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哲的喊聲將皇太極從床上移到了書房,哲哲從皇太極焦急的神情中看到了丈夫對自己的關心和在乎,一股熱浪從心頭升起。
皇太極掃了一眼哲哲寫的信。
看到桌上的飛刀,皇太極不慌不忙地撥下來,取下綁在飛刀上的字條,“早離沈陽無大礙,若多逗留禍自來”兩句潦草的話映入眼簾。
皇太極看了看字條,忽然皺起了眉頭,轉身對眼裏驚恐未散的哲哲說:“你的兄長柴桑也到了沈陽”。
哲哲瞪大眼睛望著神態自若的皇太極,眼神裏有疑問也有渴望。此刻,她真想被愛人擁入懷中,但皇太極卻避開了她的眼神,拉著她的衣袖離開了書房。
“明天一早就離開沈陽去科爾沁嗎?”哲哲低聲問。
“大舅哥都到沈陽來迎咱們了,咱們怎能悄無聲息地離開呢?”皇太極的語氣很平靜,但這平靜裏有一股無形的疏遠,哲哲感到皇太極看到了自己寫給兄長的話。
此夜無話,唯有夜半雨打芭蕉的聲音在天地間回蕩。
“我那柴義兄也到了沈陽,他可曾來過府上?”吃早飯時皇太極似乎不經意地問。
“此番沒來,不過,每次梅姑娘母女來到沈陽後,他必定前來。”範文程將夾起的菜放到粥裏回應。
哲哲這才明白,他們昨天說到今天的“柴義兄”原來就是自己的兄長柴桑。自從嫁給皇太極,她這是第二次回娘家,娘家的事,盡管知道的不是太多,但他知道兄長雖對漠北蒙古的聯姻不滿意,但卻也是夫妻相安,且有了一雙兒女,長子吳克善已十五歲,大女兒已經十歲過了。為什麽兄長會對這對母子如此上心?哲哲似乎想起了什麽,突然對範文程說的梅園有了記憶的喚醒。
哲哲湊過去低聲對坐在身邊的範夫人說話,範夫人卻因昨天那一遭今天變得十分安靜,對哲哲的問話並不答茬。
“嫂嫂辛苦了!兄弟得罪之處請諒解。”皇太極含笑望著範夫人謙和而語。
“黃兄弟不必客氣,是我在貴人麵前失了大禮。午飯想吃啥?我早點準備。‘’範夫人說話的樣子很賢淑。
“我要出去走走,午飯不回來吃了。”皇太極說的很輕鬆,哲哲的心卻很沉重。
在沈陽報恩寺附近的蓬萊客棧,皇太極帶著多爾袞與沈陽首富劉百萬坐在臨窗的房間裏品茗,多爾袞發現八哥心事重重,堅定而明亮眼晴此刻變得似霧像雲捉摸不透,一直望著報恩寺的方向若有所尋。
“黃公子此番沒到報恩寺敬香嗎?”
“還沒前往。今天並非十齋日,也非佛菩薩聖誕日,為何前往寺裏的人那麽多?”
“黃公子難道不知,今天有大施主要做超度?”
“大施主?”
