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荊州
明末:我看看誰敢讓我剃頭 作者:慎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傳縉說自己要留下來,看著劉良佐和劉澤清、高傑、黃得功。
劉良佐沒往心裏去,這是應有之義。
四個軍閥土匪頭子聚集在武昌府周圍,要是沒有一個人在中間管理、協調,那還不得鬧得雞犬不寧的。人腦袋再打成狗腦袋就不好了。
李傳縉留在這裏挺好,一個嘴臭的上官,比一個心狠手辣的上官好,是不是?
嘴臭的罵一頓,權當沒聽見,他這些年跟著別人混,挨罵正常,李自成的那張破嘴像老太太的破啥似的,就沒少罵他。
心狠手辣的上官不罵你,但是他很有可能會殺了你,大明朝這些年被人家下黑手,幹掉的大將軍可不少,他劉良佐和人家比就是一個小蘿卜。
劉良佐的軍隊,按照規矩,在嶽州城外安營紮寨,軍紀良好不擾民,軍容軍貌很像是一支正規軍。
嶽州知府馮國用大喜,劃拉了不少好東西去犒勞劉良佐的軍隊,希望以後能軍民共建,魚水情深。
劉良佐不好意思了,以前他都是搶人家的東西,被人家嫌棄的連門都不叫他進。還彈劾他,說是請朝廷派兵來收拾他。
劉良佐表示:“欽差大人,馮知府,你們二位放心,我劉良佐以後不拿老百姓的一針一線!”
劉良佐的駐地在嶽州,高傑的駐地在荊州,劉良佐安頓下來了,高傑也快要到荊州了。
高傑騎在戰馬上,意氣風發,他以前是流寇,投降了官軍以後,還是和流寇差不多。
不同的就是他從以前的跟官軍對打,變成了後來的幫著官軍打仗。
他也沒有一個穩定的駐地,被人家調來調去的,指哪打哪。
現在好了,他終於不用帶著老婆孩子滿世界跑了。她們可以在家裏安穩的等著他回來了。
高傑身後的馬車裏麵,坐著的是高傑的妻子邢氏。邢氏就是李自成的那個前妻。
邢氏坐在馬車裏麵,笑盈盈的看著騎在高頭大馬上的高傑,這個神采飛揚的樣子,才是她的最愛。
高傑的六萬兵馬,拉開一條長長的線,在官道上走了二十多天,才進入了荊州地界。
前麵放出去的探馬回來報告:“報告總兵大人!前方三十裏,就是荊州城!”
高傑哈哈大笑,總算是到了,他以後就在這裏安家落戶了。他很急切的想知道他的駐地被安排在哪裏。
按照規定,他這個總兵官的家,可以住在荊州城裏麵,但是他的兵馬需要駐紮在城外二十裏處。
他以前掛名揚州總兵的時候,人家揚州知府根本就不承認他,不讓他進揚州城裏住。
有好幾次,他都想帶兵打進揚州城了,幸虧他忍住了。
不然他現在就是總督天下要消滅的對象了。他對總督天下能輕易的消滅自己,深信不疑。
就這麽多的銀子,這麽多的糧草,還有這麽多精良的武器裝備,打他都不用總督天下伸手,他自己就可以打自己。
高傑的兵馬在距離荊州城,十裏地左右的地方,臨時安營休息。
他自己則帶著親兵進荊州城,去和荊州知府交涉。
邢氏也從馬車上下來了,邢氏的個頭很高,精明能幹,她也不是一般的良家婦女,能騎馬、能打仗,也用不著扭扭捏捏的冒充大家閨秀。
邢氏說:“高傑,你到了荊州府衙,不要太魯莽了。不要和人家知府大人爭吵。哈!”
高傑說:“我知道。隻要他不太過分,我肯定不會和他計較。”
邢氏說:“小小不言的,你就忍一忍哈!咱們現在可不是被招安的雜牌軍了,咱們現在是正經的官軍了。有些規矩是不能不遵守的,哈!”
邢氏現在也四十來歲了,不是年輕跑風的時候了。
年輕的時候可以隨心所欲,縱馬江湖,現在不行了,青春不在了,跑不動了,顛沛流離的生活,她已經不想要了。
高傑知道他媳婦兒心裏想的是什麽。
“你放心吧!我也不是傻子,什麽輕、什麽重,我還能不知道嘛!你就等我的好消息吧!
