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時分,在外當值的傅學士和傅硯辭也回來了,隨之一起的還有傅靜佳夫婦。
幾人都坐在大廳,傅靜佳悄悄打量對麵的傅靜嫻,咬著牙暗暗扯了扯手中的帕子,不過想起今天夫君來的目的,還是扯出一抹微笑,“姐姐,好久不見。”
傅靜嫻看著對麵的女子,神色不變,隻是淡淡點了點頭。
傅靜佳見傅靜嫻對她如此冷淡,想要開口說些什麽,不過卻被一旁的男子給拉住了,麵帶威脅地看著她。
宋沛年與傅學士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不過隻要涉及幾個皇子的問題,宋沛年都會繞過。
傅學士見宋沛年不上道,傅硯辭也不配合他,麵色也逐漸冷淡下來,晚飯也是潦草收場。
傅靜佳見狀,也直接走到了傅靜嫻的麵前,“姐姐,如今你覓得如意夫君,你難道不該謝謝我嗎?”說完用帕子捂住嘴做偷笑狀。
傅靜嫻定定看著她,好像是聽到了一個天大的笑話,謝她?
還沒有等她發揮,宋沛年就上前,“謝你什麽,殘害手足嗎?”說完就拉著傅靜嫻走了。
“你。”傅靜佳恨恨地看著兩人的背影,又看了看自家的已經喝了一個爛醉。
她雖然嫁給了韓尚書的嫡次子,但出嫁之時,嫡母給她的嫁妝全是充麵子的,值錢的鋪子土地、銀子什麽都沒有。
她向父親哭訴,嫡母隻說全都給嫡姐了,有本事就去宋家拿回來。
她以為姨娘會補貼她一點兒,沒有想到姨娘還讓她從韓家拿點兒出來補貼弟弟。
夫君雖不納妾,但是卻嗜酒,每天都會喝個爛醉。
不過還好公爹現在在暗中謀劃,等以後韓家有了從龍之功,還會忌憚那個種地的嗎?
宋沛年與傅靜嫻兩人走在後院之中,燈籠發出微弱的光,傅靜嫻感受手心傳來的溫熱,緩緩開口,“她說的也有點道理,不是她的話,我也遇不到夫君你。”
沒有想到宋沛年卻停下步子,看著她,眼裏似有千言萬語,但是一句話都說不出口。
傅靜嫻不知道他所想,而是輕輕摟住了他,“我們女子嫁人本就是一場豪賭,賭贏了,夫妻和睦,子孫滿堂;若是賭輸了,最差的可能就是被啃得骨頭都不剩了。”
宋沛年也摟住了她,輕聲歎道,“那我想要你贏。”
傅靜嫻半響沒有回答,好一會兒才開口,“明天我們回家吧,我想院子裏的花了,不知道綠枝有沒有好好照顧我的花,聽劉媽媽說,她和村裏的一小夥子看對眼了,到時候讓我送綠枝出嫁好不好。”
“好啊。”
-------------------------
宋沛年一到村口不遠處,就見村口處站滿了人,為首的小夥子見到宋沛年馬上就往回跑。
隨後就傳來劇烈的鞭炮聲,宋老爺子用手揮散鞭炮煙氣,快步跑在前去接宋沛年,一旁的孫氏也當仁不讓,快步朝著宋沛年跑去。
“我的大孫子,真給我老宋家長臉!”宋老爺子挎著宋沛年的手就開哭,還是孫氏拍了拍他,示意不要給孫子丟臉,才抹抹眼淚說著回家。
宋金生搓著手站在一邊看著被人包圍的宋沛年,想說些什麽也不知道如何開口,宋沛年見狀連忙開口,“爹,我回來了。”
接著躬身行禮,“謝謝爹。”又對著張氏說,“謝謝娘。”
宋金生拍了拍宋沛年的肩膀,“哎,哎。”雙眼微紅,一旁的張氏早己止不住淚水。
