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招商引資和實現縣域經濟跨越式發展,四年前,嶽山縣委、縣政府決定建立嶽山縣工業園區,為此還成立了嶽山縣工業園區建設領導小組,縣委書記任組長,縣長為第一副組長,其他常委領導為副組長,其中常務副縣長為具體分管副組長。
同時為了加強對工業園區的領導,縣委在園區設立了工作委員會,簡稱黨工委。縣政府則設立了管理委員會,為政府直屬機構。管委會內設6個股室,負責日常管理工作。原核定行政編製15名,事業編製18名,後擴編為行政編製40名,事業編製25名。
另有縣公安局派駐的副科級園區派出所,縣自然資源局(已經機構改革,原國土資源已不複存在)派駐的一個副科級自然資源所。
工業園區規劃8.31平方公裏,已實際建成3.5平方公裏。區位優勢明顯,一條國道和一條省道穿境而過,嶽水相伴而行。距高速出口僅7公裏,距已經通車的高鐵站12公裏。
自園區成立以來共計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3億餘元。自來水廠供水管道、電力輸送、通信基站、天然氣已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目前入園企業14家,其中有8家是園區成立後引進的。企業從業人員3000餘人。去年,園區實現工業產值近12.25億元,實現稅收2500萬元。
林方政放下材料,一通看下來,這個工業園區四年下來,除了編製要得比較成功外,對經濟的助力真是疲軟不堪。
當然,這是簡略的重點描述,實際材料肯定自誇一通。比如區位選址合理占優、交通樞紐持續利好、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發展後勁充足有力等等。
體製內有些幹部,別的優點有沒有不好說,但寫材料功夫是一流的,俗稱“a4雕花”,一件微不足道的事能寫成關係國家戰略的大事,一件不盡人意的成果能寫成盡銳出戰的勝利。
不過話說回來,體製內增加編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能增加這麽多編製,也能反映章海林還是有兩把刷子的,至少跟縣領導關係還不錯,不然編辦一句話“編製都是定死的,你要麽去市裏去要,要麽去協調哪個單位給你勻一些”,就能給你頂回來。
林方政點上一根煙,來到陽台前,放眼望著這偌大的“荒原”。
腦海中卻思索著,園區這幾年一直圍繞著打造秦南南部最大縣級工業園區的主題,可始終沒有一個明確的發展戰略或者發展路徑,導致特色不鮮明、優勢未彰顯,政策上也沒有明顯的吸引力,導致難以吸引企業入駐。特別是龍頭企業欠缺,沒辦法以一帶十,打通上下遊產業鏈條,也就不能產生集聚效應,又如何能實現跨越式發展呢。
全國很多落後地區的工業園區,最終淪為“鬼城”,成為自娛自樂的一片自留地,甚至成為領導幹部子女安排工作的後花園。由此形成惡性循環,再想發力振作就難了。
想必王定平也看到嶽山工業園區發展長期滯後、沒有發揮應有作用的現實,特別是看到了園區管理體製上的僵化和貴族化,趁著尚有整改機會,才想著讓林方政這一條鯰魚來激活這一潭死水。否則時間一長,就回天乏力了。
林方政凝望遠方的嶽山,在連片白雲地的遮蓋下,已經看不見山峰。這樣雲遮霧繞,視線完全被阻斷的感覺,讓他心中一陣莫名煩悶。
既然連山峰都看不到呢,目標全無,又何來奮力登山一說呢。
要想登山山頂,就必須先撥開雲霧,找準高點,知道山頂就在那,距離我們有多遠,自己的身體和裝備能不能視線。一個風燭殘年的老頭,穿著一件背心,說自己要去登珠穆朗瑪峰,那就非常不切實際了。