咱們在荊州城裏麵置辦一個大宅子,劉備借荊州,我還就不走了呢!”
邢氏捂著嘴笑,“別胡說,劉備借荊州那可不是什麽好話,讓別人聽到了,還以為你想幹什麽呢。”
高傑也笑了一下,“幹什麽也幹不了了,誰也翻不起多大的浪花了。以後啊,就聽人家的吆喝吧。”
邢氏嬌嗔:“行了,越說越下道。你快點進城去吧,我們娘們還等你帶我們進城裏去享福呢!”
“好咧!”
高傑翻身上馬,一騎絕塵,為了老婆孩子,他無所謂。以前的富貴不太真實,現在的富貴他要抓住了。
高傑進了荊州城,到了知府衙門前,翻身下了戰馬。
對守門的衙役很客氣的說道:“勞煩幾位給我通傳一下,就說新任荊州總兵前來拜會知府大人。”
守門的衙役打量了高傑一眼,四十左右歲的一條大漢,滿臉的彪悍之氣。身後還跟著二十幾名官兵,也都是一臉的凶相,明顯是上過戰場,見過血的。
衙役趕忙行禮:“總兵大人您稍候,小人馬上就進去給您通傳。”
高傑很滿意的點點頭,不錯!這個衙役還是挺知書達禮的,也不知道他是怎麽看出來的。
荊州知府任玉民正坐在客廳裏麵和李傳縉閑聊,聽到衙役來報,說是新任總兵高傑來了,他是喜憂參半。
高傑這個人,他是知道的,高傑以前跟著李自成混,後來投降了朝廷,這個家夥是流寇出身,投降了朝廷以後,偷雞摸狗,縱兵搶掠,他一樣都沒少幹。
李自成攻打襄陽的時候,張獻忠攻打襄陽的時候,他跟著官兵在後麵堵截李自成和張獻忠,等李自成和張獻忠跑了。他們就趁火打劫。
匪過如梳、兵過如篦,說的就是高傑他們這樣的。
李自成和張獻忠把大麵上的東西搶走了,他們就摳細節。
任玉民看了看李傳縉,欲言又止。
李傳縉說:“走吧!咱們出去迎接一下這個總兵大人。”
於是,高傑進了知府大堂,就看見了李傳縉。
劉良佐沒往心裏去,這是應有之義。
四個軍閥土匪頭子聚集在武昌府周圍,要是沒有一個人在中間管理、協調,那還不得鬧得雞犬不寧的。人腦袋再打成狗腦袋就不好了。
李傳縉留在這裏挺好,一個嘴臭的上官,比一個心狠手辣的上官好,是不是?
嘴臭的罵一頓,權當沒聽見,他這些年跟著別人混,挨罵正常,李自成的那張破嘴像老太太的破啥似的,就沒少罵他。
心狠手辣的上官不罵你,但是他很有可能會殺了你,大明朝這些年被人家下黑手,幹掉的大將軍可不少,他劉良佐和人家比就是一個小蘿卜。
劉良佐的軍隊,按照規矩,在嶽州城外安營紮寨,軍紀良好不擾民,軍容軍貌很像是一支正規軍。
嶽州知府馮國用大喜,劃拉了不少好東西去犒勞劉良佐的軍隊,希望以後能軍民共建,魚水情深。
劉良佐不好意思了,以前他都是搶人家的東西,被人家嫌棄的連門都不叫他進。還彈劾他,說是請朝廷派兵來收拾他。
劉良佐表示:“欽差大人,馮知府,你們二位放心,我劉良佐以後不拿老百姓的一針一線!”
劉良佐的駐地在嶽州,高傑的駐地在荊州,劉良佐安頓下來了,高傑也快要到荊州了。
高傑騎在戰馬上,意氣風發,他以前是流寇,投降了官軍以後,還是和流寇差不多。
不同的就是他從以前的跟官軍對打,變成了後來的幫著官軍打仗。
他也沒有一個穩定的駐地,被人家調來調去的,指哪打哪。
現在好了,他終於不用帶著老婆孩子滿世界跑了。她們可以在家裏安穩的等著他回來了。
高傑身後的馬車裏麵,坐著的是高傑的妻子邢氏。邢氏就是李自成的那個前妻。
邢氏坐在馬車裏麵,笑盈盈的看著騎在高頭大馬上的高傑,這個神采飛揚的樣子,才是她的最愛。
高傑的六萬兵馬,拉開一條長長的線,在官道上走了二十多天,才進入了荊州地界。
前麵放出去的探馬回來報告:“報告總兵大人!前方三十裏,就是荊州城!”
