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盛唐年間,長安城的一次大雨過後,街道濕滑,帶來了一陣陰森的氣息。眾多市民紛紛回家避雨,唯獨青石大道上的一家酒樓,仍然燈火通明,熱鬧非凡。就在這時,酒樓的門口急匆匆走進來一位年輕女子,她身穿一襲淡藍色的襦裙,肌膚如玉,麵容清麗,露出一絲焦急的神情。她的名字叫做柳月,城中有名的繡娘。此時正值夜幕降臨,她卻在大雨中奔波,宛如一隻迷失的小鳥。


    柳月剛落腳,便直奔樓上包間,推開門後,映入眼簾的是狄仁傑和他的助手元芳正低聲交談,桌上滿是紙筆,他們正在研究案情。見柳月進來,狄仁傑放下手中的資料,微微一笑:“你可終於來了,柳小姐。”


    “狄大人,您一定要替我的姐姐查出真相!”柳月的聲音顫抖,淚水在眼眶中打轉。她一坐下,便忍不住抽泣起來,令元芳心中一緊。


    “你姐姐的事情我已知曉,你盡管從頭說來。”狄仁傑聲音輕柔,言語間透出一絲安撫。


    柳月抬頭,眼中閃爍著哀傷與不安:“我姐姐柳晴前幾天被人誣陷,今早又被發現死於殘破的私宅,死因撲朔迷離。有人傳言是她在裝神弄鬼,實際上她絕無此能。”她用手輕拭臉上的淚水,顯露出一雙熠熠生輝的眼睛,迎著昏黃的燈光,顯得更加楚楚動人。


    “你姐姐的經曆是怎樣的?”狄仁傑認真地問,思緒已然閃爍,已在心中擺布著這一樁案件的脈絡。


    “我曾聽到她說,最近有幾位貴族客戶對她的繡品極其感興趣,她還曾提到過他們中有人有些怪異的愛好。”柳月的臉上閃過一絲羞澀,“我以為隻是無聊的八卦,未曾想,竟會牽連至此。”


    “你可知那幾位貴族的名字?”狄仁傑說著,心中的疑慮漸漸浮現。


    “有一位是王府的王公子,還有一位是京城大俠周盈,而最後一位,我確實沒聽過他的名字。”柳月的表情凝重,“在她去世前,我還見她因某種原因與王公子有過爭執。”


    元芳在一旁沉吟,問道:“柳姑娘,她何以在王府爭執,是否有人聽見?”


    “正是在一家知名的酒樓,王公子當時指責她的繡品不夠精致,諷刺她眼光低下。”柳月的聲音輕緩,隱約傳遞出一絲憤懣,“但我相信,我姐姐並非因這一爭執而受到威脅。”


    狄仁傑沉吟片刻,心中閃過幾道靈光:“柳姑娘,我需要知道你姐姐死亡前後的詳細情況,是否有人見過她,或者有可疑的行蹤?”


    柳月抬頭,神色愈發凝重:“姐姐在家的時候,常有偏僻的鄰居來拜訪,過去一向相安無事,但她最近常說,似乎感覺有人在跟蹤她。還有那日在後院的聊天中,她提到過一個叫做‘幽靈’的人,但我並不清楚具體是誰。”


    “幽靈?”元芳緊盯著柳月,麵露疑惑,“這名女子是否有可疑?”


    柳月搖頭:“這隻是我姐姐說的,我對此並無確切了解。”


    “我明白了。”狄仁傑點點頭,“我們需從這裏入手,一探究竟。”


    接下來,狄仁傑和元芳一同前往柳月所提及的喪命私宅。墨色的雲在天空中沉沉壓著,偶爾有雨滴打落在他們的身上。隱約可見,私宅是一處老舊的院落,門口生滿了雜草,仿佛被時光遺棄般荒涼。


    進了院落,狄仁傑仔細勘查四周。牆麵上斑駁的痕跡、地上散落的破碎瓷器,無不顯示出這地方曾經的繁華。柳月則在旁邊顫抖著,神情交錯著恐懼與悲傷。院落的一角,正是柳晴被發現在的地方,周圍仍留有打鬥的痕跡。


    “狄大人,這裏是一片陰暗潮濕之地,難道我姐姐的死與此有關嗎?”柳月的臉色愈發蒼白,胸口起伏不定。


    “不必過分擔憂,柳姑娘。”狄仁傑輕聲安慰,而心中卻暗暗打量著周圍所見的每一處,注意到在牆角有一幅小畫,盡管模糊,但畫中似乎刻畫著一位衣著華麗的女子。


    “這畫是誰作的?”元芳向柳月詢問。


    “這...這幅畫我也並不清楚。”柳月在一旁觀察,神色變得愈加驚恐,“難道我姐姐也在此畫中被囚禁了?”


