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確定了,通倭的人!
大明:五年狗縣令,震驚朱屠夫 作者:大江大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12章確定了,通倭的人!
麵對朱元璋的斥問,倭島使臣臉色難看,根本答不出話。
不等他開口,朱元璋繼續道。
“現在你們能耐哪去了?自己無能,卻將髒水往我大明身上潑?”
“要不怎麽說放著人不當卻要當狗呢?”
“被人打了,就想找大明當冤大頭嗎?”
“你們覺得我大明像冤大頭嗎?”
朱元璋鏗鏘有力的質問,猶如平地驚雷。
一番話說得倭島使臣傻愣地站著。
大臣們眼光躲閃不敢直視朱元璋,生怕在此時被朱元璋注意上。“爾等蠢貨,侵犯鄰邦!”
“就你們也配給大明進貢?”
“來人,將這家夥和貢品都給朕丟出去。”
朱元璋沒給對方任何解釋機會,反正他也不想聽倭國使臣狡辯。
這些人的解釋,不過是狗吠而已,沒有任何意義,不值得聽。
朱元璋下令時,大臣們還愣在原地,根本沒反應過來。
這時,錦衣衛進來將倭島使臣押了出去。
胡惟庸卻在此時站了出來,高聲道:“陛下此舉不妥啊!”
胡惟庸得大叫,跟他不**的大臣,瞬間無不驚訝地望過來。
胡惟庸繼續喊,“陛下,倭島是一個占地不大的島國,他們雖然沒有證據,但是福州府不是放開海運了嗎?”
“若是能跟倭島搞好關係,會更加有利於大明朝的海上貿易。”
“不可錯過這樣的機會啊!”
胡惟庸這一番狡辯,令朱元璋大感意外。
很好!
自己從福州府回來後就在暗中調查,看來沒白費力和浪費時間,幕後黑手終於現身了。
胡惟庸當真是枉費自己對他的信任。
開始覺得他有些才華,升他為丞相,未曾想卻是這般蠢貨。
朱元璋心裏明白,明麵上卻沒有流露出來。
而是用冰冷的目光看著胡惟庸。
他打算多試探一下胡惟庸。
“胡惟庸,你是什麽意思?”“難道你覺得大明要背這個黑鍋,給他們賠償嗎?”
朱元璋對胡惟庸怒目而視。
看到朱元璋火冒三丈,文武百官紛紛下跪,“陛下息怒。”
所有人眼裏都充滿了驚恐。
可此時的胡惟庸卻仿佛沒看到朱元璋動怒似的。
隻見他繼續道,“陛下,我大明朝是大國,更是禮儀之邦,不應該計較這點得失。”
“否則,豈不是丟了我大明的臉麵?”
“陛下請三思啊!”
“臣覺得他們損失也不大,現在我大明欣欣向榮,也大幅度提升了稅銀,給他們一點補償,當作建立邦交,這是好事,何樂而不為?”
“現在大明也需要安居樂業,而不應該橫生枝節,陛下不能固執己見啊!”
胡惟庸滔滔不絕地說著,語氣淩厲,仿佛朱元璋不這麽做,就是昏君一般。
這話一出,許多大臣都覺得胡惟庸太過瘋狂。
朱元璋眯了眯眼,眸底殺氣一閃而過。
胡惟庸當真是膽大包天,竟然敢屢次三番地挑釁自己。
好,有種!
他絕對會後悔的!
朱元璋強壓下快要爆發的怒火。
他現在幾乎可以確定那件事情就是胡惟庸幹的。
胡惟庸百般維護,無論他打的是什麽算盤,朱元璋對他都起了殺意。
“胡惟庸,你是說朕是昏君嗎?”朱元璋冷冷地問。
胡惟庸當即開口,“陛下,臣冒死建言,是為大明著想,更是為了大明江山啊!”
“建立邦交對我大明隻有利沒有弊,不就是給一些賠償,對大明也沒有什麽影響。”
胡惟庸態度硬氣的開口,甚至給自己披上了敢於直言的光環,仿佛真心替大明著想似的。
隻是他這番裝腔作勢的樣子,朱元璋看了直冷笑。
“這麽說來,你是想學魏征嗎?”
“但你跟魏征比還差得遠了。”
朱元建冷哼,“我大明朝不可能割地賠償,更不可能向他國臣服。”
“即便是邦交,也是他國求我大明,而不是大明去求他人。”
“胡惟庸,你回去想清楚!”“什麽才是大明的氣節!”
朱元璋說完,憤然甩袖,“退朝!”
