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皇帝登基,普天同慶,老百姓才是重中之重。


    皇帝旨意:河北、河南、山東、山西……凡大漢國疆域之內,農戶免三年勞役、免三年錢糧賦稅,休養生息,蓄養民力。


    無田之農戶,重新登記戶口信息,每戶分給永業田二十畝,不得轉賣。


    那些自己有土地,但是不足二十畝的,給補足二十畝。


    自有土地超出二十畝的,允許自己耕種,同樣免除三年賦稅。


    但是,自己沒有耕種能力,雇傭佃戶種地,或者是把土地拋荒的,一經發現,沒收多餘土地,罰沒地主三年土地收入的五十倍。亂世用重典,狠點無所謂。


    至於兵役,則不能免。不過服兵役的士兵,在軍餉和軍功賞賜上,要多得讓老百姓們羨慕。要讓他們踴躍報名當兵,要讓他們以當兵打仗為榮。


    免除三年賦稅的聖旨頒布天下,舉國歡騰!


    四海八荒、田間地頭,老百姓們見麵的第一句話就是:好過了!盼出頭了!天下太平了!


    三年不納錢糧啊!自己家不但能吃飽肚子了,還很可能連蓋房子、娶媳婦的銀子都有了!


    那些沒有田地的佃戶們都快瘋魔了,原來真的有分田這樣的事情啊!


    他們以前隻是在說書人的嘴裏聽說過,耕者有其田!


    蒼天呐、大地啊!你保佑我們的皇帝、他老人家活一萬年吧!


    這些農戶們,家家戶戶都給趙令武立了牌位,燒香磕頭的供奉他,也不知道他會不會被熏著。


    趙令武頒布的第四道聖旨是關於讀書人的。


    “朕憫天下英才,特,定於興漢元年三月初五日,於京都開恩科!”


    哎我去!


    天底下的讀書人奔走相告。前年和去年,朝廷都沒有開科取士,他們已經被耽誤了一次科舉入仕的機會了。


    李舉人遇到了王舉人,開口就是道喜:“王兄!大喜事啊!朝廷要開恩科了!”


    王舉人拱手:“同喜、同喜!李兄才高八鬥,學富五車,這次恩科定然能金榜題名!”


    李舉人謙遜的說道:“王兄滿腹經綸、字字珠璣。有王兄珠玉在前,小弟慚愧!”


    王舉人說道:“李兄何必太過謙虛。依李兄的才學,即使恩科不中,今年的秋試也勢必是要中的!”


    李舉人哈哈大笑,意氣風發,這個王兄前一句話說的不太中聽,但是他的後一句話說的不錯。


    朝廷能開恩科,自然就不可能免了秋試,所以,他們今年有兩次科舉入仕的機會。


    李舉人笑道:“王兄!你我共勉!”


    回家讀書去也!


    李舉人和王舉人都這麽興奮了,那宋舉人和劉舉人也肯定高興啊!


    其實,朝廷開恩科,最高興莫過於江南的士子們了,為什麽?因為他們的學習成績好啊!


    大明朝最初的科舉考試,就是因為經常被南方的士子們霸榜,才不得不分為南榜和北榜的。


    和北方隻有一個有名氣的順天貢院相比,南方有名氣的書院就多了。


    南方的兩浙地區,自古就教育領先,文化昌盛,官學興隆。應試能力獨步天下。


    其中的江南貢院、無錫東林書院、揚州安定書院、南京鍾山書院和杭州詁經精舍的名氣都大得很。


    尤其是無錫的東林書院,“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幅對聯就掛在他們的依庸堂內。


    東林書院開辦的補習班,不但教學質量高,應試經驗豐富,還擅長押題。他們曾經壟斷了明朝末年的科舉考試很多年。


    現在,他們的進士考試補習班又開辦起來了,又開始押題了。小銀子“嗖、嗖、嗖”的鑽進去了。


    平民百姓和讀書人都很歡樂。


    大明朝原來的那些王爺和勳貴們,知道了聖旨的內容,就很尷尬。


    北京城裏麵的勳貴們已經尷尬完了,不尷尬了,他們早就接受了眼前的事實。


    活著,就是他們最大的幸運,至於自己的家族,以後能不能再興盛起來,那就要看自己家子弟們的本事了。


    大明朝的王爺、勳貴們,散居在各地的隻有那些王爺。


    有爵位的公侯伯爵,基本都是居住在南北兩京。這裏多繁華啊,是不是?


    除了那些已經沒落了的勳貴,誰能不喜歡居住在這裏啊?


    無論是政治、經濟、還是文化教育,南北兩京都不是那些府縣城能比的。


    聖旨傳到了南京,南京城裏麵的公、侯、伯爵們,又騎著馬、坐著轎,聚集地了魏國公徐允爵的家裏。


    大家先是大眼瞪小眼的觀望了半天,誰也不先開口說話。


    安遠侯柳祚昌是個急性子,他見大家都在表演沉默是金,他就開口說道:“老公爺,您拿個主意啊!咱們這幾十戶人家,傳承了兩百多年,現如今就要徹底的敗落了啊!”


    他這一開口,自然就有別人附和。


    項城伯常應俊和魏國公徐允爵家,算是世交。按親戚關係來算,常應俊還得管徐允爵叫舅爺爺。


    常應俊說:“老公爺,您老人家上次做主,讓咱們各家各戶拿了一百萬兩銀子出來,說是助餉。咱們大家可是都聽您的了。


    現在可倒好,人家分封功臣,連咱們的名字,提都沒提。那咱們的銀子不是白拿出去了嘛!咱們的爵位還作數嗎?”


    對呀,作數嗎?


    魏國公笑笑,作數?


    魏國公徐允爵問保國公張國弼:“老張,你說作數嗎?”


    保國公張國弼沉默不語。


    魏國公徐允爵環顧四周,挨個看了一眼,“咱們各家的爵位是怎麽得來的,大家都清楚吧?


    咱們的祖宗是給大明朝立的功,才被授的爵。跟人家大漢國有什麽關係?


    以後啊!咱們就都是平民百姓了!要想過好日子,讓孩子們多讀書吧!”


    靈璧侯湯國祚站了起來:“老公爺!話不能這麽說啊!咱們各家助餉一百萬兩銀子,不是小數目,難道不算立功嗎?”


    魏國公徐允爵笑嗬嗬,“你以為你當初不拿出來那一百萬兩銀子,你現在還會站在這裏嗎?”


    湯國祚大叫:“憑什麽?難道我們不拿銀子出來,他還敢明搶不成!我不服!”


    “對!”


    永昌侯徐宏舜也站起來了,上次就應該趁著趙令武在南京,和他拚個魚死網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我看看誰敢讓我剃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慎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慎遠並收藏明末:我看看誰敢讓我剃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