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買菜油和盆
一腳悲催穿越古代,努力搞錢 作者:宮古島好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過,張允月也聽到男子說的他們鎮上沒有的事,突然想到一種可能,不過得先問問這個男子他們是哪個鎮上的,萬一鎮上太遠了,這個想法就沒有必要了。
張程好像也想到了什麽,趁著收拾桌子的間隙。
“這位小兄弟,你們是哪個鎮上的啊,離我們鎮遠嗎?”
男子:“不遠,我家就是你們旁邊杏花鎮的,到你們鎮上差不多三個時辰。”
張程內心想到:杏花鎮,如果是從張家村出發的直接到杏花鎮的話,不經過鎮上的話,好像走官道隻用一個半時辰。
張允月見二叔問了,本來想問的想法就停住了,到時候回家再說,放下心思,繼續手裏的操作。
......
今天雖然比昨天多帶了10斤的綠豆做的涼粉,涼麵也比昨天多做了一些,但是今天結束的時間比昨天還要早些。
這會兒巳時末,但是出攤的幾人已經開始收拾東西,張程負責去公共水井打水回來擦拭瓶瓶罐罐,桌子這些。
等擦拭完,朱氏負責收拾瓶瓶罐罐,張行浩和張程又將桌子凳子折疊收起來,放在桌上。
張允月見隻剩收拾將東西搬上獨輪車,和張程商量了一下,讓張程和張行浩繼續收拾,她和朱氏準備先去油坊買菜油,然後再去雜貨鋪買盆。
一會收拾完,讓他們直接來雜貨鋪找她們就行,順便裝買的東西。
順便還要再買幾個盆,家裏能夠裝涼粉的盆今天已經全部用完了,昨晚泡了60斤綠豆,
那就還需要至少6個盆,為了確保夠用,肯定最好再多買一兩個備用。
張允月和朱氏背著背簍來到雜貨鋪,背簍裏是家裏裝菜油的油罐。
兩人先來到油坊買菜油。
“你好,老板,我們買菜油,請問一下菜油多少錢一斤?”
油坊老板:“兩位客人,現在菜油是15文銅板一斤,兩位需要多少?”
張允月放下背簍裏,拿出背簍裏的油罐,並把油罐遞給油坊掌櫃:“老板,我要10斤菜油,麻煩再幫我裝在這個油罐。”
“哎,好,客人稍等。”
油坊老板接過油罐,然後稱了10斤菜油,又將油罐蓋上,放回張允月的背簍裏。
張允月數了150文銅錢給了老板,然後走出油坊,又和朱氏去雜貨鋪。
雜貨鋪謝大叔正在裏麵招呼客人買東西。
“謝大叔,我和我二嬸來你店裏買幾個盆。”
“喲,月月,你來了,快進來,快進來,你要買盆是吧,那你先選選盆,等我把這個客人的賬結完,我就來。”
“哎,好,謝大叔,你先忙著,我和我二嬸先看著。”
張允月和朱氏選了8個和家裏裝綠豆涼粉差不多大的盆,準備多留一兩個有備無患。
謝大叔將前一波客人送走。
“謝大叔,這個盆多少錢一個?我要8個。”
“那個盆是12文銅錢一個。”
“行,謝大叔,這個盆我要8個。”
謝大叔拿出8個盆出來放在雜貨鋪門前,張允月遞上90文銅錢給謝大叔,剛才謝大叔說少收6文。
給了銅錢,張允月和朱氏就在雜貨鋪門前等張程和張行浩。
等了一會,張程推著獨輪車過來,張允月和朱氏將盆搬上車子,然後張程用繩子固定好車上的東西,一行四人,就準備回家了。
到了家,張允月上前敲門,張允雪在院子裏聽見聲音阿姐的聲音在門外傳來。
急忙跑去開門,開了院門,張程將獨輪車推進屋裏,剩下三人依次進入院子。
張允月小心放下背簍,然後將背簍裏油罐拿出來,抱到廚房裏放好。
張父則幫張程將獨輪車上的東西一一卸下來。
