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沿路而行,途徑大道之時,一陣寒風將壓得嚴實的車簾子給吹掀開,刺骨的寒風灌進馬車內,宋沛年及時按住車簾,又用一塊坐墊抵在那兒,腦袋順勢靠在上麵,“這日子何時是個頭啊。派我來管城外災民的暴動就算了,上朝的日子還要去上朝,那我不是一日都偷懶不得?”
馬車裏隻有宋沛年一個人,無人回答他的唉聲歎氣,又獨自抱怨了幾句,扯長了嗓子朝著外麵喊道,“宋厚,還有多久才到城外啊。”
宋厚是宋府裏管家的小兒子,管家自小就宋老爺子給收養,辦事又利索,就隨了主家的姓氏。
此刻,宋厚一個人坐在車頭,雙手緊緊攥著韁繩,渾身包裹嚴實,隻露出一雙被吹紅了的眼睛,聽到宋沛年的問話,及時回道,“回二少爺,快了,最多半柱香。”
宋沛年因寒冷縮著身子,總感覺有冷風竄進來,馬車又晃悠著,讓人忍不住想要睡覺,剛打上了瞌睡,就聽到外麵傳來一陣陣嘈雜的聲音。
急忙掀開車簾子,就看見搭建的避災棚不遠處就有幾個百姓在推搡,官兵抽出大刀,但那幾人仍像是看不見一般,麵紅耳赤爭論著。
宋沛年急忙給自己帶上耳罩手套,由宋厚扶著跳出馬車,邁著大步朝那群人走去。
先是奪過兩個官兵的大刀,兩把刀相撞擊,發出清脆的聲音,“好了好了,都閉嘴,發生什麽事了,吵吵鬧鬧的,我在幾裏遠的地方就聽到你們的聲音了。”
左邊為首的大胡子聽到宋沛年的喊話,停止了推搡,上下打量著宋沛年,“你是誰,跑在這兒湊什麽熱鬧?”
“我是誰,我是皇帝派來管你們的人。實話告訴你們吧,你們愛吵吵的名聲都傳到皇帝那兒去了,所以我就來了。”
宋沛年在前麵口若懸河,急的宋厚在後麵不停扯著宋沛年的衣裳,示意他不要亂說話。
為首的官兵頭子認出了宋沛年,急忙抱拳行禮,“宋大人。”
接著又道,“早就聽聞宋大人文韜武略,頗得皇上信任,這災民爭論之事就交給宋大人了。”
說著還朝他身邊的幾個官兵使眼色,一看就是想要溜走,隻不過還沒有邁出一步,就被宋沛年扯住。
“哪有,我才是早就聽說王豐大人你在民間的美名了,說你武功高強,處事果斷公正。”
宋沛年將刀都遞回去,後又緊緊攥著王豐的袖口,反正就是不讓他溜走。
王豐一邊用標誌性的憨笑回應宋沛年,一邊暗暗想要扯回自己的衣袖,隻是用了好大的力氣,被宋沛年攥住的衣袖仍舊紋絲不動。
暗暗瞥了宋沛年一眼,見他麵色如常,不免暗歎,不愧是兵部尚書家的,這小子力氣未免有些太大了。
同時心裏又在暗暗叫苦,自皇帝為表聖恩頒發口諭要善待災民之後,這些災民像是找到主心骨一般,稍有不滿就大鬧。
那些人不知道是不是前些日子餓慘了神誌不清,還是怎麽回事,隻要下麵的人敢抽刀,那些人就敢將脖子湊上來。
這輩子受的氣加起來都沒有這兩日受的多,以往這些百姓哪個不是看見他們就像是老鼠看到貓一般,現在一個兩個都凶悍得很。更惱火的是,礙於皇帝的口諭,還真不敢朝他們動手。
現在又來了一個公子哥,要是這公子哥用他們當‘打手’,事辦好了分不分得到一杯羹都難說,但事若是沒辦好,板子和責罰一定是他們的,誰讓他爹是兵部尚書呢。
王豐這般想著,朝宋沛年露出一個更憨厚的笑容,不自覺地又往一旁挪了挪,宋沛年看見王豐滿臉堆笑,也朝他露出標準的笑容,隻是將他的袖子攥的更緊了。
鬧事的災民才不管這二人的機鋒,大胡子拍拍自己袍子上的雪花,也不懼宋沛年的身份,大咧咧說道,“那正好,青天大老爺你給我們評評理,憑什麽他們楊柳村的粥比我們肖家村的粥要稠些?都是皇上的子民,怎麽能差別對待?”
