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北京城
明末:我看看誰敢讓我剃頭 作者:慎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月落日升。大明朝的北京城,今天又是一個好天氣。
清晨的微風溫柔的吹過,勤勞的崇禎皇帝腳步匆匆。百孔千瘡的大明王朝難為了這個年輕的帝王。
“傳膳吧!”
崇禎皇帝的早餐很簡單,清粥、小菜、饅頭和煮雞蛋。他的膳食標準一減再減,就是現在的這個樣子了。
他和他的後宮嬪妃們節衣縮食,節省下來的銀子,用來給他的將士們發軍餉。
好讓他們有足夠的後勤保障,能夠打勝仗。
然而他一有銀子,八方伸手,他節省下來的那點銀子都進了別人的腰包。
崇禎皇帝用過早膳,深呼吸兩次,就開始了他一天緊張而又忙碌的工作。
皇宮外,錦衣衛都指揮使駱養性騎著馬,“呱嗒、呱嗒”的來了。
這家夥進了宮裏,就走的小心翼翼,他是來送壞消息的,怕皇上生氣遷怒於他。
果然,值守的太監把他的折子送到了皇上的桌案上,皇上大怒!
狗日的皇太極這次又狠狠的打了他的臉。德王朱由樞真的被他給抓到了!
好吧!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就沒有什麽可猶豫的了。
食君之祿當忠君之事,既然做不到,那就是無用之人了,也不必留著了。
崇禎皇帝曆來是殺伐果斷的,親自提筆:失陷宗藩罪!薊鎮總兵鄧希昭、保定巡撫張其平、順天巡撫陳祖苞、山東巡撫顏繼祖、援剿總兵祖寬、李重鎮等三十六人,押往北京城西市,哢嚓、哢嚓、哢嚓、哢嚓!
一頓哢嚓之後,山東的東昌府、濟南府和兗州府,出現了很大的權力真空,需要朝廷派遣大量的官員去填充。
山東布政使、巡撫、濟南知府、東昌府知府,這樣級別的高官,需要崇禎皇帝親自點選,剩下的隨意。
隨各位大佬的意,該出錢的出錢,該找關係的找關係,大家夥分巴分巴完事兒。
京城的高官、權貴世家,對巡撫、知府這樣的高級別職位感興趣,對那些縣令、縣尉什麽的沒興趣。
老百姓都沒有多少了,一個空殼子的縣令能有多大的油水?
他們嫌棄,別人不嫌棄啊!那些在京城待選的、有職無權的小官,他們不嫌瘦啊!
螞蚱子再小,它也是塊肉啊。銀子就像海綿裏麵的水,隻要使勁擠,總是能擠出來的。
高級別的官員出爐以後,京城的跑官市場紅火起來了。
趙令武也來了。
“老五,咱們今天上哪下館子?”
趙令長和趙令文也跟著他來了。這哥倆自從在清河鎮長了見識以後,膽子大了不少,從趙家屯出來,到京城的一路上,沒含糊過。
趙令武說:“今天咱們再換一家酒樓。我就不信還遇不著一個好人了!”
趙令武進了北京,天天領著趙令長和趙令文在吏部衙門附近的各個大酒樓下館子。
跑官的遇到不少,掮客也遇到了不少,但是這些掮客說的雲山霧罩的,他有點不太敢相信。
一個鄉下來的小子,隻要拿出來一千兩銀子,就能當個縣丞,這個事兒明顯不太靠譜。
反正趙令武這幾天沒遇著什麽好人,淨他媽的給人家算賬了。
趙令武和趙令長、趙令文從客棧出來,找了一個名字叫做福運大酒樓的酒樓,進去了。圖個吉利。
跑堂的夥計很熱情的迎了上來,“三位客官,歡迎光臨!樓上請!”
