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十八羅漢將至,暫且留下
鹿鼎:因為運氣太好成為白澤傳人 作者:柒色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僧房外,李長歌和澄光兩人並排往外走去。
“方丈,你可瞞得我好苦啊!”
李長歌抱怨了一句,要是早知道十八羅漢要來,他還擔心個什麽勁,隻要保護好老皇爺就行了。
因為劇情變動越來越大,他已經不確定十八羅漢會不會來,萬一不來,李長歌還沒有任何準備和部署,那真的是送人頭。
不敢冒這個險,李長歌這段時間可謂是絞盡腦汁,殫精竭慮,根本靜不下心來修煉,隻能靠著功法和道種自己努力。
十多天過去,方才凝聚煉化出一縷頭發絲那麽細的靈力。
澄光苦笑道:“書信是師兄寫的,我隻是負責找僧人送出去,我都不知道師兄寫了什麽內容,又如何告知施主呢。”
聞言,李長歌若有所思的點點頭,並沒有追問為何不是他寫信。
來到寺門外,張鐵牛等人已經在那等候了
雙兒也背著包袱等他,看到李長歌和澄光方丈一起出來,邁著歡快的腳步向他走過去。
李長歌向雙兒溫柔的笑了笑,然後走到張鐵牛麵前,說道:“你們可以跟著蒙啟爾一起下山,也可自行下山。”
那八名擔夫紛紛看向張鐵牛,他拱手感激道:“我們願和蒙將軍一起下山。”
剛好此時蒙啟爾快步走了過來,向李長歌行禮,“大人,卑職已經選出一百名精銳,等待大人檢閱。”
李長歌站在台階上,目光如電地朝著下方列隊整齊的官兵看去,見他們一個個精神抖擻,身強體壯,麵對他的目光絲毫不懼,讓他很滿意。
“不錯!”李長歌讚賞道:“檢閱就不必了,我相信你的眼光。”
緊接著,他轉頭看向蒙啟爾,語氣嚴肅。
“你讓他們二十人一隊分別在上山路途上布置關卡,若有可疑之人,需查明身份,無誤後,方可上山。”
他擔心會有兵痞,李長歌特別強調。
“但切記不可騷擾附近的寺廟和住在山中的百姓們,若是讓我聽見不法欺壓之事,我會直接追責於你!”
他的聲音中帶著不容置疑,氣勢威嚴,銳利的目光落在蒙啟爾身上,讓他感到了極大的壓力。
蒙啟爾立刻恭敬地回答道:“是!卑職一定會親自監管他們。”
他知道李長歌說的話不是在開玩笑,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手底下這麽多兵,難免有幾個敗類,蒙啟爾決定,未免牽連到自己,哪些刺頭一定要敲打一番,軍規要嚴格執行!
給了一棒子,也要給顆糖吃,他們才願意用心做事。
這是李長歌從康熙身上學來了,今日剛好用上,他臉上的嚴肅散去,露出溫和的笑容。
“這一百人,隻需要在五台山上守衛三日到五日,隻要事情辦得好,我必有重賞!”
“每人都可以得到二十兩白銀,如果抓到可疑之人或是在逃喇嘛,一個人可以換十兩銀子。”
“而作為他們的頭領,蒙啟爾,如果事情辦好了,你的位置可以挪一挪了。”
“當然,有賞就有罰,要是寺裏的僧人有絲毫差池,你們的腦袋能不能保住,就要祈禱幸運之神是否眷顧你們了。”
因為不能說老皇爺在寺裏出家,李長歌隻能把保護的範圍擴大到清涼寺內每一個僧人身上。
蒙啟爾臉上露出一抹喜色,大聲道:“是!必不辜負大人的厚望!”
“還有一件事,這幾天可能會有十八個少林寺的和尚上山,不用阻止,直接放行”
李長歌背著雙手,頷首點頭,“你們可以去準備了,記得看好那兩人。”
“是!卑職告退。”
蒙啟爾雙手抱拳退下,親自安排官兵的布防去了。
他的時間很緊,後麵還有很多事都要他親自出馬,布防完了之後,他需要親自押解這群賊人回阜平縣外的軍營,留下四百人看守這近百人。
這樣蒙啟爾才能放心離開,轉道去五台山親自巡察守衛。
張鐵牛等人趕忙跟著蒙啟爾身後,又不敢靠太近,始終保持十米距離。
在十八羅漢來之前,李長歌暫時還不能離開清涼寺,他對雙兒說道:“雙兒,我們還要再待幾天,等十八羅漢來了,我們再下山。”
雙兒沒有意見,乖巧地點點頭,“相公在哪,雙兒就在哪。”
李長歌揉了揉雙兒的小腦袋,絲滑柔軟,手感極好。
一旁的澄光方丈眼觀鼻,鼻觀心,裝作什麽都沒看見,他早就發現雙兒是個姑娘,隻是一直裝作不知道。
畢竟寺廟裏都是男子,雙兒女扮男裝是最好的。
特殊時期,特殊對待。
大難已過,該走的都走了,清涼寺又恢複到往日的平靜。
李長歌和雙兒與澄光分開,先去了行癡所住的院子。
李長歌站定在行癡的僧房外,說道:“行癡大師,眼下清涼寺危機已解除,等少林寺十八羅漢入寺後,我就要回去複命了,您老人家有什麽話需要我帶回去的嗎?”
