來村裏收購物品的商人,使勁地壓價。”


    “最後東西是賣出去了,除去本錢根本賺不了多少。”


    “現在可就不一樣了。”


    宋耀臉上盡是感激,“宋大人定下規矩,到我們村裏來收購的價格,必須要高出其他地方的兩成。”


    “拿貨時就要付首款,付尾款的時間不得超過一個月。”“多虧了宋大人,才有了現在的好日子。”


    朱元璋沉默了。


    能過上這樣的日子,宋隱每年貪兩萬兩好像也不過分?!


    朱元璋無奈地歎了口氣。


    還是忍不住又問,“宋隱這麽貪,就不怕事情捅到皇上那裏,砍了他的頭?”


    宋耀想都不想的搖頭,“宋大人不該殺,宋大人雖然貪,但他是好官。”


    “而且,他也花錢入股了啊!”


    “真要有那麽一天,皇上為此要砍了宋大人。”


    “我們村子五百來號人,一定會寫血書,上京去狀告天子!”


    這麽擲地有聲的話。


    如此強硬的態度。當場驚呆了朱元璋幾人。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都不敢相信。


    有史以來,就沒有哪個貪官像宋隱這樣。


    不但貪。


    還要貪大的。


    還讓人覺得他貪得理所應當。


    若是事情敗露,被他刮走銀子的人,還上趕著替他求情。


    如此大的號召力。


    這是民心所向啊!


    這些天的所見所聞。


    朱元璋明白宋隱在當地百姓的心中,無人可代。


    朱王莊的封名定下,朱元璋了了一樁心事。


    半月後,回到了京城。……


    奉天殿。


    “吾皇萬歲萬萬歲!”


    朱元璋一臉威嚴的坐在龍椅上,掃過下麵的官員。


    也就是朝廷中的兩大派係:浙東派係和淮西派係。


    分別由劉伯溫和李善長兩人把控。


    朱元璋默許他們內耗,想要借他們的手除去對太子朱標有威脅的老臣。


    穩固老朱家的江山。


    兩大派係內耗多年,浙東派係也隨著劉伯溫病死而沒落。


    如今是淮西派係一枝獨大。


    好在當初李善長為了對付劉伯溫,培養了胡惟庸領導淮西派係。此舉打消了朱元璋的猜忌。


    朝堂上,胡惟庸和他的黨羽多方關心朱元璋出訪的結果。


    呈現出臣子替君分憂的和諧。


    朱元璋威嚴道,“朕即將宣布一件大事。”


    若是往常,朱元璋很樂意看著眾臣內鬥。


    甚至還會不經意間透露出雙方的一些把柄,加深他們的矛盾。


    今天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宣布,無心理會他們。


    “朕將朱家一脈的先祖之地,封名為朱王莊。”


    所有官員當即跪拜。


    “陛下聖明!”


    讓眾人平身後。


    朱元璋繼續道,“朕在民間,尋得寶物,現跟眾愛卿分享。”


    所有的官員都好奇的看了過去。


    這還是第一次,皇帝要跟臣子一起分享好物。


    “來人,把寶物發給眾愛卿。”


    朱元璋一聲令下。


    太監將折好的紙,分發給眾大臣。


    打開一看。


    人人露出驚訝之色。


    “履曆表……”


    裏麵內容不多,言簡意賅的提出無數個問題。


    還標注了需附上查證資料。


    大臣們覺得挺新鮮,也挺實用。


    這時朱元璋說道:“朕決定從即刻起,朝廷官員的任命,須實是求是的填寫一份這樣的履曆表。”


    “朕會根據履曆表中的內容,安排職位。”


    這一提議得到了朝中大臣稱讚。


    “填寫履曆,確實是節省了不少人力。”


    “想不到陛下發現了這等好東西。”


    “其他事情,也參照這樣的格式來處理,倒是便於查閱。”


    朱元璋很滿意眾人對履曆表的認可。


    退朝後,朱元璋前往書房批閱奏折。


    坐下後卻想到了宋隱。


    覺得對宋隱的了解還不全麵。


    決定派人對宋隱進行更加深入的調查。


    “傳拱衛司陳盾。”


    此時的拱衛司就是錦衣衛的前身。負責皇帝的安全。


    陳盾很快就到位。


    “你親自帶人前往沛縣。”


    陳盾心中疑惑。


    陛下不是才剛從沛縣回來?


    難不成沛縣發生了大事?


    “你去沛縣密查縣令宋隱。”


    “朕要知道宋隱所有事情。”


    “事無巨細都不可放過。”


    “重點給朕查一查宋隱的身家。”


    陳盾更加的疑惑。


    沒想到朱元璋勞師動眾,卻隻是為了一個小小縣令。


    “是!陛下!”


    陳盾壓下心頭的異樣退下。朱元璋這才有心情批閱奏折。


    卻發現許多大臣都上折提到胡惟庸封相的事情。


    三年前,經李善長舉薦,胡惟庸官拜右丞相。


    淮西派係的實力得以壯大,朝中多數人都向他們靠攏。


    這次更是聯手上書,請求封胡惟庸為左丞相。


    此事若成,他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重臣。


    朱元璋冷哼一聲。


    “既然那麽想坐上這個位置,朕給你就是。”


    ……


    一個月後。從沛縣傳回了消息。


    “陛下,這是宋隱的資料。”


    陳盾跪著呈上他的收獲。


    “平身,給朕說說宋隱的情況。”


    朱元璋充滿著期待。


    陳盾站了起來,開始匯報他查的內容。


    “經多方調查,沛縣縣令宋隱,於洪武元年前,還是個平庸無奇的人。”


    “直到五年前的某一天,宋隱像是福至心靈般的發生巨變。”


    “他從一個賣菜的窮苦小子,憑著過人的學識和新奇的見聞,一躍成為當時縣令的主簿。”


    朱元璋心中震撼,想不到宋隱有此一段充滿神奇的過往。


    從草根百姓逆襲為縣令家主簿。


    簡直像是在聽故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五年狗縣令,震驚朱屠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江大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江大河並收藏大明:五年狗縣令,震驚朱屠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