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大軍出動,就是咱們直搗老巢的時機
大明:五年狗縣令,震驚朱屠夫 作者:大江大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66章大軍出動,就是咱們直搗老巢的時機
宋隱食指落到地圖上草原的位置,而且還是草原東部,那裏是蒙元朝廷的大本營。
徐達看著宋隱手指方向,不明所以。
“蒙元大軍傾巢出動,破釜沉舟,所以大本營肯定空虛。”
“草原上現今的勢力範圍有三處,他們的政權中心是蒙元朝廷,韃靼和瓦剌雖說已經從蒙元朝廷裏分離出來,卻也還受蒙元朝廷的政治管控。”
“現在他們傾巢而出,蒙元朝廷肯定防守薄弱,而韃靼和瓦剌的窩巢,先不用理會。”
“拿下蒙元朝廷大本營,他們定然會發生內亂。”
“那時就不足為慮了。”
聽宋隱這麽說,徐達頓時明白了。
“好主意,我為何沒想到呢?”
蒙元如此大動幹戈,顯然是有大舉動。
他們將戰線拉遠擴大,雖說可以迷惑大明,卻也給自己留下隱患。
後方薄弱,蒙元朝廷豈不是任人宰割?
這簡直就是天賜良機啊,而且勝算極大。
徐達現在年歲也高,即便還能再征戰幾年沙場,留給他機會也不多。
說不定此次,正是徐達獲得封狼居胥此等榮耀的絕佳機會。
一念至此,徐達雙眼都明亮起來。
“好家夥,你真行!”“這個機會確實千古難逢。”
“我怎麽就想不到呢?”
徐達雙手叉腰狂笑,原先的消極之色在此時一掃而空,臉上更是洋溢著激動與興奮。
見徐達如此高興,宋隱忍不住白眼。
“你們這些人呐,就隻看到眼皮底下,腦子跟榆木疙瘩一樣,目光能不能放長遠一點?”
宋隱說得毫不客氣,這回徐達沒有反駁。
確實如此,宋隱看待任何問題,眼光都比他們好得太多。
“宋老弟,你說這次要如何部署才好?
“蒙元雖然將韃靼,瓦剌和其他部落都整合起來,卻也不可能將所有人都帶出去。”
“肯定會有人留守,我們應該出動多少兵馬才合適?”
徐達心情愉快地詢問宋隱。有宋隱進行把控,徐達才更加安心。
宋隱也不墨跡。
“我認為九千騎兵就夠了,人數不宜太多,而且,這九千騎兵還得拉開距離,分批次出發。”
“再者,接近蒙元朝廷,需要通過韃靼範圍,這裏要做些部署。”
宋隱這麽說,徐達不由開口,“倒不如直接先幹掉韃靼。”
“不可以,必須要先幹掉蒙元朝廷。”
“返程途中,倒是可以給韃靼製造一些麻煩。”
“九千騎兵裏需要朵顏部落騎兵參與進來,我會讓他們給咱們準備草原的裝備,你讓將士們偽裝一下。”
“好在我們的盔甲輕盈,縱使披在裏麵也沒有影響,甚至還能掩人耳目。”聽到宋隱如此安排,徐達當即愣在原地。
哇靠!
這家夥心眼也忒壞了。
這不是讓他們裝扮成草原人,堂而皇之地深入草原嗎?
“這辦法好,你小子也夠陰險的。”
“其中有朵顏部落的人,他們不容易察覺,等老子毀了他們大本營,然後再弄死韃靼。”
徐達一臉冷笑,眸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似乎勝利曙光已在眼前。
宋隱忍不住直翻白眼。
弄死人家……
剛才說自己陰險的人是誰?!
雙標要不得啊!
“好了,老哥你隻管安心帶隊,九千騎兵足夠了,至於將士裝備,我會讓人準備最先進的裝備,直接將你們的裝備升到滿格。”
“還有,新研發出來的輕型移動火炮也都經過檢驗,你們這次正好帶上,隻是那重量已經沒辦法再減,你們就帶上六台吧!”
“還有我讓朵顏的人先提前混入草原,保障你們的物資,山海關照常進行駐守不變。”
“進入草原後,就看你們的了。”
宋隱進一步安排部署,徐達畢竟是他的嶽父,雖說他和徐妙雲還沒成婚,卻已經是板上釘釘,不容更改。
宋隱不可能讓徐達陷入險境。
宋隱集結了現代化技術,研發和打造出輕型移動火炮。
威力雖然比不過火炮蠻橫,但在小範圍的殺傷力,威力不減。
畢竟還是有些重量,在草原上,騎兵也需要快速趕路,若是帶的太多,反而拖累他們。
六台,這是宋隱算好的最佳搭配。
山海關長城下。
九千將士蓄勢待發!
