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鳳被蒙麵黑衣老婦帶到皇城郊外的密林中,來到一個隱蔽的窖洞裏。白玉鳳看到這裏既別致又幹淨,擺設卻又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心裏很溫暖。正待要問這老婦話時,卻見那老婦已取下蒙麵,雙膝跪下說:“小姐,我終於找到您了。”
白玉鳳猛一回頭,看到這老婦正是她們家的仆人黑姑,白玉鳳清楚地記得這個黑姑已在當時家門遭殃時與父母一同遇難,她拉著白小鳳逃命時看見黑姑是在火裏燒焦顯了黑狐原形的,怎麽會好端端跪在這裏。
老婦人看到白玉鳳疑惑的眼神,便起身扶白玉鳳坐下說:“那天我被打回原形,在被押往黃泉之路時,忽然看到一隊人馬走過來說要將我帶到東嶽大帝那裏去。我想起,那年我在青丘山洞閉關修行時東嶽大帝受傷經過,我用黑狐族修煉了五千年的丹珠救了大帝,而我的功力後退了五百年,我的家族也失去了鎮族之寶,我被族人趕出青丘投奔到您家。想起這往事,便如渡得船般跟他們走了。”
“我竟不知您有過這樣的經曆,難怪您在我家時除了幹活多一句話也沒有。”
“我也是聞聽您家的善名才去投奔的,真是狐仙中上善之家呀!”
“您見到東嶽大帝了嗎?您替我的父母和家人申冤了嗎?”
“見到了,也申冤了。東嶽大帝知道我受的磨難,為我家賜“善義植福”的匾牌,並讓我風風光光與家人團聚,但我心裏放不下蒙難的老爺太太,懇請東嶽大帝為老爺太太和所有蒙難的狐族同胞作主。”
“後事如何?”
“東嶽大帝聯手真武大帝共同將此事奏於玉帝,不巧那日玉帝上朝時帶了二皇子玄華旁聽,這玄華小小年紀一番話就把兩位大帝上奏的冤情化作了烏有。”
“他說了什麽?他的話為何這般有份量?”
“這玄華聰穎過人、飽讀經書,是玉帝和王母最鍾愛的皇子,也是天庭朝臣最看好的殿下,他的話常常會成為影響三界的鍾言。他言說狐族陰性常以狐媚迷惑天界及凡間少年,擾亂三界秩序的事屢禁不止,應該給狐族一種警告。於是,玉帝便把這滅門之災當作以儆效尤之事處理了。”
“真是可惡之極,若能見得這天殺的玄華,豁了命也要將其撥皮抽筋、碎屍萬段。”
“可這冤家已走進了小姐心裏。”黑姑直視著白玉鳳,嘴角帶著一絲輕蔑與嘲諷說。
“你說什麽?莫非……。”
“如今,他已是天庭的太子,玉帝、王母為了讓他將來更好地勝任天庭大業,特讓他轉世到凡間皇族,而今已成大唐九五之尊的皇帝。”
白玉鳳隻覺得天旋地轉,驚呼一聲昏厥過去。醒來時發現自己睡在窖洞淨潔的炕上,但她醒來後不食不飲也無語。
“小姐,你一家大小遭受如此大的劫難,連我這個受恩者都咽不下這口氣,你卻為何心思如此?為了安全,每次出門都把自己變作又老又醜的婦人,我曾發下誓願,此仇不報,將永以老婦醜容示眾。”
“我不相信。”不言不語的白玉鳳猛然冒出了這句話。
“真武大帝有一麵菩提老祖送的勘察鏡,輕易不開啟,隻到了初一、十五才會應求開啟,後天即時十五,我求東嶽大帝帶你去看看李隆基前世在天庭所做的一切吧!”
“我不想看一切,隻想看想看到的一幕。”
“這也無妨,到了真武大帝那裏要求看李隆基與白狐族即可。”
十五這天,白玉鳳在黑姑的引見下見到了東嶽大帝,也很順利地到了真武大帝殿內。在真武大帝的寶鏡裏,白玉鳳看到了黑姑說的那一幕,心灰意冷、萬念俱灰的感覺使她第一次知道了什麽是崩潰。正當她癱坐在地上發呆時,鏡子裏又出現了一隻奔跑的九尾小白狐,一支箭射過來傷了小白狐的右腿,眼看就要被獵人提走,正在此刻,從天上駕雲降下一英俊少年神將,執劍將獵人擋回,從懷中搗出一塊純白的帕子和藥瓶,輕輕為小白狐包紮傷口……。白玉鳳終於明白,為何見到李隆基的第一麵就感覺到特別親切而溫暖,原來玄華太子在前世救過她的命,盡管玄華太子很快就消失了,但那一刻的形象已深深根植心田。記憶被喚醒,這一切竟讓白玉鳳從萬念倶灰的邊緣走進了愛恨情仇的交織中。
真武大帝勸黑姑和白玉鳳回到各自洞府好好修行,莫再起妄念擾亂三界。為了讓她們安心修行,特意讓她們從寶鏡裏看了白玉鳳父母及蒙難族人浸在藥王洞百草池中等待起死回生的情景。
“為何黑姑很快起死回生,而我父母及族人要在百草池浸泡百年才會起死回身。”白玉鳳問真武大帝。
“黑姑家族的靈丹在東嶽神君體內,隻要黑狐族發生任何生命危險,東嶽神君都會感應到。黑姑舍族中至寶救東嶽神君,卻也給整個家族帶來了可遇不可求的大福報。”真武大帝含笑說。
白玉鳳望了望東嶽大帝,東嶽大帝笑著點了點頭。
黑姑與白玉鳳回到黑姑的密洞裏,商量好黑姑回青丘,白玉鳳回天庭找小鳳回老家重建家園,等待父母和族人的歸來。
“哈哈,真是兩個天真的傻蛋。”白玉鳳正在與黑姑話別,卻聽到窗外傳來一個女子的聲音。
“誰?進來說話,別陰陽怪氣說風涼話了。”
“好呀,正要不請自入。”
隨著話音,一個一襲黑衣的妙齡女子站在了地下。這女子被一襲黑衣襯托得更加美豔。但白玉鳳從她精致的五官上看不到一絲讓人親近的氣息,白玉鳳琢磨一番,發現這女子的眼睛裏露著一種極不舒服的光,便不甚搭理她。
“兩位大帝不忍心看兩位妹妹太傷悲,安慰而已,何必當真。那藥王洞百草池裏躺了萬年的生靈多的是。”
“為何跟蹤我們,所為何來?”