大胡子的話一出,他後麵的幾人不斷附和,麵上的表情越發憤怒,一個兩個攥緊了自己的拳頭。
大胡子雖然麵色不顯,但是內心卻是一片得意,平日裏他在村民眼裏就是一個小混混,哪有這待遇。現在隻要借著口糧鬧事,保準有人附和。
楊柳村的村民也是一臉憤慨,為首的一個讀書人裝扮的男人漲紅了臉色,顫抖著手指,“都給你說多少次了,那是因為我們村的人最後打粥,底下的是要稠一點,這次不是你們村的人那麽搶先來要先打粥嗎?”
“可是上次我們最後打粥,為什麽剩下的就是清湯寡水了!”
“同樣都是災民,憑什麽你們就能吃的濃一點兒,憑什麽啊!我們不服!”
大胡子仰著頭嚎叫,唾沫四處飛濺,他身後的人又開始附和他,“對啊!憑什麽!我們不服!”
宋沛年用眼神詢問王豐有這回事兒嗎,王豐苦澀地點了點頭,現在災民事兒多,屁大點兒事都要鬧上一番。
早些時候就鬧過一次了,當時為了解決災民的爭鬧就按著村分食,這才過了幾天,又開始鬧了。
想著都是一個村的,總不會天天鬧騰,沒有想到,現在村與村之間爆發了矛盾。
宋沛年微微蹙著眉,一直站得老遠的管事見情況不對,走上前來,朝著宋沛年一拜,“大人,是這麽個事兒,皇帝憐愛子民,所以今天的粥格外稠些,災民們催的也緊,打粥的人手上的動作快,也就忘記攪了,這才讓最後的粥稠上一點點。”
接著又大聲說道,“也最多是一碗粥多幾顆米罷了,我們所有的衙役絕無偏袒之心。”
管事再次解釋過後,大胡子依舊扯著嗓子大喊,“這不公平!不公平!”
宋沛年抬手製止了大胡子等人的大吼,隨即又扭頭對王豐吩咐道,“以後都按村的人數發放口糧,每個人都是一個定量的,然後自己燒鍋熬粥,想要稀還是想要稠粥都由自己做主。”
說著又看向王豐,“以後就由人頭數發口糧吧,都讓災民自己熬粥。”
“憑什麽啊!”
“對啊,憑什麽啊!”
還沒有等王豐答應,沒有想到最先鬧起來的竟然是雙方的災民。
大胡子等人極力反對,若真的按村分食了,以後還怎麽占便宜。
宋沛年扯出一抹假笑,一隻手伸出去,手掌對著眾人,示意他們閉嘴,“不是要尋求公平嗎?這還不公平?”
接著話鋒一轉,繼續說道,“還是,你們是想找個由頭鬧事?”
宋沛年雖然滿臉笑意,但是笑不達眼底,眼底如同寒月的冰霜,看著一直在大吵的幾人。
“若是覺得這還不公平的,那麽就去衙門找京兆尹說去吧!去牢裏看看還有沒有飽飯吃。”
“王大人?”
“屬下在。”此時此刻王豐怎麽會打宋沛年的臉,立馬抱拳稱在。
“皇上說要關愛我們這些災民,你不得這般對我們!我們要告禦狀。”大胡子見那些衙役們的架勢,瞬間慌了神。
宋沛年笑道,“你家有一群孩子,若有幾個天天惹是生非,這不滿意那不滿意,你對他難道還有慈愛之心?一大塊菜地拔了幾株壞的菜苗,不讓這幾株禍害了其他菜苗,想來也是無事。”
大胡子身後的人像是聽懂了宋沛年的暗喻,紛紛往後退了一步。大胡子瞬間漲紅了臉色,瞪大眼睛看著宋沛年,嘴巴來回張了幾次,卻不知說什麽,宋沛年來回掃了眾人一眼,一錘定音,“以後就按照各村的人口發糧食吧。”
“不行!”