說罷,朱元璋頭也不回的離開。
眼睜睜的看著朱元璋離去,一眾大臣隨之也離開。
今日早朝,不歡而散。
所有人都想不到朱元璋和胡惟庸會起這麽大的衝突,看得心驚肉跳。
早朝動靜太大,眾人心裏開始犯嘀咕。
胡惟庸跟朱元璋當麵爭辯,最後還是以朱元璋憤怒退朝離開。
所有人都知道,此事不會就這般簡單的結束。
而胡惟庸這麽做,爭取的同時也是對朱元璋的試探。
丞相做得久了,再大的相權也不是胡惟庸想要的高度。
胡惟庸卻沒想到,朱元璋反響會這麽大。
看來朱元璋很在意大明朝的臉麵。
不過,這也隻是他自己的想法而已。
退朝後,朱元璋召集了一些重臣和六部尚書,到禦書房議事。
片刻,重臣和六部尚書等人就到了禦書房。
朱元璋也不磨蹭。
朝堂上胡惟庸公然替倭寇說話,使勁撮合大明朝和倭寇綁在一起。
以他手中的權力,再聯想之前發生事情,還有什麽不清楚的。
胡惟庸就是那通倭的人!
加上錦衣衛暗中監視調查結果,也印證了這一點。
自己正好借此機會給胡惟庸下套,好好地款待他。
“陛下召集臣等是有事嗎?”
重臣齊聚一堂,麵麵相覷。
剛才朝堂上可謂是驚心動魄。
才退朝,朱元璋就把他們召集過來,他們心裏有些惶恐。
戶部尚書趙昌率先開口。
畢竟他執掌大明銀庫,忠心耿耿地跟了朱元璋多年,膽子自然大些。
“朕受夠了倭寇,現在,朕決定集結大明軍隊,徹底剿滅倭寇。”
“絲毫喘息的機會都不給他們。”
朱元璋話音剛落,所有人都愣住了,沒想到朱元璋會突然下令。
但看朱元璋盛怒的表情,多少也能理解和接受。“陛下,真要對付倭寇?”
趙昌趕緊確認。
朱元璋點頭,“對,沒錯!”
得到肯定答複,當即大臣紛紛開口。
“要剿滅倭寇,恐怕難度不小,就這海上航行一事,困難就很大。”
“況且要派出多少兵力才合適?”
“倭島那彈丸之地,不能所有軍隊都派過去吧?”
大臣們熱鬧的討論,提出最多的還是航海問題。
麵對朱元璋的斥問,倭島使臣臉色難看,根本答不出話。
不等他開口,朱元璋繼續道。
“現在你們能耐哪去了?自己無能,卻將髒水往我大明身上潑?”
“要不怎麽說放著人不當卻要當狗呢?”
“被人打了,就想找大明當冤大頭嗎?”
“你們覺得我大明像冤大頭嗎?”
朱元璋鏗鏘有力的質問,猶如平地驚雷。
一番話說得倭島使臣傻愣地站著。
大臣們眼光躲閃不敢直視朱元璋,生怕在此時被朱元璋注意上。“爾等蠢貨,侵犯鄰邦!”
“就你們也配給大明進貢?”
“來人,將這家夥和貢品都給朕丟出去。”
朱元璋沒給對方任何解釋機會,反正他也不想聽倭國使臣狡辯。
這些人的解釋,不過是狗吠而已,沒有任何意義,不值得聽。
朱元璋下令時,大臣們還愣在原地,根本沒反應過來。
這時,錦衣衛進來將倭島使臣押了出去。
胡惟庸卻在此時站了出來,高聲道:“陛下此舉不妥啊!”
胡惟庸得大叫,跟他不**的大臣,瞬間無不驚訝地望過來。
胡惟庸繼續喊,“陛下,倭島是一個占地不大的島國,他們雖然沒有證據,但是福州府不是放開海運了嗎?”
“若是能跟倭島搞好關係,會更加有利於大明朝的海上貿易。”
“不可錯過這樣的機會啊!”
胡惟庸這一番狡辯,令朱元璋大感意外。
很好!
自己從福州府回來後就在暗中調查,看來沒白費力和浪費時間,幕後黑手終於現身了。
胡惟庸當真是枉費自己對他的信任。
開始覺得他有些才華,升他為丞相,未曾想卻是這般蠢貨。
朱元璋心裏明白,明麵上卻沒有流露出來。
而是用冰冷的目光看著胡惟庸。
他打算多試探一下胡惟庸。
“胡惟庸,你是什麽意思?”“難道你覺得大明要背這個黑鍋,給他們賠償嗎?”