“宮中剛薨了一個祖籍沈陽的太妃,今天正好是頭七,她的娘家人因其托夢,便得了恩準從京城趕到原籍超度。”
“哦,竟有這事?”皇太極似乎對此事很有興趣。
“黃公子常常行走於達官貴人之間,竟然不知?大家還猜您若非皇室中人便是三公之後呢。劉某原以為你此番是為太妃之事而來。”劉百萬的話坦誠中帶著失望,態度也不似之前殷勤。
“我隨兄長去了趟南洋,一回來就直奔沈陽,沒回京城,當然不知道宮中發生的事。”多爾袞立刻接過話茬,並將父汗生日時送他的南洋瑪瑙胸牌搗出來把玩。
劉百萬又恢複了之前的態度。
“我這會兒要去報恩寺一趟,晚上就在此請沈陽的朋友聚聚。柴兄也來了,煩請劉員外把柴兄和這幾位朋友代請一下,留三個座位,黃某還有一個重要朋友相邀。”皇太極說著便將一張紙條和一根金條放在了劉百萬麵前……。
皇太極進得報恩寺,但見寺中擠滿了人;大雄寶殿的裏裏外外擺滿了花果和供品,點了很多燈;觀音殿、地藏殿前跪滿了穿白戴孝的人,還有很多氣丐在人群裏。
寺裏的僧眾正在做三時係念的大超度。皇太極看了看牆上的超度內容,還有放焰口。
皇太極按常規禮拜了各個殿的佛菩薩,唯有觀音、地藏兩殿無法進去。
他始終在尋找一雙夢中的眼晴,但卻始終沒發現。
“請問大嫂,今天寺中為何有這麽多人?觀音殿和地藏殿可以進去嗎?”皇太極對一個前往觀音殿、地藏殿供齋的幫灶居士施禮問話。
“趙太妃的頭七超度呀!盡管趙太妃的親娘家人都在京城,平時與老家的親房、親戚並無多大來往,但因這次是聖恩,太妃親堂的娘家六親都來了,懷著好奇心為太妃超度暖場的人也不少。因寺中有大施主超度供齋時施食貧病的傳統,所有城中的乞丐們便都來了。”
皇太極暗想:已故的明熹宗與現在的明思宗是兄弟,明熹宗去世時隻有23歲,那麽這個太妃也非高壽。梅姑娘母女與這太妃有關係嗎?
“阿彌陀佛!居士大嫂,觀音殿和地藏殿可以進去嗎?”
“這位兄弟,我看你拜佛菩薩的心很誠。各殿的佛菩薩你都挨個拜了,下次再拜觀音、地藏吧!今天恐不太方便。”
“我們兄弟遠道而來,明早就要離開,還煩請大嫂多行方便,成全誠心禮佛人的心願也是行大善嘛!”多爾袞施禮說。
“好吧!我先進去看看。”
居士大嫂笑盈盈地向觀音殿走去,皇太極拍了拍多爾袞的肩頭說:“沒想到十四弟如此聰慧,以後陪八哥多走走。”
皇太極在居士大嫂的帶領下,拜過了觀音殿,又走進了地藏殿。在敬完香欲退出時,他的眼前一亮,他看到了那個在夢中、在心頭閃現過無數次的身影。可那雙如詩如夢的眼睛卻貫注在《地藏菩薩本願經》中,對他的存在渾然不覺。
一身縞素的她如白衣觀音般莊嚴,又如仙子般脫塵,跪在地藏像前虔誠讀誦經典的樣子專注到令人仰望。
皇太極站了好久,始終不見她的目光離開經卷,卻感受到跪在她身邊的一雙冷冷的眼睛瞪著他,他立刻感覺到那目光裏有老鷹護小鷹的銳利,他斷定這就是她的母親了。母女二人的全身縞素,使他開始時模糊的疑問有了逐步清晰的答案。
走出地藏殿的一刻,他不由自主又回了一下頭,依然不見那雙夢中眼睛的閃現。
皇太極在齋堂喝過茶後,翻看書架上的佛經,對一本讀誦《地藏菩薩本願經》感應的公案集結一口氣讀完。不覺已過了午時,居士大嫂告訴他開飯時間要到未時以後。皇太極本打算在寺內吃齋飯,恰此時劉百萬遣人來請他速回,他便遺憾地離開了報恩寺。
到得蓬萊客棧,才知是劉百萬先請來了柴桑。
“柴兄別來無恙?”
“托賢弟福,一切安好!”
