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隨即,晚晴又為自己的請求深感自責,她望著因這些事麵容憔悴的母親,愧疚不已。
“阿娘,都是女兒不孝,讓您為我憂心至此,都是女兒的錯……”
秦桑榆將女兒攬進懷中,流著淚道:“阿娘怎麽會怪你呢,晚晴,都是阿娘沒照顧好你和承硯。”
她安撫地拍了拍晚晴的肩膀,將她扶到榻邊坐下,神色閃過一絲猶豫,才繼續道:“晚晴,你爹爹……他確實不該如此行事,隻是晚晴,他擔著壓力,也是實屬無奈,阿娘隻希望你與承硯,莫要記恨他……”
秦桑榆雖惱恨徐巍行事言語不當,罵歸罵,但內心亦是明白丈夫處境,往上是君,往下是子女,他困於此間,左右為難,隻能取舍。
提起父親,晚晴亦是百感交集,她無法心無芥蒂地如常麵對父親,可也能明白父親如此行事的原由,也是最終使她妥協的枷鎖。
她無法因自己的私心,連累承硯,連累爹娘,連累整個尚書府一同去死,所以隻能舍出自己,就像徐巍舍出她一樣。
“阿娘放心,女兒明白父親的為難之處,您與父親將女兒養育至今,女兒又怎會因此記恨怨懟。”
不記恨是真,無法笑臉相對亦是真,晚晴知曉,她與父親之間,怕是再難回到之前的模樣了。
秦桑榆聞言,心中越發難受,此事並非一句對錯便能簡單論處,落在晚晴與承硯身上,受苦的終究還是她們二人。
“阿娘,晚晴讓您為難了……”
秦桑榆搖搖頭,忍著情緒擦幹眼淚,勉強擠出一絲笑意:“好孩子,隻要你與承硯能好起來,阿娘不為難,你莫要掛心。”
周嬤嬤與碧玉在一旁聽的心中不忍,也跟著默默地抹眼淚,恰好此時外頭的小丫鬟進來送藥,周嬤嬤才收斂神色,轉身去開門。
秦桑榆退到一旁,看著碧玉伺候晚晴將藥喝下,才道:“晚晴,記著阿娘的話,喝了藥便好好睡一會兒,待阿娘安排好,再讓人來傳話於你。”
見晚晴點頭,她又對碧玉吩咐道:“好好照顧姑娘,有什麽事,便著人去正院稟報,莫要自作主張。”
碧玉趕忙行禮稱是,秦桑榆這才帶著周嬤嬤與碧月,一步三回頭地離開。
碧玉屏退了丫鬟,將門關上,趕忙回到榻邊,高興道:“姑娘,這麽久了,您終是能見公子一麵了!”
晚晴明白這一麵的意義,她再一次清晰地感受到那種行將失去的恐懼和痛苦。
罷了……罷了,若這是她的命,那她便隻求承硯能活著,能平安康健的活下去,隻要他安好,她便也能活著,哪怕心如死灰,她也認了。
慶曆十九年三月十二,上京城依舊沉浸在一片寒冷之中,並未隨著春日的到來有所回暖。
月上中天,吳明聽見內室有輕微的動靜傳來,趕忙從風爐上取下煨著的湯飲,盛在玉瓷盞中端進去。
“公子醒了,這是夫人晚間吩咐周嬤嬤送來,專為您補身的,您用一些吧。”
承硯輕輕頷首,由著吳明將他扶起,隻這麽一點動作,便使得他倍感無力,忍不住咳了幾聲。
吳明借著燭火,瞧見承硯那異常蒼白的病容,強忍著情緒,盡力讓自己看起來自然一些:“公子,太醫令白日裏送來的藥比之前的瞧著管用些,想來過不了多久就能大好了。”
承硯知道吳明是在寬慰自己,勉強撐起一抹笑意,就著吳明的手慢慢喝了兩口湯。
這湯味道清淡,藥材放得不多,對於他這般沒食欲的人來說已算好入口的了:“這是阿娘親手燉的吧?如今府中忙碌,怎好勞煩她在為我操心。”
吳明見他多少喝了一些,稍稍安心,笑著道:“夫人向來心疼您,再如何忙碌,都會以您為先的,所以公子要快些好起來,才好叫夫人放心呢。”
承硯無力地笑了笑,擺擺手讓吳明將湯飲放下,他倚靠在迎枕上,發絲垂散:“吳明,昨日讓你送去鶴鳴山的信,可有順利遞進去?”
