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鋪內院。
宋沛年給宋登科使了個眼色,宋登科就將抱在懷裏的東西遞給了胡掌櫃,胡掌櫃立馬接過開始細讀。
還是和上一本話本子差不多,胡掌櫃一邊喝著茶一邊拍著大腿讚歎,在看完幾章之後終於忍著繼續想看下去的欲望將話本子給放下了,“宋兄,你寫的真的太妙了!你這話本子簡直就是前所未有!”
“宋兄你這腦子真的!怎麽就會想到用看著是壞角兒的人來當主角兒呢,新奇!再一個,寫的真是妙趣橫生,我看了都忍不住樂,怪不得這麽多人喜歡看你寫的李代桃僵那本。宋兄,你寫的可真是這個。”胡掌櫃拍著馬屁對著宋沛年舉起了一個大拇指。
“哎,這都是天賦。”宋沛年咧著嘴拍下胡掌櫃的手,看見胡掌櫃僵硬地嘴角,又不自覺加了一句,“主要我平時就愛看謝話本子。”
“嗬嗬嗬,原來如此啊。”胡掌櫃捋了捋自己的胡子,又笑著問道,“那這本,宋兄,你是打算?”
宋沛年聽聞這話,毫不客氣比了個五。
胡掌櫃見狀吸了一口冷氣,又長舒一口氣,握著宋沛年的五根手指,“行!誰叫我和宋兄的關係好呢。隻不過嘛,宋兄下一本話本子也要供給我們四方書鋪。”
“行沒問題,但還是你們賣一本就給我一文錢,我也會好好寫的。”宋沛年立馬咧嘴開始忽悠胡掌櫃。
胡掌櫃感覺自己的笑快要維持不了了,但還是翻來覆去想了好一會兒才點頭,“行,還是按照之前的辦。”
“這才對嘛,您就放心,之後我的話本子隻給你們四方書鋪。”宋沛年再也控製不了自己的唇角了。
又轉頭吩咐宋登科,“將剩下的稿子也給胡掌櫃吧。”
胡掌櫃接過宋登科遞過來的稿子,來回翻了幾遍,有些驚恐地看著宋沛年,“這本你寫完了?!”
“當然!”宋沛年仰著頭,抖了抖肩膀。
又看胡掌櫃正在認真查看稿子,宋沛年拍著他的肩膀說道,“放心啦,老夥計,我絕對沒有亂寫。”
胡掌櫃充耳不聞,抽了幾張稿子仔細翻看著,確認無誤之後,這才開始和宋沛年商量契約的事兒。
又是一炷香的時間,胡掌櫃將一大包銀子遞給了宋沛年,宋沛年接銀子時,裝作不經意問道,“胡掌櫃可知順承路尾的好運賭坊?”
給宋沛年遞銀子的手一僵,胡掌櫃抬眼打量宋沛年,出聲道,“那可不是個好地方,聽說那裏麵賭不起的是要斷手斷腳的,而且去那兒賭的大多都是些惡霸人物,宋兄可不要去,一不小心就是家破人亡。”
身後的宋登科也是一臉害怕地扯著宋沛年的衣裳,額頭也開始因為賭坊二字開始冒起了冷汗。
“嗐,我隻是隨便問問,我才不會去勞什子賭坊呢,我可是最恨賭狗的了,你看我上本話本子,不是痛罵賭狗了?”宋沛年接過銀子甩給身後的宋登科。
和胡掌櫃道別之後就扯著一身冷汗的宋登科走了,走至轉角處,宋登科反手扯住宋沛年的衣袖,語氣懇求,“爹,你不要去賭好不好。”
愛賭博的人,哪一家不是家破人亡,賣兒賣女?而且一沾上就鬆不了手了。
“啥,你看你爹我是個賭狗嗎?你爹我啥時候賭過?還有銀子都在你那兒,我拿什麽去賭?真是的,天天啥也不幹,光顧著揣測你親爹我了。”宋沛年黑著臉瞪著宋登科,滿眼都是被冤枉的怨氣。
“那爹你為什麽平白無故問賭坊的事兒?你不要每次都想忽悠我。”宋登科依舊看著宋沛年的眼睛問道。
“唉。”宋沛年長歎一口氣,看著麵前倔強的親兒子,想著今天若是不交代可能這事兒就結束不了了,於是扯著他的耳朵,在他耳邊小聲說道,“你姐夫的弟弟在那個賭坊,所以我想打聽打聽。”
“真的?”宋登科皺著眉問道。