看來,要發展工業園區,最關鍵是要找準目標定位,是一個具體的、可量化發展目標,而不是假大空的縣級最大這樣隨時動態變化的目標。
然後,圍繞著這個目標,去因地製宜尋找一條或者多條實現路徑,有的放矢、重點使勁。
想明白這個目標後,林方政心中的煩悶有所緩解,眼前景象也亮堂了許多,猛吸掉最後一口煙,剛想意氣風發大幹一場,忽而意識到,自己根本就沒有話語權。
章海林攥著一把手的權力不肯放,班子同誌對自己資曆懷疑甚至持敵意態度,剛剛的黨工委會議,將自己的分工權力架空。現在想發號施令、開啟新局,談何容易。至於下麵那些幹部,有多少是躺平養老的,更不好說了。
就這樣一個紈絝拉跨的隊伍,要想幹出什麽驚天動地大事,豈不笑話。
還是扼腕自己不是一把手,否則自帶權力集聚效應,殺伐決斷,實行能者上、庸者下,自然能篩選出一批尚能成事的幹部隊伍。
轉念一想,心急不來,王定平將自己安排在這個位置上,擺明了是要自己到時接班黨工委書記的。章海林隻剩三個月不到的任職時間,就再忍忍吧,也趁著這些日子多熟悉熟悉。
不然鬧得太難看,搞得班子不團結,也會被人指摘急於搶班奪權、吃相難看。
到了秋季,天就黑得很快了,不一會,外麵就已經黑透了,看了看時間,已經是晚上七點。
回到客廳,打開電視,調到嶽山電視台,裏麵正在播報著《新聞聯播》。
《新聞聯播》播完後,還會有嶽山新聞,這是公開了解縣領導和縣裏政治、經濟動態重要途徑。林方政突然覺得有點餓了,拿起手機,順手點了個外賣。
很多人會把幹部私生活看得很奢華,怎麽都跟外賣掛不上鉤。其實是兩個極端化了,不否認有些領導幹部,除了在家和家人一起吃飯外,就是不停的輾轉飯局間。但更多的幹部,都是對付一口的。年紀大的可能會出去吃個快餐,年輕的人就外麵解決。很多出差的幹部,盒飯基本成了標配,能吃吐的那種。
當然,像林方政這樣的關鍵崗位,要真想每天珍饈美味,是不難實現的。不過能吃多少頓,那就隻有天知道了。
同時為了加強對工業園區的領導,縣委在園區設立了工作委員會,簡稱黨工委。縣政府則設立了管理委員會,為政府直屬機構。管委會內設6個股室,負責日常管理工作。原核定行政編製15名,事業編製18名,後擴編為行政編製40名,事業編製25名。
另有縣公安局派駐的副科級園區派出所,縣自然資源局(已經機構改革,原國土資源已不複存在)派駐的一個副科級自然資源所。
工業園區規劃8.31平方公裏,已實際建成3.5平方公裏。區位優勢明顯,一條國道和一條省道穿境而過,嶽水相伴而行。距高速出口僅7公裏,距已經通車的高鐵站12公裏。
自園區成立以來共計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3億餘元。自來水廠供水管道、電力輸送、通信基站、天然氣已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目前入園企業14家,其中有8家是園區成立後引進的。企業從業人員3000餘人。去年,園區實現工業產值近12.25億元,實現稅收2500萬元。
林方政放下材料,一通看下來,這個工業園區四年下來,除了編製要得比較成功外,對經濟的助力真是疲軟不堪。
當然,這是簡略的重點描述,實際材料肯定自誇一通。比如區位選址合理占優、交通樞紐持續利好、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發展後勁充足有力等等。
體製內有些幹部,別的優點有沒有不好說,但寫材料功夫是一流的,俗稱“a4雕花”,一件微不足道的事能寫成關係國家戰略的大事,一件不盡人意的成果能寫成盡銳出戰的勝利。