兩人的問答讓多爾袞很吃驚。這不是八嫂的哥哥嗎?大舅哥和妹夫怎麽變成了陌生人?多爾袞想和柴桑打個招呼,但柴桑裝著不認識他。
多爾袞用疑惑的目光望了八哥一眼,皇太極立刻意識到臨來的路上少給多爾袞叮囑了一句話。
“嶽威,快見過柴英雄,他是我的義兄。”皇太極忙對多爾袞說。
“小弟黃嶽威見過柴兄!請多關照!”多爾袞敏捷的反應令皇太極十分欣喜。
“黃乾坤、黃嶽威,名如其人呀!柴某今天又多了一位小兄弟,今晚真該痛飲一番。”
八哥給自己隨便取的這個臨時名字,竟然得到了柴桑的讚賞,多爾袞滿心歡喜。
“你和劉員外在這兒招呼著,我和柴兄借一步說話。”皇太極用極信任的目光望著多爾袞叮囑,然後與柴桑走進了布置雅致的小套間裏。
劉百萬忙命人將茶點、水果、幹果端了進去。
“大哥風塵仆仆從科爾沁來到沈陽相迎,為何要用飛刀傳書的方式見麵?”皇太極的神情極為淡定。
“因太妃超度之事,聚到沈陽的人員比較複雜,怕不利於你和哲哲,又不好唐突見麵,便用飛刀傳書。”兩人獨處時,柴桑在皇太極麵前很局促。
“我和多爾袞今天去了報恩寺。”皇太極直視著柴桑說。
“劉百萬告訴我了。”
“可我感覺你也在寺中,隻是比我稍提前到此。”
“什麽也瞞不過你。”
“我隻是感覺而已。我想和你問問梅曉玉母子的事,請如實相告。”
兩個人圍繞這個話題談了很久,客人陸續到了,他倆的談興卻依濃。中間,除了添茶倒水的人來過,便是皇太極給多爾袞交代了一件事,再無任何打擾。
沈陽這邊的人來齊後,劉百萬請皇太極和柴桑出了套間。皇太極發現多了兩個人,原來是劉百萬將商道上的兩個合作夥伴也請來了。
“久仰黃英雄、柴英雄大名,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能一睹兩位英雄風采,也不枉在江湖上行走多年。”
兩個商人施著禮以極恭敬的神態說。
“兩位兄弟一直想見見二位,之前沒說是怕被拒絕,有點冒昧,請二位見諒!”劉百萬淺笑著施禮說。
“朋友多了路好走啊!感謝劉員外才對呀!”皇太極笑意爽朗地說。
劉百萬和兩位商人聽了此話,立刻輕鬆了下來。
“黃英雄此次專為太妃超度之事來沈,百忙之中抽出時間與諸位相聚實屬不易,我們先敬黃英雄一杯吧!”
皇太極聽著劉百萬為滿足自身虛榮的胡言並不辯解,隻淡淡說了聲:“等黃某與柴兄請的貴客到了再把盞不遲!”
“柴英雄,聽說你和範文程有來往。”
“生意人還真是眼觀六路、耳聽八麵呀!”
“範文程算是把自己廢了,也把範氏一門的貴脈斷了。”
“這個窮酸還是一根筋,我有個朋友開高價讓他專為人寫狀子打官司,不料他竟以''窮死不做賊,冤死不告狀,修德能改命''斷然拒絕了。”
“一個吃著紅薯幹的庶民卻操著權貴們操的心,常常寫一些民為本之類的文章在私塾裏講授。”
“他在釋放懷才不遇嘛,把自己當宰相,把學堂的娃娃們當成朝臣。心比天高,可惜命比紙薄呀!”
“聽說有年大年三十,他把一個賊活活氣死了。”
“稀罕,說來聽聽!”
“有年大年三十,賊到了他家門口,聽他對妻兒們說這是肥肉、這是瘦肉、這是排骨之類的話,賊聽得直流口水。賊挨著凍直等他全家睡下後便下手,卻發現是一大盤吃剩的煮紅薯。耽擱了賊到別家尋光陰也就罷了,偏讓這賊過了個挨餓的年三十,賊回到家氣得一躺不起,險些送了病。”
“還有更精彩的哩!有年正月初二知府大人請客,來者皆是大包小包,唯有他拿了自己抄寫的《心經》《道德經》。他剛離開,知府大人就把這兩幅''墨寶''賞了下人。”
由一商人將話題挑起,在座者七嘴八舌在嘲損範文程中自我熱烈著。
恰此時,門口的下兩個鸚鵡像比賽般地“一根筋一根筋”、“窮酸窮酸”輪換反複叫起來。
“可悲可惜呀!這些隻在錦衣玉食中貪戀籠中富足的、自我貢高的鸚鵡們,怎知鴻鵠之誌呢?!”
皇太極的感歎讓所有自我熱烈的人們立刻靜了下來。
此時,客棧掌櫃的推門進來躬身施禮說:“黃大人等的貴客到了!”
“柴兄,你我同到門口相迎!”皇太極與柴桑起身正欲到門口,卻聽客棧掌櫃說:“範先生好!”
剛剛自我熱烈的人們的目光齊刷刷聚焦到了門口,各個瞠目結舌,呆立在原地。
他們看到了剛剛被他們“熱議”的範文程端站在了門口。
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章分解!