接下來的流程很是繁瑣,開祠堂祭祖,購田捐田辦族學。宋家一行人忙了大半個月才將事情給辦妥。
又休息了一段時間,宋沛年就得去當值了。宋家人無一人想隨宋沛年去京城,隻說想他了就去見他,都覺得還是自家老窩最是自在。
無奈,宋沛年與傅靜嫻還有一個劉媽媽去了京城,傅靜嫻在兩年前離京城的時候就將綠枝和劉媽媽的賣身契還給她兩了,綠枝前段時間嫁人也留在了夫家。
宋沛年當值第一天,頂頭上司李大人將全國所有的田地資料給了他,宋沛年比照著同門的速度足足看了得有大半個月,才將所有的問題給標注出來。
今天難得下了一個早班,傅靜嫻和林氏一起去參加相熟長輩的生辰宴了,想著她們也快要結束了,也是傅靜嫻回來第一次參加宴會,所以準備繞路去接她回家。
傅靜嫻與林氏坐在亭子裏,有人看到她時,大多都會說上一兩句閑話。
什麽相公雖是個四品的大官,但是卻是個種地的,應該就像老農一般吧,對著那張臉,應該過得很是艱難。
什麽和宋沛年這種不通詩詞文章的人生活在一起,兩人可能也沒什麽共同話說。
什麽現在住在京城的宅子裏,應該也是她自個兒的嫁妝吧。
什麽現在不娶妾,以後肯定會娶。
諸如此類的話說了不少,可傅靜嫻確是半點兒氣也沒有,倒是劉媽媽和林氏想要說上幾句,傅靜嫻都搖頭拒絕。
誰家藏有寶藏還將它宣告與世呢?
太陽下山,宴會終於也結束了,一行人伴著夕陽出府。
傅靜嫻還在門口就看到了不遠處巷子口的宋沛年,一身四品的緋色官服,長身如立,麵容俊朗,看到她時冷冽的雙眼瞬間含笑。
“朝中何時出了個這麽年輕俊朗的大官?”一群婦人姑娘看到宋沛年都滿是好奇,雲英未嫁的姑娘都紅著臉瞧了好幾眼。
卻見那位“大官”緩步走向了林氏母女,朝著林氏微微一拜,就牽起了傅靜嫻的手,“我來接你回家。”
傅靜嫻微微頷首,與林氏告別,就隨著宋沛年走了,劉媽媽自看到宋沛年的那一刻就感覺揚眉吐氣,此刻微仰著脖子走過一群婦人姑娘。
幾人走後,人群發出幾聲細微的討論,“不是說傅靜嫻那夫君是個麵貌醜陋的農夫嗎?為何,為何如此......”如此俊朗。
“她可真是好命,不過守不守得住,這誰說得準。”
“二十來歲的四品官,她那庶妹的那雙手上輩子可能開過光吧。”
“......”
-------------
在宋沛年當值的第六個月,第n次被聖上叫到了政事堂,不過這次的神色明顯比之前更為“討好”。
“愛卿請坐。”屋內隻有他與宋沛年二人,狗腿似地將椅子給擦了擦,做出“請”的姿勢。
宋沛年連忙擺手,“臣惶恐。”
這狗皇帝又要憋什麽壞呢,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哎呀,愛卿坐就是了。”一把將宋沛年按下,緊接著搓搓手,“今兒個招愛卿來確實是有點兒事。”
“這不是,我也找不出第二個愛卿這麽有能力的下屬了,我想著我大啟地廣卻物稀,愛卿可否幫朕看看?”
哦,感情這狗皇帝是想讓他“全國巡地”?
宋沛年仍裝作不解地看著他,眼裏確是兩個字:好處?
聖上掏出一本小冊子交給宋沛年,有些嫌棄地看著他,“我還少的了你的好處?我都力排眾議給你封了個這麽大的官了,這次你必須給我辦好!”