    狄仁傑仔細觀察畫的細節,起伏的線條、暗淡的色彩似乎想要表達更深的含義。“我們需要進一步調查這些線索。”他轉身道,“柳姑娘可以陪著我們一同去酒樓尋找更多的信息嗎?”


    柳月點頭,顯然渴望查明事情的真相。三人朝著酒樓而去,步伐漸漸穩重。酒樓吞吐著撲麵而來的熱鬧氣息,斑駁的木頭桌椅上滿是醉意與喧嘩。


    待坐定後,狄仁傑便與元芳四處打量,酒樓中的顧客雖多,但一雙眼睛都充滿著警惕。偏偏此時,一道清亮的女聲從遠處響起:“好生模糊,難道這長安城竟沒幾個人敢說真話嗎?”


    柳月一聽,目光立刻跟隨聲音的來源,看見長桌旁坐著的竟是那王公子,麵相俊朗,目光透著一絲張揚。身邊坐著幾位衣著華麗的女子,其一則身材豐盈,紅唇微挑,朝向王公子輕聲耳語,眼神間透著親昵。


    “王公子!”柳月猛然站起,憤怒難以自禁,“我姐姐的死,是不是與您有關?您可知她曾與您爭執?”她的聲音在酒樓的喧鬧聲中顯得格外刺耳,吸引了周圍的目光。


    王公子一挑眉,目光中流露出一絲的不屑與不滿:“她不過是個繡娘,爾等不必演繹出如此白癡的劇目。”


    在王公子身旁的女子微微一笑,別有一番意味:“聽說那柳晴死得不明不白,真是可惜。莫非你們覺得她是被搞鬼?”


    狄仁傑眼神一變,立即抓住了這個詞:“搞鬼?你們對此又是何解?”


    那女子挑了挑眼眉,語氣竟是玩味:“聽說她在臨死之前,總以為城外有鬼,幾次失蹤後常常笑語自若,令人匪夷所思。”她的聲調柔和,卻似乎在故意刺激柳月,後者麵頰愈發通紅,連話都說不清晰。


    狄仁傑深思,突然間靈光一閃,若有所思。王公子似有所覺,連忙岔開話題。


    不遠處,站著一位身材高挑的青年,神態中透出不安。他的目光掃過桌前,悄悄走向狄仁傑的桌子。


    “狄大人,小人在此有要事稟告。”青年一靠近,猛然低聲道:“近日我也聽說…前幾日有人在謠傳柳晴所能施展的法術,恐怕她死前有人跟她有過較量。”


    元芳麵露驚奇:“你又是誰?為何如此關心此案?”


    “我是周盈的朋友,因我聽見周盈與柳晴有關的事情,才故而前來。”青年顧忌四周,彎身低語,目光流轉:“不過我也隻聽說她所圖謀秘密的事情,不知真假。不過她確實在某場聚會上提到過夜遊的事情。”


    狄仁傑麵色凝重,內心已有了多少構想。事情似乎並沒有表麵那般簡單,一個個的線索在他腦中交織。


    “王公子請問,您與柳晴所談何事?可否詳細道出?”狄仁傑的語氣透著堅定。


    王公子的臉色一下沉了下去:“我與她不過是談些繡品之事,不必多言。若無其事,更加明理些。”


    狄仁傑靜靜打量他一番,心中卻生出幾分疑慮。柳月心頭不安,想要為姐姐辯護。此時酒樓中的議論聲愈加喧鬧,擋住了她細微的訴說。


    “若真是如此,柳晴在你們中間…是什麽樣的角色?”狄仁傑幽幽問道,適時將目光投向那旁若無人嬉笑的女子,她似乎隱藏著更多玄機。


    經過一番探討,眾人的心中均在糾結著謎團。狄仁傑決定暫時放棄爭論,回去再做打算,思索著哪方麵的線索才更為緊要。他帶著柳月與元芳離開酒樓,告別那名青年,內心漸漸清晰。


    這一日的折騰結束後,狄仁傑回到衙門,逐一回憶起案件中的種種細節。案件中的每一個人都如同一個機關,隱藏著複雜的情感與利益交織。


    幾日後,天色微亮,狄仁傑便與元芳重訪柳月所述的私宅,打算進行更加細致的調查。這時,意外之事接連發生,鄰居有人傳來風聲,言稱昨夜再見到柳晴的幽靈,四處遊蕩,似是在叩問世人。


    “這必定是偽造!”元芳道,“狄大人您想,倘若真有神靈,朝夕未見,何來‘叩問’?”


