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新紀委書記
重生之爺爺是開國將軍 作者:龍城一方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坊城市紀委受漢東省紀委和坊城市委的雙重領導。
現在的市紀委已經基本上被文濤經營的如同“鐵板一塊”,副書記孫平安是文濤一手“提拔”起來的,至於另一位女副書記房子秀在市紀委基本上沒什麽話語權。
但是對於目前的陳亮來說,房子秀無疑在他心中是最合適的一個人。
這對他來說是一個機會,他準備拉攏房子秀並且向省裏推薦她為坊城市紀委書記。
房子秀今年五十歲出頭,在紀委副書記的崗位上已經幹了五六年,資曆是完全夠了,雖然談不上有什麽“奇功”,但是也有一些成績。
在陳良對著房子秀拋出“橄欖枝”時,房子秀這位年過半百的女同誌顯得感激涕零!
本來她的想法是過兩年去人大或者政協找找機會看看自己能不能從“副廳”轉成“正廳”,眼下陳良的“橄欖枝”可是給了她一個天大的驚喜!
......
漢東省省委常委會議
今天除了一些日常工作上的安排,還要討論一些人事上的任命。
其中最重點的當屬坊城市紀委書記的人選。
會議由趙清良主持。
對於這種級別的任命,一般都是書記或者省長一人點頭即可,趙清良擔任省長後,暫時還兼任著省委組織部長,在省內的話語權不可謂是不大。
“同誌們,坊城市的紀委書記一直空任,急需一位有能力的同誌主持坊城市紀委的工作,根據推薦,一共有三名同誌符合條件,下麵由我來向大家介紹這三名同誌。
“房子秀,女,52歲,大學專科學曆,現任坊城市紀委副書記......”
“李俊恒,男,48歲,大學專科學曆,現任省土地廳副廳長......”
“文濤,男,24歲,大學本科學曆,現任坊城市紀委副書記......”
趙清良介紹完三名同誌的基本情況後,省委常委、專職副書記田青忠就迫不及待的開口發言。
“我建議由房子秀同誌擔任坊城市紀委書記,房子秀同誌已經在紀委的工作經驗豐富,也在副處級崗位上幹了五六年的時間,工作能力非常出色!”
田青中沒有絲毫的掩飾,“拚命”的為房子秀說著好話。
這位田書記,也是我們“大市長”陳良的“上線”。
“雖然我們現在正在實行幹部年輕化,但文濤同誌過於年輕,而且剛剛提拔時間不久,直接提拔為紀委書記,是不太合適的...至於李俊恒同誌,在土地口上幹了這麽多年,而且紀委工作具有專業性領域,我認為也不太適合。”
趙清良聽完田青中的話眉頭深深的皺了起來,但仔細一想,田青中說的也有幾分道理。
文濤的工作成績有目共睹,但是確實太年輕了!
貿然提拔,反而會“拔苗助長”,對他以後個人的“仕途“發展帶來不好的影響。
而田青中作為分管人事的專職副書記,這番話確實非常有道理,也得到了其他幾位常委的一致認同。
眼看趙清良那皺眉的表情,常務副省長孫士良站了出來,他是清楚文濤的“身份”的。
“書記,省長,我來說兩句吧。”
“我推薦文濤同誌擔任坊城市紀委書記,文濤同誌是漢東政法大學畢業,幹過組織工作,當過鎮長,縣長,而且文濤同誌不管是在哪個崗位上工作成績都是非常出色的!”
“尤其是剛剛上任坊城市紀委副書記以來,已經兩次屢立奇功...”
聽了孫士良的話,其它常委也都讚同的點了點頭。
從龍灣鎮項目到龍縣救人,還有這段時間以來的幾件貪腐案件,省委領導們也都是早有耳聞,文濤同誌的表現確實非常優秀!