宋沛年翻開小冊子,上麵都是他曾經說過這些地可以種什麽的作物標注,不過每一處雖都是因地製宜,但也都藏了小巧思,互相製衡著的,所有和經濟效益有關的全都遠離軍隊,幾個王爺的封地也都放任不管。
合上小冊子,看了看還是滿臉笑意的老皇帝,果然這當皇帝的都不簡單,權衡之術玩得不錯。
聖上也不管他有沒有看懂,而是問道,“愛卿覺得怎麽樣,如果可行的話,朕就下旨了?”
還能怎麽樣?你都安排妥當了,我拒絕的話可以不罷官不砍頭嗎?
好在狗皇帝也還算有點人情味,給他留了半個月交代家裏的事和做出發的準備。
半月後,宋沛年就帶著傅靜嫻還有幾個下屬就出發了,這一次除了後麵跟著一輛馬車,幾人皆是騎馬。
要說宋沛年外派誰最開心,當然是傅靜嫻了,老早就計劃著一路上都可以看到大啟的大江大河,群山茂林。
聖上看著幾人遠去的背影,收起了剛剛依依不舍的虛偽表情,動了動有些僵硬的麵龐,看著還在發呆的太子,大手拍在太子的頭上,“不解你老子為什麽對他這麽好的臉色?”
太子有些惶恐地點了點頭,確實如此,父皇對宋沛年的態度未免也太好了。
聖上故作高深摸著胡子,“學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我們帝王隻需識人用人,摸清所用之人的脾性。對待有真才實學之人,舍幾分臉麵又如何,讓他們多辦點實事才是硬的。”
看著還在發愣的太子,有些嫌棄地走了,這肯定是隔代遺傳,遺傳到他皇祖父那傻樣。
而他剛剛沒有說出口的是,史書不會記載他是如何“討好”下屬,隻會記載他這個皇帝的豐功偉業。
事實也確實如此,大啟三百六十二年至八十二年,這二十年來,在整個封建王朝都少見。
這兩個時代,老百姓豐衣足食,賣兒賣女的現象幾乎都消失殆盡,社會經濟也前所未有繁榮,各類創作也層出不窮。
後世稱之為“慶和之治”,而慶和就是宋沛年口中的狗皇帝所定的年號。
為世人所讚歎的,慶和年代出了個“聖人”,不過這聖人不是學子的聖人,而是百姓的聖人。
他走遍千山萬水,為每一處都帶來豐收。
他的軼事也不少,與妻子相識於“荒唐”,不過二人卻恩愛攜手一生,一生也隻育有一女;
中年就辭官,說是要回村陪伴雙親和雙親的雙親,絲毫不留戀官場;
老了就辦了個農學院,沒事兒就抓遲到的學生;
走的時候也是靜悄悄的,叫人不要沒事兒就來他的墳前打擾他與妻子的美夢。
-------------
後世的冬天晚上。
“媽媽,我要吃那個烤紅薯。”小女孩看著路邊的老爺爺拉著鐵皮做的大烤爐,不時飄出了香甜的味道。
“好的,今天小寶有好好學畫畫,那就獎勵小寶一個。”小女孩媽媽從老爺爺那兒買了一個紅薯遞給了小女孩。
“哇,好甜啊,媽媽也吃。”小女孩將紅薯遞給了旁邊的女人。
女人輕輕咬了一口,笑著問道,“你還記得媽媽給你講過關於紅薯的故事嗎?”
“記得!是宋祖先發現的種子然後種的!我還知道宋祖先,老師說他不擅讀書,但是地種的好。”小女孩踮起腳尖,踩在剛剛飄落的雪上。
“是啊,就和小寶一樣,雖然咱們讀書一般般,但是我們小寶畫畫卻十分有天賦!”女人將小女孩頭上的飛雪拂去,輕輕說著。
“是的,隔壁的三水哥哥也是,他滑雪特別厲害,我聽李阿姨說,要送他去訓練呢......”
“還有我們班的江河也是,隻有數學特別厲害,他媽媽說以後帶著他好好學數學,說不定以後會當數學家......”
“那小寶以後也當厲害的畫家。”
“好耶,媽媽,我們這就是宋祖先說的因材施教嗎?”