趙令武現在又長個了,沒有一米八,也得有一米七五,一身錦袍,很有派,就是臉還有點嫩。能看出來年齡不太大。
哥仨上了樓,找了一個靠窗戶的好位置,吃吃喝喝的還能看看街上的光景。
夥計開始報菜名,天南的、海北的,天上飛的、地上跑的。爛八七糟的不老少。
一通菜名報完,夥計神采奕奕,身心通泰的樣子,這要不是在大明朝,趙令武都得以為他當夥計以前是說相聲的。嘴皮子溜得很。
他報的名字太多,趙令武一樣都沒記住,當然了,夥計也沒指望他能記住,人家就是單純的顯擺他們這裏有多麽的好。花樣有多麽的多。
趙令武指了指牆上掛著的小木頭牌子,一、二、三、四。
“好了,就這四個菜吧!再上一壺酒!”
“好咧,您呐!稍等片刻!馬上就到!”
夥計把毛巾往脖頸子上一搭,腳步輕快的就下樓了。
不一會兒四個菜、一壺酒就上齊了。
哥仨坐著,慢慢喝,等著上客的時候,看看能不能聽著點什麽有用的消息。他們哥仨現在真的就是提著豬頭、找不著廟門。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往英雄不自由!
一個眉清目秀的小少年,在趙令武他們這一桌的空位置上坐了下來。
小少年衝著趙令武拱拱手,說道:“大兄弟,是山(傘)東來的吧!”
草,顏值和聲音不般配!
這小子長得眉清目秀的,卻是一個公鴨嗓子,還他媽的是山東腔。
趙令武點點頭:“不錯,我是從山東濟南府長清縣來的。”
“哎呀!老鄉啊!俺也是濟南府地!”
趙令武拱拱手:“幸會、幸會!”
小少年說:“幸會個基德幸會!我都看著你好幾天了。你在吏部衙門那塊轉悠的時候,我就聽出來你是濟南府那塊來的啦!”
趙令武笑笑:“小兄弟有何指教?”
“指教個基德指教,你是不是來買官的?我有!你說說你想買個什麽官?”
趙令武笑了,他知道這個小家夥是幹什麽工作的了。他一口一個基德,是因為他沒有基德了。他是一個小太監。
清晨的微風溫柔的吹過,勤勞的崇禎皇帝腳步匆匆。百孔千瘡的大明王朝難為了這個年輕的帝王。
“傳膳吧!”
崇禎皇帝的早餐很簡單,清粥、小菜、饅頭和煮雞蛋。他的膳食標準一減再減,就是現在的這個樣子了。
他和他的後宮嬪妃們節衣縮食,節省下來的銀子,用來給他的將士們發軍餉。
好讓他們有足夠的後勤保障,能夠打勝仗。
然而他一有銀子,八方伸手,他節省下來的那點銀子都進了別人的腰包。
崇禎皇帝用過早膳,深呼吸兩次,就開始了他一天緊張而又忙碌的工作。
皇宮外,錦衣衛都指揮使駱養性騎著馬,“呱嗒、呱嗒”的來了。
這家夥進了宮裏,就走的小心翼翼,他是來送壞消息的,怕皇上生氣遷怒於他。
果然,值守的太監把他的折子送到了皇上的桌案上,皇上大怒!
狗日的皇太極這次又狠狠的打了他的臉。德王朱由樞真的被他給抓到了!
好吧!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就沒有什麽可猶豫的了。
食君之祿當忠君之事,既然做不到,那就是無用之人了,也不必留著了。
崇禎皇帝曆來是殺伐果斷的,親自提筆:失陷宗藩罪!薊鎮總兵鄧希昭、保定巡撫張其平、順天巡撫陳祖苞、山東巡撫顏繼祖、援剿總兵祖寬、李重鎮等三十六人,押往北京城西市,哢嚓、哢嚓、哢嚓、哢嚓!
