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將軍夫人聽到管家所言,心中暗吃了一驚,將海蘭珠的手緊緊拉住說:“姑娘先別急,我再想想辦法。”
海蘭珠卻淡定地說:“生死由命,富貴在天,該來的遲早會來。”
將軍夫人吃驚地上下打量著海蘭珠,她無法將海蘭珠的淡定從容與其年齡聯係起來,但她卻深深感覺到眼前這個女子走過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心路。
海蘭珠此刻正在將整個院子和每個房間的布置放在九宮格中細細品研,發現風水的擺布生克相宜,海蘭珠暗想:是設計者深諳易經、奇門遁甲?還是主人的積功累德讓此處的布置暗合天意?不禁對“天人合一”有了新的感悟。
“中元節將至,我想買點祭品祭拜我的父母,不知可有合適處?”
將軍夫人望著沉靜得有點讓人心痛的海蘭珠,不知她問的是買祭品的地方還是祭拜的地方。但她不想再囉嗦細問,便挨著海蘭珠坐下說:“離此三裏處有個普救寺,很多漢人中元節都會到寺中立牌位祭亡故的親人,寺附近就可買到祭品。”
海蘭珠微笑著點點頭,拉著將軍夫人往前走。
中藥、針炙的神奇和內心的平和,不僅讓海蘭珠陽氣大升,而且讓她開始了脫胎換骨的漸變。
七天後的傍晚,將軍夫人帶著兩個侍女來看望海蘭珠,一個侍女抱了一盆鮮花,一個侍女抱了宣紙和香墨。
“托人給福晉說了,她給麵子了,你可安心再調養調養。”將軍夫人將侍女懷中的一品紅放在海蘭珠炕頭的花架上笑著說。另一個侍女忙將宣紙和香墨放在書桌上。
海蘭珠將一幅剛畫的觀音像從書架最高處拿下來遞給將軍夫人說:“唯此可表感恩!”
將軍夫人打開畫,看到觀音聖像忙說:“觀音菩薩怎麽這樣眼熟?我好像在哪裏見過這幅畫。”
“這尊觀音的慈眉善目極像了夫人。”兩個侍女異口同聲地說。
將軍夫人忙將觀音像髙高舉起,看看聖像再看看海蘭珠。
“千江有水千江月,千處祈求千處應。大慈大悲善門開,菩薩化顯在人間。”
將軍夫人熱淚盈眶……。
當晚海蘭珠在讀湧《地藏經》時身心舒暢,當讀到第十一品“地神護法品”時竟淚如泉湧。讀誦完《地藏經》,感覺渾身像蛻去了一層舊皮一樣輕爽。她忽然想起過去在誦十二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時有過幾次這般現象,因此品的特殊,加之自己正在經曆斷舍離前的曆煉修心,便認為那種感應很正常。
“我已心靜如水,雖達不到如如不動,卻也波瀾不驚,怎麽會在讀此品時淚如泉湧?”海蘭珠不斷在心中發問……。
此刻,媧皇正被王母邀到瑤池品茗談天界封女神之事。
“紫玉該回天界封上神了,她此次曆劫太苦,本宮不忍心她再受苦了。”
“本座已商地母將她周圍的蠱咒及邪風清除,她也練就了一顆萬毒不侵、刀槍不入的金剛心,正是濟蒼生的最佳狀態,急急召她回來做甚?”
“為何不早請地母除蠱清邪,偏等到她無路可走時才如此?”
“本座對紫玉的疼愛不遜娘娘,觀音大士總說她的難未滿,要等她難滿後方可苦盡甘來,眼下這一關也快過了。觀音說紫玉將來要在佛國受封,封上神之事娘娘操就不必操心了。”
“那次紫玉奔赴梅隱園遇到誣陷她的惡女,觀音對本宮說那是最後一難,怎麽還在遭難?”
“觀音說是龍女算錯了,還說護法們總說紫玉慈善有餘、斷舍離不足,總要給傷害她的人們斷惡修善的機會,使得護法們具有的殺伐果斷變得猶豫不決,或許因這點觀音還想磨煉她。這次經曆了斷舍離的生死考驗,該是最後一難了。”
“最後一難過了,她何去何從呢?那些讓她飽經風霜者有幾個知道悔改?昔日阻撓唐僧取經的妖魔鬼怪都被收拾了,可阻撓她以正法護國泰民安者卻仍在惹禍招災。”
“觀音說她自有安排。觀音近日似乎正在查唐僧取經路上製造麻煩的妖孽們的前因後果。”
“哦,有這事?本宮已好久未到紫竹林,今日媧皇何不與本宮一起去紫竹林享受妙音禪韻?”
