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與民爭利?百官炸了,皇上你收手吧!
大明:五年狗縣令,震驚朱屠夫 作者:大江大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75章與民爭利?百官炸了,皇上你收手吧!
此時精鹽鋪前,還是人滿為患,所有人爭著搶購精鹽。
徐榮到後,立刻讓士兵將百姓驅散。
隨即,他大馬金刀的上前。
“這誰開的鋪子?”
“立刻關門,以後不準再賣精鹽。”
如此狂傲的話語,一開口就將店鋪老板引了出來。
這是一個身材高大的年輕男子,見來了個百戶讓自己關門,當即瞥了他一眼。
“官府有權利讓咱關門嗎?”“還敢頂嘴?本官讓你關門就關門,不然別怪本官沒給過你機會。”
徐榮不可一世的樣子冷喝。
別看他是百戶,他身後可是有在朝廷為官的大靠山。
區區一個鹽鋪,有何能力跟他抗衡?
徐榮囂張地頤指氣使,但這老板卻神色平淡,壓根就沒有害怕的神色。
沒等徐榮開口,就見老板拿出一塊令牌,向他甩了過去。
徐榮身手倒也敏捷,當即接住令牌。
“哎喲喂,區區鹽鋪也有令牌?”
徐榮接住令牌一邊開口一邊隨意看了一眼。
僅一眼,當即嚇得他渾身哆嗦,差點沒抓穩令牌。
但徐雲顯然沒看出門道,還一臉嘲諷的冷笑。
“區區鹽鋪也好意思花錢刻個令牌,能跟咱名副其實的百戶表哥的令牌比嗎?”
啪啪!
徐雲正嘚瑟,突然,徐榮反手左右開弓,給了他兩個大嘴巴!
隨後徐榮撲通就跪到了鹽鋪老板腳下。
“小人……不知道是大人的鹽鋪,請大人寬恕,我等立刻離開。”
徐榮哪裏還敢囂張,那令牌赫然是證明錦衣衛身份的憑證。
他區區一個北境的百戶,豈敢跟錦衣衛相提並論。
錦衣衛的靠山,可是皇上啊!
無論如何他都想不到,精鹽竟然是皇上的生意!徐榮如同老鼠過街般的落荒而逃,片刻都不敢耽擱。
徐雲則是一臉蒙逼的跟在他身後跑。
隨後,他得到的答案卻是精鹽鋪來頭頗大,不是他們能動的。
徐榮還勸徐雲在北平不能再做鹽生意了。
徐雲匪夷所思。
但他無論如何請求,徐榮都不告訴他原因。
他隻好老老實實的將鹽鋪關了。
徐榮離開後,卻始終惶恐不安,就怕錦衣衛上門。
事關重大,他連忙將消息傳往應天府。
北平城出現精鹽後不久,大明的各州府也陸續地出現了精鹽商鋪。
精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地壟斷了鹽市。精鹽深得百姓的喜愛,多地出現哄搶的狀況。
而原來的粗鹽商人卻生意慘淡,購進的粗鹽,隻能在倉庫裏發黴,根本沒銷路。
於是各地鹽商聯起手來,想要搞死精鹽商。
奈何他們靠山再硬,關係網如何通天,都撼動不了精鹽商人的地位。
能夠經營糧食或鹽的商人,跟朝廷官府都有沾親帶故的關係或者是利益勾連。
說白了就是互惠互利。
必要時,商人會讓他們撐腰,替自己擺平許多事情。
可現在,無論是哪個州府的鹽商,背後的靠山是誰,都無人動得了精鹽商人!
終於有人後知後覺的意識到問題的關鍵。
精鹽商人的後台強大到不是他們能動的!再也賺不到錢了,導致許多鹽商聚集到各州府衙門前喧嘩。
瞬間就將事情鬧大了!
憑空出現的精鹽,瞬間就壟斷了整個鹽市,使得許多鹽商破產。
這事,很快就鬧到了朝廷上。
而北平徐榮傳回的消息也到了應天府。
不少官員得知此事後,都無比震驚。
他們暗中調查後得知,竟然是錦衣衛在販賣精鹽!
錦衣衛可是奉皇上的命令行事!
如此一來,百官如何還坐得住?
今日朱元璋還沒上朝,就收到了各地錦衣衛傳回的消息。
每道折子都在匯報精鹽生意十分火爆,利潤遠遠地超過之前的琉璃生意。得知此事,朱元璋心情大好地哼著小曲,邁著六親不認的步伐走進金鑾殿。
隻是他坐上龍椅後,立刻察覺到大殿裏的氣氛有些古怪。
怎麽感覺所有大臣都像是踩了屎似的來上朝,那味道都快熏到自己了。
朱元璋無比驚訝地打量著他們。
“眾愛卿,怎麽你們一個個都臉色如此凝重?難不成我大明發生大事了嗎?”