吳明趕忙點頭:“小的是看著觀雲莊的人接下才走的,公子放心。”
承硯垂眸,抬起手輕輕拍了拍吳明的肩膀:“你記著,若有萬一,你便上鶴鳴山去尋先生,我在信中都為你安排妥當了,今後,你便跟著先生,也算有個出路,總好過在府中做長隨,平白蹉跎一生。”
吳明萬萬沒想到那封信是公子為了他寫的,一時間怔愣在原地,雙眼泛紅,待回過神來,又驚覺公子那句若有萬一,是指什麽。
“公子!莫要說胡話啊!哪來的什麽萬一,小的哪都不去,就跟著伺候公子!”
吳明急得都快哭出來了,承硯卻依舊淡然地輕笑著,他雙眸望向案上八寶瓶中的枯枝,那原是冬日裏晚晴所摘的梅花,托母親送來的,如今梅花枯萎落盡,隻餘這毫無生機的斷枝,孤零零的立於案上。
“吳明,人生來在這世上,無所謂光陰長短,都是要有這一日的,我纏綿病榻已久,也是厭倦了,若得解脫,亦是幸事。”
吳明心裏知道公子說的都是事實,可他自幼便跟著公子一同長大,這要他如何接受,平日裏因怕提及二姑娘惹得公子傷心,他向來是避諱著,如今卻不得不提。
“公子,您不能有這念頭啊,若是姑娘知道了,必要傷心壞了,您千萬得提著心氣,好好服藥,將身子養好!”
晚晴……
承硯無力地閉上雙眼,將悲痛之色掩下,隻靜默地感受著心口疼痛蔓延,呼吸之間,五內如焚,鬱氣難消。
許久,他睜開雙眼,低聲道:“吳明,取紙筆來。”
吳明心知勸不動,隻得起身,先是將承硯扶著坐起,多墊了個迎枕讓他靠著,又拿了件外裳給他披上,才去外間書案上取來一疊信箋,交與承硯,自個兒坐在一旁小幾上磨墨。
“公子,您是要給姑娘寫信麽,可您之前送出去那麽多,姑娘也不知能收到幾封,沒個回音。”
承硯並未言語,隻吃力地執筆,勻了墨,一筆一劃,慢慢地寫著。
“阿娘,都是女兒不孝,讓您為我憂心至此,都是女兒的錯……”
秦桑榆將女兒攬進懷中,流著淚道:“阿娘怎麽會怪你呢,晚晴,都是阿娘沒照顧好你和承硯。”
她安撫地拍了拍晚晴的肩膀,將她扶到榻邊坐下,神色閃過一絲猶豫,才繼續道:“晚晴,你爹爹……他確實不該如此行事,隻是晚晴,他擔著壓力,也是實屬無奈,阿娘隻希望你與承硯,莫要記恨他……”
秦桑榆雖惱恨徐巍行事言語不當,罵歸罵,但內心亦是明白丈夫處境,往上是君,往下是子女,他困於此間,左右為難,隻能取舍。
提起父親,晚晴亦是百感交集,她無法心無芥蒂地如常麵對父親,可也能明白父親如此行事的原由,也是最終使她妥協的枷鎖。
她無法因自己的私心,連累承硯,連累爹娘,連累整個尚書府一同去死,所以隻能舍出自己,就像徐巍舍出她一樣。
“阿娘放心,女兒明白父親的為難之處,您與父親將女兒養育至今,女兒又怎會因此記恨怨懟。”
不記恨是真,無法笑臉相對亦是真,晚晴知曉,她與父親之間,怕是再難回到之前的模樣了。
秦桑榆聞言,心中越發難受,此事並非一句對錯便能簡單論處,落在晚晴與承硯身上,受苦的終究還是她們二人。
“阿娘,晚晴讓您為難了……”
秦桑榆搖搖頭,忍著情緒擦幹眼淚,勉強擠出一絲笑意:“好孩子,隻要你與承硯能好起來,阿娘不為難,你莫要掛心。”
周嬤嬤與碧玉在一旁聽的心中不忍,也跟著默默地抹眼淚,恰好此時外頭的小丫鬟進來送藥,周嬤嬤才收斂神色,轉身去開門。
秦桑榆退到一旁,看著碧玉伺候晚晴將藥喝下,才道:“晚晴,記著阿娘的話,喝了藥便好好睡一會兒,待阿娘安排好,再讓人來傳話於你。”
見晚晴點頭,她又對碧玉吩咐道:“好好照顧姑娘,有什麽事,便著人去正院稟報,莫要自作主張。”
碧玉趕忙行禮稱是,秦桑榆這才帶著周嬤嬤與碧月,一步三回頭地離開。
碧玉屏退了丫鬟,將門關上,趕忙回到榻邊,高興道:“姑娘,這麽久了,您終是能見公子一麵了!”