“不勞二位大架,貧僧已約了二位尊者來瑤池品仙桃。”
話音剛落,就見觀音與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從祥雲上落下走了過來。
王母起身相迎,正在納悶觀音此行為何時,忽聽門外傳來一聲“玉帝駕到!”
接著就看到玉帝帶了文昌帝君和托塔李天王走了進來,把所有的隨從都留在了門外。
互相見過禮後,王母說:“昨夜夢見鴻鈞老祖在瑤池栽下一顆仙桃樹,樹很快就結出了九顆大大的仙桃,今日一早查看,桃樹桃子都沒變化。今天幾位多年不到瑤池的聖者都來了,賓主聚在一起是八位,加上夢裏的鴻鈞老祖正好九位,原來夢應在此,三界定有大好事了。”
“娘娘道心至誠感應,三界之福!”太上老君微微一笑說。
賓主按規矩坐定之後,玉帝施一禮說:“天界封神在即,昔日唐三藏取經路上興風作浪、製造麻煩的妖孽們,有的是自己偷偷下凡揚五耀六的;有的是慈航大士與各位聖者為湊夠九九八十一難撥派的;有的被收拾後悔過自新潛心修道;有的心存怨恨不知悔改。按照慈航大士的吩咐,已命文昌帝君和李天王做了詳細分類,封神時自然區別對待。現將分類和各自所封之位呈上,望各位尊者審度!”
玉帝說完,便示意文昌帝君將冊子送到在坐者手中。
在坐者看完冊子都不約而同朝著觀音點點頭。
“那些不知悔改者隻好再投畜牲、惡鬼胎受苦了。”
“擇日不如撞日,今日何不把封神榜名單拿出來共商?”王母笑著插話說。
“封神榜還得些時日,有些事情還沒弄清楚。”
“紫玉為弘正道、勸人向善受了那麽多的苦,該封上神了吧?!”王母因有觀音、媧皇在,便破天荒地問起玉帝。
玉帝微皺了一下眉,似有難為之意。
“有媧皇和觀音在,娘娘還愁紫玉封神之事?依慧根做菩薩、為上神皆可,隻是時間而已。”元始天尊拈著胡須笑望著王母一字一句說。
“話既然說到此處,不免把磨難紫玉者的前塵後世都聊聊,以便早將這些魂歸位,等到時機成熟,該上天的上天,該投人胎的投人胎,該到地獄、惡鬼、畜牲三惡道的趕緊調派。”媧皇表情凝重地說。
“議此事要有地藏菩薩王在場呀!”玉帝難為情地說。
“菩薩正在趕來的路上。”元始天尊在手指上掐算著說。
祥雲繚繞的天空忽然飄灑片片黃色、紫色、粉色的花雨,在祥雲與花雨的簇擁中,地藏菩薩踩的黃蓮花降落瑤池。
“九顆仙桃的寓意這麽準,可見王母的道行更深了!”媧皇吃了口仙桃說。
見過禮後,地藏拿出一個冊子遞與文昌帝君說:“這是紫玉仙子的金冊,這裏有她兩世下凡的記載,每個或成全或阻撓者的前塵今事皆有詳細記載。”
“尊者,難道內中也有觀音大士撥派湊劫難數者?”王母合掌恭敬問地藏王。
“當然,也有媧皇一念慈心想讓她們助紫玉修行培功德,卻反成了阻撓者的。”
“本座清楚這些事,地藏菩薩隻管秉公處理就是。”
“將菩提祖師那日金殿所傳真言念七遍,再說三聲金冊變九,就會有九本金冊在你手中,正好大家各持一冊。”
文昌將金冊舉上頭頂,念念有詞,剛念到第九遍,忽然一陣狂風大作,金冊被吹得無影無蹤。
幾個道高法深的佛道高手竟被這突如其來的襲擊弄得麵麵相覷。
“魔道將紫玉盯得太緊,我等在天上說她的事尚且如此,可見她在人間的每一步有多麽艱難!”地藏菩薩轉動著手中的紫色明珠說。
“下一步該怎麽辦?”
“找到金冊定因果,實在找不到,紫玉的心便是最好的考量。”
“她已過了斷舍離大關,修成刀槍不入的金剛心,不再為難護法,也不會慈悲泛濫,應該是尊者定因果的好助手。”
“恐怕她會走極端,從總想給人悔過自新的機會變成殺伐太果斷。”
“本座希望她這樣!”
“可她決不會這樣的!”
