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鳳對杜嫋還是很有情義的,杜嫋被觀音封印後她一直在關注其去向,因心地雜草叢生總是無法走近觀世音菩薩。於是,便把跟蹤江彩萍作為能獲悉杜嫋消息的渠道。因為她很清楚,隻要江彩萍有難,觀音一定會前來解難。


    白玉鳳心思縝密,步步為營,江采萍到長安後,她便開始查訪對江采萍怨恨深者以便為己所用。後宮的怨聲吸引了她的注意,在權衡一番後,她選定了在冷宮中怨氣騰騰的柳婕妤的丫鬟棗葉和葉麗,在白玉鳳的運作下,這兩個陪禁足的主人度日如年的宮女在易容術的喬裝下到了感業寺,以虔誠的居士的身份潛伏在寺內,伺機對江采萍動手。


    令白玉鳳沒有想到的是這兩個看似單純、溫順的小丫鬟,下起手來卻是穩準狠俱全,心裏不禁對人性毒於狐性而後怕。觀音化身比丘尼來去匆匆的示現讓她連見真容的機會都沒有,何談了解杜嫋的蹤影?為怕節外生枝,便放棄了與冷宮的合作。白玉鳳要在嚴格保密中“親曆親為”。


    江采萍進宮後,白玉鳳便一直守在宮中,在宮中,聽到人們關於李隆基對武落衡的深情之說與她在長安街坊酒肆的傳說一致,便對大唐皇上李隆基充滿了好奇,看到隆基對采萍基於靈魂之上的知己摯愛,羨慕、向往的溫暖打開了她被仇恨塵封多年的情感之湖,發誓永不動一絲真情的狐仙白玉鳳竟然深深愛上了帝王真情世稀有的李隆基。忘記了尋找杜嫋的下落,每天能看到隆基成了她生命最美好的時刻。


    看著紫宸宮裏宛若神仙眷屬般靈魂相依、心心相印、琴瑟合鳴的帝妃,白玉鳳常常感歎自己枉為生靈。每每看到隆基為江山社稷勤政中閃發出的智慧和境界,便更加敬慕這位胸懷天下、用情至真的天之驕子。


    由於每天追隨著隆基的身影,白玉鳳已很久沒有去過初元聖母處問安,白小鳳看到早出晚歸的姐姐常常不言不語地發呆,初以為是為了杜嫋沒有音訊之事,後來看到姐姐有時候會在發呆中傻笑,便感覺到姐姐是有了別的心事。這天一早,白玉鳳將采自昆侖山的各種鮮果囑咐小鳳送到初元聖母的仙宮並向聖母問安,自己便又徑直走了。


    這天正是人間農曆十月初一,隆基一早帶領皇室宗親和後宮嬪妃們在太廟祭祖後便去上早朝,臨行前又對高力士叮囑了午後家宴之事。


    十月一,送寒衣,家家戶戶祭先亡。氣候轉冷,北雁南飛,賢淑妃囑咐高力士對來自南方的1十一名後宮佳麗要特別關照,怕她們適應不了北方的氣候。隆基怕北方的寒氣和落葉的蕭瑟引起采萍思鄉的愁緒和身體的不適,便早早命人在紫宸宮院裏擺滿了落葉鬆、迎客鬆、雲杉等盆栽長青樹,並把宮中花坊最美的花都挑放到紫宸宮室內。將回鶻人進貢的三個精致手爐留一個在禦書房,其餘兩個分別賞於蘭賢宮、紫宸宮。武賢淑妃卻以自己宮中舊手爐用慣了為由,將這精美手爐轉賞由婕妤晉封為昭容的姚欣珂,她是前相姚崇的孫女。蘭賢宮處事皆以江山社稷為重,格局和對聖上的衷心處處可見。


