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宗從夢中聽到江采萍呼救,從貼身所戴孔雀石的光中看到江采萍躺在床上掙脫吐血,以致急火攻心吐血昏厥。驚慌失措的高力士哭喊著急傳禦醫、急請宰相張九齡。


    當張九齡踏進雙棲宮時,玄宗已在禦醫的急救下醒過來了。


    ‘’愛卿,趕緊飛鴿傳書江家大院,采萍有難。‘’玄宗虛弱的聲音裏滿是急促和不安。


    ‘’老奴已傳書江家大院。‘’高力士戰兢兢跪奏。


    玄宗點點頭示意高力士平身。爾後半起身將走到床邊準備下跪請安的張九齡拉到床沿坐下。


    “陛下貴體安康是國之幸民之福,也是臣等之安心。懇請陛下以保重貴體為重!”


    “無妨,無妨,稍感不適而已。祖宗還不想帶朕走啊!”


    張九齡對玄宗的文韜武略、才藝品味極為佩服,對其可貴的帝王真情深為感佩。盡管君臣情投意合、心照不宣,但玄宗在他心裏仍是一個令他仰望的謎,超常的思維、卓越的治國方略、注重靈魂相映的專情,使他深感這位身處紅塵、心在星空的真命天子是上蒼給大唐的珍貴恩賜。武惠妃的駕鶴西去險些要了這位天之驕子的命,擁有天下的玄宗內心深處的孤獨和情感世界的荒蕪隻有他懂得。江采萍是唯一可以讓玄宗走出心靈沼澤、迎接新生活的人,這一點張九齡很有把握,奇妙的天意示現更讓他深信不疑。但這不曾謀麵卻因夢畫相映已深深走進玄宗心裏的江采萍,又險些要了玄宗的命。張九齡對這位至純至真的天子感佩之中又有了一種心疼。


    玄宗向高力士擺擺手,左右人都隨高力士退下。屋子裏隻剩下玄宗和張九齡君臣。


    ‘’讓''共唐生''的勇士和神醫即刻趕赴閩地,勇士不宜多,兩名即可,叮囑他們與江采萍見麵的方式一定要善巧方便。‘’


    ‘’臣遵旨!‘’張九齡應答著待要起身作揖,卻又被玄宗拉著坐下。玄宗坐起來將身子向前挪了挪,在張九齡手心裏寫了個‘’喬‘’字說:‘’他的任務要加重了。‘’


    “微臣明白!”張九齡為玄宗披上夾襖輕聲應。秋天的寒意已來到了皇宮,張九齡對這個本該有許多人伺候卻寧可選擇清冷的帝王有了一種難以名狀的歎惜。玄宗前朝忙完政事待在後宮時間最多的是雙棲宮,但雙棲宮武惠妃走後將宮女全部撤走的現狀仍在保持。玄宗認為善良是女性最高貴的品質,當他得知采萍是因為發慈悲救人而引禍上身後,對采萍更加上心,對宮中那些玩世俗小聰明者更加厭惡。


    君臣正在說著話兒,高力士手裏拿著一塊寫字的白布急急跑進來撲通跪下說:‘’皇上,采萍姑娘……采萍姑娘……。‘’


    玄宗的心提到了嗓眼,滿臉緊張地從剛靠上去的抱枕上坐立起來。


    “莫急,莫急,慢慢說。”張九齡把手放在高力士的左肩上說。


    高力士把剛剛從江家大院飛鴿傳來的白布帛書信遞給了張九齡。


    ‘’身中劇毒吐血昏厥……。‘’張九齡將此語重複念了一遍說:‘’陛下怎麽知道江采萍有難?而且要派禦醫?臣剛剛急著陛下的身體,竟把這問題忽視了。‘’


    “愛卿,往下念,現在狀況如何?”玄宗的聲音有點急。


    ‘’幸有神醫妙手回春,現已脫離危險,清醒過來……。‘’


    玄宗長舒了一口氣,複躺在繡著龍鳳的黃色大抱枕上微笑不語。高力士適時磕頭退下。


    “之前祖母、母親常說這孔雀石是朕的護身符,要讓朕好好愛惜,朕將信將疑,不想今天卻真的成了朕的護心神符。”


    “莫非這孔雀石中有玄機?”


