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時,宋沛年在宋尚書的嘮叨之下,眨著睡眼惺忪的眼睛踏入了金鑾殿內。
【這日子何時是個頭啊,我真的受不了了!】
宋沛年的聲音如期響起,四周的官員忍不住偷偷往他那處悄悄看去,隻見他垂著頭,眼睛微微閉著,像是一座雕塑般站在自己的位子。
【幹嘛,他們看我幹嘛,皇帝還沒有來還不允許我再和周公下一會兒棋嗎?】
此話一出,四周打量的目光瞬間撤回,一官員拍著自己的胸膛假意看著殿外與一旁的同僚說道,“昨日下了一夜的雪,不知城外的救濟棚裏的百姓如何了。”
好險,差點就讓宋編修給發覺了,他剛剛可是看到老丞相那威脅的眼神了,若是因為自己讓宋編修發覺,他都可以料想到自己的未來了。
這事兒太稀奇了,這換誰都忍不住偷聽偷看呀!
又悄悄瞟了一眼丞相的臉色,見他麵色如常,甚至還有些許欣賞之意,不禁為自己的機智感到得意,卻又聽到宋沛年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謔,沒想到這吳主事這麽心係百姓,那他怎麽養出一個紈絝兒,他兒子前些日子不還欺負了一乞丐嗎?他兒子真是個神經病,不敢欺負那些高門子弟,就欺負人家小乞丐。這吳主事要是再不管他兒子,這,嘖嘖嘖......】
吳主事聽到這話,忍不住用力甩了一下官袖,朝宋沛年瞪眼看過去,卻被身邊的同僚擋住,同僚麵上一片安慰之意,內心早就樂開了花。
就你愛表現是吧,這下子翻陰溝了吧。
宋沛年朝著那邊望去,又有幾位官員狀似無意擋住他的視線。
幾人這麽一鬧騰,仁和帝就在內侍的攙扶之下進入殿內,等他坐穩之後,宋沛年隨著大臣們一起向他叩安。
等叩安之後,宋沛年就開始神遊天際,一早上沒有響起一句心聲,就在大家心癢癢之際,一禦史站了出來,“臣有要事啟奏。”
仁和帝微微抬手,那禦史繼續說道,“臣要參宋編修,昨日他點卯之後,曠工在大街上與一男子發生爭執,強權壓人,隨後還高聲宣揚女子做工,不顧禮義廉恥......”
【啥?朱老匹夫要參我?我沒有得罪他吧,這麽一件小事也要參我?】
等朱禦史列完宋沛年的罪證之後,仁和帝朝著宋沛年看去,“宋編修可有話講?”
【我有啥講?我能有啥說的?】
雖然心裏是這麽吐槽的,但宋沛年還是站了出來,“啟稟皇上,昨日臣因身子不適,固向陳主事告了假,但剛走到西街臣的身子就好轉,又想起還有公事要處理,臣就想折返回去,哪曾想在路上遇到了一起不公之事。臣雖微末,但受皇上的教導,對百姓應盡職盡責,遇上了不公之事,難免想要幫百姓討個公道。那男子欠百姓的工錢不還,臣就讓他還其工錢,絕無強權壓人之事。”
【這朱老禦史有病吧?不管那些紈絝欺男霸女,官員貪汙,就逮我這一小官告狀?看我好欺負是不是?欠錢還錢,天經地義,又有何錯!】
朱老禦史聽到宋沛年的解釋,又接著說道,“可那幾位女子不顧禮義廉恥,在外拋頭露麵,宋編修還長其威風,這又作何解釋?”
“哪有拋頭露麵,人不是在那家裏做工嗎?更何況那家裏還有一老母親。更何況也沒有律法說女子不可在外做工啊。”宋沛年小聲嘀咕道。
朱禦史指著宋沛年,“你,強詞奪理!”
【有病,整天抓著幾個女子不放,也沒見你管城外施粥是一碗湯裏三顆米啊。】
宋沛年放出一個重磅炸彈,但麵色如常朝仁和帝行禮,“皇上,臣在與那幾位女子交談中,得知那幾位中有士兵遺孀,家中無成年男子,就沒了進項,她們需要撐起門楣,自然要在外麵找工做。”
“不是有撫恤金嗎?”
聽到這話,宋沛年朝著朱禦史看過去,“五兩的撫恤金,朱禦史,五兩夠買你的一壺酒嗎?”