張母和張奶奶進入廚房將幾人的午飯端出來,放在院子裏的桌上,讓剛回來的幾人吃飯。
忙碌了一早上,幾人都饑腸轆轆,四人坐在桌上,開始狼吞虎咽的開始吃飯。
一頓飯吃完,四人才感覺活了過來,主要是回來的時候正是天氣最熱的時候,真正是又累又曬又餓了。
吃完飯,張爺爺讓張允雪將院門鎖上,然後一家人在堂屋數今天賺的錢。
張行浩將裝箱子裏的銅錢全部倒在桌上,還是100文銅錢一串,因為今天的綠豆涼粉和涼麵都比昨天的多。
桌上一共數出來1034文,加上買菜油花掉150文和買盆花掉的90文,今日一共賺了1274文。
眾人一聽張允月說的今天一天賺了1274文銅板,比昨天還多了好幾百文,那是不是要不了幾天,就能把家裏買東西的錢先賺回來了。
其他人都在想,今天一天就賺了一兩多,那要是一個月拿不得賺三四十兩銀子,比得上往年好多年的收成了。
數完錢,張奶奶依舊將串好串的銅板拿回屋裏放好。
等從堂屋出來,張允月和張程一家三人,就去廚房打熱水洗漱,因為早上早起,然後又到鎮上擺攤忙碌,又走回來,折騰一早上。
四人雖然吃飯吃飽了,但是身體這會還是累,所有洗漱完,幾人都回到屋裏換好衣服午睡。
家裏其他人也在午睡,隻是他們午睡的時間比較短。
其他人午睡醒時,四人依然還在睡。
張奶奶帶著張允雪、張行風在剝花生,張爺爺帶著張行雲在繼續編竹籃,張父則又在做折疊桌子,因為想到明天鎮上趕集,吃東西的人肯定比昨天和今天更多。
但家裏隻有兩張折疊桌子,所以張父打算今天再做兩張出來,方便大家坐著吃東西。
張母依舊去河邊洗衣服了,畢竟現在家裏每天都在要麽在家幹活,要麽去鎮上,出汗比較多,這就導致必須經常換洗衣物。
張允月一覺醒來,家裏其他人都在幹活,今天擺攤結束,炸的花生和熬製的辣椒油已經差不多沒有。
所以這會張母和朱氏在廚房準備炸花生,和熬製辣椒油,張母和朱氏兩人都看過張允月熬製了兩次。
特別是第二次熬製前,對於香料用料的使用,張允月也是與張母和朱氏說清楚了。
張程好像也想到了什麽,趁著收拾桌子的間隙。
“這位小兄弟,你們是哪個鎮上的啊,離我們鎮遠嗎?”
男子:“不遠,我家就是你們旁邊杏花鎮的,到你們鎮上差不多三個時辰。”
張程內心想到:杏花鎮,如果是從張家村出發的直接到杏花鎮的話,不經過鎮上的話,好像走官道隻用一個半時辰。
張允月見二叔問了,本來想問的想法就停住了,到時候回家再說,放下心思,繼續手裏的操作。
......
今天雖然比昨天多帶了10斤的綠豆做的涼粉,涼麵也比昨天多做了一些,但是今天結束的時間比昨天還要早些。
這會兒巳時末,但是出攤的幾人已經開始收拾東西,張程負責去公共水井打水回來擦拭瓶瓶罐罐,桌子這些。
等擦拭完,朱氏負責收拾瓶瓶罐罐,張行浩和張程又將桌子凳子折疊收起來,放在桌上。
張允月見隻剩收拾將東西搬上獨輪車,和張程商量了一下,讓張程和張行浩繼續收拾,她和朱氏準備先去油坊買菜油,然後再去雜貨鋪買盆。
一會收拾完,讓他們直接來雜貨鋪找她們就行,順便裝買的東西。
順便還要再買幾個盆,家裏能夠裝涼粉的盆今天已經全部用完了,昨晚泡了60斤綠豆,
那就還需要至少6個盆,為了確保夠用,肯定最好再多買一兩個備用。
張允月和朱氏背著背簍來到雜貨鋪,背簍裏是家裏裝菜油的油罐。
兩人先來到油坊買菜油。
“你好,老板,我們買菜油,請問一下菜油多少錢一斤?”
油坊老板:“兩位客人,現在菜油是15文銅板一斤,兩位需要多少?”