“我乃武當山靈芝仙子,來幫助九尾狐白玉鳳報仇啊。”
於是,這個靈芝仙子便把她們帶到了一個環境幽靜的山林裏,這裏溪水潺潺、草色青青、鳥語花香,靈芝仙子住的茗香洞府更是有一種仙界的清雅。白玉鳳對這裏有了一種發自內心的喜歡。
“搬過來住吧!咱姐妹仨也有個照應。”
“你一直獨自在這裏修行?”白玉鳳環視著屋子四周問。
“我因偷了真武大帝的丹藥救凡人被打下凡間,幾經磨難覓得了這個地方,便在此修行了。”
楊玉環與黑姑搬到了茗香洞,靈芝仙子告訴她們隻要能取得李隆基胸前的孔雀石,便會讓蒙難的九尾白狐一族全部起死回生
於是,她們上演了玄都觀超度接近楊玉環傳話那一幕。
陰謀還在繼續。
“李隆基對江采蘋的感情是沒有縫隙可鑽的,前世玄華太子與紫玉仙子的故事至今在仙界廣為流傳,他們的故事每被提及一次,都會在今生的身心裏加一層不離不棄的心印。看來唯有智取了。”
“如何智取?”
“靈芝自有妙計!”
玄宗因為壽王及皇孫之事悶悶不樂,對張九齡也疏遠了很多。昔日君臣之間肝膽相照的點點滴滴已漸漸成為玄宗心空裏的昨夜星辰。玄宗除了上朝、禦書房批奏折就是到紫宸宮,到了紫宸宮時也總是沉默寡言,無論是對弈時的凝視還是琴簫合奏時的默契裏,都有一種隻有江采蘋能感受到的痛,這隱痛也穿刺著與之心心相映的江采蘋。
這段時間他說的最多的話便是:“朕隻剩江賢士一知己,唯願上蒼賜長守。”江采蘋的心裏交織著溫暖與酸楚。
年末之時,停留在紫宸宮的時間越來越短,卻將更多的紫梅、紫荷、紫牡丹、紫芍藥、紫玫瑰移植在了紫宸宮的裏裏外外,紫宸宮在紫氣的饒益下溫馨而喜慶。
宮怨再起,采蘋想對隆基說點啥,看到他沉默寡言的樣子便不好開口,隻在心裏祈禱隆基一切如意。恰此時張九齡染病臥床告長假,玄宗便在征求皇室及大臣意見後將宗親李林甫扶上右相之位。
為武惠妃每個農曆十五、十八、廿八日拜星月之用,玄崇在宮內大佛殿旁專修了參星樓,參星樓的最高處便是璀璨殿。自武惠妃魂歸九天,這裏便成了一個花坊,有武賢儀操心著,這裏各式各色的花長勢極好,花的清香溢漫後宮,成為宮裏的一道勝景。如今,玄宗幾乎是天天來此,不為賞花,隻為用心打造送給采蘋的禮物。他把參星樓改為心印樓,將璀璨殿改為長生殿,以紫色為基調,將梵音妙韻、琴棋書畫、梅蘭竹菊布置其中,宛若人間仙境。有天,他對前來送荷花的吳賢淑妃說:“世間,隻有江賢士與此境相配”時,賢淑妃的心裏猛痛了一下,玄宗從她微妙的表情變化裏意識到了自己的失言,待要改口再說時,卻見賢淑妃笑盈盈道個萬福說:“臣妾初見宸妃妹妹即驚若天人,能與她共居宮中是幾世修來的洪福。”
玄宗開心地笑了。
轉眼到了臘月廿三,為派譴玄宗心中的苦惱,賢淑妃與宸妃商量著在宮中辦了一個小年家宴,在京的皇室近親們都來了,李林甫也在。席間,賢淑妃提議曾經在翰林院的女賢士們都以歌舞琴簫助興。采蘋的《驚鴻舞》驚豔整個宴會。賢淑妃首先起身為采蘋敬酒,玄宗高興地說:“如此良辰美景,宸妃怕要醉了。”在坐者都明白玄宗的意思,幾個嬪妃和王妃們也都起來敬酒。
“薛王,你代表咱弟兄幾個敬宸妃可否?”幾個王爺似商量好了似的齊聲說。
“好!好!好!”薛王連說了三聲好便上前敬酒,這薛王喝得有醉了,見了采蘋竟心花怒放地忘乎所以,乘大家在互敬之時,用腳去勾采蘋的腳,采蘋掙脫後憤然離去。深感受了極大侮辱的采蘋流下了委屈的淚。家宴上再也沒有出現宸妃的影子,玄宗問宮女和太監,皆回答宸妃身體不舒服歇了。
一個熱鬧的家宴因玄宗的心不在焉而散了,大家悻悻而去。
“太過份了,連起碼的人之常理都沒有,何談後妃之德。”
“太囂張了,可算是李唐王朝建立來後宮最囂張者。”
“真不知天高地厚……。”
後宮的嬪妃們故意把嗓門提高了七嘴八舌嘰嘰喳喳說個不停。
“行了,你等的後妃之德在哪裏?”賢淑妃回頭沒好氣地說了一句,嬪妃們立刻安靜了下來。
“聖上對這個鄉下來的丫頭是否有點太偏心了?山雞一下子變成了鳳凰,先天不足呀。”李林甫走在玄宗身後,不失時機地說。