    玄宗便將孔雀石顯靈之事詳敘於張九齡,張九齡深感天意妙不可言。


    話說江采萍的母親在龜田寺進香為采萍祈福時,在寺門口見到了一個穿孝服、頭插茅草賣身葬母的小姑娘,小姑娘十二三歲的模樣,俊俏的模樣竟與采萍有幾分相像,江夫人看了十分愛憐,葬了她的母親便將她帶回了家。在江家當仆人是幸運的,江家醇厚的家風加之江夫人對府中大小事的親曆親為,仆人最後都融成了江家的親人。采萍和兩位貼身丫鬟也自然成了生死相依的姐妹,此次遭劫回府調養受著同等待遇,江夫人親自為她們煎藥、做飯,目前采萍身邊正需要一位能幫江夫人打下手的小丫頭。


    聰明伶俐、手勤腳快的小丫頭很快與江家上下融為一體。江夫人和采萍都十分喜歡這個名叫白小鳳的小姑娘,采萍為她起了個新名字叫采月,小姑娘喜歡得不得了。小姑娘肚子裏裝了許多民間神奇的古今,采萍的閨房常常因聽采月繪聲繪色講古今而傳出歡樂的笑聲。江夫人琢磨著等采萍身子骨好些時為她們四人舉行個結拜儀式,她早已將三個與采萍朝夕相處的丫頭視為親閨女了。


    每當采萍問及采月的家境,采月的情緒總會陡變,講古今時的神采飛揚總會被一片無形的陰雲遮住。采月說自己的父親是一名清廉正直的小官員,因秉性耿直得罪了小人而遭不測,母親因憂憤難平而致雜病纏身,臥床整三年後也丟下她走了。江夫人和采萍對這個身世可憐的孩子更加疼愛。


    近日,大家都發現這個孩子有點反常,發呆、心不在焉、慌裏慌張,不是失手打碎了藥碗,就是將水倒溢了,吩咐她的事總是丟三落四,似乎有什麽心事瞞著大家。午休之後,靠在高枕上的采萍又開始看書。


    “姐姐,藥好了,晾一晾趕緊喝了早日康複。”采月將盛藥的碗放在炕桌上,將采萍手中的《史記》放到書桌上笑盈盈地說。


    “好妹妹辛苦了!來,坐到姐姐跟前來。”采萍說著拉過采月的雙手貼在自己的臉龐上,采月的眼眶濕潤了。


    采萍在喝藥時汗珠子滲了出來,剛喝下藥便感到頭沉沉的、悶悶的,緊接著胸悶氣短,忽然心口劇痛,一口鮮血噴湧而出,當即昏厥過去。口中還在念念有詞的采月嚇得當即失聲痛哭,大喊‘’救命‘’。正在窗前修剪花枝的荷月、芝嵐嚇得撇下手中的東西直奔采萍而來,看著采萍胸口的血,兩人頓時麵無血色,淚流滿麵。荷月用手帕輕拭采萍唇邊的鮮血,芝嵐趕緊去前院找老爺和夫人。


    江家是行醫世家,自然有救急的辦法。聽了芝嵐的講述,江仲遜拿了祖上留下的‘’還魂丹‘’急奔後院。‘’還魂丹‘’入口的采萍麵色由鐵青變得紅潤,但人仍在昏迷中。


    傍晚時分,門外來了三個化緣的尼姑。盡管采萍之事令全家心情沉重,江夫人還是和顏悅色安排廚房為三位準備齋飯。


    “感恩施主敬重三寶之慈慧,我等已用過齋飯,特帶行腳普陀山時所帶聖水與積善之門結緣。”師傅樣子的比丘尼說著便從挎包裏拿出一個木頭水壺,徑直走向采萍。當她用手接了木壺中水向采萍頭上、胸口、肚臍各拍三遍後,采萍醒過來了。采萍醒過來後,望著為她拍水的比丘尼淚流滿麵,遂鼓著勁起身跪拜,口中連稱:‘’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在場的人還沒有反應過來,三位比丘尼已消失了。江夫人急跨出房門,跪在院中叩頭道:‘’弟子愚癡,竟然不知是您老人家來救苦救難,請諒恕弟子。‘’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寬恕更添吉星高照。”江夫人循聲仰望雲端裏踩蓮台手執綠柳淨瓶對她說話的觀世音菩薩和身邊兩名仙女……。