但是最顧慮的問題依然是資曆問題,文濤同誌過於年輕,而且剛剛才調整一個多月的時間,現在調整,確實是不合適的。
孫士良一講完,會議室裏傳來了陣陣的議論聲音。
此時,省委書記龍剛和趙清良也“竊竊私語”了起來。
“清良同誌,龍縣的縣委書記白波同誌已經調任,現在縣委書記空缺,文濤同誌的工作能力我還是非常了解的,不如讓文濤同誌兼任龍縣縣委書記怎麽樣?”省委書記龍剛若有所思的說道。
因為文濤的那篇”離任審計製度”讓龍剛書記走到了“中樞”領導的麵前。
眼下,龍剛即將調任某部委,既然提拔不了文濤,那可以給他壓壓擔子!
“哦?”
從到基層以來,文濤擔任的一直都是“二把手”,稱之為“千年老二”也不為過!
兼任縣委書記倒是個不錯的選擇!
兩位大領導一拍即合,隨即宣布了關於由房子秀同誌擔任坊城市紀委書記,由文濤同誌擔任坊城市紀委副書記兼任龍縣縣委書記的決定,並舉手表決。
順利全票通過!
......
省委的文件如同光速,在公示期結束之後就下達了正式任命文件。
任命:房子秀同誌為坊城市市委常委、紀委書記
任命:文濤同誌為坊城市紀委副書記、龍縣縣委書記
緊接著,坊城市召開了市委常委擴大會議,文濤也列席參加。
會上,市長陳良顯露著一副”小人得誌“的形態,歡迎著房子秀同誌加入方程式常委的大家庭工作,並且“暗指”文濤資曆尚淺,需要到基層多鍛煉鍛煉。
會議結束後,孫平安、郝建波等一夥人都是“黑著臉”走出去的,反而是文濤覺得非常寬慰。
他跟“領導們“想的一樣,自己的資曆確實太淺,而且沒有當”一把手“的經驗,重回龍縣當縣委書記,文濤自然非常樂意。
從哪裏跌倒,就從哪裏爬起來嘛!
......
正逢“國慶”,文濤也沒有急著直接去龍縣報到。
馬上就要換季了,而且”孤兒院“的孩子們也都長高了不少,文濤還是決定先回臨縣,給孩子們送一批”物資“回去。
吩咐康成置辦好了東西,文濤就帶著康成趕往臨縣。
現在的市紀委已經基本上被文濤經營的如同“鐵板一塊”,副書記孫平安是文濤一手“提拔”起來的,至於另一位女副書記房子秀在市紀委基本上沒什麽話語權。
但是對於目前的陳亮來說,房子秀無疑在他心中是最合適的一個人。
這對他來說是一個機會,他準備拉攏房子秀並且向省裏推薦她為坊城市紀委書記。
房子秀今年五十歲出頭,在紀委副書記的崗位上已經幹了五六年,資曆是完全夠了,雖然談不上有什麽“奇功”,但是也有一些成績。
在陳良對著房子秀拋出“橄欖枝”時,房子秀這位年過半百的女同誌顯得感激涕零!
本來她的想法是過兩年去人大或者政協找找機會看看自己能不能從“副廳”轉成“正廳”,眼下陳良的“橄欖枝”可是給了她一個天大的驚喜!
......
漢東省省委常委會議
今天除了一些日常工作上的安排,還要討論一些人事上的任命。
其中最重點的當屬坊城市紀委書記的人選。
會議由趙清良主持。
對於這種級別的任命,一般都是書記或者省長一人點頭即可,趙清良擔任省長後,暫時還兼任著省委組織部長,在省內的話語權不可謂是不大。
“同誌們,坊城市的紀委書記一直空任,急需一位有能力的同誌主持坊城市紀委的工作,根據推薦,一共有三名同誌符合條件,下麵由我來向大家介紹這三名同誌。
“房子秀,女,52歲,大學專科學曆,現任坊城市紀委副書記......”
“李俊恒,男,48歲,大學專科學曆,現任省土地廳副廳長......”
“文濤,男,24歲,大學本科學曆,現任坊城市紀委副書記......”
趙清良介紹完三名同誌的基本情況後,省委常委、專職副書記田青忠就迫不及待的開口發言。
“我建議由房子秀同誌擔任坊城市紀委書記,房子秀同誌已經在紀委的工作經驗豐富,也在副處級崗位上幹了五六年的時間,工作能力非常出色!”
