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對朱標的信任!皇子就藩!


    曆代皇朝最頭疼的事,就是中央集權。


    朱元璋當初設立錦衣衛時,就是為了監視百官及加深對中央權力的控製,力保手中權力不容閃失。


    胡惟庸一案是導火線,使朱元璋察覺到丞相權力過於龐大及泛濫的野心。


    這已經碰到了朱元璋的逆鱗。


    淩駕皇權,甚至挑戰皇權,怎可能存在?


    王朝中有足夠跟皇權抗衡的多個權勢,王朝還如何治理?


    朱元璋強勢決定,大臣反對無效,猶如板上釘釘,絕無轉圜的可能。退朝後,朱元璋心情愉悅地返回禦書房。


    廢掉丞相,便於皇權集中權利,也便於掌控朝堂。


    像胡惟庸那樣,在自己眼皮底下通敵的事情,朱元璋不想再發生第二次。


    這時,太子朱標走了進來。


    他原本在處理公務,聽到今日早朝朱元璋廢除丞相的消息,令他非常意外。


    處理完公務後,立刻就趕來見朱元璋。


    “父皇,怎麽突然間就廢除丞相製度?”


    見禮後,朱標納悶地問。


    他非常不理解朱元璋的決定,胡惟庸一案,牽涉太多。


    才剛剛平息此事,朱元璋就廢除了丞相製度,讓人有種早有謀劃,故意針對的感覺。


    朱標是自己最愛的兒子,他的問題朱元璋一點也不生氣。


    反而對他解釋,“標兒你想,曆朝曆代,由丞相挑起的事端還少嗎?”


    “你看胡惟庸何等狂傲?若不是父皇早有察覺,此刻大明朝早換由他來坐,老朱家的江山也易主了。”


    “再說了,回望曆史,三國時曹操就是丞相吧?不也一樣的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舉怎麽了?”


    “世人讚他是梟雄,但對於皇權來說,他這是造反,是謀逆。”


    “哪個朝代的丞相不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手握重權,百官臣服的是皇帝嗎?非也,臣服的是丞相!”


    “相權淩駕於皇權之上時,標兒你還覺得丞相的功勞有用嗎?”


    “相權高於皇權後,他便無所顧忌,連個人功績都不用擔心,行事隨心所欲。”


    朱元璋細說過往丞相之禍,對丞相極其厭惡。


    丞相一位原本是為了輔助皇帝處理公務而設,隨著相權權利加大,漸漸地丞相位置也有變化。


    當相權高過自身的功績時,就威脅到了皇權的利益。


    朱元璋的一番解釋,朱標明白了他的想法。


    但心裏還有些猶豫。


    當即再問,“父皇,也有可能出現功績高過權力的人吧!那又如何?”


    胡惟庸並沒有做到功績比權力還大,也不可能做到。


    因而朱元璋完全沒有朝這方麵去想。


    朱標的設想,讓朱元璋微微愣住。明知朱標隻是隨口一問,但這種情況不能不考慮。


    此刻朱元璋心裏,確實因為朱標的話讓他腦海裏浮現出一人。


    這人,正是福建省布政使宋隱!


    無須質疑宋隱的能力,但朱元璋並不安心。


    他心裏明白,宋隱比胡惟庸更加高明。


    但一想到宋隱的所作所為,朱元璋立刻冷笑,“有朕在,他便不可能坐上這個高位。”


    “標兒,你是太子,更是咱欽定的儲君。”


    “咱將大明江山托付給你,你成為皇帝那天,權力掌握在你手中。”


    朱元璋告訴朱標,等他成為皇帝時,若真有這樣的人,由朱標自己決定用還是不用,他不會插手。


    “標兒,你登基後,若真有能勝任丞相的人,你再設立丞相就是,咱沒有意見。”


    聞言,朱標微微笑了。


    世人皆知,朱元璋對朱標可謂是關愛有加。


    朱標身為他的長子,才是真正的家人。


    朱元璋也樂於看到朱標在朝中有很高的威望,就算是朱標造反,他甚至會笑著讓位。


    畢竟朱標才華橫溢,是接班的最佳人選。


    廢除了丞相製度,朝堂經過了一段時間手忙腳亂後,逐漸地平穩過渡。


    六部事務更加繁多,也開始適應。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發後,人人惶恐不安,朝堂大震動,如此長達半年之。


    半年來,胡惟庸黨羽被殺得基本絕跡,廢除了丞相製度後,大明朝發生了一次重大的革新。


    過程有些曲折,終歸還是平穩度過。


    現在朝局平穩,而朱元璋的兒子們,也到了獨立的年齡。


    曾經還要上學堂,時而跟他四處看看的皇子,都能獨立自主。


    這天皇宮內。


    朱標正在向朱元璋匯報近期事務,又是新的一年,各處公務都逐漸步入正軌。


    朱標匯報結束,準備告退時,被朱元璋喊住,“標兒,你幾個皇弟,年紀也不小了吧!”


    聞言,朱標微愣,隨即點頭,“是的父皇,您這是?”


    朱標嚐試地問。


    皇子成年,按規定得去藩地。


    皇子們其實已經都封了王並劃定了藩地,隻是沒有就藩而已。


    “大明需要有人鎮守邊境,朕不放心他人。”“現在由朕的幾個兄弟掌握大明兵權,也該讓他們交權了。”


    “由聯的皇兒掌控兵權,朕才能安心。”


    聞言,朱際沉默無語。


    他們幾個兄弟的關係很好,秦王朱樉,晉王朱棢,還有四皇子燕王朱棣。


    除了秦王朱樉在洪武十一年就藩,其餘皇子都沒就藩。


    朱標重視兄弟間的手足之情,舍不得他們離開。


    藩王就藩後,按照禮製兩到三年無詔不得回京,意味著很長時間兄弟幾人都不能再相見了。


    朱元璋卻有所顧慮,身為太子朱標心裏也明白。


    “兒子聽從父皇決斷。”


    朱標拱手行禮,朱元璋擺手,“召集文武百官,準備藩王就藩一事。”


    藩王就藩,非同小可,事關兵權的劃分,這點非常關鍵。


    翌日早朝。


    朝臣莊嚴地匯聚一堂,而皇子們也一旁候著。


    朱元璋上朝後就開門見山,“朕的皇子們已成年並封王,也定下了藩地,是時候就藩了。”


    朱元璋話落,文武百官竊竊私語,尤其是淮西家族一派和武將,人人神色複雜。


    而藍玉、馮勝和傅友德等人的神態更是古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五年狗縣令,震驚朱屠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江大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江大河並收藏大明:五年狗縣令,震驚朱屠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