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陛下,好消息了,災情緩和了!


    麩皮其實就是小麥皮,大明百姓早就不食用,但此時在難民眼裏,這些麩皮卻是他們活下去的希望。


    在湖廣時,許多人早就吃不飽飯!


    別說麥麩,能吃的食物都沒有了。


    撫州的官員們無比恐懼地看著一哄而上的難民,大驚之下趕緊維持秩序。


    畢竟,眼前的麥麩粥對於難民來說,就是救命粥。


    搞不好會引起混亂!


    “大家別吵。”“糧食不是很多,但能保證所有人都有飯吃。”


    “再往前走同樣有施粥的地方,大家別慌!”


    在官員的嗬斥下,騷亂的難民逐漸平靜下來,尤其是聽說前麵還有,人人臉上的激動難以形容。


    “這是福建布政使宋大人贈送的,你們一定要愛惜!”


    雖然隻是麥麩,對於難民來說卻是救命稻草。


    逃出來的大多是青壯年,但也有孩童,能有口飯吃,猶如救了他們的命。


    盡管每人的份額不多,但這也讓他們有了堅持下去的信心。


    離開了撫州府後,難民繼續前行,再經過各個關卡,都能吃上官員備好的麥麩粥。陳程跟著難民輾轉各地,看到原本絕望、麻木的難民,重新燃起了希望,眼裏都開始有了神采。


    陳程總算是放下心來。


    一路走來,他見過了太多的生死,縱然如此,難民也沒有掉下一滴眼淚!


    這幾個月來,逃難的難民隻多不減,哪怕眼睜睜看著自己孩子死在眼前,他們也麻木了。


    麻木到失去了情感!


    或許,此時他們覺得,還不如死了算了。


    但現在,隨著官府的連續救濟下,難民的情緒漸漸平複,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


    難民們不停地往前走,在江西官府的救濟下,災情得到了緩解。


    洪武十四年。


    5月底。隨著災情的持續,朝堂上也變得忙碌起來。


    金鑾殿上。


    朱元璋筋疲力盡的癱坐在龍椅上。


    他的頭發白了幾根,他天天都睡不著覺,希望能有好消息傳來。


    想到湖廣饑荒,朱元璋心中也是感慨萬千!


    他想起自己造反前也是這樣,雙親餓死,親人失散,最後餓死在異鄉。


    天災人禍不斷,相比較而言,後者才是最殘忍、最殘酷!


    他曾經受過地主的壓榨,也受過元朝官員欺淩。


    朱元璋曾經也痛恨過冷血的地主,痛恨官員的冷漠。


    可看看現在的湖廣,又有什麽區別?


    說起來,湖廣變成這樣,也是從朝廷為了恢複經濟而將湖廣封鎖後開始。


    或許,這一次的災難,在那時就已經埋下隱患!


    到了早朝時間。


    文武百官三五成群走進大殿的時候,赫然看到朱元璋已經到了。


    百官們不敢怠慢,立刻站好。


    其實朱元璋這段時間就一直待在金鑾殿裏。


    這麽大的災情,身為一國之君,他如何能放心?


    “諸位愛卿,現在災情如何?”


    朱元璋語氣中帶著些許虛弱,問出這個問題時,朱元璋已經有了心理準備,覺得上奏的消息定然是又死了很多災民。


    從鬧災開始,死了的災民不計其數。


    他都快要麻木了。這場大災裏,貪官和災民都成了朱元璋的心頭大患。


    貪官如果繼續為非作歹,欺壓百姓,他不得不繼續鎮壓他們。


    但朱元璋話音剛落,趙昌就上前稟報,“回陛下!災情已經開始緩和下來了。”


    “難民的騷動正在逐漸平息。”


    趙昌此言一出,朱元璋猛然一驚。


    他反應過來後,仍然不敢相信的看著趙昌。


    “緩和了?快說,是什麽情況?”


    朱元璋根本沒料到,這麽嚴峻的災情,就緩和了?


    當然這是好事,但朱元璋更想了解事情的真相。


    趙昌微微一笑地進行回複。


    “陛下,福建省布政使宋隱宋大人的舉措讓各地糧商紛紛響應,籌集了大量糧食並運往江西賑災。”


    “江西官員也是積極配合,在當地很多地方都有救災的地方。”


    “難民對麥麩沒有抵觸情緒,更是將其當成了活命的希望。”


    “但災民人數眾多,即使籌集了很多麥麩,也遠遠不夠。”


    “現在正指引難民前往福建。”


    “宋大人了解民情,洞悉人性的能力令人歎為觀止!”


    趙昌的解釋,讓朱元璋難得地露出了笑容。


    情況並沒有變得更糟,這是個好消息!


    但朱元璋心中也充滿了疑惑。


    他把貪官,以及趁火打劫的糧商都殺了,卻無法遏製災難的發展。但宋隱卻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解決了問題!


    宋隱的所作所為,分明就是為了謀取私利,卻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


    這就讓朱元璋百思不得其解。


    但實際上。


    朱元璋哪能輕易地想明白。


    他是一國之君,哪怕他心係天下蒼生,但他還是疏忽了一事。


    對朱元璋來說,他沒有考慮過官員的感受。


    在他看來,官員就該不顧一切地事事想著百姓。


    但實際上,又豈是那麽容易的事情?


    因為大明的經濟並不好,所以官員之間也有高下之分。


    與權貴不同,地方上的官員們不能跟權貴比,但他們的情況並不比平民們好多少。


    在這種情況下,朱元璋還讓他們以百姓的利益為重,實在是給人出難題。


    “這家夥的確有幾分本事,隻是不怎麽光明正大。”


    朱元璋言下之意,說的是宋隱的做法。


    為官吏提供上好的糧食,還讓商賈謀得一筆橫財。


    這才讓局勢得到了緩和。


    雖然效果很好,但朱元璋並不喜歡這樣的做法。


    趙昌聽了連忙開口,“陛下,特殊時期,特殊情況,如果一直不變通,也沒法緩解災情。”


    “你一個戶部尚書,整得像個教書先生一樣。”


    “這還用你說?”聽了趙昌的話,朱元璋不高興了。


    但比起之前鬱鬱寡歡的模樣,朱元璋此時臉色緩和了許多。


    趙昌說得沒錯,特殊時期用上特殊手段,雖然他不喜歡宋隱的做法,但這是目前最好的做法。


    不然,也受到災情影響的官員,哪有餘力替百姓做事。


    又如何讓見錢眼開的商人心甘情願地將糧食交出來?


    趙昌說得不錯,宋隱這小子確實是深諳人情世故,並能利用人性!


    無論如何,災情獲得平息,對朱元璋而言,也算是一個好消息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五年狗縣令,震驚朱屠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江大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江大河並收藏大明:五年狗縣令,震驚朱屠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