田青中沒有絲毫的掩飾,“拚命”的為房子秀說著好話。
這位田書記,也是我們“大市長”陳良的“上線”。
“雖然我們現在正在實行幹部年輕化,但文濤同誌過於年輕,而且剛剛提拔時間不久,直接提拔為紀委書記,是不太合適的...至於李俊恒同誌,在土地口上幹了這麽多年,而且紀委工作具有專業性領域,我認為也不太適合。”
趙清良聽完田青中的話眉頭深深的皺了起來,但仔細一想,田青中說的也有幾分道理。
文濤的工作成績有目共睹,但是確實太年輕了!
貿然提拔,反而會“拔苗助長”,對他以後個人的“仕途“發展帶來不好的影響。
而田青中作為分管人事的專職副書記,這番話確實非常有道理,也得到了其他幾位常委的一致認同。
眼看趙清良那皺眉的表情,常務副省長孫士良站了出來,他是清楚文濤的“身份”的。
“書記,省長,我來說兩句吧。”
“我推薦文濤同誌擔任坊城市紀委書記,文濤同誌是漢東政法大學畢業,幹過組織工作,當過鎮長,縣長,而且文濤同誌不管是在哪個崗位上工作成績都是非常出色的!”
“尤其是剛剛上任坊城市紀委副書記以來,已經兩次屢立奇功...”
聽了孫士良的話,其它常委也都讚同的點了點頭。
從龍灣鎮項目到龍縣救人,還有這段時間以來的幾件貪腐案件,省委領導們也都是早有耳聞,文濤同誌的表現確實非常優秀!
但是最顧慮的問題依然是資曆問題,文濤同誌過於年輕,而且剛剛才調整一個多月的時間,現在調整,確實是不合適的。
孫士良一講完,會議室裏傳來了陣陣的議論聲音。
此時,省委書記龍剛和趙清良也“竊竊私語”了起來。
“清良同誌,龍縣的縣委書記白波同誌已經調任,現在縣委書記空缺,文濤同誌的工作能力我還是非常了解的,不如讓文濤同誌兼任龍縣縣委書記怎麽樣?”省委書記龍剛若有所思的說道。
因為文濤的那篇”離任審計製度”讓龍剛書記走到了“中樞”領導的麵前。
眼下,龍剛即將調任某部委,既然提拔不了文濤,那可以給他壓壓擔子!
“哦?”
從到基層以來,文濤擔任的一直都是“二把手”,稱之為“千年老二”也不為過!
兼任縣委書記倒是個不錯的選擇!
兩位大領導一拍即合,隨即宣布了關於由房子秀同誌擔任坊城市紀委書記,由文濤同誌擔任坊城市紀委副書記兼任龍縣縣委書記的決定,並舉手表決。
順利全票通過!
......
省委的文件如同光速,在公示期結束之後就下達了正式任命文件。
任命:房子秀同誌為坊城市市委常委、紀委書記
任命:文濤同誌為坊城市紀委副書記、龍縣縣委書記
緊接著,坊城市召開了市委常委擴大會議,文濤也列席參加。
會上,市長陳良顯露著一副”小人得誌“的形態,歡迎著房子秀同誌加入方程式常委的大家庭工作,並且“暗指”文濤資曆尚淺,需要到基層多鍛煉鍛煉。
會議結束後,孫平安、郝建波等一夥人都是“黑著臉”走出去的,反而是文濤覺得非常寬慰。
他跟“領導們“想的一樣,自己的資曆確實太淺,而且沒有當”一把手“的經驗,重回龍縣當縣委書記,文濤自然非常樂意。
從哪裏跌倒,就從哪裏爬起來嘛!
......
正逢“國慶”,文濤也沒有急著直接去龍縣報到。
馬上就要換季了,而且”孤兒院“的孩子們也都長高了不少,文濤還是決定先回臨縣,給孩子們送一批”物資“回去。
吩咐康成置辦好了東西,文濤就帶著康成趕往臨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