玄宗不理他的話茬,也沒有去紫宸宮,徑直去了禦書房。
江采蘋委屈地滴了陣子眼淚,便開始做晚課,往常做晚課都是在傍晚時分,今天因張羅家宴之事晚課做遲了。晚課做完,采蘋很納悶,這薛王平時看起來本分而嚴肅,今晚為何有此舉動?想想隆基對兄弟之情的珍惜、對親情的珍愛,采蘋不願讓聖上傷心,便準備把這事埋在心裏不說了,並想好了要為自己的失禮誠懇向聖上道歉。當她等不到隆基時,便意識到自己的失禮帶給隆基的麻煩,更意識這會給好事者帶來大做文章的理由。
薛王回家後惴惴不安了一整夜,深為自己所做懊悔,隻要宸妃一句話,便可讓自己……。薛王越想越怕,次日一大早便進宮請罪。
這天上朝的時間比往日提前了,薛王沒有趕在上朝前請罪,便在散朝後第一時間到了禦書房。看到聖上臉色不悅便更加惶恐不安。“臣弟該死,臣弟死有餘辜,但請聖上不要牽及臣弟的家小。”
“何事誠惶誠恐到如此地步?快起來說話!”正在低頭看奏折的玄宗抬起頭皺了眉頭問。
薛王便把昨晚自己失禮之事說了一遍。隆基哈哈大笑,薛王不知這笑裏究竟含著何意,怯生生望了一眼皇兄,卻感到這笑是舒心的。
“你且在這裏等候,朕去紫宸宮看看就來。”薛王很納悶,不知該坐在哪裏。
薛王的一番話讓隆基龍心大悅,采蘋不辭而別稱病不出的原因是這樣的,難道還有比這更讓人感佩的理由嗎?
玄宗正要起身出門,李林甫手捧奏折撲騰跪下說:“臣有要事奏請聖上。”
“為何上朝時不奏?”
“聖上看了奏折便知臣為何要此時來奏!”
“今天你倆都是為宸妃而來,看來宸妃在皇宮裏也不得安生。”玄宗麵無表情地說了一句。
“這江采蘋是張九齡極力所薦,朝野上下紛紛議論壽王全家之難皆是張九齡與江采蘋所致,難道這不是後宮與朝臣結黨營私嗎?”李林甫知薛王素與張九齡不睦,以為他也是為宸妃昨晚的失禮而來,便更加有勁地肆意而言。
“營什麽私?”玄宗深為李林甫褻瀆了采蘋的人格而厭惡,很不客氣地問了一句。
“這江,不,這宸妃”,李林甫看到皇上瞪了他一眼便馬上改口,接著說:“宸妃沒有誕下皇子公主,偏要讓聖上最疼愛的壽王一家不得安生,安的什麽心路人皆知,要是惠妃娘娘還在……。”李林甫說著竟嗚嗚咽咽起來。
玄宗皺了一下眉頭,不耐煩地將奏折往案上一撂說:“李相先退下,朕和薛王還有要事商議。”
薛王最知道玄宗的心,知道李林甫已惹得皇兄惱心,便忙說:“宸妃娘娘賢德達禮、淡泊清心,對聖上最是敬慕和用心,豈容爾等胡說八道。”
李林甫滿頭霧水望了望薛王,卻見薛王正在偷看聖上,誤以為薛王是以此話在激將自己將話說下去,便上跪兩步說:“昨晚家宴所有女眷皆鄭重梳妝打扮,唯有她素麵朝天,敬從何來?中途退席目無聖上禮從何講?後宮眾嬪妃的議論聖上和王爺想必都聽到了。”
“賢淑妃備了上好的玫瑰點心和閩南大紅袍新茶在紫宸宮與宸妃等候萬歲共享,祈請萬歲起駕!”高力士的稟告打斷了李林甫的話。
隆基撇下坐著的薛王和跪著的李林甫,二話沒說,徑直向紫宸宮走去。剛踏進院內,早有宮女飛報,還沒等高力士說萬歲駕到,兩位賢妃已出了內室迎駕。在品茗嚐點心的暖心氣氛中,隆基沒有看到宸妃的怨恨,更沒聽到一句狀告薛王的話,隻聽到她一個勁兒說自己昨晚身體欠佳失禮早退,懇請皇上和賢淑妃大人大量,原諒自己的大過失。
玄宗感佩采蘋的深明大義,因為他懂得這是采蘋不想讓他傷心、為難;玄宗感激賢淑妃對自己全心全意的理解和支持,因為有賢淑妃才會有曆盡艱辛來到自己身邊的采蘋,並讓他與采蘋的心心相印書寫攜手長行的人生畫卷。三個人特殊時間的特殊相聚充滿了陽光般的溫暖,隆基心情極好,往日縈繞臉上的淡淡愁雲似乎也被一掃而去。
“聖上,薛王和李丞相還在禦書房候著。”常隨小太監去禦書房取玄宗的手爐回來說。
“快讓他們退了。”玄宗擺擺手說完,看了一眼采蘋,卻見采蘋的眉心微皺了一下,心中便更加憐惜。
“後天就是年三十,宸妃家鄉的花也都運到了,皇上是否考慮讓宸也娘娘年三十晚上來看看。”高力士走在隆基身後,看著聖上剛親手掛上的聖上與宸妃踏雪尋梅的畫像說。
“朕正有此意!”