百官聞言,當即有人磨著後槽牙挺身而出。
“敢問皇上,若是有人打壓我大明商人生意,擾亂百姓生計,該如何處理?”
朱元璋當即雙眼一瞪,一拳頭拍在桌上,“真有此事,朕斬了他!”
這話說得理直氣壯,他對損害百姓利益的事情,從來都是零容忍。隻是下一秒,他就無比懊惱。
隻聽一名大臣開口,“皇上,近期各州府出現不少鹽商在販賣來路不明的精鹽。”
“此精鹽雖然神奇,但卻不是咱大明朝的鹽,而是走私的私鹽!”
“現在精鹽商人壟斷了各地鹽市,許多鹽商隻能破產倒閉。”
“皇上,經過調查,得知竟然是錦衣衛在販賣走私精鹽。”
我的天!
這啥情況?
這些大臣想幹啥?
朱元璋還沒回過神來,文武百官全跪下了。
頓時響起各種哀嚎聲。
“皇上,您可是明君!”
“您貴為天子,怎麽能跟百姓搶生意?”“剝奪百姓的利益,這實在是有損天威,有損朝廷的聲譽!”
“曆朝曆代也從未見過這等怪事,皇上收手吧!”
文武百官聲勢浩蕩的直嚷嚷。
坐在大殿裏,朱元璋都覺得頭頂上有一群烏鴉飛過。
怎麽回事?
大明鹽商都失業了!
但錦衣衛的奏折裏說的全是精鹽生意興隆,並沒有提及這事。
實際上錦衣衛的奏折是在此事件爆發之前傳回朝廷的,朱元璋當然不知道此事。
當朱元璋看到這些大臣都在出言指責,心裏頓時就不舒服了。
他們分明都在譴責自己啊!與其說是錦衣衛的不對,倒不如說是影射咱這個天子!
趙昌說的更直接,“皇上,為政不仁,實乃大忌,更是昏君行為啊!”
以趙昌為首的文武百官,圍繞著與民爭利來指責朱元璋的不是。
此情此景令朱元璋大吃一驚,同時,怒火也在沸騰。
特娘的!
不就是做個生意嗎?
這些人怎麽跟天要塌了似的?
誰說當皇帝就不能做生意了?
朱元璋強忍著沒讓自己當場發飆,喝道:
“朕做點生意有何錯?”
“朕的精鹽比鹽商的粗鹽還要好,為何要禁止?”
此時精鹽鋪前,還是人滿為患,所有人爭著搶購精鹽。
徐榮到後,立刻讓士兵將百姓驅散。
隨即,他大馬金刀的上前。
“這誰開的鋪子?”
“立刻關門,以後不準再賣精鹽。”
如此狂傲的話語,一開口就將店鋪老板引了出來。
這是一個身材高大的年輕男子,見來了個百戶讓自己關門,當即瞥了他一眼。
“官府有權利讓咱關門嗎?”“還敢頂嘴?本官讓你關門就關門,不然別怪本官沒給過你機會。”
徐榮不可一世的樣子冷喝。
別看他是百戶,他身後可是有在朝廷為官的大靠山。
區區一個鹽鋪,有何能力跟他抗衡?
徐榮囂張地頤指氣使,但這老板卻神色平淡,壓根就沒有害怕的神色。
沒等徐榮開口,就見老板拿出一塊令牌,向他甩了過去。
徐榮身手倒也敏捷,當即接住令牌。
“哎喲喂,區區鹽鋪也有令牌?”
徐榮接住令牌一邊開口一邊隨意看了一眼。
僅一眼,當即嚇得他渾身哆嗦,差點沒抓穩令牌。
但徐雲顯然沒看出門道,還一臉嘲諷的冷笑。
“區區鹽鋪也好意思花錢刻個令牌,能跟咱名副其實的百戶表哥的令牌比嗎?”
啪啪!
徐雲正嘚瑟,突然,徐榮反手左右開弓,給了他兩個大嘴巴!
隨後徐榮撲通就跪到了鹽鋪老板腳下。
“小人……不知道是大人的鹽鋪,請大人寬恕,我等立刻離開。”
徐榮哪裏還敢囂張,那令牌赫然是證明錦衣衛身份的憑證。
他區區一個北境的百戶,豈敢跟錦衣衛相提並論。
錦衣衛的靠山,可是皇上啊!
