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呼衍猶來大乾之前,他就收到了蘇毗來信。
有意思,真是太有意思了。
沒想到單於龍庭居然派人過來和談,來的還是單於心腹之一的呼衍部首領,呼衍猶。
李四訓常年鎮守隴右,自然是認識呼衍猶的。
“李郡公,咱們又見麵了!”呼衍猶也跟李四訓打過不少交道了,見麵之後,並沒有多少畏懼。
“呼衍首領,你可是來慢了!”李四訓道。
呼衍猶一愣,不解道:“為何這麽說?”
“你們右賢王伊稚斜,可是早就向大乾投誠了。”李四訓道:“你不會不知道吧?”
呼衍猶心裏咯噔一下,麵上卻不動聲色的道:“我當然知道了,還是右賢王勸說單於,不要再跟大乾作對,單於這才派遣我出使大乾。
也是希望兩國重歸兄弟之好!”
“是嗎,那你知道你們右賢王現在已經是西域單於了嗎?”李四訓笑眯眯的道。
“何故西域單於?”呼衍猶心裏有些慌,可麵上卻依舊裝出一副疑惑的表情,“難道,西域又有新國稱帝了?”
李四訓心說,這老東西還挺能裝的,“非也,而是大乾皇帝陛下,已經下了聖旨,要冊封你們右賢王伊稚斜為西域單於。”
呼衍猶心裏已經罵開了,好毒的計謀,大乾居然像再次分裂北奴。
一個新北奴就已經夠讓單於頭疼了。
要是再來一個西域單於,偌大的北奴就徹底分裂成了三國。
一個完整的北奴應付大乾都有些難了,若是分裂成三國,豈不是自取滅亡?
“李郡公說笑了,右賢王乃單於親子,就算大乾皇帝冊封,也是不會受的,外臣在這裏謝過大乾皇帝陛下對我家右賢王的厚愛了!”說著,呼衍猶衝著東方拱了拱手。
李四訓笑著點點頭,這呼衍猶是單於龍庭內,少見的智者。
當年冒頓單於推翻父親的統治,幾乎是呼衍猶一力將冒頓推上了單於之位。
“不,你恐怕不知道,你家右賢王已經接受了冊封!”李四訓笑了笑,“不僅如此,他每年還要以附屬國的名義,給與朝廷上供!
就像你們的君臣單於一樣,現在也是大乾的附屬國,也是受到大乾的庇佑的!”
雖說,蘇毗那邊隻是送了信過來,但並不妨礙他吹牛上眼藥。
這種堂堂正正的陽謀,李世隆不會拒絕的。
若是北奴分裂成三國,那對於北奴來說,是致命的。
現在不打,但是什麽時候打,那都是大乾說了算。
呼衍猶笑而不語,根本就不相信李四訓說的話,直到李四訓拿出了伊稚斜親筆手書的和談書,以伊稚斜的個人名義,向大乾稱臣。
這和談手書上,還蓋了右賢王的大印,這字跡,呼衍猶也是熟悉萬分。
作為內務大臣,他每天都要處理大量的公文,對伊稚斜的字,那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李郡公恐怕不知道吧,就是右賢王勸說了單於,所以這手書並不能代表什麽!”呼衍猶心裏雖然有些懷疑,卻還是更相信伊稚斜不可能做出這等糊塗事來。
李四訓笑著給他斟了一壺茶,也沒有繼續說,而是扯開了話題,“沒關係,反正兒子老子一家人,誰和談都一樣。
反正冒頓單於的位置,還是要交給伊稚斜的,無所謂了。”
向這種智者,你越是挑撥,他就越是不相信。
隻要呼衍猶知道這件事就行了,不管信不信,他必然會把這件事反饋給龍庭。
有意思,真是太有意思了。
沒想到單於龍庭居然派人過來和談,來的還是單於心腹之一的呼衍部首領,呼衍猶。
李四訓常年鎮守隴右,自然是認識呼衍猶的。
“李郡公,咱們又見麵了!”呼衍猶也跟李四訓打過不少交道了,見麵之後,並沒有多少畏懼。
“呼衍首領,你可是來慢了!”李四訓道。
呼衍猶一愣,不解道:“為何這麽說?”
“你們右賢王伊稚斜,可是早就向大乾投誠了。”李四訓道:“你不會不知道吧?”
呼衍猶心裏咯噔一下,麵上卻不動聲色的道:“我當然知道了,還是右賢王勸說單於,不要再跟大乾作對,單於這才派遣我出使大乾。
也是希望兩國重歸兄弟之好!”
“是嗎,那你知道你們右賢王現在已經是西域單於了嗎?”李四訓笑眯眯的道。
“何故西域單於?”呼衍猶心裏有些慌,可麵上卻依舊裝出一副疑惑的表情,“難道,西域又有新國稱帝了?”
李四訓心說,這老東西還挺能裝的,“非也,而是大乾皇帝陛下,已經下了聖旨,要冊封你們右賢王伊稚斜為西域單於。”
呼衍猶心裏已經罵開了,好毒的計謀,大乾居然像再次分裂北奴。
一個新北奴就已經夠讓單於頭疼了。
要是再來一個西域單於,偌大的北奴就徹底分裂成了三國。
一個完整的北奴應付大乾都有些難了,若是分裂成三國,豈不是自取滅亡?
“李郡公說笑了,右賢王乃單於親子,就算大乾皇帝冊封,也是不會受的,外臣在這裏謝過大乾皇帝陛下對我家右賢王的厚愛了!”說著,呼衍猶衝著東方拱了拱手。
李四訓笑著點點頭,這呼衍猶是單於龍庭內,少見的智者。
當年冒頓單於推翻父親的統治,幾乎是呼衍猶一力將冒頓推上了單於之位。
“不,你恐怕不知道,你家右賢王已經接受了冊封!”李四訓笑了笑,“不僅如此,他每年還要以附屬國的名義,給與朝廷上供!
就像你們的君臣單於一樣,現在也是大乾的附屬國,也是受到大乾的庇佑的!”
雖說,蘇毗那邊隻是送了信過來,但並不妨礙他吹牛上眼藥。
這種堂堂正正的陽謀,李世隆不會拒絕的。
若是北奴分裂成三國,那對於北奴來說,是致命的。
現在不打,但是什麽時候打,那都是大乾說了算。
呼衍猶笑而不語,根本就不相信李四訓說的話,直到李四訓拿出了伊稚斜親筆手書的和談書,以伊稚斜的個人名義,向大乾稱臣。
這和談手書上,還蓋了右賢王的大印,這字跡,呼衍猶也是熟悉萬分。
作為內務大臣,他每天都要處理大量的公文,對伊稚斜的字,那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李郡公恐怕不知道吧,就是右賢王勸說了單於,所以這手書並不能代表什麽!”呼衍猶心裏雖然有些懷疑,卻還是更相信伊稚斜不可能做出這等糊塗事來。
李四訓笑著給他斟了一壺茶,也沒有繼續說,而是扯開了話題,“沒關係,反正兒子老子一家人,誰和談都一樣。
反正冒頓單於的位置,還是要交給伊稚斜的,無所謂了。”
向這種智者,你越是挑撥,他就越是不相信。
隻要呼衍猶知道這件事就行了,不管信不信,他必然會把這件事反饋給龍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