“這畫像兩旁的白屏上要做何用?”高力士看著皇上高興,便乘機問了問。
“筆墨伺候!”
隆基話音剛落,常隨小太監便將文房四寶奉上。
“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做連理枝。”隆基在左邊純白的屏上用墨寶寫下了瀟灑的兩句詩。
高力士和小太監們還等著聖上繼續寫右邊的屏,不料隆基輕輕一笑說:“右邊留給宸妃吧!”
高力士反複念著隆基寫下的兩句詩說:“萬兩黃金易得,知己一個終難求啊!”
“你的境界越發高了。”隆基眼裏滿溢著喜悅拍拍高力士的肩膀說。
臘月廿九,玄宗上本年度的最後一次早朝,國泰民安、邊疆安寧,難得的好年景,玄宗聽完文武大臣的奏報,下旨各級官員放假過年,自己也輕鬆愉快地準備過年。
宮裏宮外早已是年味十足,賢淑妃與宸妃對宮中分賞和過年的安排做著最後的審定。午膳後,隆基小憩一會兒便吩咐高力士到長生殿再看看,自個兒換了便裝帶了兩名常隨由四名禦前侍衛遠遠護著出了宮。一踏出宮門,就被濃濃的年味吸引了,大街小巷都是賣年貨和買年貨的人群,大小店鋪都在大掃除掛燈籠,老百姓臉上洋溢的開心之笑讓隆基大為開懷,便也買了幾樣小玩意兒準備送給采蘋。轉到太陽快下山時,找了個雅致的茶館坐下來準備喝口茶。
這時,他看到對麵兩個女扮男妝的清麗女子在拿著一幅畫指指點點。
“聽說這是當今宸妃娘娘江采蘋之畫,果真是手筆不凡。”
“難怪當今聖上如此厚待她。”
“這畫定會賣一個大價錢,咱山莊百年的用度都夠用了。”
隆基聽到她們的對話不禁靜心細細聽起來,小二過來問話連擺手製止,兩名常隨趕緊拉著小二在後堂點了隆基喜歡的茶和點心。這時,換了裝的高力士也趕來了。
“老爺,您讓在下找得好苦喲,天不早了,咱快回去。”
隆基對高力士耳語一番,高力士便走到二位拿畫的姑娘麵前說:“兩位姑娘是要賣畫嗎?可否讓我看看。”
“應該稱我們公子才對呀!”
“公子哪有這般模樣和聲音,兩位姑娘如此打扮隻是給自個兒壯壯膽,瞞不了眾人眼的。”
“這老頭真有意思,看了畫是要買的,不然,這樣有意思的畫怎可輕易示人!”
“不看怎麽決定買不買,兩位姑娘這生意做得太有意思了。”
“太有意思的是這畫,隻怕你買不起。”
“開個價吧!”玄宗猛發聲道。
“一萬兩。”兩人異口同聲道。
“兩位姑娘心太髒了吧!”高力士語氣不友善地說。
“那就別囉嗦,我們明天拿到皇宮去定會買個雙倍價。”
高力士早已聽得不耐煩,一把奪過畫高聲說:“走,到官府去說說你們這胡亂哄抬物價、擾亂秩序的事兒。”這時坐在遠處的四名禦前侍衛齊刷刷走了過來就要撥刀,玄宗忙使個眼色製止了。
“後會有期!”兩個女子見勢不妙,也顧不得畫兒,一溜煙跑了。
高力士打開畫頓時傻了眼,大張著嘴大瞪著眼不知所措。
“把畫拿過來!”玄宗的聲音有點反常。
高力士下意識地將畫往身後一藏,驚魂未定地說:“不看也罷,未必出自宸妃之手。”
“朕更要看!”李隆基走近高力士壓低聲音一字一句地說,說完從高力士手中奪過畫。
玄宗一看臉色大變,胸悶氣短,坐在茶館的凳子上半天緩不過神來。
夕陽將整個長安城染成了金黃色,玄宗坐在高力士雇的轎子上回宮,心情極為沉重,之前的好心情被剛剛的一幕完全淹沒。夕陽似乎把濃重的金色之光灑在轎頂上,隨著轎子的行走,轎頂的光呈現出七彩。這時,剛剛在紫竹林法會上散完花的兩位飛天仙子正好路過長安上空,俯視著皇宮在空中對起話來。
“紫玉仙子在劫難逃啊!”
“凡間之人若知玄華與紫玉前世淵源,斷不會生起嫉妒、煩惱、誹謗之心。”
“狐仙、草仙也好,凡眼肉胎也罷,三界中喜歡刺探人之私事者,多是內心貧窮之人,修行不過是造業罷了,地獄何時會空?地藏菩薩何時會成佛?”