“是啊。”
幾人都坐在大廳,傅靜佳悄悄打量對麵的傅靜嫻,咬著牙暗暗扯了扯手中的帕子,不過想起今天夫君來的目的,還是扯出一抹微笑,“姐姐,好久不見。”
傅靜嫻看著對麵的女子,神色不變,隻是淡淡點了點頭。
傅靜佳見傅靜嫻對她如此冷淡,想要開口說些什麽,不過卻被一旁的男子給拉住了,麵帶威脅地看著她。
宋沛年與傅學士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不過隻要涉及幾個皇子的問題,宋沛年都會繞過。
傅學士見宋沛年不上道,傅硯辭也不配合他,麵色也逐漸冷淡下來,晚飯也是潦草收場。
傅靜佳見狀,也直接走到了傅靜嫻的麵前,“姐姐,如今你覓得如意夫君,你難道不該謝謝我嗎?”說完用帕子捂住嘴做偷笑狀。
傅靜嫻定定看著她,好像是聽到了一個天大的笑話,謝她?
還沒有等她發揮,宋沛年就上前,“謝你什麽,殘害手足嗎?”說完就拉著傅靜嫻走了。
“你。”傅靜佳恨恨地看著兩人的背影,又看了看自家的已經喝了一個爛醉。
她雖然嫁給了韓尚書的嫡次子,但出嫁之時,嫡母給她的嫁妝全是充麵子的,值錢的鋪子土地、銀子什麽都沒有。
她向父親哭訴,嫡母隻說全都給嫡姐了,有本事就去宋家拿回來。
她以為姨娘會補貼她一點兒,沒有想到姨娘還讓她從韓家拿點兒出來補貼弟弟。
夫君雖不納妾,但是卻嗜酒,每天都會喝個爛醉。
不過還好公爹現在在暗中謀劃,等以後韓家有了從龍之功,還會忌憚那個種地的嗎?
宋沛年與傅靜嫻兩人走在後院之中,燈籠發出微弱的光,傅靜嫻感受手心傳來的溫熱,緩緩開口,“她說的也有點道理,不是她的話,我也遇不到夫君你。”
沒有想到宋沛年卻停下步子,看著她,眼裏似有千言萬語,但是一句話都說不出口。
傅靜嫻不知道他所想,而是輕輕摟住了他,“我們女子嫁人本就是一場豪賭,賭贏了,夫妻和睦,子孫滿堂;若是賭輸了,最差的可能就是被啃得骨頭都不剩了。”
宋沛年也摟住了她,輕聲歎道,“那我想要你贏。”
傅靜嫻半響沒有回答,好一會兒才開口,“明天我們回家吧,我想院子裏的花了,不知道綠枝有沒有好好照顧我的花,聽劉媽媽說,她和村裏的一小夥子看對眼了,到時候讓我送綠枝出嫁好不好。”
“好啊。”
-------------------------
宋沛年一到村口不遠處,就見村口處站滿了人,為首的小夥子見到宋沛年馬上就往回跑。
隨後就傳來劇烈的鞭炮聲,宋老爺子用手揮散鞭炮煙氣,快步跑在前去接宋沛年,一旁的孫氏也當仁不讓,快步朝著宋沛年跑去。
“我的大孫子,真給我老宋家長臉!”宋老爺子挎著宋沛年的手就開哭,還是孫氏拍了拍他,示意不要給孫子丟臉,才抹抹眼淚說著回家。
宋金生搓著手站在一邊看著被人包圍的宋沛年,想說些什麽也不知道如何開口,宋沛年見狀連忙開口,“爹,我回來了。”
接著躬身行禮,“謝謝爹。”又對著張氏說,“謝謝娘。”
宋金生拍了拍宋沛年的肩膀,“哎,哎。”雙眼微紅,一旁的張氏早己止不住淚水。
接下來的流程很是繁瑣,開祠堂祭祖,購田捐田辦族學。宋家一行人忙了大半個月才將事情給辦妥。
