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歌苦笑道:“勸服行癡大師,還有法子,可要勸玉林大師改變主意,那是比登天還難,我拿他是一點沒招。”


    當李長歌說出玉林這個法號時,澄心腦海中想起自己師父的師父,也就是自己的師祖法名也是玉林。


    不過在一百多年前出少林寺,雲遊天下後,便再也沒有回來,自己師父臨死前都還記掛著師祖,還留下遺囑。


    【若有朝一日見到你的師祖,你告訴我師父說:徒兒有虧師父十年教誨,終未能參破他留下的佛經。】


    澄心下意識的搖了搖頭,覺得自己的懷疑有些荒唐,師祖這麽可能活了一百五十多年。


    正在商議計劃細節的眾人看到澄心搖頭,齊齊看向他,以為他有不同的意見。


    澄通開口問道:“澄心師兄,你可是有其他提議?”


    回過神來的澄心看到大家都在看自己,當即搖頭,遲疑片刻後,又點了點頭,欲言又止的模樣,勾起了大家的好奇心。


    澄心是如今菩提院的首座,菩提苑是少林寺研究武功的最高機構,收集天下功夫和參悟大乘佛學的地方。


    和般若堂不同,般若堂主要專研掌法、爪法等。


    般若堂首座,通常都是達摩院裏掌法和內功最為高深的存在,他們所修煉的內功名為“降龍伏象功”。


    這門功法以其剛猛無比的內力和霸道絕倫的掌法而著稱。


    每一代的般若堂首座都需要經過嚴格的選拔和訓練,隻有最優秀的弟子才有資格成為首座,傳承這一絕世神功。


    相比之下,菩提院則更注重對刀法和各類特殊兵器及武功的研究與修煉。


    菩提院首座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不僅刀法精湛,更是精通佛法。


    他們所修行的內功乃是“菩提心法”,此心法能讓修煉者心境通明,刀勢如佛,威力驚人。


    菩提院的弟子們不僅要學習如何運用各種兵器,還要深入鑽研佛法,將兩者融合在一起,形成獨特的武學風格。


    而聞名天下的《易筋經》、《莊嚴菩提心經》等,也都是菩提院的鎮院之寶,這些經典著作蘊含著深邃的佛法和精妙的武功,隻有少數少林弟子又資格修習。


    通過研習這些經典,菩提院的弟子們能夠領悟到更深層次的佛法智慧,並將其融入到自己的武學之中,從而提升自己的境界和實力。


    李長歌看出澄心的糾結,開口道:“澄心師侄,你要是想到什麽,但說無妨,群力群策,說不定你所說的正是我們需要的。”


    “而且你是菩提院的首座,精通大乘佛法,說不定我們後麵還有靠你來說服行癡大師他們。”


    澄心站起來,合十向李長歌行禮,先行告罪道:“既然如此,恕師侄妄言。先請師叔聽我講一則故事吧。”


    李長歌點點頭,洗耳恭聽,他還挺好奇,到底是什麽故事能讓澄心如此。


    澄心緩緩坐下,臉上追憶的神色,徐徐道來。


    “這大概要從一百五十多年前說起,那時天寒地凍,鵝毛般的大雪紛紛揚揚地下個不停,天地間一片銀裝素裹。就在這樣惡劣的天氣裏,一個尚在繈褓中的棄嬰被人遺棄在了少林寺山門前。


    這個可憐的孩子,小臉被凍得通紅,嘴唇發紫,看上去奄奄一息。


    幸運的是,當時的一名來上香還願的女施主恰好看見,發現了這個被遺棄的孩子。


    她心生憐憫,但她自己又沒辦法收養,便急忙將孩子抱到寺廟內,請求少林寺救下這個孩子。


    悟法方丈得知此事後,匆匆趕來查看棄嬰的狀況。


    當他看到那個嬰兒的眼睛時,不禁吃了一驚——那雙眼睛裏充滿了智慧,完全不像是一個剛出生的嬰兒該有的眼神。


    於是,悟法方丈心中一動,產生了親自教養這個孩子的念頭。


    在接下來的幾年裏,悟法方丈仔細觀察著這個孩子的成長和學習。


    他逐漸確信自己的猜測,這個孩子確實與眾不同,擁有與生俱來的聰慧和對佛法的親近感。


    於是,在孩子六歲那年,悟法方丈正式收他為徒,並賜予他法號“玉林”。


    玉林師祖並沒有讓悟法方丈失望。


    在十歲的時候,他已經讀完了藏經閣內的所有佛經,並能夠融會貫通。


    同年,西域各大黃廟紛紛派遣各自寺廟中精通佛法的大師們前往中原,與青廟進行辨經大會。


    玉林師祖對此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他主動請求參與這場盛會。盡管年僅十歲,但他憑借過人的才華和對佛法的深刻理解,戰勝了一位又一位研究佛法半輩子的大法師們。


    他的名聲迅速傳遍了中外域,人們共同尊稱他為“佛子”……”


    師祖用了整整八年的時間,將佛法與武藝同時修煉,最終達到了一種超凡脫俗的境界。


    這使得他成功通過了達摩院的嚴格選拔,成為了少林寺曆史上最年輕的高僧,並擔任菩提院的首座。


    在接下來的數十年裏,我的師父晦圓有幸被師祖收為弟子。他們師徒二人全身心地投入到對天下武學秘籍和佛學經典的研究之中。


    然而,就在某一天,已過花甲之年的師祖宣稱他找到了自己心中的佛,決定踏上旅途,遊曆天下,以驗證自己的修行之路。


    於是,他毅然決然地離開了寺廟,從此銷聲匿跡,再無消息。而他留下的唯一遺產,便是那本傾注了他一生心血的佛經......”


    當年玉林隻將自己外出遊曆的消息告訴了晦圓,因此寺裏的其他高僧都不知道他去了哪裏。


    他們甚至認為玉林是被奸人擄走,失蹤了,於是派出了大量的人力去尋找,但經過幾年的努力卻沒有任何結果,最終不得不放棄。


    所以,這件事情隻有極少數人知道,除了已經圓寂的晦圓大師外,就隻有澄心知曉此事。


    而澄心之所以知道,也是因為師父晦圓在圓寂之前將這個秘密告訴了他,並把那本珍貴的佛經交給了他。


    在場眾人聽完這則百年前舊事,不由感慨不已,玉林祖師的一生堪稱傳奇,就是不知道祖師最後是否真的成了佛,去了漫天神佛的西天世界。


    相較於少林寺眾僧的震撼和向往,李長歌更多得是關注玉林這個法號,以及晦圓大師圓寂前的遺言是什麽意思?


    冥冥之中,李長歌總覺得這位傳奇人物和清涼寺後山那位玉林大師有關係,說不定真是同一個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鹿鼎:因為運氣太好成為白澤傳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柒色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柒色夢並收藏鹿鼎:因為運氣太好成為白澤傳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