玄宗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等待江采蘋的又將是怎樣的劫難?且待下章分解!
白玉鳳猛一回頭,看到這老婦正是她們家的仆人黑姑,白玉鳳清楚地記得這個黑姑已在當時家門遭殃時與父母一同遇難,她拉著白小鳳逃命時看見黑姑是在火裏燒焦顯了黑狐原形的,怎麽會好端端跪在這裏。
老婦人看到白玉鳳疑惑的眼神,便起身扶白玉鳳坐下說:“那天我被打回原形,在被押往黃泉之路時,忽然看到一隊人馬走過來說要將我帶到東嶽大帝那裏去。我想起,那年我在青丘山洞閉關修行時東嶽大帝受傷經過,我用黑狐族修煉了五千年的丹珠救了大帝,而我的功力後退了五百年,我的家族也失去了鎮族之寶,我被族人趕出青丘投奔到您家。想起這往事,便如渡得船般跟他們走了。”
“我竟不知您有過這樣的經曆,難怪您在我家時除了幹活多一句話也沒有。”
“我也是聞聽您家的善名才去投奔的,真是狐仙中上善之家呀!”
“您見到東嶽大帝了嗎?您替我的父母和家人申冤了嗎?”
“見到了,也申冤了。東嶽大帝知道我受的磨難,為我家賜“善義植福”的匾牌,並讓我風風光光與家人團聚,但我心裏放不下蒙難的老爺太太,懇請東嶽大帝為老爺太太和所有蒙難的狐族同胞作主。”
“後事如何?”
“東嶽大帝聯手真武大帝共同將此事奏於玉帝,不巧那日玉帝上朝時帶了二皇子玄華旁聽,這玄華小小年紀一番話就把兩位大帝上奏的冤情化作了烏有。”
“他說了什麽?他的話為何這般有份量?”
“這玄華聰穎過人、飽讀經書,是玉帝和王母最鍾愛的皇子,也是天庭朝臣最看好的殿下,他的話常常會成為影響三界的鍾言。他言說狐族陰性常以狐媚迷惑天界及凡間少年,擾亂三界秩序的事屢禁不止,應該給狐族一種警告。於是,玉帝便把這滅門之災當作以儆效尤之事處理了。”
“真是可惡之極,若能見得這天殺的玄華,豁了命也要將其撥皮抽筋、碎屍萬段。”
“可這冤家已走進了小姐心裏。”黑姑直視著白玉鳳,嘴角帶著一絲輕蔑與嘲諷說。
“你說什麽?莫非……。”
“如今,他已是天庭的太子,玉帝、王母為了讓他將來更好地勝任天庭大業,特讓他轉世到凡間皇族,而今已成大唐九五之尊的皇帝。”
白玉鳳隻覺得天旋地轉,驚呼一聲昏厥過去。醒來時發現自己睡在窖洞淨潔的炕上,但她醒來後不食不飲也無語。
“小姐,你一家大小遭受如此大的劫難,連我這個受恩者都咽不下這口氣,你卻為何心思如此?為了安全,每次出門都把自己變作又老又醜的婦人,我曾發下誓願,此仇不報,將永以老婦醜容示眾。”
“我不相信。”不言不語的白玉鳳猛然冒出了這句話。
“真武大帝有一麵菩提老祖送的勘察鏡,輕易不開啟,隻到了初一、十五才會應求開啟,後天即時十五,我求東嶽大帝帶你去看看李隆基前世在天庭所做的一切吧!”
“我不想看一切,隻想看想看到的一幕。”
“這也無妨,到了真武大帝那裏要求看李隆基與白狐族即可。”
十五這天,白玉鳳在黑姑的引見下見到了東嶽大帝,也很順利地到了真武大帝殿內。在真武大帝的寶鏡裏,白玉鳳看到了黑姑說的那一幕,心灰意冷、萬念俱灰的感覺使她第一次知道了什麽是崩潰。正當她癱坐在地上發呆時,鏡子裏又出現了一隻奔跑的九尾小白狐,一支箭射過來傷了小白狐的右腿,眼看就要被獵人提走,正在此刻,從天上駕雲降下一英俊少年神將,執劍將獵人擋回,從懷中搗出一塊純白的帕子和藥瓶,輕輕為小白狐包紮傷口……。白玉鳳終於明白,為何見到李隆基的第一麵就感覺到特別親切而溫暖,原來玄華太子在前世救過她的命,盡管玄華太子很快就消失了,但那一刻的形象已深深根植心田。記憶被喚醒,這一切竟讓白玉鳳從萬念倶灰的邊緣走進了愛恨情仇的交織中。
真武大帝勸黑姑和白玉鳳回到各自洞府好好修行,莫再起妄念擾亂三界。為了讓她們安心修行,特意讓她們從寶鏡裏看了白玉鳳父母及蒙難族人浸在藥王洞百草池中等待起死回生的情景。
“為何黑姑很快起死回生,而我父母及族人要在百草池浸泡百年才會起死回身。”白玉鳳問真武大帝。
“黑姑家族的靈丹在東嶽神君體內,隻要黑狐族發生任何生命危險,東嶽神君都會感應到。黑姑舍族中至寶救東嶽神君,卻也給整個家族帶來了可遇不可求的大福報。”真武大帝含笑說。
白玉鳳望了望東嶽大帝,東嶽大帝笑著點了點頭。
黑姑與白玉鳳回到黑姑的密洞裏,商量好黑姑回青丘,白玉鳳回天庭找小鳳回老家重建家園,等待父母和族人的歸來。
“哈哈,真是兩個天真的傻蛋。”白玉鳳正在與黑姑話別,卻聽到窗外傳來一個女子的聲音。
“誰?進來說話,別陰陽怪氣說風涼話了。”
“好呀,正要不請自入。”
隨著話音,一個一襲黑衣的妙齡女子站在了地下。這女子被一襲黑衣襯托得更加美豔。但白玉鳳從她精致的五官上看不到一絲讓人親近的氣息,白玉鳳琢磨一番,發現這女子的眼睛裏露著一種極不舒服的光,便不甚搭理她。
“兩位大帝不忍心看兩位妹妹太傷悲,安慰而已,何必當真。那藥王洞百草池裏躺了萬年的生靈多的是。”
“為何跟蹤我們,所為何來?”