皇太極掃了一眼哲哲寫的信。
看到桌上的飛刀,皇太極不慌不忙地撥下來,取下綁在飛刀上的字條,“早離沈陽無大礙,若多逗留禍自來”兩句潦草的話映入眼簾。
皇太極看了看字條,忽然皺起了眉頭,轉身對眼裏驚恐未散的哲哲說:“你的兄長柴桑也到了沈陽”。
哲哲瞪大眼睛望著神態自若的皇太極,眼神裏有疑問也有渴望。此刻,她真想被愛人擁入懷中,但皇太極卻避開了她的眼神,拉著她的衣袖離開了書房。
“明天一早就離開沈陽去科爾沁嗎?”哲哲低聲問。
“大舅哥都到沈陽來迎咱們了,咱們怎能悄無聲息地離開呢?”皇太極的語氣很平靜,但這平靜裏有一股無形的疏遠,哲哲感到皇太極看到了自己寫給兄長的話。
此夜無話,唯有夜半雨打芭蕉的聲音在天地間回蕩。
“我那柴義兄也到了沈陽,他可曾來過府上?”吃早飯時皇太極似乎不經意地問。
“此番沒來,不過,每次梅姑娘母女來到沈陽後,他必定前來。”範文程將夾起的菜放到粥裏回應。
哲哲這才明白,他們昨天說到今天的“柴義兄”原來就是自己的兄長柴桑。自從嫁給皇太極,她這是第二次回娘家,娘家的事,盡管知道的不是太多,但他知道兄長雖對漠北蒙古的聯姻不滿意,但卻也是夫妻相安,且有了一雙兒女,長子吳克善已十五歲,大女兒已經十歲過了。為什麽兄長會對這對母子如此上心?哲哲似乎想起了什麽,突然對範文程說的梅園有了記憶的喚醒。
哲哲湊過去低聲對坐在身邊的範夫人說話,範夫人卻因昨天那一遭今天變得十分安靜,對哲哲的問話並不答茬。
“嫂嫂辛苦了!兄弟得罪之處請諒解。”皇太極含笑望著範夫人謙和而語。
“黃兄弟不必客氣,是我在貴人麵前失了大禮。午飯想吃啥?我早點準備。‘’範夫人說話的樣子很賢淑。
“我要出去走走,午飯不回來吃了。”皇太極說的很輕鬆,哲哲的心卻很沉重。
在沈陽報恩寺附近的蓬萊客棧,皇太極帶著多爾袞與沈陽首富劉百萬坐在臨窗的房間裏品茗,多爾袞發現八哥心事重重,堅定而明亮眼晴此刻變得似霧像雲捉摸不透,一直望著報恩寺的方向若有所尋。
“黃公子此番沒到報恩寺敬香嗎?”
“還沒前往。今天並非十齋日,也非佛菩薩聖誕日,為何前往寺裏的人那麽多?”
“黃公子難道不知,今天有大施主要做超度?”
“大施主?”
“宮中剛薨了一個祖籍沈陽的太妃,今天正好是頭七,她的娘家人因其托夢,便得了恩準從京城趕到原籍超度。”
“哦,竟有這事?”皇太極似乎對此事很有興趣。
“黃公子常常行走於達官貴人之間,竟然不知?大家還猜您若非皇室中人便是三公之後呢。劉某原以為你此番是為太妃之事而來。”劉百萬的話坦誠中帶著失望,態度也不似之前殷勤。
“我隨兄長去了趟南洋,一回來就直奔沈陽,沒回京城,當然不知道宮中發生的事。”多爾袞立刻接過話茬,並將父汗生日時送他的南洋瑪瑙胸牌搗出來把玩。
劉百萬又恢複了之前的態度。
“我這會兒要去報恩寺一趟,晚上就在此請沈陽的朋友聚聚。柴兄也來了,煩請劉員外把柴兄和這幾位朋友代請一下,留三個座位,黃某還有一個重要朋友相邀。”皇太極說著便將一張紙條和一根金條放在了劉百萬麵前……。
皇太極進得報恩寺,但見寺中擠滿了人;大雄寶殿的裏裏外外擺滿了花果和供品,點了很多燈;觀音殿、地藏殿前跪滿了穿白戴孝的人,還有很多氣丐在人群裏。
寺裏的僧眾正在做三時係念的大超度。皇太極看了看牆上的超度內容,還有放焰口。
皇太極按常規禮拜了各個殿的佛菩薩,唯有觀音、地藏兩殿無法進去。
他始終在尋找一雙夢中的眼晴,但卻始終沒發現。
“請問大嫂,今天寺中為何有這麽多人?觀音殿和地藏殿可以進去嗎?”皇太極對一個前往觀音殿、地藏殿供齋的幫灶居士施禮問話。
“趙太妃的頭七超度呀!盡管趙太妃的親娘家人都在京城,平時與老家的親房、親戚並無多大來往,但因這次是聖恩,太妃親堂的娘家六親都來了,懷著好奇心為太妃超度暖場的人也不少。因寺中有大施主超度供齋時施食貧病的傳統,所有城中的乞丐們便都來了。”
皇太極暗想:已故的明熹宗與現在的明思宗是兄弟,明熹宗去世時隻有23歲,那麽這個太妃也非高壽。梅姑娘母女與這太妃有關係嗎?
