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喜上回在李家集廟會上收了一個壇子,在與老黃的相處談話中,居然發現他對明清曆史很有研究。
她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把壇子抱給他看看。沒想到老黃一眼看出這壇子就是明代宣德年間的東西。
這可把二喜樂的見牙不見眼。最近趁著農忙放假,二喜天天找老黃學習一些關於文物的知識。萬一哪天能用上,再撿個漏呢!
農忙還沒結束,林秀蘭就帶著小喜進了城。城裏的製衣廠開工了,王建設忙著當二道販子掙快錢,製衣廠就交給了林秀蘭。
林秀蘭臨走前,二喜讓老媽進城後給小喜找個保姆。林秀蘭不以為然,一個孩子她還看不了啦?自己這樣的人家哪配用保姆!
到了城裏第三天,林秀蘭就吃不消了。原因無他,還是因為二喜。二喜給王建設出的主意,工廠工人沒有基本工資,按計件單價和數量以及質量計算工資。
幹的越多越好,工資越高。而且是按貨的批次付工資,幹的越快,拿錢越快!
好多抱著試一試的工人幹完第一天後,暗自計算工資的時候就不淡定了。從此以後加班是常態,有時候能幹到夜裏十點。
夜裏帶孩子的林秀蘭可熬不住了。請看大門的柴大爺幫忙找保姆,就一個條件——老實本分。
第二天,柴大爺找的保姆就來了,是一個幹淨利索的中年婦女。這人叫胡月紅,家就是縣城的,離廠子不遠。她也是個可憐人,嫁過兩個丈夫,都因病過世。兩次婚姻也沒生下個一兒半女的。第二任丈夫死後,就被婆家轟回了娘家。
回到娘家的胡月紅,並沒有得到哥哥嫂子的心疼憐憫。反而一心想把她再嫁出去。可相親對象一聽說她死了兩任丈夫後都紛紛打了退堂鼓,並說她克夫方子。後來她克夫的名聲越傳越遠,再也沒能嫁出去。
因不想看哥哥嫂子的角色,這些年,胡月紅一直都在在外麵租房住,打些零工養活自己。柴大爺是她的親舅,她的父母當然心疼她,可人老了,自己都要看人臉色,哪能顧得了她。
廠裏廂房裏都做了倉庫,林秀蘭就騰出正房西屋給胡月紅和小喜住。看她帶了小喜幾天,事事妥帖周到,比林秀蘭這個親媽做的都要好。在承諾給她開一月100的工資後,就徹底撒開手,全身心投入到工廠生產中。
小王莊的二喜姐妹還是由王川看顧,隻不過吃飯確是在殷老太家。家裏的地托付給了王建文和王建立。
城裏工廠開業的第三天,王建設拉回一部分布料給兩個弟弟,並以每台機器每月10元的價格出租給了他們。在留下衣服底版後,王建設又開始跑他的生意。
這批布料在半個月後全部做成成衣出倉,趕上了秋季最後一波銷售熱潮。二喜的倆叔叔在又掙到一波快錢後,決定購買租用的機器。最後王建設在收了他們半個月租金後,以每台一百塊的價格賣給了他們。
二喜本以為討飯吃的生活就要結束,沒想到王建設又搞到了一批條絨布,準備接著幹。這下二喜不幹了,韓小風也不幹了。一個不想為了三頓飯來回奔波,一個想念相伴幾十年的老伴兒。
還是二喜打電話給林秀蘭,出了個很好的主意。就是讓胡月紅回小王莊照顧四個孩子。林秀蘭覺得這個主意很合理。反正她在工廠也顧不上孩子,不如讓幾個孩子團聚。在林秀蘭150塊的高工資誘惑下,胡月紅打算去小王莊試一段時間。
胡月紅的到來讓每個人都很滿意包括胡月紅自己。在胡月紅潛意識的印象中,這三個長時間沒父母管教的孩子是髒汙野蠻沒有禮貌的。