這次反對的不是大胡子等人,而是剛剛那個書生,書生見宋沛年朝他望去,微微行禮,“大人,學生認為不可。皇帝疼愛子民,也定是想要子民們和諧共處,我們這樣分食,想必會寒了皇上的心。”
宋沛年聽到這話微微挑眉,滿臉的疑惑,同時麵上還有一些煩躁,不知道這書生在扯什麽歪理。
書生垂下了頭,掩去眼下的鋒芒,若真是按村分食,那自家的寡母還有妻女分到的食物一定是最少的。
書生身後的小姑娘像是感受到了宋沛年的不耐,扯了扯自家爹爹的袍子,但書生仍舊是無動於衷。
宋沛年看著眾人一字一句道,“按村分食,每個人的口糧皆為固定,旁人不可侵占,若有犯者,那就去牢裏吃飯去吧。”
見四周安靜一片,宋沛年拿出氣勢,再次重複,“我隻說這一遍,但也是最後一遍,若你們想要嚐嚐牢裏的飯菜,那就試試看吧。”
其實宋沛年深知,幾顆米的事情對於他和這些衙役來說是件很小的事情,但是對於災民們來說卻是件很大的事情,因為他們現在擁有的也就隻有這幾顆米了。
可現下處理這事兒,隻能硬著來。
馬車裏隻有宋沛年一個人,無人回答他的唉聲歎氣,又獨自抱怨了幾句,扯長了嗓子朝著外麵喊道,“宋厚,還有多久才到城外啊。”
宋厚是宋府裏管家的小兒子,管家自小就宋老爺子給收養,辦事又利索,就隨了主家的姓氏。
此刻,宋厚一個人坐在車頭,雙手緊緊攥著韁繩,渾身包裹嚴實,隻露出一雙被吹紅了的眼睛,聽到宋沛年的問話,及時回道,“回二少爺,快了,最多半柱香。”
宋沛年因寒冷縮著身子,總感覺有冷風竄進來,馬車又晃悠著,讓人忍不住想要睡覺,剛打上了瞌睡,就聽到外麵傳來一陣陣嘈雜的聲音。
急忙掀開車簾子,就看見搭建的避災棚不遠處就有幾個百姓在推搡,官兵抽出大刀,但那幾人仍像是看不見一般,麵紅耳赤爭論著。
宋沛年急忙給自己帶上耳罩手套,由宋厚扶著跳出馬車,邁著大步朝那群人走去。
先是奪過兩個官兵的大刀,兩把刀相撞擊,發出清脆的聲音,“好了好了,都閉嘴,發生什麽事了,吵吵鬧鬧的,我在幾裏遠的地方就聽到你們的聲音了。”
左邊為首的大胡子聽到宋沛年的喊話,停止了推搡,上下打量著宋沛年,“你是誰,跑在這兒湊什麽熱鬧?”
“我是誰,我是皇帝派來管你們的人。實話告訴你們吧,你們愛吵吵的名聲都傳到皇帝那兒去了,所以我就來了。”
宋沛年在前麵口若懸河,急的宋厚在後麵不停扯著宋沛年的衣裳,示意他不要亂說話。
為首的官兵頭子認出了宋沛年,急忙抱拳行禮,“宋大人。”
接著又道,“早就聽聞宋大人文韜武略,頗得皇上信任,這災民爭論之事就交給宋大人了。”
說著還朝他身邊的幾個官兵使眼色,一看就是想要溜走,隻不過還沒有邁出一步,就被宋沛年扯住。
“哪有,我才是早就聽說王豐大人你在民間的美名了,說你武功高強,處事果斷公正。”
宋沛年將刀都遞回去,後又緊緊攥著王豐的袖口,反正就是不讓他溜走。
王豐一邊用標誌性的憨笑回應宋沛年,一邊暗暗想要扯回自己的衣袖,隻是用了好大的力氣,被宋沛年攥住的衣袖仍舊紋絲不動。
暗暗瞥了宋沛年一眼,見他麵色如常,不免暗歎,不愧是兵部尚書家的,這小子力氣未免有些太大了。
同時心裏又在暗暗叫苦,自皇帝為表聖恩頒發口諭要善待災民之後,這些災民像是找到主心骨一般,稍有不滿就大鬧。
那些人不知道是不是前些日子餓慘了神誌不清,還是怎麽回事,隻要下麵的人敢抽刀,那些人就敢將脖子湊上來。
這輩子受的氣加起來都沒有這兩日受的多,以往這些百姓哪個不是看見他們就像是老鼠看到貓一般,現在一個兩個都凶悍得很。更惱火的是,礙於皇帝的口諭,還真不敢朝他們動手。
現在又來了一個公子哥,要是這公子哥用他們當‘打手’,事辦好了分不分得到一杯羹都難說,但事若是沒辦好,板子和責罰一定是他們的,誰讓他爹是兵部尚書呢。
王豐這般想著,朝宋沛年露出一個更憨厚的笑容,不自覺地又往一旁挪了挪,宋沛年看見王豐滿臉堆笑,也朝他露出標準的笑容,隻是將他的袖子攥的更緊了。
鬧事的災民才不管這二人的機鋒,大胡子拍拍自己袍子上的雪花,也不懼宋沛年的身份,大咧咧說道,“那正好,青天大老爺你給我們評評理,憑什麽他們楊柳村的粥比我們肖家村的粥要稠些?都是皇上的子民,怎麽能差別對待?”
大胡子的話一出,他後麵的幾人不斷附和,麵上的表情越發憤怒,一個兩個攥緊了自己的拳頭。
大胡子雖然麵色不顯,但是內心卻是一片得意,平日裏他在村民眼裏就是一個小混混,哪有這待遇。現在隻要借著口糧鬧事,保準有人附和。
楊柳村的村民也是一臉憤慨,為首的一個讀書人裝扮的男人漲紅了臉色,顫抖著手指,“都給你說多少次了,那是因為我們村的人最後打粥,底下的是要稠一點,這次不是你們村的人那麽搶先來要先打粥嗎?”