“阿彌陀佛!居士大嫂,觀音殿和地藏殿可以進去嗎?”
“這位兄弟,我看你拜佛菩薩的心很誠。各殿的佛菩薩你都挨個拜了,下次再拜觀音、地藏吧!今天恐不太方便。”
“我們兄弟遠道而來,明早就要離開,還煩請大嫂多行方便,成全誠心禮佛人的心願也是行大善嘛!”多爾袞施禮說。
“好吧!我先進去看看。”
居士大嫂笑盈盈地向觀音殿走去,皇太極拍了拍多爾袞的肩頭說:“沒想到十四弟如此聰慧,以後陪八哥多走走。”
皇太極在居士大嫂的帶領下,拜過了觀音殿,又走進了地藏殿。在敬完香欲退出時,他的眼前一亮,他看到了那個在夢中、在心頭閃現過無數次的身影。可那雙如詩如夢的眼睛卻貫注在《地藏菩薩本願經》中,對他的存在渾然不覺。
一身縞素的她如白衣觀音般莊嚴,又如仙子般脫塵,跪在地藏像前虔誠讀誦經典的樣子專注到令人仰望。
皇太極站了好久,始終不見她的目光離開經卷,卻感受到跪在她身邊的一雙冷冷的眼睛瞪著他,他立刻感覺到那目光裏有老鷹護小鷹的銳利,他斷定這就是她的母親了。母女二人的全身縞素,使他開始時模糊的疑問有了逐步清晰的答案。
走出地藏殿的一刻,他不由自主又回了一下頭,依然不見那雙夢中眼睛的閃現。
皇太極在齋堂喝過茶後,翻看書架上的佛經,對一本讀誦《地藏菩薩本願經》感應的公案集結一口氣讀完。不覺已過了午時,居士大嫂告訴他開飯時間要到未時以後。皇太極本打算在寺內吃齋飯,恰此時劉百萬遣人來請他速回,他便遺憾地離開了報恩寺。
到得蓬萊客棧,才知是劉百萬先請來了柴桑。
“柴兄別來無恙?”
“托賢弟福,一切安好!”