朱元璋對胡惟庸怒目而視。
看到朱元璋火冒三丈,文武百官紛紛下跪,“陛下息怒。”
所有人眼裏都充滿了驚恐。
可此時的胡惟庸卻仿佛沒看到朱元璋動怒似的。
隻見他繼續道,“陛下,我大明朝是大國,更是禮儀之邦,不應該計較這點得失。”
“否則,豈不是丟了我大明的臉麵?”
“陛下請三思啊!”
“臣覺得他們損失也不大,現在我大明欣欣向榮,也大幅度提升了稅銀,給他們一點補償,當作建立邦交,這是好事,何樂而不為?”
“現在大明也需要安居樂業,而不應該橫生枝節,陛下不能固執己見啊!”
胡惟庸滔滔不絕地說著,語氣淩厲,仿佛朱元璋不這麽做,就是昏君一般。
這話一出,許多大臣都覺得胡惟庸太過瘋狂。
朱元璋眯了眯眼,眸底殺氣一閃而過。
胡惟庸當真是膽大包天,竟然敢屢次三番地挑釁自己。
好,有種!
他絕對會後悔的!
朱元璋強壓下快要爆發的怒火。
他現在幾乎可以確定那件事情就是胡惟庸幹的。
胡惟庸百般維護,無論他打的是什麽算盤,朱元璋對他都起了殺意。
“胡惟庸,你是說朕是昏君嗎?”朱元璋冷冷地問。
胡惟庸當即開口,“陛下,臣冒死建言,是為大明著想,更是為了大明江山啊!”
“建立邦交對我大明隻有利沒有弊,不就是給一些賠償,對大明也沒有什麽影響。”
胡惟庸態度硬氣的開口,甚至給自己披上了敢於直言的光環,仿佛真心替大明著想似的。
隻是他這番裝腔作勢的樣子,朱元璋看了直冷笑。
“這麽說來,你是想學魏征嗎?”
“但你跟魏征比還差得遠了。”
朱元建冷哼,“我大明朝不可能割地賠償,更不可能向他國臣服。”
“即便是邦交,也是他國求我大明,而不是大明去求他人。”
“胡惟庸,你回去想清楚!”“什麽才是大明的氣節!”
朱元璋說完,憤然甩袖,“退朝!”
說罷,朱元璋頭也不回的離開。
眼睜睜的看著朱元璋離去,一眾大臣隨之也離開。
今日早朝,不歡而散。
所有人都想不到朱元璋和胡惟庸會起這麽大的衝突,看得心驚肉跳。
早朝動靜太大,眾人心裏開始犯嘀咕。
胡惟庸跟朱元璋當麵爭辯,最後還是以朱元璋憤怒退朝離開。
所有人都知道,此事不會就這般簡單的結束。
而胡惟庸這麽做,爭取的同時也是對朱元璋的試探。
丞相做得久了,再大的相權也不是胡惟庸想要的高度。
胡惟庸卻沒想到,朱元璋反響會這麽大。
看來朱元璋很在意大明朝的臉麵。
不過,這也隻是他自己的想法而已。
退朝後,朱元璋召集了一些重臣和六部尚書,到禦書房議事。
片刻,重臣和六部尚書等人就到了禦書房。
朱元璋也不磨蹭。
朝堂上胡惟庸公然替倭寇說話,使勁撮合大明朝和倭寇綁在一起。
以他手中的權力,再聯想之前發生事情,還有什麽不清楚的。
胡惟庸就是那通倭的人!
加上錦衣衛暗中監視調查結果,也印證了這一點。
自己正好借此機會給胡惟庸下套,好好地款待他。
“陛下召集臣等是有事嗎?”
重臣齊聚一堂,麵麵相覷。
剛才朝堂上可謂是驚心動魄。
才退朝,朱元璋就把他們召集過來,他們心裏有些惶恐。
戶部尚書趙昌率先開口。
畢竟他執掌大明銀庫,忠心耿耿地跟了朱元璋多年,膽子自然大些。
“朕受夠了倭寇,現在,朕決定集結大明軍隊,徹底剿滅倭寇。”
“絲毫喘息的機會都不給他們。”
朱元璋話音剛落,所有人都愣住了,沒想到朱元璋會突然下令。
但看朱元璋盛怒的表情,多少也能理解和接受。“陛下,真要對付倭寇?”
趙昌趕緊確認。
朱元璋點頭,“對,沒錯!”
得到肯定答複,當即大臣紛紛開口。
“要剿滅倭寇,恐怕難度不小,就這海上航行一事,困難就很大。”
“況且要派出多少兵力才合適?”
“倭島那彈丸之地,不能所有軍隊都派過去吧?”
大臣們熱鬧的討論,提出最多的還是航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