【誰不知道你個老貨一壺酒就是幾十兩!你一個月的俸祿才多少?誰不知道你娶的是富商之女,你還不是花媳婦的錢?不是花的你媳婦的錢,難道是貪汙的?】
這邊想著還偷偷打量著朱禦史,將朱禦史盯得背後冷汗直冒。
【人一家老老小小,五兩銀子又夠用多久呢?都是京城人,裝什麽外賓?京城的物價你不知道?】
宋沛年一邊在內心吐槽著朱禦史,一邊再次朝仁和帝行禮,“稟皇上,臣以為女子也可在外做工,小到為小家謀生計。大到,大到......”
說著又看了仁和帝一眼,“大到為國有利,若有戰事,男子在外打仗,女子自然就在後方,女子將家給立起來,國自然也會更強盛。”
宋沛年話音剛落,宋尚書就站了出來,“皇上恕罪,小兒無知。”
【我無知什麽,難道不是你說邊疆的女子比我還英勇,寇賊來了提刀就上的嗎?難道不是你在家裏說你和皇上的心一樣,想要將那些寇賊打到再也不敢來犯的嗎?】
【再說了女子若隻是在家哭哭啼啼,男的怎麽放心在外打仗?】
【還有,那些遺孀家中沒了男人,她自己不立起來找工做,難不成就在家裏餓死?若真是這般餓死了,那些地下死去的士兵,不得半夜爬起來問問老天爺他為什麽要保護這個家,這個國?】
【國家養?國庫有銀子嗎......】
宋沛年還沒有吐槽完,一旁的宋尚書立刻跪了下去,滿臉惶恐,“皇上恕罪。”
仁和帝麵無表情,也沒有讓宋尚書起來,隻是朝老丞相問道,“丞相,你覺得呢?”
老丞相出列,微微行禮,“臣以為,宋編修說的有理。”
宋沛年聽到這話,眼睛一亮,一臉崇拜地看著老丞相。
【嘖嘖,怪不得不人當丞相呢,人就是明是非。唉,也不知道他知不知道他兒媳婦娘家在放印子錢......】
老丞相眉心微跳,大聲打斷宋沛年的思緒,“堵不如疏,與其讓這事發展成暗業,不若為顯皇恩浩蕩,允女子在外做工。”
仁和帝仍沒有表態,而是繼續點官員,“戶部尚書,你認為呢?”
【唉,戶部尚書會允吧,要是允了女子在外做工,應該每年會少很多遺孀罵戶部摳門,隻有五兩銀子的撫恤金吧,他也少打幾個噴嚏......】
這邊話音剛落,戶部尚書就是一個‘啊嚏’,戶部尚書尷尬地揉了揉鼻子,隨即行禮,“臣以為,丞相和宋編修說的有理。”
朱禦史見情況不對,跪下行禮,大呼,“皇上,不可啊!女子在外拋頭露麵成何體統,有傷風化啊!這男子的顏麵也將掃地啊!”
【啥?女子在外做工又關你的麵子啥事?你個男的就這麽脆弱?就這怎麽當的禦史啊?】
宋沛年一邊想著,看了一眼朱禦史之後,又悄悄看了一眼仁和帝。
【你看看人皇上多大的度量,皇後當年單槍匹馬深入敵營救皇帝,皇帝可不覺得丟臉,還寫詩詞讚其巾幗英雄。還有太後當年幫先皇鎮守後方......】
“咳咳。”
仁和帝看了一眼宋沛年,接著又對著一旁的內侍說道,“傳朕旨意給建安公主,讓她的幾個鋪子招女工。”
【啊,不愧是皇帝,多明事理啊!怪不得我爹天天在家拍皇帝的馬屁,說三生有幸跟得明君,這擱我,我也天天拍皇帝的馬屁。】
【我感覺我爹也沒啥本事,不知怎麽就當上了兵部尚書,不會是馬屁拍的比較好吧?這樣的話,讓我來拍馬屁,我比較會拍!】
仁和帝掃了一眼跪在地上,頭低垂著,端的是一副惶恐不安的宋尚書,又看了一眼宋沛年,“宋編修,你覺得如何?”
“啊?”被點名的宋沛年一臉疑惑,滿臉清澈愚蠢,不知為何突然又點他的名字。
微愣片刻,才幹巴巴說道,“皇上聖明。”
【靠!你怎麽嘴這麽笨,你哪怕多說一句皇上愛民如子啊!你平時背的那些詩詞呢?怎麽一句都說不出,你個沒用的家夥!】
【好吧,我爹能當兵部尚書還是有點兒能耐的,至少臉皮厚。】
垂下頭的宋沛年一臉懊悔,高堂上的仁和帝卻摸了一把自己的胡子,隨後發出清脆的笑聲,“李公公,給其他幾個公主郡主們也帶個信,讓她們有鋪子的都招幾個女工。”
底下的老丞相等人看了一眼宋沛年,這小子倒是運道好!