高傑哈哈大笑,總算是到了,他以後就在這裏安家落戶了。他很急切的想知道他的駐地被安排在哪裏。
按照規定,他這個總兵官的家,可以住在荊州城裏麵,但是他的兵馬需要駐紮在城外二十裏處。
他以前掛名揚州總兵的時候,人家揚州知府根本就不承認他,不讓他進揚州城裏住。
有好幾次,他都想帶兵打進揚州城了,幸虧他忍住了。
不然他現在就是總督天下要消滅的對象了。他對總督天下能輕易的消滅自己,深信不疑。
就這麽多的銀子,這麽多的糧草,還有這麽多精良的武器裝備,打他都不用總督天下伸手,他自己就可以打自己。
高傑的兵馬在距離荊州城,十裏地左右的地方,臨時安營休息。
他自己則帶著親兵進荊州城,去和荊州知府交涉。
邢氏也從馬車上下來了,邢氏的個頭很高,精明能幹,她也不是一般的良家婦女,能騎馬、能打仗,也用不著扭扭捏捏的冒充大家閨秀。
邢氏說:“高傑,你到了荊州府衙,不要太魯莽了。不要和人家知府大人爭吵。哈!”
高傑說:“我知道。隻要他不太過分,我肯定不會和他計較。”
邢氏說:“小小不言的,你就忍一忍哈!咱們現在可不是被招安的雜牌軍了,咱們現在是正經的官軍了。有些規矩是不能不遵守的,哈!”
邢氏現在也四十來歲了,不是年輕跑風的時候了。
年輕的時候可以隨心所欲,縱馬江湖,現在不行了,青春不在了,跑不動了,顛沛流離的生活,她已經不想要了。
高傑知道他媳婦兒心裏想的是什麽。
“你放心吧!我也不是傻子,什麽輕、什麽重,我還能不知道嘛!你就等我的好消息吧!
咱們在荊州城裏麵置辦一個大宅子,劉備借荊州,我還就不走了呢!”
邢氏捂著嘴笑,“別胡說,劉備借荊州那可不是什麽好話,讓別人聽到了,還以為你想幹什麽呢。”
高傑也笑了一下,“幹什麽也幹不了了,誰也翻不起多大的浪花了。以後啊,就聽人家的吆喝吧。”
邢氏嬌嗔:“行了,越說越下道。你快點進城去吧,我們娘們還等你帶我們進城裏去享福呢!”
“好咧!”
高傑翻身上馬,一騎絕塵,為了老婆孩子,他無所謂。以前的富貴不太真實,現在的富貴他要抓住了。
高傑進了荊州城,到了知府衙門前,翻身下了戰馬。
對守門的衙役很客氣的說道:“勞煩幾位給我通傳一下,就說新任荊州總兵前來拜會知府大人。”
守門的衙役打量了高傑一眼,四十左右歲的一條大漢,滿臉的彪悍之氣。身後還跟著二十幾名官兵,也都是一臉的凶相,明顯是上過戰場,見過血的。
衙役趕忙行禮:“總兵大人您稍候,小人馬上就進去給您通傳。”
高傑很滿意的點點頭,不錯!這個衙役還是挺知書達禮的,也不知道他是怎麽看出來的。
荊州知府任玉民正坐在客廳裏麵和李傳縉閑聊,聽到衙役來報,說是新任總兵高傑來了,他是喜憂參半。
高傑這個人,他是知道的,高傑以前跟著李自成混,後來投降了朝廷,這個家夥是流寇出身,投降了朝廷以後,偷雞摸狗,縱兵搶掠,他一樣都沒少幹。
李自成攻打襄陽的時候,張獻忠攻打襄陽的時候,他跟著官兵在後麵堵截李自成和張獻忠,等李自成和張獻忠跑了。他們就趁火打劫。
匪過如梳、兵過如篦,說的就是高傑他們這樣的。
李自成和張獻忠把大麵上的東西搶走了,他們就摳細節。
任玉民看了看李傳縉,欲言又止。
李傳縉說:“走吧!咱們出去迎接一下這個總兵大人。”
於是,高傑進了知府大堂,就看見了李傳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