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帝君在極樂梵天療傷養心的日子平靜而祥和,為感念佛菩薩大恩大德,也因深感佛法無邊,更有鴻均老祖示現與五十三尊大佛同在長寂光用正氣涵養宇宙,初元聖母與東華帝君都虔心皈依了佛門,隻因當時天庭信仰與歸屬的複雜性,二人皈依之事秘而未宣。


    長寂光裏的五十三佛與佛界的菩薩,都會在關鍵、重大時刻乘願到三界救蒼生,佛祖釋迦牟尼便是燃燈古佛以應身示現世間的,累劫以來佛菩薩乘願以應身示現君王、宰輔、官屬、比丘、比丘尼、大善人於凡間的故事不勝枚舉。


    昆侖藥王濟酷下凡救帝君的過程,最大的收獲是從觀世音菩薩身上學到了一種純粹的大公無私利益大眾的大境界,為他不斷舍小我的修行點亮了一盞心燈,觀世音菩薩以楷模之形象深植濟酷心田。


    帝君的情況,使觀音深感九黎部落處在極其危險之中,魔界已滲入部落內部,隨時有全族滅絕的危險存在。於是,她便到了九黎部落,化身乞丐在沿門乞討中廣結善緣、了解世相、救苦救難。


    一個月照千山的夜晚,觀音正在打麥場的草垛上打坐,聽見兩個魔界的魔魅隱了身在對麵的路上對話:“大王這次派了眾多弟兄打探東華的下落,都好幾天了,怎麽一點消息都沒有?”


    “反正大王說了,那個強東華灰飛煙滅毫無疑問,任那道人有通天的本事也奈何不了大王的法力。”


    “此事老兄你也大功在身。若非你把玄參放多一倍,若非你將咒語焚灰摻入藥中……哈哈哈……。”


    “聽說九黎部落家家戶戶都貼有黎山聖母所畫鎮宅符,魔界一般都是靠近不了的,老兄是如何走進藥鋪掌櫃沃綽的。”


    “老弟,難道你不明白感召相應、氣場相通之理嗎?”


    “老兄別打腔,請明示。”


    “這沃綽是個貪心極重之人,平時以陳舊、腐朽草藥高價斂財也就罷了,還一心想當族長進而謀取酋長之位。那年選族長,他已賣通、串通了許多人要推舉他,酋長知情後杜絕了此事的發生,他便懷恨在心。於是,在為酋長一家抓藥時常常是用高價錢加入大量致命的藥量,讓他們進行慢性自殺。酋長及他的三個兒子均已毒入五髒,酋長急著選接班人是因他知自己時日不長,加之不斷增加的失蹤女和越來越多發狂的年輕後生滿街亂跑讓他焦慮萬分。‘’


    ‘’如此說來,所有的咒符都抵擋不了感召的力量?”


    “是呀!藥鋪掌櫃的起心動念已於魔界相連接,他的魔力在不斷增強,是大王選中入魔界的一號種子。為什麽進了他藥鋪抓藥的女人,無論老少都免不了魔露均沾。哈哈哈……。”


    “難道沒人反抗?”


    “反抗的都已失蹤了,那個傻兮兮、病歪歪的酋長還在到處查。查個鳥,明天就等著他的兒媳失蹤吧。哈哈……哈哈……。”


    “這沃綽的魔性已超過魔界許多泛泛之輩了,看來全家飛升魔界沐魔王之恩、助魔界之力是遲早的事。”


    “若不是沃綽的兒子擋著,他早就在魔界封官了。”


    “哦,這魔性十足之人竟也有憐子之惻隱?”


    “沃綽的祖上本是厚德濟世之人,這沃綽卻屬離經叛道之人,在藥裏摻柴草斂財、以腐藥賣高價等等行為令其夫人十分不滿,夫人過門來一直未懷孕,這沃綽便肆無忌憚地把所有女人作為了自己的獵物,其夫人便在鬱鬱寡歡中上吊自縊。恰這時,為救母賒藥被他討了便宜的鄰女懷孕了,這女子羞憤交加,做好了上吊自盡的準備。不料她母親的嚎啕大哭驚動了沃綽,沃綽知情後大為高興,當即拿來紋銀三百兩,並許諾要娶鄰女為妻。鄰女幾次想自盡,沃綽都以其母生命為威脅,加之對母女二人不管不顧、千刁萬難的哥嫂態度發生了一百八十度變化,鄰女便苟活了下來。沃綽遂於其妻三七後將鄰女名媒正娶,鄰女過門後自盡幾次未遂,但始終不言不笑,也不與沃綽同房,後來便生下了這個兒子。不料這兒子極為耿直善良,常常對沃綽所作所為直言反對,並常常將沃綽鎖在柴房裏的人悄悄放走。麵對兒子,沃綽也有過負罪感,但每當他想要洗心革麵時,大王便會派了魅姬到他身邊,魔性便將他人性中僅存的一絲善意淹沒了。”