結果第一次的見麵,就讓她對這幾個孩子印象很好。幾個孩子衣著幹淨整潔,對她的態度也禮貌尊敬。家裏更是一塵不染。在得知家務都是幾個孩子在整理時,胡月紅當即決定長期留下來。
林秀蘭看雙方都很滿意,在留下了一個月的家用後,當天下午就心急如焚的趕回廠子。
所有人都步入了正軌,隻有一個人不開心,那就是王清風。殷老太看孫子的情緒不高,提醒他可以去二喜家蹭飯後。這才讓王清風有了笑容。
此後的日子裏,王清風每天放學後,都會經常到二喜家吃飯。胡月紅很喜歡這個漂亮的小男孩,每次來都會跟著二喜叫她大姑。
胡月紅在小王莊呆的第十天,二喜就找她單獨談了一次心。二喜一臉的關心體貼:“大姑,你來這些天,有啥不適應的不?我們有什麽做得不好不對的,您就直說。我爸媽不在家,您就是我的長輩。你可千萬不能跟我們客氣。”
“你們很好,哪有什麽不對的。剛來這兒的幾天是有些不適應,這幾天好多了。你們叫我一聲大姑,我就拿你們當自己家孩子。”胡月紅是真得很滿意。
這幾個孩子每天洗漱,上學,洗衣服都是自己管自己,每天還都積極的做家務。除了做飯不沾手,甚至還抽時間幫忙帶小喜。就連五虛歲的三喜也從不搗亂,讓她輕鬆不少。
要說不適應的還真有,隻要出門就有人打聽她的事兒,打聽這家的事兒。甚至有些人瞧不起做保姆的自己。
可有一回,路口幾個媳婦子說她的閑話,也就是什麽伺候人的,下人什麽的之類的閑話。
胡月紅心裏明白,這些人就是故意說給路過的她聽的,她們就是通過貶低自己這個城裏人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正好這些話讓放學的二喜聽到了,小丫頭立馬就不幹了。
她還從來不知道小女娃能有那麽大氣性。二喜衝回家,不一會兒拿著菜刀就到處追那幾個八婆,一邊追一邊罵:“一個個吃飽沒事兒幹,敢編排我大姑,他是我爸認下的大姐,就是我親姑。一幫子黑心爛肺的八哥鸚鵡。你再敢瞎巴巴,我割了你們嘴。告訴你們,我是追不上你們,你們孩子在學校可要小心點。”
一幫女人瞬間消失。回過頭的二喜單手接過她手裏的醬油,又一臉笑意:“大姑,走,回家。”當時她就想:沒準兒她真找到家了。
而這個小清風,平時二喜最喜歡提他。還偷偷告訴自己,清風的小名叫大壯,還讓她保密,裝作不知道。要不然,清風的眼淚能淹死人。
清風來的多了,也會偷偷和她說二喜。清風說長大了要娶二喜當媳婦兒。這讓胡月紅有些哭笑不得。
可接下來清風說的話,卻又讓她紅了眼眶。清風告訴她,二喜說了,長大了給大姑養老,他以後要娶二喜,也會孝順大姑。
從那天開始,胡月紅就把自己當成了這家人。再也不想離開。事實上,她確實在這個家裏呆到了終老。
她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把壇子抱給他看看。沒想到老黃一眼看出這壇子就是明代宣德年間的東西。
這可把二喜樂的見牙不見眼。最近趁著農忙放假,二喜天天找老黃學習一些關於文物的知識。萬一哪天能用上,再撿個漏呢!
農忙還沒結束,林秀蘭就帶著小喜進了城。城裏的製衣廠開工了,王建設忙著當二道販子掙快錢,製衣廠就交給了林秀蘭。
林秀蘭臨走前,二喜讓老媽進城後給小喜找個保姆。林秀蘭不以為然,一個孩子她還看不了啦?自己這樣的人家哪配用保姆!
到了城裏第三天,林秀蘭就吃不消了。原因無他,還是因為二喜。二喜給王建設出的主意,工廠工人沒有基本工資,按計件單價和數量以及質量計算工資。
幹的越多越好,工資越高。而且是按貨的批次付工資,幹的越快,拿錢越快!