“當然是真的啦,老子騙你幹啥?再說了,你老子我想做的事也沒有人攔的住,用得著在這兒忽悠你嗎?”宋沛年一巴掌拍在宋登科的頭上,雙眼像是要噴火般瞪著宋登科。
“哦,好吧。”
“好你個鬼,沒看到要下雨了,快去給我買傘,你老子這個年紀可淋不得雨,沒眼色,生幾個沒一個孝順的......”宋沛年說著就往一旁店鋪的屋簷下躲雨。
“你中午那會兒不是才說自己年輕嗎?”宋登科無意識就開始反駁宋沛年說的話,但是腳下的動作不停,轉身就往最近的雜貨鋪跑去。
等雨下得小一點兒,宋登科在宋沛年的威壓之下去車行租了輛馬車,兩父子聽著雨聲,馬車慢悠悠前進著。
剛走至村口,宋沛年掀開車簾子,望著村學的方向說道,“是不是要下學了?你順便將兩個孩子接回來,免得劉氏再去送傘接人,這雨下得,咋這麽大。”
宋沛年一邊放下車簾子抹了抹剛剛飄在臉上的雨珠,一邊一腳踹在宋登科的小腿上,示意他搞快點兒。
宋登科別過宋沛年撇了撇嘴,嗡聲道,“知道了。”說著就拿起腳邊的兩把油紙傘下了馬車。
宋登科一路磨磨蹭蹭,想著還是讓兩個孩子自己淋雨回去,讓他們知道若是要讀書那就得風吹日曬雨淋。
每次他們下學回來,自己問他們讀書有意思嗎?還想去讀書嗎?兩兄弟總是點著小腦袋說讀書有意思,想要一直讀下去。
讀書有什麽意思啊,爹就是因為讀書將家裏的田地啥的都給賣了,娘也因此早早就病死了,他們幾個兄弟姐妹也時時刻刻被爹給壓榨著,現在爹不讀書了,家裏反而慢慢變好了。
爹執意讓幾個孩子去讀書,他雖然阻止不了,但是卻可以不給孩子穿好衣裳去學堂,也不給他們買書買紙買筆墨,總會讓他們知難而退,不再想著讀書。
到時候兩個孩子自己不讀書,自己想回家那就怪不了他咯。
宋登科這般想著腳步也輕快了幾分,本想繼續磨洋工,但是轉念一想,兩個孩子每天回家都說喜歡讀書,他倒要看看兩個小子在學堂幹些什麽,於是慢吞吞的腳步又加快了。
宋沛年給宋登科使了個眼色,宋登科就將抱在懷裏的東西遞給了胡掌櫃,胡掌櫃立馬接過開始細讀。
還是和上一本話本子差不多,胡掌櫃一邊喝著茶一邊拍著大腿讚歎,在看完幾章之後終於忍著繼續想看下去的欲望將話本子給放下了,“宋兄,你寫的真的太妙了!你這話本子簡直就是前所未有!”
“宋兄你這腦子真的!怎麽就會想到用看著是壞角兒的人來當主角兒呢,新奇!再一個,寫的真是妙趣橫生,我看了都忍不住樂,怪不得這麽多人喜歡看你寫的李代桃僵那本。宋兄,你寫的可真是這個。”胡掌櫃拍著馬屁對著宋沛年舉起了一個大拇指。
“哎,這都是天賦。”宋沛年咧著嘴拍下胡掌櫃的手,看見胡掌櫃僵硬地嘴角,又不自覺加了一句,“主要我平時就愛看謝話本子。”
“嗬嗬嗬,原來如此啊。”胡掌櫃捋了捋自己的胡子,又笑著問道,“那這本,宋兄,你是打算?”
宋沛年聽聞這話,毫不客氣比了個五。
胡掌櫃見狀吸了一口冷氣,又長舒一口氣,握著宋沛年的五根手指,“行!誰叫我和宋兄的關係好呢。隻不過嘛,宋兄下一本話本子也要供給我們四方書鋪。”
“行沒問題,但還是你們賣一本就給我一文錢,我也會好好寫的。”宋沛年立馬咧嘴開始忽悠胡掌櫃。
胡掌櫃感覺自己的笑快要維持不了了,但還是翻來覆去想了好一會兒才點頭,“行,還是按照之前的辦。”
“這才對嘛,您就放心,之後我的話本子隻給你們四方書鋪。”宋沛年再也控製不了自己的唇角了。
又轉頭吩咐宋登科,“將剩下的稿子也給胡掌櫃吧。”
胡掌櫃接過宋登科遞過來的稿子,來回翻了幾遍,有些驚恐地看著宋沛年,“這本你寫完了?!”
