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這麽好的生意你會平白讓給咱?
大明:五年狗縣令,震驚朱屠夫 作者:大江大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26章這麽好的生意你會平白讓給咱?
對宋隱能用沙子造出那麽貴重的琉璃,朱元璋很驚訝,更震撼宋隱對大明格局的看法,能從藩王製度裏發現隱患。
但是宋隱對經濟的分析,朱元璋無法苟同。
一個貨幣就能亡國,實在是危言聳聽。
“你對經濟的分析也太駭人聽聞了,你該知道我是商人,經濟真出現問題,朝廷也會立刻處理,不會任其危害到國體。”
“更加不可能出現經濟混亂的狀況。”
朱元璋明擺著不相信宋隱的話。
見朱元璋如此固執,宋隱無語的聳肩,“朱老爺子,你是不見棺材不掉淚啊,等你手中的銀子成為廢紙後,你就知道怕了。”
“不如你出海找個小國試驗一下,反正琉璃生意給你壟斷了,你試試就知道我的話有沒有危言聳聽了。”
“不瞞你說,經濟真的混亂時,朝廷還能有正常的秩序嗎?”
“那可是整個經濟崩盤,比國都被入侵還要嚴重!”
宋隱這話,聽得朱元璋神色陰沉。
他根本不信這紙上談兵的猜想會成真。
如果時機成熟,他決定親自試一試。
一時間,宋隱和朱元璋都沉默不語。
馬皇後見狀,倒是雲淡風輕的笑了笑。
初識宋隱到現在,處處讓人驚豔。
無論是治理地方還是經營經濟,都是一個天才,大明有此賢才,實在是無比幸運。
但馬皇後更關注的還是宋隱說的大生意。
“宋大人,你讓我們來,肯定不是的為了聊這些還沒發生的事對吧?”
“聽說你有大生意要跟我們談。”
宋隱聞言當即笑了。
“還是夫人看的開,朱老爺子就是一根筋,就跟一頭牛一樣!”
馬皇後聞言掩嘴而笑,顯然同意宋隱的說法。
這情景讓原本有些怒氣的朱元璋更加不好了。
娘的,這王八蛋簡直膽大包天!
“滾一邊,你才是牛。”
“快說有什麽大生意?”
朱元璋不想跟宋隱爭執,這家夥鬼主意太多,自己辯不過他,幹脆聊生意。
畢竟此行就是奔著大生意來的。
見二人都有興趣,宋隱微微一笑,“我就知道你們有會有興趣的。”
“你們先看看這樣東西。”
說著,宋隱拿出一個鼓鼓的小袋子。
隨後他取過一個茶杯,將袋子裏的物品倒進茶杯裏。
視線裏,出現了比細沙還是細膩而潔白的東西。
朱元璋好奇的伸手捏起一點嚐了嚐。
突然一聲驚呼,“怎麽會有這麽細的鹽?”
見朱元璋如此驚訝,宋隱笑道,“這麽細的鹽也叫精鹽,不但比大明鹽細,還幾乎沒有雜質,純度非常高,而且很入味。”
“鹽是生活的必須品,大明有許多鹽商,但價格各異。”
“我有提煉這種精鹽的技術,就你現在看到的這種精細程度。”
馬皇後好奇的聽宋隱侃侃而談。
她貴為皇後,卻經常下廚做飯,對柴米油鹽非常熟悉。
這麽精細的鹽,她也是頭一回見。
她嚐了嚐,隨即詫異的看向宋隱。
“這鹽太好了。”
“大明的鹽裏麵有很多雜質,甚至還有苦味,就是皇宮專用鹽都沒有這麽好的品質。”
“宋大人竟然有本事提煉如此精細的鹽,如果能批量生產,百姓可就有福了,你說的大生意,就是這個嗎?”
這種精鹽比所有大明得鹽都要精細,鹽味純正,大明鹽根本無法相比。大明鹽事實上就是製作工藝粗糙的粗鹽,裏麵甚至有很多雜質。
許多商販賣的粗鹽還是塊狀的,根本無法跟這精鹽相比。
如此精致的細鹽如果量產,肯定大受歡迎。
見馬皇後稱讚,宋隱笑了,“這生意怎麽樣?感興趣嗎?這生意可比琉璃大多了。”
朱元璋聞言,立馬翻了個白眼。
這不廢話嗎,用沙子做出來的玩意,能跟這精鹽比嗎?
想想買了那麽多琉璃,自己簡直是犯傻。
朱元璋更加好奇了,以宋隱貪婪的本性,做的肯定是賺大錢的生意,隻是不知道這精鹽生意怎麽做?
