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擊戰在中國有悠久的曆史。公元前512年的吳楚之戰中,就有遊擊性質的作戰行動。相傳為黃帝風後撰寫的《握奇經》認為:“遊軍之形,乍動乍靜,避實擊虛,視贏撓盛,結陳趨地,斷繞四經。”對遊擊部隊的作戰行動,作了生動的描述。而在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詳細使用遊擊戰戰術的人是楚漢時期漢的大將彭越。
在中國GCD黨領導的革命戰爭中,遊擊戰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紅軍根據敵強己弱的特點,依托根據地堅持遊擊戰,保存和發展了自己。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新四軍深入敵後,大規模、長時期地開展遊擊戰。
即便如此,二路軍現在的遊擊戰術卻要比任何部隊都要完整、靈活、多樣,當然,這是由於餘飆這個穿越的腦袋瓜兒在作怪。而且二路軍的群眾基礎也比其他抗日武裝要牢固,政治宣傳加上經濟實惠,使二路軍徹底廢棄了傳統的抓壯丁、強征兵的陋習惡俗。
根據地已經很大了,村子二十多個,總人口一萬五六千人,吳新民、曹國士等人隻是隨便的在獨水鎮到根據地邊沿地帶走了走,便已經驚訝得合不攏嘴巴。
“你們到底有多少人槍啊?”曹國士實在忍不住心中的疑惑,一路走來,到處看見背著槍的百姓,男的、女的、老的。
“正規部隊嗎?”隨行的參謀孫誌誠解釋道:“現在已經有一千多了,要說背著槍的就算,那可就多了,現在基本上是一家一支,總數將近一千五、六百了,而且現在還在不斷增加中!”
吳新民吧噠吧噠嘴,奇怪的問道:“你們哪來的那麽多武器?難道你們有兵工廠或者是從外麵運來的?”
“兵工廠倒是有一個,不過現在隻能造獨一撅,還造不了別的槍。”孫誌誠說道:“主要還是繳獲的多一些,打土匪、打偽軍、打維持會、打鬼子,雖然我來得比較晚,但對部隊曆次的戰鬥還是了解的,我粗略算了一下,前前後後已經消滅了一千多偽軍,鬼子呢,也差不多有七、八百了。
中國自近代以來一直戰亂頻繁、動蕩不安,對槍械的需求量很大,以致於在很多地方都產生了民間造槍匠這一行當。他們用簡陋的設備,以手工或半手工方式來製造槍支。其中造得最多的,是一種稱為“兩撅槍”的土製手槍。這些土造手槍形狀各異,但一般都采用類似獵槍的兩段式鉸鏈結構,從打開的彈膛尾部直接裝填槍彈,發射後要將握把向下撅開以便退殼,故稱為“兩撅槍”,又被叫作“獨一撅”或“單打一”槍。這些槍的槍管都是自行打製,很多是用鐵條盤成。口徑也是五花八門,雖然多數沒有膛線,但由於使用步槍彈,使得該槍在近距離內威力仍很大。這些土槍多數都采用外露式擊錘來擊發,射擊前一般先將擊錘扳開,突出的擊錘末端形狀類似牛角。所以在北方的很多地方,又把這種土造手槍稱作“獨角牛”。這些槍從設計到製造都極其簡陋粗糙,對製造條件的要求很低。這一點卻使得它在中國的特殊環境中得到了廣泛普及。
由於兵工廠新添置了兩台從平、津偷運來的小機床,使得生產這種簡陋武器變得很輕鬆,材料充足的話,日產十支不在話下。
“要說,還是你們的地道、地雷讓人大開眼界。”高鵬慨歎道:“而且地道一旦完工,就是拿著獨一撅也夠日本鬼子喝一壺的。”
“這隻是初期工程,村落地道完工後,就要向野外擴展,司令的設想是建成一座地下長城,把根據地建設成山外有地道、地雷為鏈,山內洞穴、倉庫為點,打、藏、生產、訓練為基礎的大基地,萬一鬼子要掃蕩,並且攻進來了,我們的堅壁清野餓也能將他們趕走。”