    這是武惠妃走後的第一次皇家盛宴,設在皇帝宴請貴賓、重臣和狀元、探花等天下賢才的瓊林閣,人間能赴皇帝瓊林宴者比天上赴王母蟠桃宴者機率更小,因之瓊林宴便成了一種榮光的象征。玄宗李隆基為何將家宴設於此呢?因十一名女賢士晉封後宮,也因十一名女賢士在京中出仕的親戚皆在邀請之列。


    林慕容自然在被邀之列。此時的林慕容已是六品京官,其嶽父薛侍郎一直舉薦其任五品中書舍人,因為這是朝廷的核心決策機構,也是下一步平步青雲的通道。因張九齡不點頭,此事便沒了進展。采萍封妃後,嶽父薛侍郎和妻子薛蓉蓉一直催促林慕容借此機會拜謁張九齡,以便使所謀之事乘勢而就。林慕容心中有愧,加之他感受到張九齡對自己的排斥,便以一切順其自然為由,一直沒有行動,反而給薛侍郎全家留下了超脫名利的好印象。


    接到皇宮家宴的邀請帖子,薛侍郎府中上下比金榜題名、升官晉爵更高興,平日依仗嶽父的林慕容,此時卻因皇親國戚的貴氣備受上下高看,連平日裏驕橫嬌嗔的薛蓉蓉也變得無比溫柔體貼。林慕容的心裏卻像打碎了五味瓶,各種滋味翻騰不止。


    隆基用心辦這個皇室家宴,為的是消減采萍的思鄉之愁,卻不想這個家宴對采萍而言無足輕重。


    瓊林閣的每張桌上都是瓶插的各色梅花,瓊林閣大廳的地上處處是錯落有致的盆栽的紅、紫、黃三色梅花簇擁睡蓮於唐三彩水缸中的鮮花圖案。


    這布置是武賢淑妃與高力士共同的創意,最後落座的隆基看到後心裏十分滿意,對坐在左邊的賢淑妃柔聲道:“費心了,知隆基者賢淑妃也。”


    “聖上的滿意,就是臣妾的福分。”賢淑妃欠身作萬福道。平靜的外表下卻有一顆流淚的心。


    隆基遂把溫柔的目光投向坐在右邊的宸妃采萍,用手輕輕整理著采萍脖子上戴紫玉的小珍珠項鏈極溫柔地小聲說:“天涼了,早晚要記得添衣服。”


    “謝謝聖上關懷,臣妾是穿了蕭彤姑姑縫的鬥篷過來的。”


    蕭彤不失時機地將繡有百鳥朝鳳圖的鬥篷蓋在采萍的雙膝上。隆基看到這是自己過七歲生日時祖母武皇賜給母親的貴重禮物,不禁百感交集,母後對自己深沉的愛體現在對自己心愛之人的疼愛上,令隆基十分感動,他的雙目濕潤了,他告訴自己該去看看母後了。


    白玉鳳的目光始終追隨著隆基,當看到家宴中隆基麵對爭奇鬥豔、各有千秋的後宮佳麗,眼裏卻隻有采萍的專情時,不禁自慚形穢。那些才貌雙全、家世非凡、賢德淑雅的後宮佳麗們尚且入不了隆基的法眼,何況自己這個異類。麵對隆基與采萍純淨的靈魂知己真愛,她開始討厭自己。她也曾有過美好的初戀真情,但當她的真愛被辜負並引來絕情人下毒手的滅門之災後,她便不再相信真情,踏上複仇不歸路的她,變態到把玩弄感情作為報複風流才子的快樂。無數小神仙和人間的才子們都被她假意的柔情弄得神魂顛倒,而她卻沒有一絲的動情,常常為自己征服異性的魅力驕傲的同時,心裏鄙視每個陷在自己情網中的癡情者。她發現,自己越無情,那些人神中所謂的青年才俊越尋死覓活癡情無比。那個曾拋棄了她並因她的癡情而連累全家遭其毒手的青年才俊投胎轉世了三世,她便跟蹤了三世,每次都是在其金榜題名時,施展媚術誘惑其墜入情網,或拋妻撇子、或背逆父母,仕途受阻,身敗名裂,最終或死於非命、或窮困潦倒。