“你小子幹過的勾當不少,如此賺錢的買賣,怎麽不自己做?”“你是看上咱皇親國戚的身份?”
朱元璋自然知道宋隱在打什麽算盤,這麽大的利潤,他不做要拉上自己。
還不是看上了皇親國戚的身份好辦事。
這小子算盤打的挺溜的。
宋隱嗬嗬一笑,“你這就見外了。”
“我可沒少幫你,既幫你訓練兒子,又把生意給你做。”
“你自己說,兄弟待你好吧?”
宋隱就差對天發誓,一臉認真。
可惜換來得卻是朱元璋冷淡的一句:“也就那樣吧。”
“嘿,你還挺頑固的。”
“夫人,這老頭太固執了,不行咱換人吧!”
這話出口,朱元璋臉色頓時黑了。那副暴跳如雷,即將發火的樣子,讓不遠處的錦衣衛身體抖了抖。
朱元璋每次跟宋隱在一起時,情緒波動都很大。
整個大明,也隻有宋隱敢膽大包天的罵朱元璋。
馬皇後卻是笑了。
本來朱元璋氣得肚子像鼓風機,想要爆發,可看到馬皇後笑了,又忍了下來。
馬皇後身體很不好,這次也是想帶她出來放鬆一下。
盡管朱元璋很生氣,但不想馬皇後受到困擾。
“混蛋,廢話少說,快說正事。”
“利潤這麽高的生意你不做,難道是想坑我不成?”朱元璋咬牙切齒的問。
聞言,宋隱連忙搖頭,“不是這樣的。”
“正因為是大生意,勢必影響到鹽商的利益,其中縱橫交錯的各種關係不是我能疏通和處理的。”
“事實上從大明建國開始,官商勾結已是潛規則,現在藩王也全部就藩。”
“藩王封地上的鹽商處理起來更難。”
“封地上的藩王也要解決,這麽多的麻煩,而我隻是福建的布政使罷了。”
“根本無力和他們抗衡。”
聽完宋隱的解釋,朱元增當場愣住。
“不就是銷售鹽的生意,有那麽嚴重嗎?”
“怎麽還牽扯上了鹽商、官府和藩王。”
朱元璋很好奇,怎麽一個鹽生意,能牽涉上多方勢力?做生意不是多溝通和商量就行了嗎?
怎麽聽宋隱說的,比打仗還要難!
對宋隱能用沙子造出那麽貴重的琉璃,朱元璋很驚訝,更震撼宋隱對大明格局的看法,能從藩王製度裏發現隱患。
但是宋隱對經濟的分析,朱元璋無法苟同。
一個貨幣就能亡國,實在是危言聳聽。
“你對經濟的分析也太駭人聽聞了,你該知道我是商人,經濟真出現問題,朝廷也會立刻處理,不會任其危害到國體。”
“更加不可能出現經濟混亂的狀況。”
朱元璋明擺著不相信宋隱的話。
見朱元璋如此固執,宋隱無語的聳肩,“朱老爺子,你是不見棺材不掉淚啊,等你手中的銀子成為廢紙後,你就知道怕了。”
“不如你出海找個小國試驗一下,反正琉璃生意給你壟斷了,你試試就知道我的話有沒有危言聳聽了。”
“不瞞你說,經濟真的混亂時,朝廷還能有正常的秩序嗎?”
“那可是整個經濟崩盤,比國都被入侵還要嚴重!”
宋隱這話,聽得朱元璋神色陰沉。
他根本不信這紙上談兵的猜想會成真。
如果時機成熟,他決定親自試一試。
一時間,宋隱和朱元璋都沉默不語。
馬皇後見狀,倒是雲淡風輕的笑了笑。
初識宋隱到現在,處處讓人驚豔。
無論是治理地方還是經營經濟,都是一個天才,大明有此賢才,實在是無比幸運。
但馬皇後更關注的還是宋隱說的大生意。
“宋大人,你讓我們來,肯定不是的為了聊這些還沒發生的事對吧?”
“聽說你有大生意要跟我們談。”
宋隱聞言當即笑了。
“還是夫人看的開,朱老爺子就是一根筋,就跟一頭牛一樣!”
馬皇後聞言掩嘴而笑,顯然同意宋隱的說法。
這情景讓原本有些怒氣的朱元璋更加不好了。
娘的,這王八蛋簡直膽大包天!
“滾一邊,你才是牛。”
“快說有什麽大生意?”