隻是他們此時穿的是韃靼人服裝,這些都是朵顏人搞到的,畢竟都是草原人,搞到韃靼人服裝並不難。
“徐老哥隻管放心前去,我會照顧好妙雲的。”
宋隱衝徐達雙手抱拳。
聞言,徐達頓時怒氣衝衝地掉過馬頭瞪著宋隱。
“王八羔子,大婚前你膽敢碰妙雲一根汗毛,老子回來後定剁了你喂狗。”
雖說明知宋隱說的是玩笑話,徐達也忍不住破口大罵。“北平就交給你了。”
說完,徐達首當其衝,率領著九千騎兵直奔草原。
當然,他們的行軍路線也都是宋隱提前規劃好的。
畢竟是進入草原深處,自然需要仔細部署才行。
看不到徐達的背影後,宋隱才返回府邸。
藍玉率領軍隊兵分三路,展開對蒙元大軍的攔截。
北境這邊,徐達率領九千精兵深入草原。
這時,甘肅淪陷,蒙元大軍揮軍殺向北平的消息,也傳到北平行省。
一時間,北平的商人百姓全陷入慌亂之中。
蒙元大軍雖然沒有對山海關發起正麵進攻,但他們卻繞路直接攻陷甘肅。邊境防線是如何淪陷的?
這些百姓都不會去考慮原因,至於蒙元大軍費盡心思的計劃,他們也不會去思考。
百姓隻相信自己看到和聽到的事情。
甘肅淪陷,這消息就足以對他們造成很大衝擊。
在聽到蒙元大軍直奔北平而來,城裏恐慌氣氛更濃了。
甚至有百姓生出了外出躲避的想法。
隨著恐慌逐漸蔓延,原本還十分信任宋隱的人,在恐懼的氣氛下,一些不知情的百姓以訛傳訛,漸漸地,越傳越荒謬,從而擴大了恐懼氛圍。
百姓和商人惶恐不安,自然生意也受到影響。
而且也影響到官員。
宋隱食指落到地圖上草原的位置,而且還是草原東部,那裏是蒙元朝廷的大本營。
徐達看著宋隱手指方向,不明所以。
“蒙元大軍傾巢出動,破釜沉舟,所以大本營肯定空虛。”
“草原上現今的勢力範圍有三處,他們的政權中心是蒙元朝廷,韃靼和瓦剌雖說已經從蒙元朝廷裏分離出來,卻也還受蒙元朝廷的政治管控。”
“現在他們傾巢而出,蒙元朝廷肯定防守薄弱,而韃靼和瓦剌的窩巢,先不用理會。”
“拿下蒙元朝廷大本營,他們定然會發生內亂。”
“那時就不足為慮了。”
聽宋隱這麽說,徐達頓時明白了。
“好主意,我為何沒想到呢?”
蒙元如此大動幹戈,顯然是有大舉動。
他們將戰線拉遠擴大,雖說可以迷惑大明,卻也給自己留下隱患。
後方薄弱,蒙元朝廷豈不是任人宰割?
這簡直就是天賜良機啊,而且勝算極大。
徐達現在年歲也高,即便還能再征戰幾年沙場,留給他機會也不多。
說不定此次,正是徐達獲得封狼居胥此等榮耀的絕佳機會。
一念至此,徐達雙眼都明亮起來。
“好家夥,你真行!”“這個機會確實千古難逢。”
“我怎麽就想不到呢?”
徐達雙手叉腰狂笑,原先的消極之色在此時一掃而空,臉上更是洋溢著激動與興奮。
見徐達如此高興,宋隱忍不住白眼。
“你們這些人呐,就隻看到眼皮底下,腦子跟榆木疙瘩一樣,目光能不能放長遠一點?”
宋隱說得毫不客氣,這回徐達沒有反駁。
確實如此,宋隱看待任何問題,眼光都比他們好得太多。
“宋老弟,你說這次要如何部署才好?
“蒙元雖然將韃靼,瓦剌和其他部落都整合起來,卻也不可能將所有人都帶出去。”
“肯定會有人留守,我們應該出動多少兵馬才合適?”