好多抱著試一試的工人幹完第一天後,暗自計算工資的時候就不淡定了。從此以後加班是常態,有時候能幹到夜裏十點。
夜裏帶孩子的林秀蘭可熬不住了。請看大門的柴大爺幫忙找保姆,就一個條件——老實本分。
第二天,柴大爺找的保姆就來了,是一個幹淨利索的中年婦女。這人叫胡月紅,家就是縣城的,離廠子不遠。她也是個可憐人,嫁過兩個丈夫,都因病過世。兩次婚姻也沒生下個一兒半女的。第二任丈夫死後,就被婆家轟回了娘家。
回到娘家的胡月紅,並沒有得到哥哥嫂子的心疼憐憫。反而一心想把她再嫁出去。可相親對象一聽說她死了兩任丈夫後都紛紛打了退堂鼓,並說她克夫方子。後來她克夫的名聲越傳越遠,再也沒能嫁出去。
因不想看哥哥嫂子的角色,這些年,胡月紅一直都在在外麵租房住,打些零工養活自己。柴大爺是她的親舅,她的父母當然心疼她,可人老了,自己都要看人臉色,哪能顧得了她。
廠裏廂房裏都做了倉庫,林秀蘭就騰出正房西屋給胡月紅和小喜住。看她帶了小喜幾天,事事妥帖周到,比林秀蘭這個親媽做的都要好。在承諾給她開一月100的工資後,就徹底撒開手,全身心投入到工廠生產中。
小王莊的二喜姐妹還是由王川看顧,隻不過吃飯確是在殷老太家。家裏的地托付給了王建文和王建立。
城裏工廠開業的第三天,王建設拉回一部分布料給兩個弟弟,並以每台機器每月10元的價格出租給了他們。在留下衣服底版後,王建設又開始跑他的生意。
這批布料在半個月後全部做成成衣出倉,趕上了秋季最後一波銷售熱潮。二喜的倆叔叔在又掙到一波快錢後,決定購買租用的機器。最後王建設在收了他們半個月租金後,以每台一百塊的價格賣給了他們。
二喜本以為討飯吃的生活就要結束,沒想到王建設又搞到了一批條絨布,準備接著幹。這下二喜不幹了,韓小風也不幹了。一個不想為了三頓飯來回奔波,一個想念相伴幾十年的老伴兒。
還是二喜打電話給林秀蘭,出了個很好的主意。就是讓胡月紅回小王莊照顧四個孩子。林秀蘭覺得這個主意很合理。反正她在工廠也顧不上孩子,不如讓幾個孩子團聚。在林秀蘭150塊的高工資誘惑下,胡月紅打算去小王莊試一段時間。
胡月紅的到來讓每個人都很滿意包括胡月紅自己。在胡月紅潛意識的印象中,這三個長時間沒父母管教的孩子是髒汙野蠻沒有禮貌的。
結果第一次的見麵,就讓她對這幾個孩子印象很好。幾個孩子衣著幹淨整潔,對她的態度也禮貌尊敬。家裏更是一塵不染。在得知家務都是幾個孩子在整理時,胡月紅當即決定長期留下來。
林秀蘭看雙方都很滿意,在留下了一個月的家用後,當天下午就心急如焚的趕回廠子。
所有人都步入了正軌,隻有一個人不開心,那就是王清風。殷老太看孫子的情緒不高,提醒他可以去二喜家蹭飯後。這才讓王清風有了笑容。
此後的日子裏,王清風每天放學後,都會經常到二喜家吃飯。胡月紅很喜歡這個漂亮的小男孩,每次來都會跟著二喜叫她大姑。
胡月紅在小王莊呆的第十天,二喜就找她單獨談了一次心。二喜一臉的關心體貼:“大姑,你來這些天,有啥不適應的不?我們有什麽做得不好不對的,您就直說。我爸媽不在家,您就是我的長輩。你可千萬不能跟我們客氣。”
“你們很好,哪有什麽不對的。剛來這兒的幾天是有些不適應,這幾天好多了。你們叫我一聲大姑,我就拿你們當自己家孩子。”胡月紅是真得很滿意。
這幾個孩子每天洗漱,上學,洗衣服都是自己管自己,每天還都積極的做家務。除了做飯不沾手,甚至還抽時間幫忙帶小喜。就連五虛歲的三喜也從不搗亂,讓她輕鬆不少。
要說不適應的還真有,隻要出門就有人打聽她的事兒,打聽這家的事兒。甚至有些人瞧不起做保姆的自己。
可有一回,路口幾個媳婦子說她的閑話,也就是什麽伺候人的,下人什麽的之類的閑話。
胡月紅心裏明白,這些人就是故意說給路過的她聽的,她們就是通過貶低自己這個城裏人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正好這些話讓放學的二喜聽到了,小丫頭立馬就不幹了。
她還從來不知道小女娃能有那麽大氣性。二喜衝回家,不一會兒拿著菜刀就到處追那幾個八婆,一邊追一邊罵:“一個個吃飽沒事兒幹,敢編排我大姑,他是我爸認下的大姐,就是我親姑。一幫子黑心爛肺的八哥鸚鵡。你再敢瞎巴巴,我割了你們嘴。告訴你們,我是追不上你們,你們孩子在學校可要小心點。”
一幫女人瞬間消失。回過頭的二喜單手接過她手裏的醬油,又一臉笑意:“大姑,走,回家。”當時她就想:沒準兒她真找到家了。
而這個小清風,平時二喜最喜歡提他。還偷偷告訴自己,清風的小名叫大壯,還讓她保密,裝作不知道。要不然,清風的眼淚能淹死人。
清風來的多了,也會偷偷和她說二喜。清風說長大了要娶二喜當媳婦兒。這讓胡月紅有些哭笑不得。
可接下來清風說的話,卻又讓她紅了眼眶。清風告訴她,二喜說了,長大了給大姑養老,他以後要娶二喜,也會孝順大姑。
從那天開始,胡月紅就把自己當成了這家人。再也不想離開。事實上,她確實在這個家裏呆到了終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