“我乃武當山靈芝仙子,來幫助九尾狐白玉鳳報仇啊。”
於是,這個靈芝仙子便把她們帶到了一個環境幽靜的山林裏,這裏溪水潺潺、草色青青、鳥語花香,靈芝仙子住的茗香洞府更是有一種仙界的清雅。白玉鳳對這裏有了一種發自內心的喜歡。
“搬過來住吧!咱姐妹仨也有個照應。”
“你一直獨自在這裏修行?”白玉鳳環視著屋子四周問。
“我因偷了真武大帝的丹藥救凡人被打下凡間,幾經磨難覓得了這個地方,便在此修行了。”
楊玉環與黑姑搬到了茗香洞,靈芝仙子告訴她們隻要能取得李隆基胸前的孔雀石,便會讓蒙難的九尾白狐一族全部起死回生
於是,她們上演了玄都觀超度接近楊玉環傳話那一幕。
陰謀還在繼續。
“李隆基對江采蘋的感情是沒有縫隙可鑽的,前世玄華太子與紫玉仙子的故事至今在仙界廣為流傳,他們的故事每被提及一次,都會在今生的身心裏加一層不離不棄的心印。看來唯有智取了。”
“如何智取?”
“靈芝自有妙計!”
玄宗因為壽王及皇孫之事悶悶不樂,對張九齡也疏遠了很多。昔日君臣之間肝膽相照的點點滴滴已漸漸成為玄宗心空裏的昨夜星辰。玄宗除了上朝、禦書房批奏折就是到紫宸宮,到了紫宸宮時也總是沉默寡言,無論是對弈時的凝視還是琴簫合奏時的默契裏,都有一種隻有江采蘋能感受到的痛,這隱痛也穿刺著與之心心相映的江采蘋。
這段時間他說的最多的話便是:“朕隻剩江賢士一知己,唯願上蒼賜長守。”江采蘋的心裏交織著溫暖與酸楚。
年末之時,停留在紫宸宮的時間越來越短,卻將更多的紫梅、紫荷、紫牡丹、紫芍藥、紫玫瑰移植在了紫宸宮的裏裏外外,紫宸宮在紫氣的饒益下溫馨而喜慶。
宮怨再起,采蘋想對隆基說點啥,看到他沉默寡言的樣子便不好開口,隻在心裏祈禱隆基一切如意。恰此時張九齡染病臥床告長假,玄宗便在征求皇室及大臣意見後將宗親李林甫扶上右相之位。
為武惠妃每個農曆十五、十八、廿八日拜星月之用,玄崇在宮內大佛殿旁專修了參星樓,參星樓的最高處便是璀璨殿。自武惠妃魂歸九天,這裏便成了一個花坊,有武賢儀操心著,這裏各式各色的花長勢極好,花的清香溢漫後宮,成為宮裏的一道勝景。如今,玄宗幾乎是天天來此,不為賞花,隻為用心打造送給采蘋的禮物。他把參星樓改為心印樓,將璀璨殿改為長生殿,以紫色為基調,將梵音妙韻、琴棋書畫、梅蘭竹菊布置其中,宛若人間仙境。有天,他對前來送荷花的吳賢淑妃說:“世間,隻有江賢士與此境相配”時,賢淑妃的心裏猛痛了一下,玄宗從她微妙的表情變化裏意識到了自己的失言,待要改口再說時,卻見賢淑妃笑盈盈道個萬福說:“臣妾初見宸妃妹妹即驚若天人,能與她共居宮中是幾世修來的洪福。”
玄宗開心地笑了。
轉眼到了臘月廿三,為派譴玄宗心中的苦惱,賢淑妃與宸妃商量著在宮中辦了一個小年家宴,在京的皇室近親們都來了,李林甫也在。席間,賢淑妃提議曾經在翰林院的女賢士們都以歌舞琴簫助興。采蘋的《驚鴻舞》驚豔整個宴會。賢淑妃首先起身為采蘋敬酒,玄宗高興地說:“如此良辰美景,宸妃怕要醉了。”在坐者都明白玄宗的意思,幾個嬪妃和王妃們也都起來敬酒。
“薛王,你代表咱弟兄幾個敬宸妃可否?”幾個王爺似商量好了似的齊聲說。
“好!好!好!”薛王連說了三聲好便上前敬酒,這薛王喝得有醉了,見了采蘋竟心花怒放地忘乎所以,乘大家在互敬之時,用腳去勾采蘋的腳,采蘋掙脫後憤然離去。深感受了極大侮辱的采蘋流下了委屈的淚。家宴上再也沒有出現宸妃的影子,玄宗問宮女和太監,皆回答宸妃身體不舒服歇了。
一個熱鬧的家宴因玄宗的心不在焉而散了,大家悻悻而去。
“太過份了,連起碼的人之常理都沒有,何談後妃之德。”
“太囂張了,可算是李唐王朝建立來後宮最囂張者。”
“真不知天高地厚……。”
後宮的嬪妃們故意把嗓門提高了七嘴八舌嘰嘰喳喳說個不停。
“行了,你等的後妃之德在哪裏?”賢淑妃回頭沒好氣地說了一句,嬪妃們立刻安靜了下來。
“聖上對這個鄉下來的丫頭是否有點太偏心了?山雞一下子變成了鳳凰,先天不足呀。”李林甫走在玄宗身後,不失時機地說。