“金冊在這裏!”王母的驚喜聲將所有在場者的目光聚焦到她身旁的檀木托盤上。
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章分解!
海蘭珠卻淡定地說:“生死由命,富貴在天,該來的遲早會來。”
將軍夫人吃驚地上下打量著海蘭珠,她無法將海蘭珠的淡定從容與其年齡聯係起來,但她卻深深感覺到眼前這個女子走過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心路。
海蘭珠此刻正在將整個院子和每個房間的布置放在九宮格中細細品研,發現風水的擺布生克相宜,海蘭珠暗想:是設計者深諳易經、奇門遁甲?還是主人的積功累德讓此處的布置暗合天意?不禁對“天人合一”有了新的感悟。
“中元節將至,我想買點祭品祭拜我的父母,不知可有合適處?”
將軍夫人望著沉靜得有點讓人心痛的海蘭珠,不知她問的是買祭品的地方還是祭拜的地方。但她不想再囉嗦細問,便挨著海蘭珠坐下說:“離此三裏處有個普救寺,很多漢人中元節都會到寺中立牌位祭亡故的親人,寺附近就可買到祭品。”
海蘭珠微笑著點點頭,拉著將軍夫人往前走。
中藥、針炙的神奇和內心的平和,不僅讓海蘭珠陽氣大升,而且讓她開始了脫胎換骨的漸變。
七天後的傍晚,將軍夫人帶著兩個侍女來看望海蘭珠,一個侍女抱了一盆鮮花,一個侍女抱了宣紙和香墨。
“托人給福晉說了,她給麵子了,你可安心再調養調養。”將軍夫人將侍女懷中的一品紅放在海蘭珠炕頭的花架上笑著說。另一個侍女忙將宣紙和香墨放在書桌上。
海蘭珠將一幅剛畫的觀音像從書架最高處拿下來遞給將軍夫人說:“唯此可表感恩!”
將軍夫人打開畫,看到觀音聖像忙說:“觀音菩薩怎麽這樣眼熟?我好像在哪裏見過這幅畫。”
“這尊觀音的慈眉善目極像了夫人。”兩個侍女異口同聲地說。
將軍夫人忙將觀音像髙高舉起,看看聖像再看看海蘭珠。
“千江有水千江月,千處祈求千處應。大慈大悲善門開,菩薩化顯在人間。”
將軍夫人熱淚盈眶……。
當晚海蘭珠在讀湧《地藏經》時身心舒暢,當讀到第十一品“地神護法品”時竟淚如泉湧。讀誦完《地藏經》,感覺渾身像蛻去了一層舊皮一樣輕爽。她忽然想起過去在誦十二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時有過幾次這般現象,因此品的特殊,加之自己正在經曆斷舍離前的曆煉修心,便認為那種感應很正常。
“我已心靜如水,雖達不到如如不動,卻也波瀾不驚,怎麽會在讀此品時淚如泉湧?”海蘭珠不斷在心中發問……。
此刻,媧皇正被王母邀到瑤池品茗談天界封女神之事。
“紫玉該回天界封上神了,她此次曆劫太苦,本宮不忍心她再受苦了。”
“本座已商地母將她周圍的蠱咒及邪風清除,她也練就了一顆萬毒不侵、刀槍不入的金剛心,正是濟蒼生的最佳狀態,急急召她回來做甚?”
“為何不早請地母除蠱清邪,偏等到她無路可走時才如此?”
“本座對紫玉的疼愛不遜娘娘,觀音大士總說她的難未滿,要等她難滿後方可苦盡甘來,眼下這一關也快過了。觀音說紫玉將來要在佛國受封,封上神之事娘娘操就不必操心了。”
“那次紫玉奔赴梅隱園遇到誣陷她的惡女,觀音對本宮說那是最後一難,怎麽還在遭難?”
“觀音說是龍女算錯了,還說護法們總說紫玉慈善有餘、斷舍離不足,總要給傷害她的人們斷惡修善的機會,使得護法們具有的殺伐果斷變得猶豫不決,或許因這點觀音還想磨煉她。這次經曆了斷舍離的生死考驗,該是最後一難了。”
“最後一難過了,她何去何從呢?那些讓她飽經風霜者有幾個知道悔改?昔日阻撓唐僧取經的妖魔鬼怪都被收拾了,可阻撓她以正法護國泰民安者卻仍在惹禍招災。”
“觀音說她自有安排。觀音近日似乎正在查唐僧取經路上製造麻煩的妖孽們的前因後果。”
“哦,有這事?本宮已好久未到紫竹林,今日媧皇何不與本宮一起去紫竹林享受妙音禪韻?”