“這,這麽宏偉的設想,還真是……宏偉呀!”吳新民咧著嘴,有些不知道如何形容了。
“地道、地雷是以防禦為主,進攻占地盤還是非常必要的,軍隊越多,需要的物資就越多,不向外拓展,生存就是問題。”孫誌誠有些悵然的望著遠方,“不接觸是不能有所體會的,我剛來的時候眼光隻局限在打仗上,慢慢的才知道戰爭是需要全麵的考慮,否則隻是一時的紅火,卻不能堅持長久。”
“你們這裏還真是人才濟濟,那個緩進急攻的策略就非常好,還有那個遊擊戰術手冊,破襲戰、地雷戰、麻雀戰、伏擊戰、地道戰、圍困戰這些靈活機動的戰法,讓我們大開眼界。”吳新民誇讚道:“這幾天我天天在看,在琢磨,受益匪淺。”
“東西是死的,還得人運用得好才行。”孫誌誠淡淡一笑,“我們部隊已經慢慢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新兵到老兵,慢慢成長,這是一道順暢的程序。雖然你們都打過仗,熱情勇敢是有,但不熟悉我們的戰術打法,司令主要還是擔心你們初來乍到,作戰的時候互相配合不夠默契。”
“明白,餘司令雖出身草莽,卻是心細得很,對我們的照顧也是很對的。”吳新民點頭道。
“嗬嗬,你們和司令接觸得少,時間長了,你們就會知道什麽叫盛名無虛士,人不可貌相的。司令這個人還是很有內涵的,越接觸你們便會越佩服。”
“狼煙起,江山北望,龍起卷,馬長嘶,劍氣如霜。心似黃河水茫茫,二十年縱橫間,誰能相抗。恨欲狂,長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鄉,何惜百死報家國。忍歎惜,更無語,血淚滿眶……”一隊士兵吼著歌,從不遠處經過,一個個精神抖擻,全部的日式裝備更顯威武。
“三個營的建製,目前根據地隻能支撐這些人馬作戰。”孫誌誠揮手和士兵中的軍官打著招呼,“你們早一天開始融入,便早一天形成戰鬥力。司令說過,抗日戰爭是曆史上從來沒有過的艱難困苦的戰爭,這戰爭關係整個民族的生死存亡,如果誰想依靠著軍隊自抬身價,就是破壞抗戰,就是賣國。按我的想法,榮華富貴不過是過眼煙雲,能得個抗日烈士的稱號也就心滿意足了,當然要得個英雄的稱號,被寫入書裏,那就更好了。”
“是啊!”吳新民長出了一口氣,“我們部隊多是東北的青年,一路從北到南,屢敗屢戰,要是早跟餘司令學上幾招,那真就不一樣了,你們說是不是?”
“現在學也不晚,我看咱們還是趕緊回去,就按餘司令的辦法,趕緊形成戰鬥力,時間越耽誤越讓人覺得咱們是私心自用。”曹國士笑著說道:“沒聽孫參謀說,那是破壞抗戰,是賣國嗎?”
“對不起,我隻是轉述餘司令的話,可不要誤會。諸位前輩從北打到南,光這份勇氣和毅力就讓小子望塵莫及了。”孫誌誠趕緊解釋道。
“沒誤會,餘司令說得對,你轉述得也好。”高鵬伸手指了指前麵,“走,咱們和那個老人家聊聊,然後回去整理部隊,咱們幾個就去向餘司令好好學學。”
前麵大路上,有一個老人正在挖溝。這老人的頭發半禿半白,用全身的力量挖掘著。旁邊應該就是他家的地,一塊窄窄長長的條道地,滿共不過五個壟兒寬,他臨著道沿兒,一並排連挖十二個大溝,差不多全部犧牲了自己的小麥。他的溝挖得深,鏟得平,邊緣上培起高高的土牆,像城牆的垛口。他正跳在第十二個溝裏,彎著腰,扔出黑濕的土塊,已經是全身冒汗。
“老人家,這地一塊一塊的挖了去,您不想吃麥子了嗎?”高鵬走到跟前,笑著問道。
老人直起腰來喘了幾口氣,看著這幾個身穿便衣的人,倒也不害怕,扶著鐵鏟柄兒慢悠悠的說道:“日本人侵占我們的地麵,破路挖溝是為了擋住他們,難道為了幾壟麥子,還要逢山開道,遇水搭橋,誠心歡迎小日本不成?”