【這日子何時是個頭啊,我真的受不了了!】
宋沛年的聲音如期響起,四周的官員忍不住偷偷往他那處悄悄看去,隻見他垂著頭,眼睛微微閉著,像是一座雕塑般站在自己的位子。
【幹嘛,他們看我幹嘛,皇帝還沒有來還不允許我再和周公下一會兒棋嗎?】
此話一出,四周打量的目光瞬間撤回,一官員拍著自己的胸膛假意看著殿外與一旁的同僚說道,“昨日下了一夜的雪,不知城外的救濟棚裏的百姓如何了。”
好險,差點就讓宋編修給發覺了,他剛剛可是看到老丞相那威脅的眼神了,若是因為自己讓宋編修發覺,他都可以料想到自己的未來了。
這事兒太稀奇了,這換誰都忍不住偷聽偷看呀!
又悄悄瞟了一眼丞相的臉色,見他麵色如常,甚至還有些許欣賞之意,不禁為自己的機智感到得意,卻又聽到宋沛年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謔,沒想到這吳主事這麽心係百姓,那他怎麽養出一個紈絝兒,他兒子前些日子不還欺負了一乞丐嗎?他兒子真是個神經病,不敢欺負那些高門子弟,就欺負人家小乞丐。這吳主事要是再不管他兒子,這,嘖嘖嘖......】
吳主事聽到這話,忍不住用力甩了一下官袖,朝宋沛年瞪眼看過去,卻被身邊的同僚擋住,同僚麵上一片安慰之意,內心早就樂開了花。
就你愛表現是吧,這下子翻陰溝了吧。
宋沛年朝著那邊望去,又有幾位官員狀似無意擋住他的視線。
幾人這麽一鬧騰,仁和帝就在內侍的攙扶之下進入殿內,等他坐穩之後,宋沛年隨著大臣們一起向他叩安。
等叩安之後,宋沛年就開始神遊天際,一早上沒有響起一句心聲,就在大家心癢癢之際,一禦史站了出來,“臣有要事啟奏。”
仁和帝微微抬手,那禦史繼續說道,“臣要參宋編修,昨日他點卯之後,曠工在大街上與一男子發生爭執,強權壓人,隨後還高聲宣揚女子做工,不顧禮義廉恥......”
【啥?朱老匹夫要參我?我沒有得罪他吧,這麽一件小事也要參我?】
等朱禦史列完宋沛年的罪證之後,仁和帝朝著宋沛年看去,“宋編修可有話講?”
【我有啥講?我能有啥說的?】
雖然心裏是這麽吐槽的,但宋沛年還是站了出來,“啟稟皇上,昨日臣因身子不適,固向陳主事告了假,但剛走到西街臣的身子就好轉,又想起還有公事要處理,臣就想折返回去,哪曾想在路上遇到了一起不公之事。臣雖微末,但受皇上的教導,對百姓應盡職盡責,遇上了不公之事,難免想要幫百姓討個公道。那男子欠百姓的工錢不還,臣就讓他還其工錢,絕無強權壓人之事。”
【這朱老禦史有病吧?不管那些紈絝欺男霸女,官員貪汙,就逮我這一小官告狀?看我好欺負是不是?欠錢還錢,天經地義,又有何錯!】
朱老禦史聽到宋沛年的解釋,又接著說道,“可那幾位女子不顧禮義廉恥,在外拋頭露麵,宋編修還長其威風,這又作何解釋?”
“哪有拋頭露麵,人不是在那家裏做工嗎?更何況那家裏還有一老母親。更何況也沒有律法說女子不可在外做工啊。”宋沛年小聲嘀咕道。
朱禦史指著宋沛年,“你,強詞奪理!”
【有病,整天抓著幾個女子不放,也沒見你管城外施粥是一碗湯裏三顆米啊。】
宋沛年放出一個重磅炸彈,但麵色如常朝仁和帝行禮,“皇上,臣在與那幾位女子交談中,得知那幾位中有士兵遺孀,家中無成年男子,就沒了進項,她們需要撐起門楣,自然要在外麵找工做。”
“不是有撫恤金嗎?”
聽到這話,宋沛年朝著朱禦史看過去,“五兩的撫恤金,朱禦史,五兩夠買你的一壺酒嗎?”