“不勞二位大架,貧僧已約了二位尊者來瑤池品仙桃。”
話音剛落,就見觀音與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從祥雲上落下走了過來。
王母起身相迎,正在納悶觀音此行為何時,忽聽門外傳來一聲“玉帝駕到!”
接著就看到玉帝帶了文昌帝君和托塔李天王走了進來,把所有的隨從都留在了門外。
互相見過禮後,王母說:“昨夜夢見鴻鈞老祖在瑤池栽下一顆仙桃樹,樹很快就結出了九顆大大的仙桃,今日一早查看,桃樹桃子都沒變化。今天幾位多年不到瑤池的聖者都來了,賓主聚在一起是八位,加上夢裏的鴻鈞老祖正好九位,原來夢應在此,三界定有大好事了。”
“娘娘道心至誠感應,三界之福!”太上老君微微一笑說。
賓主按規矩坐定之後,玉帝施一禮說:“天界封神在即,昔日唐三藏取經路上興風作浪、製造麻煩的妖孽們,有的是自己偷偷下凡揚五耀六的;有的是慈航大士與各位聖者為湊夠九九八十一難撥派的;有的被收拾後悔過自新潛心修道;有的心存怨恨不知悔改。按照慈航大士的吩咐,已命文昌帝君和李天王做了詳細分類,封神時自然區別對待。現將分類和各自所封之位呈上,望各位尊者審度!”
玉帝說完,便示意文昌帝君將冊子送到在坐者手中。
在坐者看完冊子都不約而同朝著觀音點點頭。
“那些不知悔改者隻好再投畜牲、惡鬼胎受苦了。”
“擇日不如撞日,今日何不把封神榜名單拿出來共商?”王母笑著插話說。
“封神榜還得些時日,有些事情還沒弄清楚。”
“紫玉為弘正道、勸人向善受了那麽多的苦,該封上神了吧?!”王母因有觀音、媧皇在,便破天荒地問起玉帝。
玉帝微皺了一下眉,似有難為之意。
“有媧皇和觀音在,娘娘還愁紫玉封神之事?依慧根做菩薩、為上神皆可,隻是時間而已。”元始天尊拈著胡須笑望著王母一字一句說。
“話既然說到此處,不免把磨難紫玉者的前塵後世都聊聊,以便早將這些魂歸位,等到時機成熟,該上天的上天,該投人胎的投人胎,該到地獄、惡鬼、畜牲三惡道的趕緊調派。”媧皇表情凝重地說。
“議此事要有地藏菩薩王在場呀!”玉帝難為情地說。
“菩薩正在趕來的路上。”元始天尊在手指上掐算著說。
祥雲繚繞的天空忽然飄灑片片黃色、紫色、粉色的花雨,在祥雲與花雨的簇擁中,地藏菩薩踩的黃蓮花降落瑤池。
“九顆仙桃的寓意這麽準,可見王母的道行更深了!”媧皇吃了口仙桃說。
見過禮後,地藏拿出一個冊子遞與文昌帝君說:“這是紫玉仙子的金冊,這裏有她兩世下凡的記載,每個或成全或阻撓者的前塵今事皆有詳細記載。”
“尊者,難道內中也有觀音大士撥派湊劫難數者?”王母合掌恭敬問地藏王。
“當然,也有媧皇一念慈心想讓她們助紫玉修行培功德,卻反成了阻撓者的。”
“本座清楚這些事,地藏菩薩隻管秉公處理就是。”
“將菩提祖師那日金殿所傳真言念七遍,再說三聲金冊變九,就會有九本金冊在你手中,正好大家各持一冊。”
文昌將金冊舉上頭頂,念念有詞,剛念到第九遍,忽然一陣狂風大作,金冊被吹得無影無蹤。
幾個道高法深的佛道高手竟被這突如其來的襲擊弄得麵麵相覷。
“魔道將紫玉盯得太緊,我等在天上說她的事尚且如此,可見她在人間的每一步有多麽艱難!”地藏菩薩轉動著手中的紫色明珠說。
“下一步該怎麽辦?”
“找到金冊定因果,實在找不到,紫玉的心便是最好的考量。”
“她已過了斷舍離大關,修成刀槍不入的金剛心,不再為難護法,也不會慈悲泛濫,應該是尊者定因果的好助手。”
“恐怕她會走極端,從總想給人悔過自新的機會變成殺伐太果斷。”
“本座希望她這樣!”
“可她決不會這樣的!”
“金冊在這裏!”王母的驚喜聲將所有在場者的目光聚焦到她身旁的檀木托盤上。
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