玄宗不理他的話茬,也沒有去紫宸宮,徑直去了禦書房。
江采蘋委屈地滴了陣子眼淚,便開始做晚課,往常做晚課都是在傍晚時分,今天因張羅家宴之事晚課做遲了。晚課做完,采蘋很納悶,這薛王平時看起來本分而嚴肅,今晚為何有此舉動?想想隆基對兄弟之情的珍惜、對親情的珍愛,采蘋不願讓聖上傷心,便準備把這事埋在心裏不說了,並想好了要為自己的失禮誠懇向聖上道歉。當她等不到隆基時,便意識到自己的失禮帶給隆基的麻煩,更意識這會給好事者帶來大做文章的理由。
薛王回家後惴惴不安了一整夜,深為自己所做懊悔,隻要宸妃一句話,便可讓自己……。薛王越想越怕,次日一大早便進宮請罪。
這天上朝的時間比往日提前了,薛王沒有趕在上朝前請罪,便在散朝後第一時間到了禦書房。看到聖上臉色不悅便更加惶恐不安。“臣弟該死,臣弟死有餘辜,但請聖上不要牽及臣弟的家小。”
“何事誠惶誠恐到如此地步?快起來說話!”正在低頭看奏折的玄宗抬起頭皺了眉頭問。
薛王便把昨晚自己失禮之事說了一遍。隆基哈哈大笑,薛王不知這笑裏究竟含著何意,怯生生望了一眼皇兄,卻感到這笑是舒心的。
“你且在這裏等候,朕去紫宸宮看看就來。”薛王很納悶,不知該坐在哪裏。
薛王的一番話讓隆基龍心大悅,采蘋不辭而別稱病不出的原因是這樣的,難道還有比這更讓人感佩的理由嗎?
玄宗正要起身出門,李林甫手捧奏折撲騰跪下說:“臣有要事奏請聖上。”
“為何上朝時不奏?”
“聖上看了奏折便知臣為何要此時來奏!”
“今天你倆都是為宸妃而來,看來宸妃在皇宮裏也不得安生。”玄宗麵無表情地說了一句。
“這江采蘋是張九齡極力所薦,朝野上下紛紛議論壽王全家之難皆是張九齡與江采蘋所致,難道這不是後宮與朝臣結黨營私嗎?”李林甫知薛王素與張九齡不睦,以為他也是為宸妃昨晚的失禮而來,便更加有勁地肆意而言。
“營什麽私?”玄宗深為李林甫褻瀆了采蘋的人格而厭惡,很不客氣地問了一句。
“這江,不,這宸妃”,李林甫看到皇上瞪了他一眼便馬上改口,接著說:“宸妃沒有誕下皇子公主,偏要讓聖上最疼愛的壽王一家不得安生,安的什麽心路人皆知,要是惠妃娘娘還在……。”李林甫說著竟嗚嗚咽咽起來。
玄宗皺了一下眉頭,不耐煩地將奏折往案上一撂說:“李相先退下,朕和薛王還有要事商議。”
薛王最知道玄宗的心,知道李林甫已惹得皇兄惱心,便忙說:“宸妃娘娘賢德達禮、淡泊清心,對聖上最是敬慕和用心,豈容爾等胡說八道。”
李林甫滿頭霧水望了望薛王,卻見薛王正在偷看聖上,誤以為薛王是以此話在激將自己將話說下去,便上跪兩步說:“昨晚家宴所有女眷皆鄭重梳妝打扮,唯有她素麵朝天,敬從何來?中途退席目無聖上禮從何講?後宮眾嬪妃的議論聖上和王爺想必都聽到了。”
“賢淑妃備了上好的玫瑰點心和閩南大紅袍新茶在紫宸宮與宸妃等候萬歲共享,祈請萬歲起駕!”高力士的稟告打斷了李林甫的話。
隆基撇下坐著的薛王和跪著的李林甫,二話沒說,徑直向紫宸宮走去。剛踏進院內,早有宮女飛報,還沒等高力士說萬歲駕到,兩位賢妃已出了內室迎駕。在品茗嚐點心的暖心氣氛中,隆基沒有看到宸妃的怨恨,更沒聽到一句狀告薛王的話,隻聽到她一個勁兒說自己昨晚身體欠佳失禮早退,懇請皇上和賢淑妃大人大量,原諒自己的大過失。
玄宗感佩采蘋的深明大義,因為他懂得這是采蘋不想讓他傷心、為難;玄宗感激賢淑妃對自己全心全意的理解和支持,因為有賢淑妃才會有曆盡艱辛來到自己身邊的采蘋,並讓他與采蘋的心心相印書寫攜手長行的人生畫卷。三個人特殊時間的特殊相聚充滿了陽光般的溫暖,隆基心情極好,往日縈繞臉上的淡淡愁雲似乎也被一掃而去。
“聖上,薛王和李丞相還在禦書房候著。”常隨小太監去禦書房取玄宗的手爐回來說。
“快讓他們退了。”玄宗擺擺手說完,看了一眼采蘋,卻見采蘋的眉心微皺了一下,心中便更加憐惜。
“後天就是年三十,宸妃家鄉的花也都運到了,皇上是否考慮讓宸也娘娘年三十晚上來看看。”高力士走在隆基身後,看著聖上剛親手掛上的聖上與宸妃踏雪尋梅的畫像說。
“朕正有此意!”