晚晴明白這一麵的意義,她再一次清晰地感受到那種行將失去的恐懼和痛苦。
罷了……罷了,若這是她的命,那她便隻求承硯能活著,能平安康健的活下去,隻要他安好,她便也能活著,哪怕心如死灰,她也認了。
慶曆十九年三月十二,上京城依舊沉浸在一片寒冷之中,並未隨著春日的到來有所回暖。
月上中天,吳明聽見內室有輕微的動靜傳來,趕忙從風爐上取下煨著的湯飲,盛在玉瓷盞中端進去。
“公子醒了,這是夫人晚間吩咐周嬤嬤送來,專為您補身的,您用一些吧。”
承硯輕輕頷首,由著吳明將他扶起,隻這麽一點動作,便使得他倍感無力,忍不住咳了幾聲。
吳明借著燭火,瞧見承硯那異常蒼白的病容,強忍著情緒,盡力讓自己看起來自然一些:“公子,太醫令白日裏送來的藥比之前的瞧著管用些,想來過不了多久就能大好了。”
承硯知道吳明是在寬慰自己,勉強撐起一抹笑意,就著吳明的手慢慢喝了兩口湯。
這湯味道清淡,藥材放得不多,對於他這般沒食欲的人來說已算好入口的了:“這是阿娘親手燉的吧?如今府中忙碌,怎好勞煩她在為我操心。”
吳明見他多少喝了一些,稍稍安心,笑著道:“夫人向來心疼您,再如何忙碌,都會以您為先的,所以公子要快些好起來,才好叫夫人放心呢。”
承硯無力地笑了笑,擺擺手讓吳明將湯飲放下,他倚靠在迎枕上,發絲垂散:“吳明,昨日讓你送去鶴鳴山的信,可有順利遞進去?”
吳明趕忙點頭:“小的是看著觀雲莊的人接下才走的,公子放心。”
承硯垂眸,抬起手輕輕拍了拍吳明的肩膀:“你記著,若有萬一,你便上鶴鳴山去尋先生,我在信中都為你安排妥當了,今後,你便跟著先生,也算有個出路,總好過在府中做長隨,平白蹉跎一生。”
吳明萬萬沒想到那封信是公子為了他寫的,一時間怔愣在原地,雙眼泛紅,待回過神來,又驚覺公子那句若有萬一,是指什麽。
“公子!莫要說胡話啊!哪來的什麽萬一,小的哪都不去,就跟著伺候公子!”
吳明急得都快哭出來了,承硯卻依舊淡然地輕笑著,他雙眸望向案上八寶瓶中的枯枝,那原是冬日裏晚晴所摘的梅花,托母親送來的,如今梅花枯萎落盡,隻餘這毫無生機的斷枝,孤零零的立於案上。
“吳明,人生來在這世上,無所謂光陰長短,都是要有這一日的,我纏綿病榻已久,也是厭倦了,若得解脫,亦是幸事。”
吳明心裏知道公子說的都是事實,可他自幼便跟著公子一同長大,這要他如何接受,平日裏因怕提及二姑娘惹得公子傷心,他向來是避諱著,如今卻不得不提。
“公子,您不能有這念頭啊,若是姑娘知道了,必要傷心壞了,您千萬得提著心氣,好好服藥,將身子養好!”
晚晴……
承硯無力地閉上雙眼,將悲痛之色掩下,隻靜默地感受著心口疼痛蔓延,呼吸之間,五內如焚,鬱氣難消。
許久,他睜開雙眼,低聲道:“吳明,取紙筆來。”
吳明心知勸不動,隻得起身,先是將承硯扶著坐起,多墊了個迎枕讓他靠著,又拿了件外裳給他披上,才去外間書案上取來一疊信箋,交與承硯,自個兒坐在一旁小幾上磨墨。
“公子,您是要給姑娘寫信麽,可您之前送出去那麽多,姑娘也不知能收到幾封,沒個回音。”
承硯並未言語,隻吃力地執筆,勻了墨,一筆一劃,慢慢地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