    因皇宮好久沒有組織宗親家宴,加之十一名女賢士的入宮極具傳奇色彩,皇室中人都帶著好奇的心情欣然前來,家宴人很齊全。十一名女賢士在京親戚的加入,更讓宴席有了新意。家宴中,各個麵帶喜色,唯有一人神情落寞、鬱鬱寡歡,她便是壽王李瑁的王妃楊玉環。


    壽王李瑁是玄宗與武惠妃的愛子,玄宗對其非常疼愛,一直想要立其為太子,但因玄宗的三個兒子頃刻之間死於非命與武惠妃有脫不開的幹係,群臣紛紛反對,立儲之事便淺擱了下來。那場本由天廷戴罪王子玄黃一手造成,卻在世人看來是武惠妃為讓自己的兒子李瑁做太子而蓄意所謀的“”三王之死”成了無法洗白的武惠妃的詬病,也成了玄宗李隆基的一個痛點。


    武惠妃走後,玄宗對壽王李瑁更加疼愛,常常把他喚到禦書房、雙棲宮,關心他的生活和學業,但壽王因長期受玄宗與惠妃的偏愛,比之別的王子們心智成熟較慢,失母之痛加之三王之死的怨恨都襲向他,被孤立被敵視的雨打風吹將這個昔日的宮中寵兒變成了一個在解酒澆愁中常常誤事的頹廢王爺。玄宗失望之中卻有一種疼惜,於是對他也比別的王子要求寬鬆一些,但也沒有再事事關心的心境。壽王妃楊玉環是當初武惠妃特意為愛子挑選的,壽王也曾十分愛戀這個漂亮、溫柔、通情達理的妃子,自從嗜酒如命,好色的暗流也被宗室中一些別有用心之人慫恿開發,幸宮女、撩民女,隻要略有姿色者,都會成為他飯飽思淫欲的目標。納了三名官宦家的女子為側妃後便開始對楊玉環埋怨不斷,嫌她家世普通,不能為堂堂壽王長臉。楊玉環整日以淚洗麵,卻也無可奈何,宮中皆言壽王與當今聖上相差太遠,一個專情的皇帝怎會生出如此之子。玄宗心裏對壽王的情感更加淡了。


    此時,壽王在三名側妃的簇擁下喜笑顏開,全然不顧一旁的正妃楊玉環冷冷清清。


    因有初元聖母三界出入無阻腰牌護持,白玉鳳在大唐皇宮隱身出入沒有任何阻擋。隱身於宴席大廳白梅樹中的她將整個宴會中的一切看得清清楚楚,心中對壽王李瑁的厭惡油然而生。


    不知為何,她無法再往前走,每次看玄宗和采萍也隻能是十幾步之外,再往前走便會被一股強烈的光擊退。


    宴席上,玄宗對江宸妃掩飾不住的體貼關心令白玉鳳十分羨慕,所有後宮佳麗看著心思各異,不舒服,但還得把羨慕嫉妒恨壓在心頭,麵帶笑容向上座舉杯說出美好的敬酒辭。所有的人都明白聖上的心思,按祖製,唐朝後宮皇後之下有貴、淑、德、賢四大妃,貴妃為四大妃之首,待遇也比三妃略高,玄宗曾想立武落衡為貴妃,因有爭議,便封其為惠妃,不用四妃封號,禮遇卻遠在四妃之上,玄宗既能達成自己心願又不駁大臣麵子的智慧不僅靈活運用在前朝,也適當應用在後宮。這次封武賢儀為賢淑妃,沿用了以前封號中的“賢”以顯示其在原位時的稱職,同時加以“淑”,表明了武賢儀一人占據兩個妃位的特殊地位,這特殊妃位裏有對武賢儀的認可,有玄宗對武氏家族的情感,更有武賢儀對江采萍的鼎力支持。大家也清楚,曾經武則天因進四妃重臣極力反對,高宗便封武昭儀為宸妃,待遇自然遠在四妃之上。如今宮中無皇後和貴妃,對賢淑妃和宸妃該有怎樣的禮數,大家很明白。