不過話說回來,體製內增加編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能增加這麽多編製,也能反映章海林還是有兩把刷子的,至少跟縣領導關係還不錯,不然編辦一句話“編製都是定死的,你要麽去市裏去要,要麽去協調哪個單位給你勻一些”,就能給你頂回來。
林方政點上一根煙,來到陽台前,放眼望著這偌大的“荒原”。
腦海中卻思索著,園區這幾年一直圍繞著打造秦南南部最大縣級工業園區的主題,可始終沒有一個明確的發展戰略或者發展路徑,導致特色不鮮明、優勢未彰顯,政策上也沒有明顯的吸引力,導致難以吸引企業入駐。特別是龍頭企業欠缺,沒辦法以一帶十,打通上下遊產業鏈條,也就不能產生集聚效應,又如何能實現跨越式發展呢。
全國很多落後地區的工業園區,最終淪為“鬼城”,成為自娛自樂的一片自留地,甚至成為領導幹部子女安排工作的後花園。由此形成惡性循環,再想發力振作就難了。
想必王定平也看到嶽山工業園區發展長期滯後、沒有發揮應有作用的現實,特別是看到了園區管理體製上的僵化和貴族化,趁著尚有整改機會,才想著讓林方政這一條鯰魚來激活這一潭死水。否則時間一長,就回天乏力了。
林方政凝望遠方的嶽山,在連片白雲地的遮蓋下,已經看不見山峰。這樣雲遮霧繞,視線完全被阻斷的感覺,讓他心中一陣莫名煩悶。
既然連山峰都看不到呢,目標全無,又何來奮力登山一說呢。
要想登山山頂,就必須先撥開雲霧,找準高點,知道山頂就在那,距離我們有多遠,自己的身體和裝備能不能視線。一個風燭殘年的老頭,穿著一件背心,說自己要去登珠穆朗瑪峰,那就非常不切實際了。
看來,要發展工業園區,最關鍵是要找準目標定位,是一個具體的、可量化發展目標,而不是假大空的縣級最大這樣隨時動態變化的目標。
然後,圍繞著這個目標,去因地製宜尋找一條或者多條實現路徑,有的放矢、重點使勁。
想明白這個目標後,林方政心中的煩悶有所緩解,眼前景象也亮堂了許多,猛吸掉最後一口煙,剛想意氣風發大幹一場,忽而意識到,自己根本就沒有話語權。
章海林攥著一把手的權力不肯放,班子同誌對自己資曆懷疑甚至持敵意態度,剛剛的黨工委會議,將自己的分工權力架空。現在想發號施令、開啟新局,談何容易。至於下麵那些幹部,有多少是躺平養老的,更不好說了。
就這樣一個紈絝拉跨的隊伍,要想幹出什麽驚天動地大事,豈不笑話。
還是扼腕自己不是一把手,否則自帶權力集聚效應,殺伐決斷,實行能者上、庸者下,自然能篩選出一批尚能成事的幹部隊伍。
轉念一想,心急不來,王定平將自己安排在這個位置上,擺明了是要自己到時接班黨工委書記的。章海林隻剩三個月不到的任職時間,就再忍忍吧,也趁著這些日子多熟悉熟悉。
不然鬧得太難看,搞得班子不團結,也會被人指摘急於搶班奪權、吃相難看。
到了秋季,天就黑得很快了,不一會,外麵就已經黑透了,看了看時間,已經是晚上七點。
回到客廳,打開電視,調到嶽山電視台,裏麵正在播報著《新聞聯播》。
《新聞聯播》播完後,還會有嶽山新聞,這是公開了解縣領導和縣裏政治、經濟動態重要途徑。林方政突然覺得有點餓了,拿起手機,順手點了個外賣。
很多人會把幹部私生活看得很奢華,怎麽都跟外賣掛不上鉤。其實是兩個極端化了,不否認有些領導幹部,除了在家和家人一起吃飯外,就是不停的輾轉飯局間。但更多的幹部,都是對付一口的。年紀大的可能會出去吃個快餐,年輕的人就外麵解決。很多出差的幹部,盒飯基本成了標配,能吃吐的那種。
當然,像林方政這樣的關鍵崗位,要真想每天珍饈美味,是不難實現的。不過能吃多少頓,那就隻有天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