【誰不知道你個老貨一壺酒就是幾十兩!你一個月的俸祿才多少?誰不知道你娶的是富商之女,你還不是花媳婦的錢?不是花的你媳婦的錢,難道是貪汙的?】
這邊想著還偷偷打量著朱禦史,將朱禦史盯得背後冷汗直冒。
【人一家老老小小,五兩銀子又夠用多久呢?都是京城人,裝什麽外賓?京城的物價你不知道?】
宋沛年一邊在內心吐槽著朱禦史,一邊再次朝仁和帝行禮,“稟皇上,臣以為女子也可在外做工,小到為小家謀生計。大到,大到......”
說著又看了仁和帝一眼,“大到為國有利,若有戰事,男子在外打仗,女子自然就在後方,女子將家給立起來,國自然也會更強盛。”
宋沛年話音剛落,宋尚書就站了出來,“皇上恕罪,小兒無知。”
【我無知什麽,難道不是你說邊疆的女子比我還英勇,寇賊來了提刀就上的嗎?難道不是你在家裏說你和皇上的心一樣,想要將那些寇賊打到再也不敢來犯的嗎?】
【再說了女子若隻是在家哭哭啼啼,男的怎麽放心在外打仗?】
【還有,那些遺孀家中沒了男人,她自己不立起來找工做,難不成就在家裏餓死?若真是這般餓死了,那些地下死去的士兵,不得半夜爬起來問問老天爺他為什麽要保護這個家,這個國?】
【國家養?國庫有銀子嗎......】
宋沛年還沒有吐槽完,一旁的宋尚書立刻跪了下去,滿臉惶恐,“皇上恕罪。”
仁和帝麵無表情,也沒有讓宋尚書起來,隻是朝老丞相問道,“丞相,你覺得呢?”
老丞相出列,微微行禮,“臣以為,宋編修說的有理。”
宋沛年聽到這話,眼睛一亮,一臉崇拜地看著老丞相。
【嘖嘖,怪不得不人當丞相呢,人就是明是非。唉,也不知道他知不知道他兒媳婦娘家在放印子錢......】
老丞相眉心微跳,大聲打斷宋沛年的思緒,“堵不如疏,與其讓這事發展成暗業,不若為顯皇恩浩蕩,允女子在外做工。”
仁和帝仍沒有表態,而是繼續點官員,“戶部尚書,你認為呢?”
【唉,戶部尚書會允吧,要是允了女子在外做工,應該每年會少很多遺孀罵戶部摳門,隻有五兩銀子的撫恤金吧,他也少打幾個噴嚏......】
這邊話音剛落,戶部尚書就是一個‘啊嚏’,戶部尚書尷尬地揉了揉鼻子,隨即行禮,“臣以為,丞相和宋編修說的有理。”
朱禦史見情況不對,跪下行禮,大呼,“皇上,不可啊!女子在外拋頭露麵成何體統,有傷風化啊!這男子的顏麵也將掃地啊!”
【啥?女子在外做工又關你的麵子啥事?你個男的就這麽脆弱?就這怎麽當的禦史啊?】
宋沛年一邊想著,看了一眼朱禦史之後,又悄悄看了一眼仁和帝。
【你看看人皇上多大的度量,皇後當年單槍匹馬深入敵營救皇帝,皇帝可不覺得丟臉,還寫詩詞讚其巾幗英雄。還有太後當年幫先皇鎮守後方......】
“咳咳。”
仁和帝看了一眼宋沛年,接著又對著一旁的內侍說道,“傳朕旨意給建安公主,讓她的幾個鋪子招女工。”
【啊,不愧是皇帝,多明事理啊!怪不得我爹天天在家拍皇帝的馬屁,說三生有幸跟得明君,這擱我,我也天天拍皇帝的馬屁。】
【我感覺我爹也沒啥本事,不知怎麽就當上了兵部尚書,不會是馬屁拍的比較好吧?這樣的話,讓我來拍馬屁,我比較會拍!】
仁和帝掃了一眼跪在地上,頭低垂著,端的是一副惶恐不安的宋尚書,又看了一眼宋沛年,“宋編修,你覺得如何?”
“啊?”被點名的宋沛年一臉疑惑,滿臉清澈愚蠢,不知為何突然又點他的名字。
微愣片刻,才幹巴巴說道,“皇上聖明。”
【靠!你怎麽嘴這麽笨,你哪怕多說一句皇上愛民如子啊!你平時背的那些詩詞呢?怎麽一句都說不出,你個沒用的家夥!】
【好吧,我爹能當兵部尚書還是有點兒能耐的,至少臉皮厚。】
垂下頭的宋沛年一臉懊悔,高堂上的仁和帝卻摸了一把自己的胡子,隨後發出清脆的笑聲,“李公公,給其他幾個公主郡主們也帶個信,讓她們有鋪子的都招幾個女工。”
底下的老丞相等人看了一眼宋沛年,這小子倒是運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