    “紫玉在人間的劫難太多了,懇請觀音大士將她的劫難都化解了吧。太苦了!”駕祥雲同行穿越在雲端裏的錦雲說。


    “曆大劫方可成就大格局。”觀音笑望著錦雲說。


    “這次又是誰要致她於死她呢?”同行的梅花仙子若有所思輕聲問。


    “貧僧疑惑同你,但可斷定此次下手者與上京途中下手者應是一人。”


    ‘’上次的事還沒查出個所以然來,又有事來了。可見天庭盯上紫玉者非等閑之輩。‘’梅花仙子憂心重重地說。


    ‘’玉帝將此事交於東華帝君查辦,應該會很快水落石出。‘’錦雲接著梅花仙子的話說。


    “紫玉用的是高力士留下的宮廷禦方,此方中有一味叫玄參的藥,此藥雖普通卻極有靈性,因其初出處在昆侖山,此藥若過了量,再有魔界斷魂散魄咒化灰摻入,便是金剛之身也會魂飛魄散。貧僧觀到藥方中本來10克的玄參在此劑中是15克,並有書寫斷魂散魄咒的布帛化灰入藥。凡間的任何人是不會從這劑藥裏查到絲毫問題的。可見,這手段是極隱秘而陰毒的。奇了怪了,佛道兩界知此法者寥寥無幾,且都是上品上位之人,怎麽會用到紫玉身上呢?”觀音似乎是在與兩位仙子說,又似乎是在自言自語。


    “如此說來,紫玉……。”梅花仙子欲言又止。


    “正人用邪法,邪法亦正;邪人用正法,正法亦邪;正人用正法,通天徹地。紫玉此事,讓貧僧對此理有了新的理解。”


    “敬請觀音大士開示!”兩位仙子異口同聲請法。


    “這劑藥若被心術不正之人飲用即刻斃命,任憑再大的法力也救不了。紫玉善良、純淨的赤子之心是對付此藥的最大法寶,加上此藥在浸入紫玉心髒時,魔咒與貧僧布在紫玉心房周圍的六子大明咒針鋒相鬥,竟融成了紫玉身上的殊勝精氣,紫玉的百匯穴也被這股精氣打開,百匯穴打通者通天徹地,紫玉的福慧將會倍增,人天福報不可估量。”


    觀音救難之後,玄宗密譴的“神醫”也秘密來到江家大院為采萍診療,加上江家祖傳秘方的調養,采萍很快康複,精神狀態比過去任何時候更好,江家上下為因禍得福欣喜無比。欣喜之餘令大家不安的是那天之後采月消失了,因為宮中來的人和江仲遜都對藥做過檢測,並無毒素。大家都認為是采萍突發之事嚇跑了小采月,江夫人和采萍對身世可憐的可愛小采月牽心至極,江家派人尋找無果,采萍畫了小采月的像到處貼了尋人啟事也沒有打聽到絲毫消息……。


    錦雲為初元聖母繡了一件華貴的鬥蓬,想給聖母一個驚喜,便悄悄進了泰澤宮,剛要進聖母的臥室,卻聽到東華帝君訓斥的聲音:“本君隻是讓你阻止她進宮,並沒有讓你要她的命。這事已驚動了觀音,到時本君也保不了你……。”


    錦雲屏住呼吸隔著紗窗往裏一瞅,驚訝得倒吸了一口涼氣。忽然身後伸出一雙手將她蒙了麵往外拖拽。


    采月去了哪裏?錦雲在泰澤宮看到了什麽?錦雲又會遭遇什麽?且看下章講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世修得花月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慧心融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慧心融明並收藏三世修得花月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