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客棧休整一天
重生,末世,穿越,逃荒,賺錢! 作者:蘇蘇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餛飩全放在桌子上,一下子送來這麽多碗,他們屋的桌子上都擺不下。
劉母讓他們這屋的人先吃,劉母去另外的房間叫其他人過來吃餛飩。
等他們吃完,店小二又送來三盆熱水,並把碗筷收下去。
“吃飽了好困啊,希望今天終於能睡個好覺了。”
眾人都發出了感歎!
等他們收拾好,趕騾車的譚婆子回來了,劉母帶她回到房間讓她先吃餛飩,加的那碗餛飩此時剛剛好,端過來這會吃正合適。
“老夫人,騾車停在牲口棚那邊,還需要再交草料和看顧過夜的錢,我隻有先回來一趟,等我把騾車安排好再吃吧。”
“沒事,我正好也想看看騾車,我跟趙婆子去看看,她也會趕車,你就吃了在擦洗一下,那邊還給你留了小半盆水。”
劉母說完就帶著趙婆子出門了。
譚婆子聽劉母這樣說,心裏也是很感動,看來這個主家是找對了。
另外劉彩霞他們房間還在商量著之後的路程安排
“爹,我們最終在哪裏落腳你知道嗎?”
“具體我也不知道,縣老爺給了個目的地,據說是依山傍水的好地方,我給縣太爺直接給了一個分量不輕、做工精細的鐲子呢?
不至於拿錢不辦事吧,而且我們在買糧的時候也打聽了,說山慶縣還是很富裕,管理的縣太爺也算得上是比較清廉的父母官了。
至於,清白村具體什麽情況問的人也沒有去過,中州靠近這邊的縣太爺,好像都是中州府統一安排的,都是都城有點關係的,中州整體來說都不差的。”
“那好吧,從曲關到山慶縣的情況,我也問了牙婆子,她隻知道中間大概隔了六個縣,還是挺遠的。
其他她也不知道情況,她目前更多是和西洲西北州的牙行打交道,那邊的人牙子把人轉過來,這邊家裏富裕的人家多。”
“要是能有地圖就好了。”
“地圖就不要想了,這時候的地圖都是手動的,隻有個大致的位置,具體的路線還是要靠自己走著摸索。”
劉母去看了騾車回來,看到他們屋的人還在說話,就過來門口提醒他們:“趕緊睡了吧,明天還要早起。”
裏麵的人聽到劉母的話,紛紛回答道:“知道了。”
確實也不晚了,商量個大致的行程,後麵見機行事吧。
方晨曦出去挽著劉母“姥姥我們回去睡覺吧,皓子你跟姥爺睡,要聽話哦。”
“知道啦,姐姐,晚安。”
“……”
眾人也是無語,林柯宇悄悄跟方晨皓說:“在這邊他們不說晚安的知道不,以後我們盡量少用現代化的詞語。”
“好吧。我一下子忘了。”
方晨皓很懂事,也知道他們現在的處境,連忙點頭。
夜幕降臨,客棧逐漸安靜下來
一夜好眠!
淩晨五點,鬧鍾響了一聲,劉彩霞立刻翻身把鬧鍾關掉,迷迷糊糊的起床並把身旁的人都喊起來。
他們一路上跟著胡家村的人,沒用鬧鍾也能起來。
現在離開了他們,想要五點就起床沒有鬧鍾是真的有些困難啊。
這個生物鍾,三個多月了還是沒有能養成習慣!
隻能說現代生活晚睡晚起影響太大了。
“彩雲你去看看爹娘他們,該喊他們起來了。”
“好。”
劉彩雲穿好衣服打開門出去,劉彩霞收拾著東西,劉小璐和小梅自己也很快穿好衣服,一臉迷糊的坐在床邊打哈欠。
劉母和劉父還好,可能是老年人瞌睡比較少了,劉彩雲去的時候,兩人已經起來了,也招呼了其他人起床。
“娘,我們昨天買的饅頭拿點出來吃吧,去店小二那邊買一壺開水,順便給水壺也裝滿開水,到時候路上喝。”
劉母已經收拾好直接就出門去了:“行,我出去看看有開水就拿回來,你把饅頭從包裏拿出來。”
劉小璐借著包包的掩飾拿了一個布袋子出來,裏麵全是玉米窩窩頭和黑米饅頭,放到一邊又把自己的隨身物品裝進包裏背起來。
這個包是用現代的背包改做的,用粗布全部包裝一圈,做舊做補丁看上去就很破,實際上裏麵很好。
劉小璐從來是不讓人動她那個包的,隨身攜帶,睡覺都當枕頭枕著。
小梅看到她拿出一布袋子的饅頭,也見怪不怪的說:“姐姐,我們不能全拿出來吃完了,後麵還要吃的。”
“知道了,一會剩下的我就裝起來了,你的包包呢?我給你兩個饅頭,你放起來,餓了的時候可以吃一點。”
“謝謝姐姐!”