又休息了一段時間,宋沛年就得去當值了。宋家人無一人想隨宋沛年去京城,隻說想他了就去見他,都覺得還是自家老窩最是自在。
無奈,宋沛年與傅靜嫻還有一個劉媽媽去了京城,傅靜嫻在兩年前離京城的時候就將綠枝和劉媽媽的賣身契還給她兩了,綠枝前段時間嫁人也留在了夫家。
宋沛年當值第一天,頂頭上司李大人將全國所有的田地資料給了他,宋沛年比照著同門的速度足足看了得有大半個月,才將所有的問題給標注出來。
今天難得下了一個早班,傅靜嫻和林氏一起去參加相熟長輩的生辰宴了,想著她們也快要結束了,也是傅靜嫻回來第一次參加宴會,所以準備繞路去接她回家。
傅靜嫻與林氏坐在亭子裏,有人看到她時,大多都會說上一兩句閑話。
什麽相公雖是個四品的大官,但是卻是個種地的,應該就像老農一般吧,對著那張臉,應該過得很是艱難。
什麽和宋沛年這種不通詩詞文章的人生活在一起,兩人可能也沒什麽共同話說。
什麽現在住在京城的宅子裏,應該也是她自個兒的嫁妝吧。
什麽現在不娶妾,以後肯定會娶。
諸如此類的話說了不少,可傅靜嫻確是半點兒氣也沒有,倒是劉媽媽和林氏想要說上幾句,傅靜嫻都搖頭拒絕。
誰家藏有寶藏還將它宣告與世呢?
太陽下山,宴會終於也結束了,一行人伴著夕陽出府。
傅靜嫻還在門口就看到了不遠處巷子口的宋沛年,一身四品的緋色官服,長身如立,麵容俊朗,看到她時冷冽的雙眼瞬間含笑。
“朝中何時出了個這麽年輕俊朗的大官?”一群婦人姑娘看到宋沛年都滿是好奇,雲英未嫁的姑娘都紅著臉瞧了好幾眼。
卻見那位“大官”緩步走向了林氏母女,朝著林氏微微一拜,就牽起了傅靜嫻的手,“我來接你回家。”
傅靜嫻微微頷首,與林氏告別,就隨著宋沛年走了,劉媽媽自看到宋沛年的那一刻就感覺揚眉吐氣,此刻微仰著脖子走過一群婦人姑娘。
幾人走後,人群發出幾聲細微的討論,“不是說傅靜嫻那夫君是個麵貌醜陋的農夫嗎?為何,為何如此......”如此俊朗。
“她可真是好命,不過守不守得住,這誰說得準。”
“二十來歲的四品官,她那庶妹的那雙手上輩子可能開過光吧。”
“......”
-------------
在宋沛年當值的第六個月,第n次被聖上叫到了政事堂,不過這次的神色明顯比之前更為“討好”。
“愛卿請坐。”屋內隻有他與宋沛年二人,狗腿似地將椅子給擦了擦,做出“請”的姿勢。
宋沛年連忙擺手,“臣惶恐。”
這狗皇帝又要憋什麽壞呢,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哎呀,愛卿坐就是了。”一把將宋沛年按下,緊接著搓搓手,“今兒個招愛卿來確實是有點兒事。”
“這不是,我也找不出第二個愛卿這麽有能力的下屬了,我想著我大啟地廣卻物稀,愛卿可否幫朕看看?”
哦,感情這狗皇帝是想讓他“全國巡地”?
宋沛年仍裝作不解地看著他,眼裏確是兩個字:好處?
聖上掏出一本小冊子交給宋沛年,有些嫌棄地看著他,“我還少的了你的好處?我都力排眾議給你封了個這麽大的官了,這次你必須給我辦好!”