朱元璋不想跟宋隱爭執,這家夥鬼主意太多,自己辯不過他,幹脆聊生意。
畢竟此行就是奔著大生意來的。
見二人都有興趣,宋隱微微一笑,“我就知道你們有會有興趣的。”
“你們先看看這樣東西。”
說著,宋隱拿出一個鼓鼓的小袋子。
隨後他取過一個茶杯,將袋子裏的物品倒進茶杯裏。
視線裏,出現了比細沙還是細膩而潔白的東西。
朱元璋好奇的伸手捏起一點嚐了嚐。
突然一聲驚呼,“怎麽會有這麽細的鹽?”
見朱元璋如此驚訝,宋隱笑道,“這麽細的鹽也叫精鹽,不但比大明鹽細,還幾乎沒有雜質,純度非常高,而且很入味。”
“鹽是生活的必須品,大明有許多鹽商,但價格各異。”
“我有提煉這種精鹽的技術,就你現在看到的這種精細程度。”
馬皇後好奇的聽宋隱侃侃而談。
她貴為皇後,卻經常下廚做飯,對柴米油鹽非常熟悉。
這麽精細的鹽,她也是頭一回見。
她嚐了嚐,隨即詫異的看向宋隱。
“這鹽太好了。”
“大明的鹽裏麵有很多雜質,甚至還有苦味,就是皇宮專用鹽都沒有這麽好的品質。”
“宋大人竟然有本事提煉如此精細的鹽,如果能批量生產,百姓可就有福了,你說的大生意,就是這個嗎?”
這種精鹽比所有大明得鹽都要精細,鹽味純正,大明鹽根本無法相比。大明鹽事實上就是製作工藝粗糙的粗鹽,裏麵甚至有很多雜質。
許多商販賣的粗鹽還是塊狀的,根本無法跟這精鹽相比。
如此精致的細鹽如果量產,肯定大受歡迎。
見馬皇後稱讚,宋隱笑了,“這生意怎麽樣?感興趣嗎?這生意可比琉璃大多了。”
朱元璋聞言,立馬翻了個白眼。
這不廢話嗎,用沙子做出來的玩意,能跟這精鹽比嗎?
想想買了那麽多琉璃,自己簡直是犯傻。
朱元璋更加好奇了,以宋隱貪婪的本性,做的肯定是賺大錢的生意,隻是不知道這精鹽生意怎麽做?
“你小子幹過的勾當不少,如此賺錢的買賣,怎麽不自己做?”“你是看上咱皇親國戚的身份?”
朱元璋自然知道宋隱在打什麽算盤,這麽大的利潤,他不做要拉上自己。
還不是看上了皇親國戚的身份好辦事。
這小子算盤打的挺溜的。
宋隱嗬嗬一笑,“你這就見外了。”
“我可沒少幫你,既幫你訓練兒子,又把生意給你做。”
“你自己說,兄弟待你好吧?”
宋隱就差對天發誓,一臉認真。
可惜換來得卻是朱元璋冷淡的一句:“也就那樣吧。”
“嘿,你還挺頑固的。”
“夫人,這老頭太固執了,不行咱換人吧!”
這話出口,朱元璋臉色頓時黑了。那副暴跳如雷,即將發火的樣子,讓不遠處的錦衣衛身體抖了抖。
朱元璋每次跟宋隱在一起時,情緒波動都很大。
整個大明,也隻有宋隱敢膽大包天的罵朱元璋。
馬皇後卻是笑了。
本來朱元璋氣得肚子像鼓風機,想要爆發,可看到馬皇後笑了,又忍了下來。
馬皇後身體很不好,這次也是想帶她出來放鬆一下。
盡管朱元璋很生氣,但不想馬皇後受到困擾。
“混蛋,廢話少說,快說正事。”
“利潤這麽高的生意你不做,難道是想坑我不成?”朱元璋咬牙切齒的問。
聞言,宋隱連忙搖頭,“不是這樣的。”
“正因為是大生意,勢必影響到鹽商的利益,其中縱橫交錯的各種關係不是我能疏通和處理的。”
“事實上從大明建國開始,官商勾結已是潛規則,現在藩王也全部就藩。”
“藩王封地上的鹽商處理起來更難。”
“封地上的藩王也要解決,這麽多的麻煩,而我隻是福建的布政使罷了。”
“根本無力和他們抗衡。”
聽完宋隱的解釋,朱元增當場愣住。
“不就是銷售鹽的生意,有那麽嚴重嗎?”
“怎麽還牽扯上了鹽商、官府和藩王。”
朱元璋很好奇,怎麽一個鹽生意,能牽涉上多方勢力?做生意不是多溝通和商量就行了嗎?
怎麽聽宋隱說的,比打仗還要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