徐達心情愉快地詢問宋隱。有宋隱進行把控,徐達才更加安心。
宋隱也不墨跡。
“我認為九千騎兵就夠了,人數不宜太多,而且,這九千騎兵還得拉開距離,分批次出發。”
“再者,接近蒙元朝廷,需要通過韃靼範圍,這裏要做些部署。”
宋隱這麽說,徐達不由開口,“倒不如直接先幹掉韃靼。”
“不可以,必須要先幹掉蒙元朝廷。”
“返程途中,倒是可以給韃靼製造一些麻煩。”
“九千騎兵裏需要朵顏部落騎兵參與進來,我會讓他們給咱們準備草原的裝備,你讓將士們偽裝一下。”
“好在我們的盔甲輕盈,縱使披在裏麵也沒有影響,甚至還能掩人耳目。”聽到宋隱如此安排,徐達當即愣在原地。
哇靠!
這家夥心眼也忒壞了。
這不是讓他們裝扮成草原人,堂而皇之地深入草原嗎?
“這辦法好,你小子也夠陰險的。”
“其中有朵顏部落的人,他們不容易察覺,等老子毀了他們大本營,然後再弄死韃靼。”
徐達一臉冷笑,眸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似乎勝利曙光已在眼前。
宋隱忍不住直翻白眼。
弄死人家……
剛才說自己陰險的人是誰?!
雙標要不得啊!
“好了,老哥你隻管安心帶隊,九千騎兵足夠了,至於將士裝備,我會讓人準備最先進的裝備,直接將你們的裝備升到滿格。”
“還有,新研發出來的輕型移動火炮也都經過檢驗,你們這次正好帶上,隻是那重量已經沒辦法再減,你們就帶上六台吧!”
“還有我讓朵顏的人先提前混入草原,保障你們的物資,山海關照常進行駐守不變。”
“進入草原後,就看你們的了。”
宋隱進一步安排部署,徐達畢竟是他的嶽父,雖說他和徐妙雲還沒成婚,卻已經是板上釘釘,不容更改。
宋隱不可能讓徐達陷入險境。
宋隱集結了現代化技術,研發和打造出輕型移動火炮。
威力雖然比不過火炮蠻橫,但在小範圍的殺傷力,威力不減。
畢竟還是有些重量,在草原上,騎兵也需要快速趕路,若是帶的太多,反而拖累他們。
六台,這是宋隱算好的最佳搭配。
山海關長城下。
九千將士蓄勢待發!
隻是他們此時穿的是韃靼人服裝,這些都是朵顏人搞到的,畢竟都是草原人,搞到韃靼人服裝並不難。
“徐老哥隻管放心前去,我會照顧好妙雲的。”
宋隱衝徐達雙手抱拳。
聞言,徐達頓時怒氣衝衝地掉過馬頭瞪著宋隱。
“王八羔子,大婚前你膽敢碰妙雲一根汗毛,老子回來後定剁了你喂狗。”
雖說明知宋隱說的是玩笑話,徐達也忍不住破口大罵。“北平就交給你了。”
說完,徐達首當其衝,率領著九千騎兵直奔草原。
當然,他們的行軍路線也都是宋隱提前規劃好的。
畢竟是進入草原深處,自然需要仔細部署才行。
看不到徐達的背影後,宋隱才返回府邸。
藍玉率領軍隊兵分三路,展開對蒙元大軍的攔截。
北境這邊,徐達率領九千精兵深入草原。
這時,甘肅淪陷,蒙元大軍揮軍殺向北平的消息,也傳到北平行省。
一時間,北平的商人百姓全陷入慌亂之中。
蒙元大軍雖然沒有對山海關發起正麵進攻,但他們卻繞路直接攻陷甘肅。邊境防線是如何淪陷的?
這些百姓都不會去考慮原因,至於蒙元大軍費盡心思的計劃,他們也不會去思考。
百姓隻相信自己看到和聽到的事情。
甘肅淪陷,這消息就足以對他們造成很大衝擊。
在聽到蒙元大軍直奔北平而來,城裏恐慌氣氛更濃了。
甚至有百姓生出了外出躲避的想法。
隨著恐慌逐漸蔓延,原本還十分信任宋隱的人,在恐懼的氣氛下,一些不知情的百姓以訛傳訛,漸漸地,越傳越荒謬,從而擴大了恐懼氛圍。
百姓和商人惶恐不安,自然生意也受到影響。
而且也影響到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