張允月放下背簍裏,拿出背簍裏的油罐,並把油罐遞給油坊掌櫃:“老板,我要10斤菜油,麻煩再幫我裝在這個油罐。”
“哎,好,客人稍等。”
油坊老板接過油罐,然後稱了10斤菜油,又將油罐蓋上,放回張允月的背簍裏。
張允月數了150文銅錢給了老板,然後走出油坊,又和朱氏去雜貨鋪。
雜貨鋪謝大叔正在裏麵招呼客人買東西。
“謝大叔,我和我二嬸來你店裏買幾個盆。”
“喲,月月,你來了,快進來,快進來,你要買盆是吧,那你先選選盆,等我把這個客人的賬結完,我就來。”
“哎,好,謝大叔,你先忙著,我和我二嬸先看著。”
張允月和朱氏選了8個和家裏裝綠豆涼粉差不多大的盆,準備多留一兩個有備無患。
謝大叔將前一波客人送走。
“謝大叔,這個盆多少錢一個?我要8個。”
“那個盆是12文銅錢一個。”
“行,謝大叔,這個盆我要8個。”
謝大叔拿出8個盆出來放在雜貨鋪門前,張允月遞上90文銅錢給謝大叔,剛才謝大叔說少收6文。
給了銅錢,張允月和朱氏就在雜貨鋪門前等張程和張行浩。
等了一會,張程推著獨輪車過來,張允月和朱氏將盆搬上車子,然後張程用繩子固定好車上的東西,一行四人,就準備回家了。
到了家,張允月上前敲門,張允雪在院子裏聽見聲音阿姐的聲音在門外傳來。
急忙跑去開門,開了院門,張程將獨輪車推進屋裏,剩下三人依次進入院子。
張允月小心放下背簍,然後將背簍裏油罐拿出來,抱到廚房裏放好。
張父則幫張程將獨輪車上的東西一一卸下來。
張母和張奶奶進入廚房將幾人的午飯端出來,放在院子裏的桌上,讓剛回來的幾人吃飯。
忙碌了一早上,幾人都饑腸轆轆,四人坐在桌上,開始狼吞虎咽的開始吃飯。
一頓飯吃完,四人才感覺活了過來,主要是回來的時候正是天氣最熱的時候,真正是又累又曬又餓了。
吃完飯,張爺爺讓張允雪將院門鎖上,然後一家人在堂屋數今天賺的錢。
張行浩將裝箱子裏的銅錢全部倒在桌上,還是100文銅錢一串,因為今天的綠豆涼粉和涼麵都比昨天的多。
桌上一共數出來1034文,加上買菜油花掉150文和買盆花掉的90文,今日一共賺了1274文。
眾人一聽張允月說的今天一天賺了1274文銅板,比昨天還多了好幾百文,那是不是要不了幾天,就能把家裏買東西的錢先賺回來了。
其他人都在想,今天一天就賺了一兩多,那要是一個月拿不得賺三四十兩銀子,比得上往年好多年的收成了。
數完錢,張奶奶依舊將串好串的銅板拿回屋裏放好。
等從堂屋出來,張允月和張程一家三人,就去廚房打熱水洗漱,因為早上早起,然後又到鎮上擺攤忙碌,又走回來,折騰一早上。
四人雖然吃飯吃飽了,但是身體這會還是累,所有洗漱完,幾人都回到屋裏換好衣服午睡。
家裏其他人也在午睡,隻是他們午睡的時間比較短。
其他人午睡醒時,四人依然還在睡。
張奶奶帶著張允雪、張行風在剝花生,張爺爺帶著張行雲在繼續編竹籃,張父則又在做折疊桌子,因為想到明天鎮上趕集,吃東西的人肯定比昨天和今天更多。
但家裏隻有兩張折疊桌子,所以張父打算今天再做兩張出來,方便大家坐著吃東西。
張母依舊去河邊洗衣服了,畢竟現在家裏每天都在要麽在家幹活,要麽去鎮上,出汗比較多,這就導致必須經常換洗衣物。
張允月一覺醒來,家裏其他人都在幹活,今天擺攤結束,炸的花生和熬製的辣椒油已經差不多沒有。
所以這會張母和朱氏在廚房準備炸花生,和熬製辣椒油,張母和朱氏兩人都看過張允月熬製了兩次。
特別是第二次熬製前,對於香料用料的使用,張允月也是與張母和朱氏說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