是的,小梅也有個包包,是劉彩雲用粗布直接縫製出來的,裏麵放了一點她以前的一件舊衣服和劉彩雲給她做的一身新衣服。
一路上她都不穿新衣服,穿的都是以前的舊衣服,破了就弄點補縫一下,也是個受過苦的孩子,這樣也好,路上穿破點安全。
小梅緊緊抱著這個手工縫製的包包,它雖不華麗,卻承載著劉彩雲阿姨滿滿的愛與關懷。
以至於很多年後,每當夜深人靜,或是寒風凜冽之時,小梅總會輕輕摩挲著包包的每一寸布料。
仿佛能感受到劉彩雲那雙溫暖而粗糙的手,正溫柔地撫摸著自己的頭,給予她前行的力量。
收拾好東西,劉小璐帶著小梅去跟大人們匯合了。
劉父劉母帶著所有人都來到他們的房間,劉母提著兩茶壺的開水回來,先給大家的水壺都裝上水。
然後,拿出家裏的碗一人一碗開水就窩頭吃了個八分飽,多了也不敢拿出來。
隻有自己開小灶,給兩個婆子多給了一個黑米饅頭,收拾完就準備走了。
“譚婆子,你先去把騾車牽出來,到客棧門口等我們吧。”
譚婆子聽到吩咐立刻出門去了,牲口棚在後院,要繞一圈,就不讓所有人去了。
他們就從大堂直接出去,經過客棧大堂,有一個小二在值夜,看到他們出來要離開的樣子
“客官,現在就要走了嗎?”
劉父又給了店小二幾個銅板,回答道:“是啊,我們還要繼續趕路呢!小二哥,跟你打聽個事,城裏有書屋開嗎?昨天我們沒有看到有開門的?”
小二接過銅板,很熱情的給劉父介紹起來:“一般都是辰時到巳時兩個時辰就關門了,反正其他時候也沒生意,還不如在家休息。這邊的店鋪很多都是開門兩個時辰,下午天氣熱都在家躲涼省點水喝。你們先走出門正好過去,這會應該已經開門了。”
“好的,多謝。”
“客官,慢走啊。”
劉母讓他們這屋的人先吃,劉母去另外的房間叫其他人過來吃餛飩。
等他們吃完,店小二又送來三盆熱水,並把碗筷收下去。
“吃飽了好困啊,希望今天終於能睡個好覺了。”
眾人都發出了感歎!
等他們收拾好,趕騾車的譚婆子回來了,劉母帶她回到房間讓她先吃餛飩,加的那碗餛飩此時剛剛好,端過來這會吃正合適。
“老夫人,騾車停在牲口棚那邊,還需要再交草料和看顧過夜的錢,我隻有先回來一趟,等我把騾車安排好再吃吧。”
“沒事,我正好也想看看騾車,我跟趙婆子去看看,她也會趕車,你就吃了在擦洗一下,那邊還給你留了小半盆水。”
劉母說完就帶著趙婆子出門了。
譚婆子聽劉母這樣說,心裏也是很感動,看來這個主家是找對了。
另外劉彩霞他們房間還在商量著之後的路程安排
“爹,我們最終在哪裏落腳你知道嗎?”
“具體我也不知道,縣老爺給了個目的地,據說是依山傍水的好地方,我給縣太爺直接給了一個分量不輕、做工精細的鐲子呢?
不至於拿錢不辦事吧,而且我們在買糧的時候也打聽了,說山慶縣還是很富裕,管理的縣太爺也算得上是比較清廉的父母官了。
至於,清白村具體什麽情況問的人也沒有去過,中州靠近這邊的縣太爺,好像都是中州府統一安排的,都是都城有點關係的,中州整體來說都不差的。”
“那好吧,從曲關到山慶縣的情況,我也問了牙婆子,她隻知道中間大概隔了六個縣,還是挺遠的。
其他她也不知道情況,她目前更多是和西洲西北州的牙行打交道,那邊的人牙子把人轉過來,這邊家裏富裕的人家多。”
“要是能有地圖就好了。”
“地圖就不要想了,這時候的地圖都是手動的,隻有個大致的位置,具體的路線還是要靠自己走著摸索。”
劉母去看了騾車回來,看到他們屋的人還在說話,就過來門口提醒他們:“趕緊睡了吧,明天還要早起。”
裏麵的人聽到劉母的話,紛紛回答道:“知道了。”
確實也不晚了,商量個大致的行程,後麵見機行事吧。
方晨曦出去挽著劉母“姥姥我們回去睡覺吧,皓子你跟姥爺睡,要聽話哦。”
“知道啦,姐姐,晚安。”
“……”
眾人也是無語,林柯宇悄悄跟方晨皓說:“在這邊他們不說晚安的知道不,以後我們盡量少用現代化的詞語。”
“好吧。我一下子忘了。”
方晨皓很懂事,也知道他們現在的處境,連忙點頭。
夜幕降臨,客棧逐漸安靜下來
一夜好眠!