    江采萍封妃之路能如此順利,是因為玄宗對武惠妃至純至誠之情感動了大家,無論皇室宗親還是群臣都覺得皇上太苦,隻要是能走進他心裏、能陪伴他的賢德女子,無論封妃還是立後皆隨順聖意。宴席氣氛不錯,在擊鼓傳花中,在座者都積極展示自己的才華,真誠為宴會助興。


    壽王妃楊玉環雖屬豐滿型的美人,但她的胡炫舞卻輕盈而優美,沉靜中灑落的淡淡憂鬱與胡炫舞熱烈的風格勾畫成一幅令人難忘的圖畫,知道壽王情行的人都對楊玉環報以同情和發自內心的喜歡。


    “玉環,過來,讓本宮看看你的流蘇。”武賢淑妃對表演完胡炫舞鞠躬將欲退回的楊玉環優雅地招招手笑盈盈地說。


    楊玉環點頭到了萬福便走向賢淑妃。


    “這流蘇的針線看來是得了你母後的真傳。”賢淑妃將玉環拉到自己旁邊坐下,手撫摸著玉環佩在腰間的流蘇柔聲道。智慧、賢德的賢淑妃此刻用這個特殊的插曲提醒玄宗該管管壽王,為玉環主持公道。


    “謝母妃關懷、抬愛,玉環的一切比起母後相差千萬,隻是玉環事事都謹記父皇和母後的教導。”說著眼淚便奪眶而出。


    “玉環,你受苦了。父皇因國事繁忙,對瑁兒和你照顧不周,愧對你母後所托,瑁兒還需你多照顧。”


    “兒臣尊旨便是!”楊玉環作禮應答著,心中卻有委屈的千行淚奔湧。


    看到皇上和賢淑妃在眾人麵前如此高抬楊玉環,壽王新納的正得盛寵的側妃譚畫纖在壽王麵前連撒嬌帶起嬌嗔,嘟起嘴說:“都說壽王是皇上最疼愛的人,看來壽王妃才是皇室這輩人中分量最重之人。妾等算啥,妾進宮半年了,皇上從未踏進壽王府半步,看來是我們礙著壽王妃的幸福了。”說完,側過身去,不理壽王。壽王舉杯敬酒也不理睬。微熏微醉中的壽王,看到嬌嗔中的側妃比往日更加可愛,便將臉湊過去,拉了譚畫纖的小手放在胸口說:“你拿把刀發在這是看看這裏裝的誰?”


    譚氏將手抽回,依然賭氣不予理睬。


    “嚼什麽舌根,逞什麽能,別以為你是正室本王就不敢休你……。”為給譚氏表心跡,壽王發出了這樣不講規矩的話,全場為之一驚,場麵稍有失控。也隻有壽王敢在這樣的場合如此放肆,溺愛壽王是玄宗的軟肋,英明的帝王也有他過不了的親情之坎。


    “壽王妃,改天本宮專門向你學習胡炫舞,這裏有本宮親手繡的針線荷包送你,裏麵放了藥材香料,戴在身上可以祛百毒。”江宸妃采萍從荷月手中接過針線荷包起身遞給楊玉環說。宸妃聲音不高,但這有板有眼的舉動卻鎮住了整個場麵。剛才還倚酒喧嘩的壽王頓時變得悄無聲息。壽王今天的借酒喧嘩裏有他長期放縱的習性,也有他對父皇大封後宮、尤其是封江采萍為宸妃的怨恨。因為壽王的經曆不同別的皇室子弟,從他一出生父皇和母妃帶給他的就是尋常百姓家的天倫之樂,在他心裏,父皇的愛隻屬於母妃和母妃生的孩子,別人都無權擁有。他近來的情緒反複玄宗明白,在座的皇室中人也清楚。他本想在今天借酒給江采萍一點難堪,卻在聽到江采萍說話時不由自主地心慌、心抖不止。他哪裏知道正心正行的江采萍被眾多金剛護法護持著,他的起心動念早被護法感知而在警告他。