“這畫像兩旁的白屏上要做何用?”高力士看著皇上高興,便乘機問了問。
“筆墨伺候!”
隆基話音剛落,常隨小太監便將文房四寶奉上。
“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做連理枝。”隆基在左邊純白的屏上用墨寶寫下了瀟灑的兩句詩。
高力士和小太監們還等著聖上繼續寫右邊的屏,不料隆基輕輕一笑說:“右邊留給宸妃吧!”
高力士反複念著隆基寫下的兩句詩說:“萬兩黃金易得,知己一個終難求啊!”
“你的境界越發高了。”隆基眼裏滿溢著喜悅拍拍高力士的肩膀說。
臘月廿九,玄宗上本年度的最後一次早朝,國泰民安、邊疆安寧,難得的好年景,玄宗聽完文武大臣的奏報,下旨各級官員放假過年,自己也輕鬆愉快地準備過年。
宮裏宮外早已是年味十足,賢淑妃與宸妃對宮中分賞和過年的安排做著最後的審定。午膳後,隆基小憩一會兒便吩咐高力士到長生殿再看看,自個兒換了便裝帶了兩名常隨由四名禦前侍衛遠遠護著出了宮。一踏出宮門,就被濃濃的年味吸引了,大街小巷都是賣年貨和買年貨的人群,大小店鋪都在大掃除掛燈籠,老百姓臉上洋溢的開心之笑讓隆基大為開懷,便也買了幾樣小玩意兒準備送給采蘋。轉到太陽快下山時,找了個雅致的茶館坐下來準備喝口茶。
這時,他看到對麵兩個女扮男妝的清麗女子在拿著一幅畫指指點點。
“聽說這是當今宸妃娘娘江采蘋之畫,果真是手筆不凡。”
“難怪當今聖上如此厚待她。”
“這畫定會賣一個大價錢,咱山莊百年的用度都夠用了。”
隆基聽到她們的對話不禁靜心細細聽起來,小二過來問話連擺手製止,兩名常隨趕緊拉著小二在後堂點了隆基喜歡的茶和點心。這時,換了裝的高力士也趕來了。
“老爺,您讓在下找得好苦喲,天不早了,咱快回去。”
隆基對高力士耳語一番,高力士便走到二位拿畫的姑娘麵前說:“兩位姑娘是要賣畫嗎?可否讓我看看。”
“應該稱我們公子才對呀!”
“公子哪有這般模樣和聲音,兩位姑娘如此打扮隻是給自個兒壯壯膽,瞞不了眾人眼的。”
“這老頭真有意思,看了畫是要買的,不然,這樣有意思的畫怎可輕易示人!”
“不看怎麽決定買不買,兩位姑娘這生意做得太有意思了。”
“太有意思的是這畫,隻怕你買不起。”
“開個價吧!”玄宗猛發聲道。
“一萬兩。”兩人異口同聲道。
“兩位姑娘心太髒了吧!”高力士語氣不友善地說。
“那就別囉嗦,我們明天拿到皇宮去定會買個雙倍價。”
高力士早已聽得不耐煩,一把奪過畫高聲說:“走,到官府去說說你們這胡亂哄抬物價、擾亂秩序的事兒。”這時坐在遠處的四名禦前侍衛齊刷刷走了過來就要撥刀,玄宗忙使個眼色製止了。
“後會有期!”兩個女子見勢不妙,也顧不得畫兒,一溜煙跑了。
高力士打開畫頓時傻了眼,大張著嘴大瞪著眼不知所措。
“把畫拿過來!”玄宗的聲音有點反常。
高力士下意識地將畫往身後一藏,驚魂未定地說:“不看也罷,未必出自宸妃之手。”
“朕更要看!”李隆基走近高力士壓低聲音一字一句地說,說完從高力士手中奪過畫。
玄宗一看臉色大變,胸悶氣短,坐在茶館的凳子上半天緩不過神來。
夕陽將整個長安城染成了金黃色,玄宗坐在高力士雇的轎子上回宮,心情極為沉重,之前的好心情被剛剛的一幕完全淹沒。夕陽似乎把濃重的金色之光灑在轎頂上,隨著轎子的行走,轎頂的光呈現出七彩。這時,剛剛在紫竹林法會上散完花的兩位飛天仙子正好路過長安上空,俯視著皇宮在空中對起話來。
“紫玉仙子在劫難逃啊!”
“凡間之人若知玄華與紫玉前世淵源,斷不會生起嫉妒、煩惱、誹謗之心。”
“狐仙、草仙也好,凡眼肉胎也罷,三界中喜歡刺探人之私事者,多是內心貧窮之人,修行不過是造業罷了,地獄何時會空?地藏菩薩何時會成佛?”
玄宗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等待江采蘋的又將是怎樣的劫難?且待下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