淩晨五點,鬧鍾響了一聲,劉彩霞立刻翻身把鬧鍾關掉,迷迷糊糊的起床並把身旁的人都喊起來。
他們一路上跟著胡家村的人,沒用鬧鍾也能起來。
現在離開了他們,想要五點就起床沒有鬧鍾是真的有些困難啊。
這個生物鍾,三個多月了還是沒有能養成習慣!
隻能說現代生活晚睡晚起影響太大了。
“彩雲你去看看爹娘他們,該喊他們起來了。”
“好。”
劉彩雲穿好衣服打開門出去,劉彩霞收拾著東西,劉小璐和小梅自己也很快穿好衣服,一臉迷糊的坐在床邊打哈欠。
劉母和劉父還好,可能是老年人瞌睡比較少了,劉彩雲去的時候,兩人已經起來了,也招呼了其他人起床。
“娘,我們昨天買的饅頭拿點出來吃吧,去店小二那邊買一壺開水,順便給水壺也裝滿開水,到時候路上喝。”
劉母已經收拾好直接就出門去了:“行,我出去看看有開水就拿回來,你把饅頭從包裏拿出來。”
劉小璐借著包包的掩飾拿了一個布袋子出來,裏麵全是玉米窩窩頭和黑米饅頭,放到一邊又把自己的隨身物品裝進包裏背起來。
這個包是用現代的背包改做的,用粗布全部包裝一圈,做舊做補丁看上去就很破,實際上裏麵很好。
劉小璐從來是不讓人動她那個包的,隨身攜帶,睡覺都當枕頭枕著。
小梅看到她拿出一布袋子的饅頭,也見怪不怪的說:“姐姐,我們不能全拿出來吃完了,後麵還要吃的。”
“知道了,一會剩下的我就裝起來了,你的包包呢?我給你兩個饅頭,你放起來,餓了的時候可以吃一點。”
“謝謝姐姐!”
是的,小梅也有個包包,是劉彩雲用粗布直接縫製出來的,裏麵放了一點她以前的一件舊衣服和劉彩雲給她做的一身新衣服。
一路上她都不穿新衣服,穿的都是以前的舊衣服,破了就弄點補縫一下,也是個受過苦的孩子,這樣也好,路上穿破點安全。
小梅緊緊抱著這個手工縫製的包包,它雖不華麗,卻承載著劉彩雲阿姨滿滿的愛與關懷。
以至於很多年後,每當夜深人靜,或是寒風凜冽之時,小梅總會輕輕摩挲著包包的每一寸布料。
仿佛能感受到劉彩雲那雙溫暖而粗糙的手,正溫柔地撫摸著自己的頭,給予她前行的力量。
收拾好東西,劉小璐帶著小梅去跟大人們匯合了。
劉父劉母帶著所有人都來到他們的房間,劉母提著兩茶壺的開水回來,先給大家的水壺都裝上水。
然後,拿出家裏的碗一人一碗開水就窩頭吃了個八分飽,多了也不敢拿出來。
隻有自己開小灶,給兩個婆子多給了一個黑米饅頭,收拾完就準備走了。
“譚婆子,你先去把騾車牽出來,到客棧門口等我們吧。”
譚婆子聽到吩咐立刻出門去了,牲口棚在後院,要繞一圈,就不讓所有人去了。
他們就從大堂直接出去,經過客棧大堂,有一個小二在值夜,看到他們出來要離開的樣子
“客官,現在就要走了嗎?”
劉父又給了店小二幾個銅板,回答道:“是啊,我們還要繼續趕路呢!小二哥,跟你打聽個事,城裏有書屋開嗎?昨天我們沒有看到有開門的?”
小二接過銅板,很熱情的給劉父介紹起來:“一般都是辰時到巳時兩個時辰就關門了,反正其他時候也沒生意,還不如在家休息。這邊的店鋪很多都是開門兩個時辰,下午天氣熱都在家躲涼省點水喝。你們先走出門正好過去,這會應該已經開門了。”
“好的,多謝。”
“客官,慢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