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上第二節課的時候,陳升已經坐在二樓辦公室裏。


    幾張長方形辦公桌並在一起,變成臨時會議桌。


    雙方坐得很正式。


    陳升和安秋月坐一邊,縣領導們坐一邊。


    吳校長和教務主任坐在牆邊旁聽。


    與昨天不同的是,角落裏多了縣電視台記者,還有州裏的電視台記者。


    “陳總,請您放心!新校區的位置我們會在一個星期內勘定,絕對會保證最便捷的地塊,交通、治安我們都會跟上。”王縣長的眼底難掩激動。


    建一個中學最低都得一千萬,放開來建的話至少2億,雷山中學不需要那麽奢侈,那太脫離縣裏的情況。


    2000萬已經能建一個很好的學校。


    能安置更多學生,更好的操場,更好的學習設備,更舒適的宿舍樓和教學樓,就行了。


    既改善教學環境,又增加縣裏的收入,這就是一筆政績。


    “縣委縣府我自然是信得過的,王縣長,質量方麵就勞煩多多費心了。”


    陳升坐得筆直,十指交叉放在桌上,麵含從容微笑。


    若是忽略這張年輕的臉,看起來比對麵的領導還要領導。


    “學校的建築質量性命攸關,縣裏會狠抓質量關,落實監督……”王縣長的義正言辭聽起來有些公式化。


    但也屬正常,他們自然不可能立軍令狀之類。


    雙方草擬了一個捐贈協議,協議上寫了計劃捐贈金額,將以鬥音慈善的名義。


    其中注明:鬥音指定吳校長作為監督人,有權查看所捐贈資金使用明細。


    這是最合適的人選,沒有比吳校長更注重學校質量,她絕不會放任資金流向其他地方。


    書記和縣長對此欣然接受,促成新學校的落成對他們加成效果特別大,他們也會敲打一些人不要動歪念頭。


    閃光燈不停地響起,過程也被錄製下來。


    接著就是應對采訪。


    州裏的女記者問的問題直逼關鍵:


    “請問陳總,這次來我們黔東南,是否有投資的打算呢?”


    “我這不是已經投了嗎?”陳升一臉微笑,絲毫沒有難以回答的意思。


    州記者表情尷尬了一瞬,意識到自己問得確實有些直接。


    或許是看著這張年輕到過分的臉的緣故,一時觀念轉換不過來。


    但領導給的任務又不能不完成。


    她維持住了笑容,接著挽救式問道:


    “假如您投資的話,您覺得我們州裏有哪些方麵會吸引您呢?”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那您會走走看看嗎?我們州裏風景很不錯,有著名的千戶苗寨。”


    “如果時間充裕的話,可能考慮看看風景。”


    這個采訪是臨時的,並沒有事先對稿子。


    陳升心裏清楚,記者是想從他話裏找到一些能宣傳的噱頭。


    不管他有沒有興趣投資,在新聞裏,一定會體現出他有極大的興趣。


    倒也無所謂,以他現在的階段,到哪都很難避免的。


    又與縣領導們參觀了學校,一起合影。


    忙活到中午才閑下來。


    趁午休時間,安秋月給吳校長和潘老師送了點禮物,衣服鞋子四五套。


    好說歹說,吳校長和潘老師才收下。


    安秋月又想給兩人轉一點錢,結果她們死活不收。


    最後隻好給學校賬戶轉了三十萬,用作貧困學生食宿補貼,以及老師薪資補貼。


    夠用一段時間了。


    不能轉多,轉多了容易給學校帶來不必要的麻煩,留不住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陳升沈言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陳升沈言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