    “沃綽怎麽會生出與他截然相反的兒子呢?”


    “那是他祖上陰德重,天界那邊不想讓他祖上蒙羞。”


    “大王臨行前叮囑老兄與沃綽共謀之大事是什麽呢?”


    “先不告訴你,見了沃綽老弟自會明白。”


    兩魔的聲音消失了,化成兩股旋風向沃綽家走去。


    觀音化成一束光隱行在兩股旋風之上。


    兩股旋風在沃綽家門顯了原形。擊了兩下掌,口中念念有詞,沃綽便從內屋走到了藥鋪門店。觀音聽到他們的對話大為吃驚,遂下定了要將沃綽打入阿鼻地獄的決心。


    原來魔王已把九黎部落確定為魔界招生基地,讓沃綽通過免藥費的方法讓來抓藥者將家裏鎮宅咒撕下拿到藥鋪燒了,然後魔兵魔卒們便於夜間進入這些人家,將魔界招魂咒焚成的灰撒入米麵、水缸中,這些家中的年輕人在逐日的飲食中變得性情暴戾、浮躁不安、心急如焚、坐臥不寧,似瘋似狂,這時沃綽便會為他們送上一種叫‘’神來康‘’的膏藥,其實這是一種用粟米、幹草摻了罌粟花的東西,吃了人似乎安靜了,但飲食中的魔咒卻深滲進了血液中,魔力大增。每當這些人發狂,就向沃綽求神來康,魔力便再增一步。


    觀音從他們的談話中得知這一陰謀已使近百戶人家進入了魔爪。


    更讓觀音吃驚的是魔王下一步的大陰謀是要把魔界招魂咒焚灰撒入水井和溪流中,幾次實施陰謀時都被此地水神、井神拚了命保護未得逞。近日,魔王用了連環毒計在女媧、元始天尊麵前誣陷此地水神、井神,不久水神、井神將上天庭受審,魔王為自己陰謀得逞沾沾自喜,遂派兩心腹與沃綽對接。


    觀音觀察後院中有個亮著燈的套間,裏間位著沃綽的兒子,這個七歲的孩子正在披衣讀醫書,觀音用佛眼看到這個孩子竟是沃綽的祖父投胎再來,外間住著孩子的母親,這個愁眉不展的少婦正在燈下為兒子縫製衣服。在魔影重重的沃綽家裏,觀音看到了一股清流、一幅溫暖的人間畫麵。


    觀音想好了明天要幹什麽,便向桃竹島而去。


    如此近的距離,卻像是兩個世界。這裏的星星和月亮有一種特別的靜美,美妙的琴聲伴著潺潺的溪水聲如泣如訴,觀音下了雲頭,輕輕走近清音齋,端詳月下彈琴的仙子,竟欣喜地笑了。


    “阿彌陀佛!緣深無處不相見啊!”


    琴聲停了,彈琴的仙子忙起身叩拜。


    “按清音仙子的修為,超塵脫俗本是仙子之常態,怎會有如此幽怨之琴音?”


    “弟子做夢夢到這裏,醒來後似乎有一種力量推著弟子尋找這裏,尋了多日終於尋到此地,不想會幸遇大士,真乃小仙之福報也。”


    “東興、華勝在哪裏?”


    “在這裏。”觀音話音剛落,就見二位仙童從石橋邊新搭的茅草屋走出,向觀音行叩拜禮。


    “子時用溪水將你們采集的草藥煮三鍋,明天急用。”


    “可這裏隻有一口鍋呀!”