聞言,行癡睜開眼睛,沉默片刻,輕歎一口氣,朝著行顛點了點頭。
行顛頷首點頭,轉身去開門。
原本還怕行癡不願開門見他,沒想到竟然開了。
李長歌都做好吃閉門羹的準備了,在十八羅漢來之前,每天來一趟,直到行癡願意見自己為止。
李長歌率先進房中,朝著行癡躬身行禮,雙兒跟在他後麵,學著他的動作行禮。
行癡微微一笑,很滿意李長歌沒有把他當老皇爺對待,這個身份對他來說,是痛苦的根源,是他不願麵對的過去,想要解脫而不得。
“這些時日,你辛苦了。”
“回去跟你的主子說,不用上五台山來擾我清修。就算來了,我也一定不見。”
“你跟他說,要天下太平,‘永不加賦’四字,務必牢牢緊記。他能做到這四個字,便是對我好,我便心中歡喜。”
李長歌默默記住行癡說的話,點頭說道:“我會一字不差的說給他聽。”
行癡滿意地點點頭,轉身探,從身後的小櫃子裏麵取出一個小小的包裹出來。
“這一部經書,去交給他。跟他說:天下事須當順其自然,不可強求。能給中原百姓造福,那是最好。”
“倘若天下百姓都要咱們走,那麽咱們從哪裏來,就回哪裏去。”
說著,行癡輕撫著包裹,眼中滿是感懷。
李長歌知道包裹裏麵裝著一本《四十二章經》,可以找到大清入關前搜刮的大量寶藏,但他的內心毫無波動,錢對他來說已經不重要了。
以他現在的身份,隻要願意,想要銀子多的是辦法。
黃白之物已經不是李長歌的追求了,他現在追求的是隨心而活,心之所想,身動所至。
李長歌接過行癡遞過來的包裹。
行癡沉默了許久,然後說道:“你走吧,後麵也不用再向我道別。”
“是。”李長歌躬身拱手行禮,然後帶著雙兒回了住處。
“方丈,你可瞞得我好苦啊!”
李長歌抱怨了一句,要是早知道十八羅漢要來,他還擔心個什麽勁,隻要保護好老皇爺就行了。
因為劇情變動越來越大,他已經不確定十八羅漢會不會來,萬一不來,李長歌還沒有任何準備和部署,那真的是送人頭。
不敢冒這個險,李長歌這段時間可謂是絞盡腦汁,殫精竭慮,根本靜不下心來修煉,隻能靠著功法和道種自己努力。
十多天過去,方才凝聚煉化出一縷頭發絲那麽細的靈力。
澄光苦笑道:“書信是師兄寫的,我隻是負責找僧人送出去,我都不知道師兄寫了什麽內容,又如何告知施主呢。”
聞言,李長歌若有所思的點點頭,並沒有追問為何不是他寫信。
來到寺門外,張鐵牛等人已經在那等候了
雙兒也背著包袱等他,看到李長歌和澄光方丈一起出來,邁著歡快的腳步向他走過去。
李長歌向雙兒溫柔的笑了笑,然後走到張鐵牛麵前,說道:“你們可以跟著蒙啟爾一起下山,也可自行下山。”
那八名擔夫紛紛看向張鐵牛,他拱手感激道:“我們願和蒙將軍一起下山。”
剛好此時蒙啟爾快步走了過來,向李長歌行禮,“大人,卑職已經選出一百名精銳,等待大人檢閱。”
李長歌站在台階上,目光如電地朝著下方列隊整齊的官兵看去,見他們一個個精神抖擻,身強體壯,麵對他的目光絲毫不懼,讓他很滿意。
“不錯!”李長歌讚賞道:“檢閱就不必了,我相信你的眼光。”
緊接著,他轉頭看向蒙啟爾,語氣嚴肅。
“你讓他們二十人一隊分別在上山路途上布置關卡,若有可疑之人,需查明身份,無誤後,方可上山。”
他擔心會有兵痞,李長歌特別強調。
“但切記不可騷擾附近的寺廟和住在山中的百姓們,若是讓我聽見不法欺壓之事,我會直接追責於你!”