宋沛年翻開小冊子,上麵都是他曾經說過這些地可以種什麽的作物標注,不過每一處雖都是因地製宜,但也都藏了小巧思,互相製衡著的,所有和經濟效益有關的全都遠離軍隊,幾個王爺的封地也都放任不管。
合上小冊子,看了看還是滿臉笑意的老皇帝,果然這當皇帝的都不簡單,權衡之術玩得不錯。
聖上也不管他有沒有看懂,而是問道,“愛卿覺得怎麽樣,如果可行的話,朕就下旨了?”
還能怎麽樣?你都安排妥當了,我拒絕的話可以不罷官不砍頭嗎?
好在狗皇帝也還算有點人情味,給他留了半個月交代家裏的事和做出發的準備。
半月後,宋沛年就帶著傅靜嫻還有幾個下屬就出發了,這一次除了後麵跟著一輛馬車,幾人皆是騎馬。
要說宋沛年外派誰最開心,當然是傅靜嫻了,老早就計劃著一路上都可以看到大啟的大江大河,群山茂林。
聖上看著幾人遠去的背影,收起了剛剛依依不舍的虛偽表情,動了動有些僵硬的麵龐,看著還在發呆的太子,大手拍在太子的頭上,“不解你老子為什麽對他這麽好的臉色?”
太子有些惶恐地點了點頭,確實如此,父皇對宋沛年的態度未免也太好了。
聖上故作高深摸著胡子,“學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我們帝王隻需識人用人,摸清所用之人的脾性。對待有真才實學之人,舍幾分臉麵又如何,讓他們多辦點實事才是硬的。”
看著還在發愣的太子,有些嫌棄地走了,這肯定是隔代遺傳,遺傳到他皇祖父那傻樣。
而他剛剛沒有說出口的是,史書不會記載他是如何“討好”下屬,隻會記載他這個皇帝的豐功偉業。
事實也確實如此,大啟三百六十二年至八十二年,這二十年來,在整個封建王朝都少見。
這兩個時代,老百姓豐衣足食,賣兒賣女的現象幾乎都消失殆盡,社會經濟也前所未有繁榮,各類創作也層出不窮。
後世稱之為“慶和之治”,而慶和就是宋沛年口中的狗皇帝所定的年號。
為世人所讚歎的,慶和年代出了個“聖人”,不過這聖人不是學子的聖人,而是百姓的聖人。
他走遍千山萬水,為每一處都帶來豐收。
他的軼事也不少,與妻子相識於“荒唐”,不過二人卻恩愛攜手一生,一生也隻育有一女;
中年就辭官,說是要回村陪伴雙親和雙親的雙親,絲毫不留戀官場;
老了就辦了個農學院,沒事兒就抓遲到的學生;
走的時候也是靜悄悄的,叫人不要沒事兒就來他的墳前打擾他與妻子的美夢。
-------------
後世的冬天晚上。
“媽媽,我要吃那個烤紅薯。”小女孩看著路邊的老爺爺拉著鐵皮做的大烤爐,不時飄出了香甜的味道。
“好的,今天小寶有好好學畫畫,那就獎勵小寶一個。”小女孩媽媽從老爺爺那兒買了一個紅薯遞給了小女孩。
“哇,好甜啊,媽媽也吃。”小女孩將紅薯遞給了旁邊的女人。
女人輕輕咬了一口,笑著問道,“你還記得媽媽給你講過關於紅薯的故事嗎?”
“記得!是宋祖先發現的種子然後種的!我還知道宋祖先,老師說他不擅讀書,但是地種的好。”小女孩踮起腳尖,踩在剛剛飄落的雪上。
“是啊,就和小寶一樣,雖然咱們讀書一般般,但是我們小寶畫畫卻十分有天賦!”女人將小女孩頭上的飛雪拂去,輕輕說著。
“是的,隔壁的三水哥哥也是,他滑雪特別厲害,我聽李阿姨說,要送他去訓練呢......”
“還有我們班的江河也是,隻有數學特別厲害,他媽媽說以後帶著他好好學數學,說不定以後會當數學家......”
“那小寶以後也當厲害的畫家。”
“好耶,媽媽,我們這就是宋祖先說的因材施教嗎?”
“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