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醫療保健不斷完善,人均預期壽命延長。與之相對應的是,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也一直在加劇,老年撫養係數不斷提高,勞動力有效供給不足。”
會議室裏,江雲皓平靜地開聲道,“在勞動力供給方麵,我國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
“全麵放開二孩政策不禁可以增加新生兒數量、改善人口年齡結構,還可以增加勞動力供給,緩解勞動力短缺問題,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聆聽著江雲皓的陳述,與會的中委、候補委員們都是點頭認可。
確實,人口增長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
全麵放開二孩政策可以促進人口增長,擴大消費需求,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如教育、醫療、房地產等,從而推動經濟持續增長。
江雲皓說的這個理由非常充分,但並不新鮮。
然而他接下來的一番話,卻是發人深省。
“還有一個情況,可能我們的一些專家有些忽略了。”
江雲皓平心靜氣地表示,“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裏,由於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我國部分地區出現了性別比例失衡的問題。全麵放開二孩政策,有助於緩解性別比例失衡的問題,促進人口性別結構的平衡發展。”
聽完了江雲皓的這番闡述,大家都陷入了沉默。
其實男女比例不平衡這個問題,其實大家一直有意無意在回避。
畢竟,這個問題是非常複雜的。
即便是專家,也很難通過幾句話,就將前因後果給解釋清楚。
甚至一個說不好,還容易犯忌諱。
但不可否認,這個問題是真實存在的,而且已經給社會發展帶來不小的影響。
在婚姻方麵,由於男性人口多於女性,女性在婚姻市場上將更受歡迎;
相對的,男性則麵臨更大的競爭壓力和婚姻難度。
但這樣的結果,對女性未必是什麽好事兒。
原因很簡單:這種現狀很可能導致婚姻時代推遲——因為男性難以找到配偶,而女性則一直在提高擇偶標準。
婚姻匹配問題,所帶來的還有社會問題。
由於普通男性已經難以找到配偶,他們將麵臨婚姻、性和心理方麵的巨大壓力。
這些壓力,可能導致性犯罪、暴力、報複社會等行為的增加,嚴重破壞社會穩定。
另外,性別比失衡,還會導致勞動力市場的不平衡。
特別是在需要體力勞動的行業,男性可能進一步占據主導地位。
“男女人口失衡對社會、經濟、家庭和個人帶來的影響非常深遠。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和持續關注。”
見大家都不說話,江雲皓做出了自己的補充,“調整人口政策、放開二孩,以應對性別失衡帶來的社會問題,已經被證明是可行的。”
“全麵放開二孩政策,在我看來不僅是必要的,更有著曆史的必然性……”
一番言簡意賅的陳述,讓人印象十分深刻。
這一次,在江雲皓說完之後,李繼濤忍不住附和道:“我完全同意雲皓同誌的意見,放開二孩政策,確實應該全麵推廣。”
接下來發言的幾個中委、候補委員,也都表達了同樣的觀點。
坐在相隔一個位置的韓獻忠,自始至終都沒有發言,隻是默默聆聽。
他能感受得到,江雲皓如今的分量已經是越來越重。
即便是在六中全會分組討論這樣的重要場合,他的意見也已經非常重要。
這樣一個能力既強,背景又深、極有原則性的部下,放到過去韓獻忠肯定是力挺其上位的。
可惜,政治的有時候就是這麽令人無奈。
江雲皓終究沒有站隊自己這邊,韓獻忠也隻能放棄對他的一切幻想。
……
第二天,也就是25號上午和下午,依舊是分組討論的時間。
到了晚上的時候,對於嚴重違紀的中委“周某某”、“吳某某”等人的處理意見,分發到各個中委、候補委員的手中。
會議第三天,26號上午,全會對於嚴重違紀的幾名中委、候補委員的處理進行了表決,追認開除“周某某”、“吳某某”等人d籍。
表決的流程,首先是“同意的請舉手”;
之後,是“不同意的請舉手”;
兩個程序之後,還有一個“棄權的請舉手”;
因為涉及到了七名幹部的d籍開除,所以同一個程序要走七遍——因為每一次隻能對一名中委(候補委員)做出表決。
最終,七名嚴重違紀人員,被全部開除了d籍。
這其中,“周某某”等三人是這一屆的中委;
其餘四人,則是候補委員。
按照規定,中委出現了缺位之後,要從候補委員中按照得票排名順序遞補。
三名中委被正式開除d籍之後,遞補中委的表決程序,也立刻啟動。
相比前一個開除委員(候補委員)d籍的程序,這個遞補的程序沒有投票,而是“沒有意見就鼓掌通過。”
由於遞補是當場生效,當宣布另外兩名中委和江雲皓三人被遞補為“中委”的表決被鼓掌通過之後,立刻有工作人員引導江雲皓三人從候補委員的席位,換到了中委的席位。
跟在工作人員身後,走向屬於自己的全新席位,江雲皓要說心情一點都不激動那肯定是不誠實的。
不過,因為會議之前就已經預見到了這個情況,總體來說他還是趨向於平靜的。
從候補委員的席位走到中委的席位,隻需要短短幾十秒。
但這曆史性的一刻,全場大概百分之九十的注意力,都放到在江雲皓的身上。
是的,在正式遞補為中委之後,江雲皓再次創下了一係列記錄。
37歲的中委,更是除了那段特殊時期,過去三十年間是從未有過的記錄。
如果說之前大家隻是認可了江雲皓這個年輕幹部的能力,並不認為他短時間內會有更大的攀升。