    觀音右手一彈指,遂有三口大鍋立於階前。二仙童奉命行事。


    觀音讓清音仙子拿來紙筆,在階前石桌上借月光寫書信一封,然後交於仙子說:“煩請仙子天庭走一趟,將此書信交於媧皇。”


    “天庭等級森嚴,小仙如何見得了媧皇?”


    “仙子報上黎山清音仙子名,並將項中梅花鹿神鎖呈上,媧皇必見。也該是見見麵的時候了。”


    “小仙見大士眉心不展,定是三界蒼生有了大難,小仙不忍離開。”


    “明天貧僧會請地藏王菩薩共濟蒼生,仙子此行便是對此事最大的助力。速去!”


    這清音仙子是誰?原來她是九黎部落第二任酋長的女兒,她的母親因生她時難產死亡,酋長對她更是百般疼愛、嗬護,取名明珠。這明珠自小喜歡修道,酷愛梅花,是黎山聖母收的第一個俗家弟子,常常離家去黎山深處修道。老酋長總是舍不得她離開,言語中總是希望她承歡膝下、常陪左右,而她卻覺得來日方長。有次,她去深山修道,回來時父親卻已仙逝一月,繼母對她百般埋怨、刁難,明珠一下子成熟長大了,坐在村頭的溪水邊淚流了三天三夜。似夢似醒中她被一陣清風托到了桃竹島,朦朧中她好像看見黎山聖母指揮著仙子們為她築屋搭橋……。


    於是她便安身於此清心修道。魔界要滅九黎部落進而蠶食華夏的進犯在九黎部落第三任酋長執掌時發生了。東華帝君得到黎山聖母稟報後,當即下凡,於黎山聖母相聚於桃竹島共議大事。在這裏,身為天界少帝的東華帝君對單純、善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卻因無法走出自責而鬱鬱寡歡的明珠十分傾心,賜名清音仙子,將其所居忘憂軒更名為清音齋,並將初元聖母要他留給未來兒媳婦訂婚的梅花鹿神鎖親手為明珠戴上,兩人在月下石橋上盟誓:海枯石爛初心不移,生死相依永不相負。並共同植下九株梅花。


    事件平息後東華帝君與明珠依依惜別回了天庭,明珠在神鎖的陪伴下修行、彈琴,將各色的梅花遍植島上,偷偷為自己縫製了精美的嫁衣,並用小刀將“生死相依”一點點刻上了盟誓的橋身。盼望著與帝君再相見,盼望著與帝君牽手永相伴。


    當帝君將自己的心意稟明初元聖母後,初元聖母對帝君此舉十分反對,教訓帝君自甘墮落、自輕自賤,多少天上絕美的仙子在做著天妃、天後夢,為何要迷戀於一個凡間小女子。初元聖母在與帝君對話時對明珠大為貶損,東華帝君第一次與母親有了分歧。


    乘著帝君忙於政事之機,初元聖母來到黎山聖母凡間修行之地坤明宮,將明珠喚來,對她劈頭蓋臉一頓責難:“想做天妃,你也配?憑什麽勾引帝君?別再癡心妄想了,踏踏實實修行,靠本勢飛升成仙,別再想用歪門邪道往上爬。”說著就要伸手奪明珠項上的神鎖。


    這時黎山聖母說話了。


    “明珠是本宮愛徒,本宮知她絕非聖母所言,這神鎖是帝君親自戴於明珠,要取下還要帝君親自來取,畢竟帝君是天界之君,你我都不該有違旨之逆行。”


    黎山聖母幾句話說得初元聖母無言以對,起身告辭時拋下一句:“下月本宮將為帝君操辦大婚,到時通知你參加。”


    明珠羞憤無比,傷心欲絕,竟昏倒在黎山聖母的懷裏。


    黎山聖母深知明珠受不了如此大的打擊,真怕她一醒過來會瘋掉,便抱起明珠直奔女媧處,女媧聽情後為明珠灌了忘情水,叮囑黎山聖母等明珠醒來後先送她去昆侖山修行,機緣成熟時她會從梅花樹上再涅盤重生。


    看到此處,大家應明白,清音仙子明珠便是梅花仙子的前身,此時去天庭拜見媧皇的清音仙子尚在昆侖山修行。


    觀音將如何救九黎部落於水深火熱中?東華帝君與清音仙子會相見嗎?敬請關注下章講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世修得花月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慧心融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慧心融明並收藏三世修得花月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