“可是上次我們最後打粥,為什麽剩下的就是清湯寡水了!”
“同樣都是災民,憑什麽你們就能吃的濃一點兒,憑什麽啊!我們不服!”
大胡子仰著頭嚎叫,唾沫四處飛濺,他身後的人又開始附和他,“對啊!憑什麽!我們不服!”
宋沛年用眼神詢問王豐有這回事兒嗎,王豐苦澀地點了點頭,現在災民事兒多,屁大點兒事都要鬧上一番。
早些時候就鬧過一次了,當時為了解決災民的爭鬧就按著村分食,這才過了幾天,又開始鬧了。
想著都是一個村的,總不會天天鬧騰,沒有想到,現在村與村之間爆發了矛盾。
宋沛年微微蹙著眉,一直站得老遠的管事見情況不對,走上前來,朝著宋沛年一拜,“大人,是這麽個事兒,皇帝憐愛子民,所以今天的粥格外稠些,災民們催的也緊,打粥的人手上的動作快,也就忘記攪了,這才讓最後的粥稠上一點點。”
接著又大聲說道,“也最多是一碗粥多幾顆米罷了,我們所有的衙役絕無偏袒之心。”
管事再次解釋過後,大胡子依舊扯著嗓子大喊,“這不公平!不公平!”
宋沛年抬手製止了大胡子等人的大吼,隨即又扭頭對王豐吩咐道,“以後都按村的人數發放口糧,每個人都是一個定量的,然後自己燒鍋熬粥,想要稀還是想要稠粥都由自己做主。”
說著又看向王豐,“以後就由人頭數發口糧吧,都讓災民自己熬粥。”
“憑什麽啊!”
“對啊,憑什麽啊!”
還沒有等王豐答應,沒有想到最先鬧起來的竟然是雙方的災民。
大胡子等人極力反對,若真的按村分食了,以後還怎麽占便宜。
宋沛年扯出一抹假笑,一隻手伸出去,手掌對著眾人,示意他們閉嘴,“不是要尋求公平嗎?這還不公平?”
接著話鋒一轉,繼續說道,“還是,你們是想找個由頭鬧事?”
宋沛年雖然滿臉笑意,但是笑不達眼底,眼底如同寒月的冰霜,看著一直在大吵的幾人。
“若是覺得這還不公平的,那麽就去衙門找京兆尹說去吧!去牢裏看看還有沒有飽飯吃。”
“王大人?”
“屬下在。”此時此刻王豐怎麽會打宋沛年的臉,立馬抱拳稱在。
“皇上說要關愛我們這些災民,你不得這般對我們!我們要告禦狀。”大胡子見那些衙役們的架勢,瞬間慌了神。
宋沛年笑道,“你家有一群孩子,若有幾個天天惹是生非,這不滿意那不滿意,你對他難道還有慈愛之心?一大塊菜地拔了幾株壞的菜苗,不讓這幾株禍害了其他菜苗,想來也是無事。”
大胡子身後的人像是聽懂了宋沛年的暗喻,紛紛往後退了一步。大胡子瞬間漲紅了臉色,瞪大眼睛看著宋沛年,嘴巴來回張了幾次,卻不知說什麽,宋沛年來回掃了眾人一眼,一錘定音,“以後就按照各村的人口發糧食吧。”
“不行!”
這次反對的不是大胡子等人,而是剛剛那個書生,書生見宋沛年朝他望去,微微行禮,“大人,學生認為不可。皇帝疼愛子民,也定是想要子民們和諧共處,我們這樣分食,想必會寒了皇上的心。”
宋沛年聽到這話微微挑眉,滿臉的疑惑,同時麵上還有一些煩躁,不知道這書生在扯什麽歪理。
書生垂下了頭,掩去眼下的鋒芒,若真是按村分食,那自家的寡母還有妻女分到的食物一定是最少的。
書生身後的小姑娘像是感受到了宋沛年的不耐,扯了扯自家爹爹的袍子,但書生仍舊是無動於衷。
宋沛年看著眾人一字一句道,“按村分食,每個人的口糧皆為固定,旁人不可侵占,若有犯者,那就去牢裏吃飯去吧。”
見四周安靜一片,宋沛年拿出氣勢,再次重複,“我隻說這一遍,但也是最後一遍,若你們想要嚐嚐牢裏的飯菜,那就試試看吧。”
其實宋沛年深知,幾顆米的事情對於他和這些衙役來說是件很小的事情,但是對於災民們來說卻是件很大的事情,因為他們現在擁有的也就隻有這幾顆米了。
可現下處理這事兒,隻能硬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