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會議室裏投射過來的目光,江雲皓略一沉吟,開始了自己的陳述。


    “關於依法治國的重要性,昨天大家已經討論了很多。誠實的講,當前我國各項法律規定,一直是有瑕疵的。”


    江雲皓言道,“比如說昨天我講的那個案例,之所以引起了很大爭議,一部分原因當然是相關部門的處理結果不能讓大家滿意。但歸根結底,缺乏對‘代駕碰瓷’這一惡劣行為的判斷依據和懲罰手段,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聽著江雲皓的講述,與會的中委、候補委員都是默默點了點頭。


    確實,編輯張某的這起“醉駕案例”,還是很有代表性的。


    尤其是經過昨天江雲皓的一番點評之後,大家心中更是有了一杆秤。


    “當然了,這起案件最終的真相,還需要相關部門進一步偵查和了解才能得出。現在就說它是一起‘代駕碰瓷’事件,有些太過武斷。”


    說到這裏,江雲皓話鋒一轉,“但具體到這起事件中的代價司機個人,他絕對是應該受到質疑,甚至受到相應處理的。”


    “首先,他當時有沒有暗示,或者慫恿車主張某去挪動車子,這很關鍵。”


    江雲皓平靜地開聲道,“如果有的話,那他是不是有誘導犯罪的嫌疑,應不應該用教唆罪來處理呢?這就需要我們的司法部門來做出判斷。”


    聽到這裏,郝學俊院長忍不住開聲解釋,“根據目前我們了解到的情況,那個代駕司機當時並沒有說過類似的話。至少言語上,是沒有的。”


    郝院長主動站出來解釋,與會的中委、候補委員自然心中有數。


    很明顯,這起事件已經引起了最高法的重視。


    案件的經過,已經有人專門向郝院長做了匯報。


    本來大家都以為江雲皓隻能是就此打住,但他隻是微微頷首,又說出了一番話來。


    “好,我們姑且認為這名代價司機並沒有誘導、教唆車主酒駕。但他作為代駕,沒有履行完這一趟代駕的合約,這總是事實吧?”


    江雲皓接著道,“這種缺乏契約精神的做法,其代駕平台包括行業協會,都可以給與相應的懲處。並且他是否能夠勝任代駕這項工作,也是嚴重存疑的……”


    聆聽著江雲皓的陳述,大家的眼睛裏都漸漸有了光。


    郝學俊院長認真思索著江雲皓陳述的時候,政法委洪毅斌書記就開聲了。


    “嗯,契約精神,雲皓同誌這一條提得好啊。這和我們依法治國的精神,是十分吻合、相輔相成的!”


    確實,契約精神是現代法治社會的基石。


    法治是以法律作為規製和準則,對社會各方麵進行調整和治理。


    而契約精神強調的就是對規則的重視和尊重,這與法治精神具有內在的統一和協調。


    在國家層麵,契約精神體現為統治權的合法來源,即統治者與人民之間達成的契約。


    這種契約精神為國家權力的行使提供了準則和依據,是依法行政的要求和規製。


    用讚賞的目光看向江雲皓,洪毅斌接著上強度道:“雲皓同誌,關於我們司法部門在依法治國這個大方向上,需要做出什麽樣的改進,你也給提點建議?”


    “呃,洪書記,我還是舉個例子吧。”


    江雲皓雖然有些為難,但還是硬著頭皮開了聲。


    “我舉的這個例子,是八年前的一場民事訴訟案。這起案件,當時同樣引起了很多爭議。甚至直到今天,它的影響都是一致存在……”


    聽江雲皓一開口,就有人第一時間反應過來。


    遼東省委書記李繼濤笑著發問道:“雲皓同誌說的是當年發生在南州市的‘彭某案’吧?”


    江雲皓和李書記對視一眼,點頭應和道:“是的,李書記,我說的就是這起案子。”


    洪毅斌、郝學俊對視一眼,眼神中都有些驚訝。


    “彭某案”發生在06年,起因是某徐姓老太,在趕公交車時被市民彭某撞到跌傷。


    到醫院驗傷的時候,陪同徐老太前往醫院的彭某卻矢口否認自己撞了人,徐老太因此將彭宇告上法庭。


    據說事發時的警方對雙方的詢問筆錄中,有雙方發生相撞的陳述記錄。


    但這份筆錄被接處警的城中派出所在該所房屋維修過程中不慎丟失。


    正因為此,彭某在以後的庭審中一直堅持“無碰撞”答辯,並主動打電話給一位網站論壇版主,表示自己因做好事被誣告,將一個老太扶起後反被起訴,希望媒體關注此事。


    該版主立即通報給南州市十多家媒體和網站記者,出現背離事實真相的不當炒作,誤導公眾。


    判定“彭某案”的關鍵事實是“二人是否相撞”,但恰是在這個最重要的關節點上,警方丟失了事發時對雙方的詢問筆錄,缺少了原始的直接證據支撐,其判決結果因此受到輿論質疑。


    因此,旁聽公開審理的一些媒體也逐漸形成了“彭某是做好事被誣陷”的一邊倒傾向。


    其實這些本來都屬於正常情況,最終的判決結果,也沒有太大問題。


    可本案法官對當事人彭某的一句質問,卻嚴重偏離了主流價值觀,引發輿論嘩然和公眾批評,導致社會輿論普遍不認同一審判決結果。


    是的,本案法官在開庭時問了彭某一個問題——不是你撞的,你為什麽要扶。


    正是這一句話,使得整個案件的性質都發生了變化。


    彭某是不是撞了徐老太,已經不是人們關注的重點。


    這起案件的判決下達之後,很多媒體疾呼:華夏的道德水平,一下倒退了三十年。


    人們多年形成的價值觀,仿佛一夜之間坍塌了。


    直至今日,“彭某案”的負麵影響都還在持續。


    它不僅給當事人帶來了巨大的精神傷害和經濟損失,更破壞了社會道德風尚和公序良俗。


    正是因為這個案件,導致了人們對做好事產生懷疑和不信任,甚至出現了“好人難做、好事難辦”的現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權力風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權力風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