一頓哢嚓之後,山東的東昌府、濟南府和兗州府,出現了很大的權力真空,需要朝廷派遣大量的官員去填充。
山東布政使、巡撫、濟南知府、東昌府知府,這樣級別的高官,需要崇禎皇帝親自點選,剩下的隨意。
隨各位大佬的意,該出錢的出錢,該找關係的找關係,大家夥分巴分巴完事兒。
京城的高官、權貴世家,對巡撫、知府這樣的高級別職位感興趣,對那些縣令、縣尉什麽的沒興趣。
老百姓都沒有多少了,一個空殼子的縣令能有多大的油水?
他們嫌棄,別人不嫌棄啊!那些在京城待選的、有職無權的小官,他們不嫌瘦啊!
螞蚱子再小,它也是塊肉啊。銀子就像海綿裏麵的水,隻要使勁擠,總是能擠出來的。
高級別的官員出爐以後,京城的跑官市場紅火起來了。
趙令武也來了。
“老五,咱們今天上哪下館子?”
趙令長和趙令文也跟著他來了。這哥倆自從在清河鎮長了見識以後,膽子大了不少,從趙家屯出來,到京城的一路上,沒含糊過。
趙令武說:“今天咱們再換一家酒樓。我就不信還遇不著一個好人了!”
趙令武進了北京,天天領著趙令長和趙令文在吏部衙門附近的各個大酒樓下館子。
跑官的遇到不少,掮客也遇到了不少,但是這些掮客說的雲山霧罩的,他有點不太敢相信。
一個鄉下來的小子,隻要拿出來一千兩銀子,就能當個縣丞,這個事兒明顯不太靠譜。
反正趙令武這幾天沒遇著什麽好人,淨他媽的給人家算賬了。
趙令武和趙令長、趙令文從客棧出來,找了一個名字叫做福運大酒樓的酒樓,進去了。圖個吉利。
跑堂的夥計很熱情的迎了上來,“三位客官,歡迎光臨!樓上請!”
趙令武現在又長個了,沒有一米八,也得有一米七五,一身錦袍,很有派,就是臉還有點嫩。能看出來年齡不太大。
哥仨上了樓,找了一個靠窗戶的好位置,吃吃喝喝的還能看看街上的光景。
夥計開始報菜名,天南的、海北的,天上飛的、地上跑的。爛八七糟的不老少。
一通菜名報完,夥計神采奕奕,身心通泰的樣子,這要不是在大明朝,趙令武都得以為他當夥計以前是說相聲的。嘴皮子溜得很。
他報的名字太多,趙令武一樣都沒記住,當然了,夥計也沒指望他能記住,人家就是單純的顯擺他們這裏有多麽的好。花樣有多麽的多。
趙令武指了指牆上掛著的小木頭牌子,一、二、三、四。
“好了,就這四個菜吧!再上一壺酒!”
“好咧,您呐!稍等片刻!馬上就到!”
夥計把毛巾往脖頸子上一搭,腳步輕快的就下樓了。
不一會兒四個菜、一壺酒就上齊了。
哥仨坐著,慢慢喝,等著上客的時候,看看能不能聽著點什麽有用的消息。他們哥仨現在真的就是提著豬頭、找不著廟門。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往英雄不自由!
一個眉清目秀的小少年,在趙令武他們這一桌的空位置上坐了下來。
小少年衝著趙令武拱拱手,說道:“大兄弟,是山(傘)東來的吧!”
草,顏值和聲音不般配!
這小子長得眉清目秀的,卻是一個公鴨嗓子,還他媽的是山東腔。
趙令武點點頭:“不錯,我是從山東濟南府長清縣來的。”
“哎呀!老鄉啊!俺也是濟南府地!”
趙令武拱拱手:“幸會、幸會!”
小少年說:“幸會個基德幸會!我都看著你好幾天了。你在吏部衙門那塊轉悠的時候,我就聽出來你是濟南府那塊來的啦!”
趙令武笑笑:“小兄弟有何指教?”
“指教個基德指教,你是不是來買官的?我有!你說說你想買個什麽官?”
趙令武笑了,他知道這個小家夥是幹什麽工作的了。他一口一個基德,是因為他沒有基德了。他是一個小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