“當然!”宋沛年仰著頭,抖了抖肩膀。
又看胡掌櫃正在認真查看稿子,宋沛年拍著他的肩膀說道,“放心啦,老夥計,我絕對沒有亂寫。”
胡掌櫃充耳不聞,抽了幾張稿子仔細翻看著,確認無誤之後,這才開始和宋沛年商量契約的事兒。
又是一炷香的時間,胡掌櫃將一大包銀子遞給了宋沛年,宋沛年接銀子時,裝作不經意問道,“胡掌櫃可知順承路尾的好運賭坊?”
給宋沛年遞銀子的手一僵,胡掌櫃抬眼打量宋沛年,出聲道,“那可不是個好地方,聽說那裏麵賭不起的是要斷手斷腳的,而且去那兒賭的大多都是些惡霸人物,宋兄可不要去,一不小心就是家破人亡。”
身後的宋登科也是一臉害怕地扯著宋沛年的衣裳,額頭也開始因為賭坊二字開始冒起了冷汗。
“嗐,我隻是隨便問問,我才不會去勞什子賭坊呢,我可是最恨賭狗的了,你看我上本話本子,不是痛罵賭狗了?”宋沛年接過銀子甩給身後的宋登科。
和胡掌櫃道別之後就扯著一身冷汗的宋登科走了,走至轉角處,宋登科反手扯住宋沛年的衣袖,語氣懇求,“爹,你不要去賭好不好。”
愛賭博的人,哪一家不是家破人亡,賣兒賣女?而且一沾上就鬆不了手了。
“啥,你看你爹我是個賭狗嗎?你爹我啥時候賭過?還有銀子都在你那兒,我拿什麽去賭?真是的,天天啥也不幹,光顧著揣測你親爹我了。”宋沛年黑著臉瞪著宋登科,滿眼都是被冤枉的怨氣。
“那爹你為什麽平白無故問賭坊的事兒?你不要每次都想忽悠我。”宋登科依舊看著宋沛年的眼睛問道。
“唉。”宋沛年長歎一口氣,看著麵前倔強的親兒子,想著今天若是不交代可能這事兒就結束不了了,於是扯著他的耳朵,在他耳邊小聲說道,“你姐夫的弟弟在那個賭坊,所以我想打聽打聽。”
“真的?”宋登科皺著眉問道。
“當然是真的啦,老子騙你幹啥?再說了,你老子我想做的事也沒有人攔的住,用得著在這兒忽悠你嗎?”宋沛年一巴掌拍在宋登科的頭上,雙眼像是要噴火般瞪著宋登科。
“哦,好吧。”
“好你個鬼,沒看到要下雨了,快去給我買傘,你老子這個年紀可淋不得雨,沒眼色,生幾個沒一個孝順的......”宋沛年說著就往一旁店鋪的屋簷下躲雨。
“你中午那會兒不是才說自己年輕嗎?”宋登科無意識就開始反駁宋沛年說的話,但是腳下的動作不停,轉身就往最近的雜貨鋪跑去。
等雨下得小一點兒,宋登科在宋沛年的威壓之下去車行租了輛馬車,兩父子聽著雨聲,馬車慢悠悠前進著。
剛走至村口,宋沛年掀開車簾子,望著村學的方向說道,“是不是要下學了?你順便將兩個孩子接回來,免得劉氏再去送傘接人,這雨下得,咋這麽大。”
宋沛年一邊放下車簾子抹了抹剛剛飄在臉上的雨珠,一邊一腳踹在宋登科的小腿上,示意他搞快點兒。
宋登科別過宋沛年撇了撇嘴,嗡聲道,“知道了。”說著就拿起腳邊的兩把油紙傘下了馬車。
宋登科一路磨磨蹭蹭,想著還是讓兩個孩子自己淋雨回去,讓他們知道若是要讀書那就得風吹日曬雨淋。
每次他們下學回來,自己問他們讀書有意思嗎?還想去讀書嗎?兩兄弟總是點著小腦袋說讀書有意思,想要一直讀下去。
讀書有什麽意思啊,爹就是因為讀書將家裏的田地啥的都給賣了,娘也因此早早就病死了,他們幾個兄弟姐妹也時時刻刻被爹給壓榨著,現在爹不讀書了,家裏反而慢慢變好了。
爹執意讓幾個孩子去讀書,他雖然阻止不了,但是卻可以不給孩子穿好衣裳去學堂,也不給他們買書買紙買筆墨,總會讓他們知難而退,不再想著讀書。
到時候兩個孩子自己不讀書,自己想回家那就怪不了他咯。
宋登科這般想著腳步也輕快了幾分,本想繼續磨洋工,但是轉念一想,兩個孩子每天回家都說喜歡讀書,他倒要看看兩個小子在學堂幹些什麽,於是慢吞吞的腳步又加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