他的聲音中帶著不容置疑,氣勢威嚴,銳利的目光落在蒙啟爾身上,讓他感到了極大的壓力。
蒙啟爾立刻恭敬地回答道:“是!卑職一定會親自監管他們。”
他知道李長歌說的話不是在開玩笑,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手底下這麽多兵,難免有幾個敗類,蒙啟爾決定,未免牽連到自己,哪些刺頭一定要敲打一番,軍規要嚴格執行!
給了一棒子,也要給顆糖吃,他們才願意用心做事。
這是李長歌從康熙身上學來了,今日剛好用上,他臉上的嚴肅散去,露出溫和的笑容。
“這一百人,隻需要在五台山上守衛三日到五日,隻要事情辦得好,我必有重賞!”
“每人都可以得到二十兩白銀,如果抓到可疑之人或是在逃喇嘛,一個人可以換十兩銀子。”
“而作為他們的頭領,蒙啟爾,如果事情辦好了,你的位置可以挪一挪了。”
“當然,有賞就有罰,要是寺裏的僧人有絲毫差池,你們的腦袋能不能保住,就要祈禱幸運之神是否眷顧你們了。”
因為不能說老皇爺在寺裏出家,李長歌隻能把保護的範圍擴大到清涼寺內每一個僧人身上。
蒙啟爾臉上露出一抹喜色,大聲道:“是!必不辜負大人的厚望!”
“還有一件事,這幾天可能會有十八個少林寺的和尚上山,不用阻止,直接放行”
李長歌背著雙手,頷首點頭,“你們可以去準備了,記得看好那兩人。”
“是!卑職告退。”
蒙啟爾雙手抱拳退下,親自安排官兵的布防去了。
他的時間很緊,後麵還有很多事都要他親自出馬,布防完了之後,他需要親自押解這群賊人回阜平縣外的軍營,留下四百人看守這近百人。
這樣蒙啟爾才能放心離開,轉道去五台山親自巡察守衛。
張鐵牛等人趕忙跟著蒙啟爾身後,又不敢靠太近,始終保持十米距離。
在十八羅漢來之前,李長歌暫時還不能離開清涼寺,他對雙兒說道:“雙兒,我們還要再待幾天,等十八羅漢來了,我們再下山。”
雙兒沒有意見,乖巧地點點頭,“相公在哪,雙兒就在哪。”
李長歌揉了揉雙兒的小腦袋,絲滑柔軟,手感極好。
一旁的澄光方丈眼觀鼻,鼻觀心,裝作什麽都沒看見,他早就發現雙兒是個姑娘,隻是一直裝作不知道。
畢竟寺廟裏都是男子,雙兒女扮男裝是最好的。
特殊時期,特殊對待。
大難已過,該走的都走了,清涼寺又恢複到往日的平靜。
李長歌和雙兒與澄光分開,先去了行癡所住的院子。
李長歌站定在行癡的僧房外,說道:“行癡大師,眼下清涼寺危機已解除,等少林寺十八羅漢入寺後,我就要回去複命了,您老人家有什麽話需要我帶回去的嗎?”
聞言,行癡睜開眼睛,沉默片刻,輕歎一口氣,朝著行顛點了點頭。
行顛頷首點頭,轉身去開門。
原本還怕行癡不願開門見他,沒想到竟然開了。
李長歌都做好吃閉門羹的準備了,在十八羅漢來之前,每天來一趟,直到行癡願意見自己為止。
李長歌率先進房中,朝著行癡躬身行禮,雙兒跟在他後麵,學著他的動作行禮。
行癡微微一笑,很滿意李長歌沒有把他當老皇爺對待,這個身份對他來說,是痛苦的根源,是他不願麵對的過去,想要解脫而不得。
“這些時日,你辛苦了。”
“回去跟你的主子說,不用上五台山來擾我清修。就算來了,我也一定不見。”
“你跟他說,要天下太平,‘永不加賦’四字,務必牢牢緊記。他能做到這四個字,便是對我好,我便心中歡喜。”
李長歌默默記住行癡說的話,點頭說道:“我會一字不差的說給他聽。”
行癡滿意地點點頭,轉身探,從身後的小櫃子裏麵取出一個小小的包裹出來。
“這一部經書,去交給他。跟他說:天下事須當順其自然,不可強求。能給中原百姓造福,那是最好。”
“倘若天下百姓都要咱們走,那麽咱們從哪裏來,就回哪裏去。”
說著,行癡輕撫著包裹,眼中滿是感懷。
李長歌知道包裹裏麵裝著一本《四十二章經》,可以找到大清入關前搜刮的大量寶藏,但他的內心毫無波動,錢對他來說已經不重要了。
以他現在的身份,隻要願意,想要銀子多的是辦法。
黃白之物已經不是李長歌的追求了,他現在追求的是隨心而活,心之所想,身動所至。
李長歌接過行癡遞過來的包裹。
行癡沉默了許久,然後說道:“你走吧,後麵也不用再向我道別。”
“是。”李長歌躬身拱手行禮,然後帶著雙兒回了住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