    狄仁傑凝思,眼中泛起一道至今糾結的情緒,似乎辨別出紛繁中透著的一縷線索。他當即決定也要為柳晴一探最後的真相。


    在隨後的幾日裏,狄仁傑和元芳利用各方資源,逐漸了解柳晴的生活背景,她不僅是一名老練的繡娘,在暗地裏亦有不少交往的朋友。逐漸,調查浮現出某些可疑之處。在詢問那些竊竊私語的貴婦時,他們發現其中一位名叫錦兒之女子對柳晴過從甚密,而她的言行似乎與對方所說相矛盾。


    “剖析真秘密,得知一切蛛絲馬跡。”這天夜裏,狄仁傑與元芳酌酒時,腦海中忽然閃過某種時間錯位,柳晴與錦兒的關係闡釋,卻如何在這場遊戲中窺得優劣。


    “錦兒仿佛兼具溫文爾雅與神秘。而她與王公子相熟,因何怨恨柳晴?”元芳探究道。


    “若果真如斯,我酒後重訪,猜測便是因她與周盈有關聯,或是因為光陰流走而懼平白。”狄仁傑回過神來,摸著下巴,恍如看見一幅全景複盤。


    依照衙門應急辦法,狄仁傑將錦兒約至衙門,意欲用推理溫和“審問”。優秀的偵手對峙即將開始。


    在次日早晨,錦兒如約而至,麵容嬌嗲,肌膚如凝脂,盡顯雍容華貴。輕盈的步伐,在大堂內顯得輕飄;她輕掃一眼狄仁傑,眼中流露出似笑非笑的神情。


    “久聞狄大人的風采,今果真不虛此行。”錦兒微微頷首,笑容含蓄含情。


    狄仁傑無言,忙命下人侍奉酒水,在角落細細探討她與柳晴傷亡之間的關係。“錦兒姑娘,聽聞你與柳晴曾相交。”


    “何以見得?”錦兒輕呼似問,微微側身,神態悠然。


    “她在臨終前的情緒動蕩,也許是在執念於某種法門,我想問你,是否從她這裏得知過?”狄仁傑心中感應,聲下不虛。


    錦兒的麵色微顯更加和緩之色,嘴角含著一絲不屑:“她的那種癲狂,怎可與我相提並論。”


    “她是否傳言過你與王公子的糾葛?”狄仁傑毫不留情地將話題引向核心。


    錦兒忽似明白他意,微微一笑,似乎神秘而無奈。“王公子與我自是朋友,隻是她妒忌,故而尋求機會置我於死地。這恩怨,實是執念無端。”


    狄仁傑心中一動,似乎明白了更深層次的謀劃。周盈、柳晴與錦兒的微妙關係相交織,竟照著一處黑暗而深邃的真相。


    “我求證你是否與柳晴有稀奇之事。”狄仁傑下意識轉身。


    不料錦兒情緒陡然變化,神態愈加強烈:“狄大人,想必你也不願揭露那些隱秘吧。人心是最恐怖的東西!”


    此言一出,反唇相譏,唾沫四溢。原本看似溫文爾雅的交流,轉瞬間危機四伏。錦兒突然拔腿欲逃,狄仁傑暗中機警,立刻上前截住。


    “錦兒姑娘,我明白你心中所想,你根本不想讓我查出真相,是不是?”狄仁傑堅定道,“每一個心底的聲音,都將成為難以擺脫的秘密。”


    “你!”


    “此地曲折,雷陣雨聲。可知她的死亡不過是佐證你心中的危險罷了?”


    隨著字裏行間的深入,錦兒的情緒逐漸崩潰,絕望而不可捉摸。她原本韻味十足的外表卻在狄仁傑麵前變得狼狽不堪,漸顯出幾分窘迫,隨即仿佛認命般低下頭:“狄大人,我就是因嫉妒,才會為難她……”


    “再說下去,往後可再無情。”狄仁傑語調冰冷,鎖定了她的心底掙紮。


    最終,經你一言我一語的警戒,狄仁傑終於逼迫錦兒卸下偽裝,講述出整個故事。原來柳晴早已從錦兒口中得知了周盈與王公子的暗戀。她也因利用錦兒步步緊逼,貓捉老鼠般玩弄於鼓掌之上,直至將真相連結而掌握。


    “所有的爭鬥皆為嫉妒與競爭。”錦兒憤懣道,“可我從未真正要她的命!意外殺她,劇情也算拍在心智的投影之中……我無能為力了。”


    最終在狄仁傑的精妙推理下,種種錯誤推測後的情感糾葛被徹底解開。柳晴的死,正是那些繡娘在權力之下的微妙博弈,重重深入,淩駕於嫉妒與憤怒的糾結。


    這一片紛擾宛若沉有雲靄,終在狄仁傑的智慧與堅持中落下帷幕。


    長安城的雨過天晴,平靜又掩藏無數真相。然而,對於狄仁傑來說,正義的盛行與死亡之重則是最為刻骨銘心的印記,每一次案件後的探明,都是他不斷探索人性與真相的契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狄仁傑之玄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劍飄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劍飄香並收藏狄仁傑之玄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