無論如何他都想不到,精鹽竟然是皇上的生意!徐榮如同老鼠過街般的落荒而逃,片刻都不敢耽擱。
徐雲則是一臉蒙逼的跟在他身後跑。
隨後,他得到的答案卻是精鹽鋪來頭頗大,不是他們能動的。
徐榮還勸徐雲在北平不能再做鹽生意了。
徐雲匪夷所思。
但他無論如何請求,徐榮都不告訴他原因。
他隻好老老實實的將鹽鋪關了。
徐榮離開後,卻始終惶恐不安,就怕錦衣衛上門。
事關重大,他連忙將消息傳往應天府。
北平城出現精鹽後不久,大明的各州府也陸續地出現了精鹽商鋪。
精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地壟斷了鹽市。精鹽深得百姓的喜愛,多地出現哄搶的狀況。
而原來的粗鹽商人卻生意慘淡,購進的粗鹽,隻能在倉庫裏發黴,根本沒銷路。
於是各地鹽商聯起手來,想要搞死精鹽商。
奈何他們靠山再硬,關係網如何通天,都撼動不了精鹽商人的地位。
能夠經營糧食或鹽的商人,跟朝廷官府都有沾親帶故的關係或者是利益勾連。
說白了就是互惠互利。
必要時,商人會讓他們撐腰,替自己擺平許多事情。
可現在,無論是哪個州府的鹽商,背後的靠山是誰,都無人動得了精鹽商人!
終於有人後知後覺的意識到問題的關鍵。
精鹽商人的後台強大到不是他們能動的!再也賺不到錢了,導致許多鹽商聚集到各州府衙門前喧嘩。
瞬間就將事情鬧大了!
憑空出現的精鹽,瞬間就壟斷了整個鹽市,使得許多鹽商破產。
這事,很快就鬧到了朝廷上。
而北平徐榮傳回的消息也到了應天府。
不少官員得知此事後,都無比震驚。
他們暗中調查後得知,竟然是錦衣衛在販賣精鹽!
錦衣衛可是奉皇上的命令行事!
如此一來,百官如何還坐得住?
今日朱元璋還沒上朝,就收到了各地錦衣衛傳回的消息。
每道折子都在匯報精鹽生意十分火爆,利潤遠遠地超過之前的琉璃生意。得知此事,朱元璋心情大好地哼著小曲,邁著六親不認的步伐走進金鑾殿。
隻是他坐上龍椅後,立刻察覺到大殿裏的氣氛有些古怪。
怎麽感覺所有大臣都像是踩了屎似的來上朝,那味道都快熏到自己了。
朱元璋無比驚訝地打量著他們。
“眾愛卿,怎麽你們一個個都臉色如此凝重?難不成我大明發生大事了嗎?”
百官聞言,當即有人磨著後槽牙挺身而出。
“敢問皇上,若是有人打壓我大明商人生意,擾亂百姓生計,該如何處理?”
朱元璋當即雙眼一瞪,一拳頭拍在桌上,“真有此事,朕斬了他!”
這話說得理直氣壯,他對損害百姓利益的事情,從來都是零容忍。隻是下一秒,他就無比懊惱。
隻聽一名大臣開口,“皇上,近期各州府出現不少鹽商在販賣來路不明的精鹽。”
“此精鹽雖然神奇,但卻不是咱大明朝的鹽,而是走私的私鹽!”
“現在精鹽商人壟斷了各地鹽市,許多鹽商隻能破產倒閉。”
“皇上,經過調查,得知竟然是錦衣衛在販賣走私精鹽。”
我的天!
這啥情況?
這些大臣想幹啥?
朱元璋還沒回過神來,文武百官全跪下了。
頓時響起各種哀嚎聲。
“皇上,您可是明君!”
“您貴為天子,怎麽能跟百姓搶生意?”“剝奪百姓的利益,這實在是有損天威,有損朝廷的聲譽!”
“曆朝曆代也從未見過這等怪事,皇上收手吧!”
文武百官聲勢浩蕩的直嚷嚷。
坐在大殿裏,朱元璋都覺得頭頂上有一群烏鴉飛過。
怎麽回事?
大明鹽商都失業了!
但錦衣衛的奏折裏說的全是精鹽生意興隆,並沒有提及這事。
實際上錦衣衛的奏折是在此事件爆發之前傳回朝廷的,朱元璋當然不知道此事。
當朱元璋看到這些大臣都在出言指責,心裏頓時就不舒服了。
他們分明都在譴責自己啊!與其說是錦衣衛的不對,倒不如說是影射咱這個天子!
趙昌說的更直接,“皇上,為政不仁,實乃大忌,更是昏君行為啊!”
以趙昌為首的文武百官,圍繞著與民爭利來指責朱元璋的不是。
此情此景令朱元璋大吃一驚,同時,怒火也在沸騰。
特娘的!
不就是做個生意嗎?
這些人怎麽跟天要塌了似的?
誰說當皇帝就不能做生意了?
朱元璋強忍著沒讓自己當場發飆,喝道:
“朕做點生意有何錯?”
“朕的精鹽比鹽商的粗鹽還要好,為何要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