那今天的會議過後,所有人都不得不正視這個年輕的政治新星了。
而這,就是從候補委員到中委的飛躍式變化。
會議室裏,江雲皓平靜地開聲道,“在勞動力供給方麵,我國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
“全麵放開二孩政策不禁可以增加新生兒數量、改善人口年齡結構,還可以增加勞動力供給,緩解勞動力短缺問題,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聆聽著江雲皓的陳述,與會的中委、候補委員們都是點頭認可。
確實,人口增長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
全麵放開二孩政策可以促進人口增長,擴大消費需求,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如教育、醫療、房地產等,從而推動經濟持續增長。
江雲皓說的這個理由非常充分,但並不新鮮。
然而他接下來的一番話,卻是發人深省。
“還有一個情況,可能我們的一些專家有些忽略了。”
江雲皓平心靜氣地表示,“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裏,由於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我國部分地區出現了性別比例失衡的問題。全麵放開二孩政策,有助於緩解性別比例失衡的問題,促進人口性別結構的平衡發展。”
聽完了江雲皓的這番闡述,大家都陷入了沉默。
其實男女比例不平衡這個問題,其實大家一直有意無意在回避。
畢竟,這個問題是非常複雜的。
即便是專家,也很難通過幾句話,就將前因後果給解釋清楚。
甚至一個說不好,還容易犯忌諱。
但不可否認,這個問題是真實存在的,而且已經給社會發展帶來不小的影響。
在婚姻方麵,由於男性人口多於女性,女性在婚姻市場上將更受歡迎;
相對的,男性則麵臨更大的競爭壓力和婚姻難度。
但這樣的結果,對女性未必是什麽好事兒。
原因很簡單:這種現狀很可能導致婚姻時代推遲——因為男性難以找到配偶,而女性則一直在提高擇偶標準。
婚姻匹配問題,所帶來的還有社會問題。
由於普通男性已經難以找到配偶,他們將麵臨婚姻、性和心理方麵的巨大壓力。
這些壓力,可能導致性犯罪、暴力、報複社會等行為的增加,嚴重破壞社會穩定。
另外,性別比失衡,還會導致勞動力市場的不平衡。
特別是在需要體力勞動的行業,男性可能進一步占據主導地位。
“男女人口失衡對社會、經濟、家庭和個人帶來的影響非常深遠。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和持續關注。”
見大家都不說話,江雲皓做出了自己的補充,“調整人口政策、放開二孩,以應對性別失衡帶來的社會問題,已經被證明是可行的。”
“全麵放開二孩政策,在我看來不僅是必要的,更有著曆史的必然性……”
一番言簡意賅的陳述,讓人印象十分深刻。
這一次,在江雲皓說完之後,李繼濤忍不住附和道:“我完全同意雲皓同誌的意見,放開二孩政策,確實應該全麵推廣。”
接下來發言的幾個中委、候補委員,也都表達了同樣的觀點。
坐在相隔一個位置的韓獻忠,自始至終都沒有發言,隻是默默聆聽。
他能感受得到,江雲皓如今的分量已經是越來越重。
即便是在六中全會分組討論這樣的重要場合,他的意見也已經非常重要。
這樣一個能力既強,背景又深、極有原則性的部下,放到過去韓獻忠肯定是力挺其上位的。
可惜,政治的有時候就是這麽令人無奈。
江雲皓終究沒有站隊自己這邊,韓獻忠也隻能放棄對他的一切幻想。
……
第二天,也就是25號上午和下午,依舊是分組討論的時間。
到了晚上的時候,對於嚴重違紀的中委“周某某”、“吳某某”等人的處理意見,分發到各個中委、候補委員的手中。
會議第三天,26號上午,全會對於嚴重違紀的幾名中委、候補委員的處理進行了表決,追認開除“周某某”、“吳某某”等人d籍。
表決的流程,首先是“同意的請舉手”;
之後,是“不同意的請舉手”;
兩個程序之後,還有一個“棄權的請舉手”;
因為涉及到了七名幹部的d籍開除,所以同一個程序要走七遍——因為每一次隻能對一名中委(候補委員)做出表決。
最終,七名嚴重違紀人員,被全部開除了d籍。
這其中,“周某某”等三人是這一屆的中委;
其餘四人,則是候補委員。
按照規定,中委出現了缺位之後,要從候補委員中按照得票排名順序遞補。
三名中委被正式開除d籍之後,遞補中委的表決程序,也立刻啟動。
相比前一個開除委員(候補委員)d籍的程序,這個遞補的程序沒有投票,而是“沒有意見就鼓掌通過。”
由於遞補是當場生效,當宣布另外兩名中委和江雲皓三人被遞補為“中委”的表決被鼓掌通過之後,立刻有工作人員引導江雲皓三人從候補委員的席位,換到了中委的席位。
跟在工作人員身後,走向屬於自己的全新席位,江雲皓要說心情一點都不激動那肯定是不誠實的。
不過,因為會議之前就已經預見到了這個情況,總體來說他還是趨向於平靜的。
從候補委員的席位走到中委的席位,隻需要短短幾十秒。
但這曆史性的一刻,全場大概百分之九十的注意力,都放到在江雲皓的身上。
是的,在正式遞補為中委之後,江雲皓再次創下了一係列記錄。
37歲的中委,更是除了那段特殊時期,過去三十年間是從未有過的記錄。
如果說之前大家隻是認可了江雲皓這個年輕幹部的能力,並不認為他短時間內會有更大的攀升。
那今天的會議過後,所有人都不得不正視這個年輕的政治新星了。
而這,就是從候補委員到中委的飛躍式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