兩人的問答讓多爾袞很吃驚。這不是八嫂的哥哥嗎?大舅哥和妹夫怎麽變成了陌生人?多爾袞想和柴桑打個招呼,但柴桑裝著不認識他。
多爾袞用疑惑的目光望了八哥一眼,皇太極立刻意識到臨來的路上少給多爾袞叮囑了一句話。
“嶽威,快見過柴英雄,他是我的義兄。”皇太極忙對多爾袞說。
“小弟黃嶽威見過柴兄!請多關照!”多爾袞敏捷的反應令皇太極十分欣喜。
“黃乾坤、黃嶽威,名如其人呀!柴某今天又多了一位小兄弟,今晚真該痛飲一番。”
八哥給自己隨便取的這個臨時名字,竟然得到了柴桑的讚賞,多爾袞滿心歡喜。
“你和劉員外在這兒招呼著,我和柴兄借一步說話。”皇太極用極信任的目光望著多爾袞叮囑,然後與柴桑走進了布置雅致的小套間裏。
劉百萬忙命人將茶點、水果、幹果端了進去。
“大哥風塵仆仆從科爾沁來到沈陽相迎,為何要用飛刀傳書的方式見麵?”皇太極的神情極為淡定。
“因太妃超度之事,聚到沈陽的人員比較複雜,怕不利於你和哲哲,又不好唐突見麵,便用飛刀傳書。”兩人獨處時,柴桑在皇太極麵前很局促。
“我和多爾袞今天去了報恩寺。”皇太極直視著柴桑說。
“劉百萬告訴我了。”
“可我感覺你也在寺中,隻是比我稍提前到此。”
“什麽也瞞不過你。”
“我隻是感覺而已。我想和你問問梅曉玉母子的事,請如實相告。”
兩個人圍繞這個話題談了很久,客人陸續到了,他倆的談興卻依濃。中間,除了添茶倒水的人來過,便是皇太極給多爾袞交代了一件事,再無任何打擾。
沈陽這邊的人來齊後,劉百萬請皇太極和柴桑出了套間。皇太極發現多了兩個人,原來是劉百萬將商道上的兩個合作夥伴也請來了。
“久仰黃英雄、柴英雄大名,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能一睹兩位英雄風采,也不枉在江湖上行走多年。”
兩個商人施著禮以極恭敬的神態說。
“兩位兄弟一直想見見二位,之前沒說是怕被拒絕,有點冒昧,請二位見諒!”劉百萬淺笑著施禮說。
“朋友多了路好走啊!感謝劉員外才對呀!”皇太極笑意爽朗地說。
劉百萬和兩位商人聽了此話,立刻輕鬆了下來。
“黃英雄此次專為太妃超度之事來沈,百忙之中抽出時間與諸位相聚實屬不易,我們先敬黃英雄一杯吧!”
皇太極聽著劉百萬為滿足自身虛榮的胡言並不辯解,隻淡淡說了聲:“等黃某與柴兄請的貴客到了再把盞不遲!”
“柴英雄,聽說你和範文程有來往。”
“生意人還真是眼觀六路、耳聽八麵呀!”
“範文程算是把自己廢了,也把範氏一門的貴脈斷了。”
“這個窮酸還是一根筋,我有個朋友開高價讓他專為人寫狀子打官司,不料他竟以''窮死不做賊,冤死不告狀,修德能改命''斷然拒絕了。”
“一個吃著紅薯幹的庶民卻操著權貴們操的心,常常寫一些民為本之類的文章在私塾裏講授。”
“他在釋放懷才不遇嘛,把自己當宰相,把學堂的娃娃們當成朝臣。心比天高,可惜命比紙薄呀!”
“聽說有年大年三十,他把一個賊活活氣死了。”
“稀罕,說來聽聽!”
“有年大年三十,賊到了他家門口,聽他對妻兒們說這是肥肉、這是瘦肉、這是排骨之類的話,賊聽得直流口水。賊挨著凍直等他全家睡下後便下手,卻發現是一大盤吃剩的煮紅薯。耽擱了賊到別家尋光陰也就罷了,偏讓這賊過了個挨餓的年三十,賊回到家氣得一躺不起,險些送了病。”
“還有更精彩的哩!有年正月初二知府大人請客,來者皆是大包小包,唯有他拿了自己抄寫的《心經》《道德經》。他剛離開,知府大人就把這兩幅''墨寶''賞了下人。”
由一商人將話題挑起,在座者七嘴八舌在嘲損範文程中自我熱烈著。
恰此時,門口的下兩個鸚鵡像比賽般地“一根筋一根筋”、“窮酸窮酸”輪換反複叫起來。
“可悲可惜呀!這些隻在錦衣玉食中貪戀籠中富足的、自我貢高的鸚鵡們,怎知鴻鵠之誌呢?!”
皇太極的感歎讓所有自我熱烈的人們立刻靜了下來。
此時,客棧掌櫃的推門進來躬身施禮說:“黃大人等的貴客到了!”
“柴兄,你我同到門口相迎!”皇太極與柴桑起身正欲到門口,卻聽客棧掌櫃說:“範先生好!”
剛剛自我熱烈的人們的目光齊刷刷聚焦到了門口,各個瞠目結舌,呆立在原地。
他們看到了剛剛被他們“熱議”的範文程端站在了門口。
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