    白玉鳳在聽到江采萍講話時渾身發麻,在入定觀中看到了遍布江采萍周身的七色祥光。


    “心光更強更厚更密了,難怪感應如此強烈?”白玉鳳心中暗暗嘀咕。


    白玉鳳對壽王李瑁極為反感,對楊玉環十分同情,目光便也不由關注玉環的舉動。


    楊玉環落座後,擊鼓傳花傳到了林慕容懷中,林慕容用簫吹奏了一曲極為悠揚動聽的曲子,這曲子最能將人帶到一種思念的心境。玄宗仿佛找到絲竹知音般連連點頭,並轉身對采萍說:“江賢士的親戚也如此厲害!等會兒朕與他合奏一曲,賢士為我們撫琴伴奏可否?”


    “一切聽從聖上吩咐便是!”


    說話間,玄宗命人去相府請張九齡前來。


    林慕容的簫聲感染了在場的人們,走進了楊玉環的心裏,楊玉環追尋林慕容的眼中噙滿淚水。林慕容也感受到了這束讓他激動的目光。


    按照遊戲規則,表演者節目一結束就要為挨著自己的前一名表演者敬酒。當下一個表演者在講笑話時,林慕容不失時機地走到楊玉環跟前,在敬完一杯、對飲一杯後,故意借酒杯掉下躬身拾取時挨了一下玉環的身子,並似乎很不經意地無意間把手放在了玉環的膝蓋上。玉環待要將他的手推開,卻看到林慕容的俊臉上一片純正和隨和,俊朗的神情一如他的簫聲般臻美。林慕容微笑著作揖移步,玉環心裏悵然若失。這一切別人或許沒在意,但江采萍和白玉鳳卻看得清清楚楚。


    楊玉環一改往日的滴酒不沾,在喝了林慕容的酒後,又飲了幾杯,頓覺有點燥熱,便帶了丫鬟櫻兒離席出門吹風。


    乘著大家在津津有味看一出皇親家庭表演的皮影戲時,林慕容悄然離席出了門。


    “尊貴的王妃,借一步說話可否?”林慕容走到靠在海棠書上看滿天星星的楊玉環身旁極為溫柔地說。


    “櫻兒,進屋取一下我的鬥篷。”


    “是。”玉環的陪嫁丫鬟櫻兒道萬福應身而去。


    “久仰王妃風華絕代,今日一見果然風姿天顏,王妃的氣韻和舞姿怕是要常入慕容夢鄉了。”


    玉環臉上一燒熱,她慶幸這是在夜晚,如果是白天,她的心思將被臉上的紅雲暴露。


    林慕容用手輕輕攬住玉環的腰。楊玉環感到的是一種人世間的溫暖,楊玉環心中升起詩情畫意的純淨感情。


    嘩啦啦,一個白影從樹上掉下來橫在他們麵前旋即消失,兩個人嚇得急忙分開。


    “這小子現在竟然也成了這樣的人。可惜世間人總會被虛情假意俘虜。當初若這小子也是這般,說不定姑奶奶還喜歡與他玩上幾招哩。”白玉鳳望著林慕容匆匆的身影自言自語。


    白玉鳳與林慕容有著怎樣的過去?遊戲情感的林慕容會為心中向往真情的楊玉環帶來何難?江采萍在完全看清林慕容的本性後,心靈會有何種升華?敬請關注下章講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世修得花月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慧心融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慧心融明並收藏三世修得花月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