“官家的事兒,不過是水過地皮濕,賣個眼前俏就算了!”曹國士嘿嘿一笑,在旁邊插嘴道。
老人哼了一聲,橫了曹國士一眼,彎下腰繼續鏟土,象是對著挖掘得深深的土地說話,“真讓那些年青後生說著了,什麽也不肯犧牲的人,這年月就隻有當漢奸的路。一當漢奸,他就什麽也出賣了,連那點兒良心!眼皮子淺的,光想著糊弄別人,到最後坑的還是自己。”
“得,我隨口說一句,倒成了漢奸了。”曹國士苦笑著低聲說道。
吳新民等人搖著頭,幸災樂禍的笑著轉身走了。
…………………
在中國GCD黨領導的革命戰爭中,遊擊戰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紅軍根據敵強己弱的特點,依托根據地堅持遊擊戰,保存和發展了自己。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新四軍深入敵後,大規模、長時期地開展遊擊戰。
即便如此,二路軍現在的遊擊戰術卻要比任何部隊都要完整、靈活、多樣,當然,這是由於餘飆這個穿越的腦袋瓜兒在作怪。而且二路軍的群眾基礎也比其他抗日武裝要牢固,政治宣傳加上經濟實惠,使二路軍徹底廢棄了傳統的抓壯丁、強征兵的陋習惡俗。
根據地已經很大了,村子二十多個,總人口一萬五六千人,吳新民、曹國士等人隻是隨便的在獨水鎮到根據地邊沿地帶走了走,便已經驚訝得合不攏嘴巴。
“你們到底有多少人槍啊?”曹國士實在忍不住心中的疑惑,一路走來,到處看見背著槍的百姓,男的、女的、老的。
“正規部隊嗎?”隨行的參謀孫誌誠解釋道:“現在已經有一千多了,要說背著槍的就算,那可就多了,現在基本上是一家一支,總數將近一千五、六百了,而且現在還在不斷增加中!”
吳新民吧噠吧噠嘴,奇怪的問道:“你們哪來的那麽多武器?難道你們有兵工廠或者是從外麵運來的?”
“兵工廠倒是有一個,不過現在隻能造獨一撅,還造不了別的槍。”孫誌誠說道:“主要還是繳獲的多一些,打土匪、打偽軍、打維持會、打鬼子,雖然我來得比較晚,但對部隊曆次的戰鬥還是了解的,我粗略算了一下,前前後後已經消滅了一千多偽軍,鬼子呢,也差不多有七、八百了。
中國自近代以來一直戰亂頻繁、動蕩不安,對槍械的需求量很大,以致於在很多地方都產生了民間造槍匠這一行當。他們用簡陋的設備,以手工或半手工方式來製造槍支。其中造得最多的,是一種稱為“兩撅槍”的土製手槍。這些土造手槍形狀各異,但一般都采用類似獵槍的兩段式鉸鏈結構,從打開的彈膛尾部直接裝填槍彈,發射後要將握把向下撅開以便退殼,故稱為“兩撅槍”,又被叫作“獨一撅”或“單打一”槍。這些槍的槍管都是自行打製,很多是用鐵條盤成。口徑也是五花八門,雖然多數沒有膛線,但由於使用步槍彈,使得該槍在近距離內威力仍很大。這些土槍多數都采用外露式擊錘來擊發,射擊前一般先將擊錘扳開,突出的擊錘末端形狀類似牛角。所以在北方的很多地方,又把這種土造手槍稱作“獨角牛”。這些槍從設計到製造都極其簡陋粗糙,對製造條件的要求很低。這一點卻使得它在中國的特殊環境中得到了廣泛普及。
由於兵工廠新添置了兩台從平、津偷運來的小機床,使得生產這種簡陋武器變得很輕鬆,材料充足的話,日產十支不在話下。
“要說,還是你們的地道、地雷讓人大開眼界。”高鵬慨歎道:“而且地道一旦完工,就是拿著獨一撅也夠日本鬼子喝一壺的。”
“這隻是初期工程,村落地道完工後,就要向野外擴展,司令的設想是建成一座地下長城,把根據地建設成山外有地道、地雷為鏈,山內洞穴、倉庫為點,打、藏、生產、訓練為基礎的大基地,萬一鬼子要掃蕩,並且攻進來了,我們的堅壁清野餓也能將他們趕走。”
“這,這麽宏偉的設想,還真是……宏偉呀!”吳新民咧著嘴,有些不知道如何形容了。
“地道、地雷是以防禦為主,進攻占地盤還是非常必要的,軍隊越多,需要的物資就越多,不向外拓展,生存就是問題。”孫誌誠有些悵然的望著遠方,“不接觸是不能有所體會的,我剛來的時候眼光隻局限在打仗上,慢慢的才知道戰爭是需要全麵的考慮,否則隻是一時的紅火,卻不能堅持長久。”
“你們這裏還真是人才濟濟,那個緩進急攻的策略就非常好,還有那個遊擊戰術手冊,破襲戰、地雷戰、麻雀戰、伏擊戰、地道戰、圍困戰這些靈活機動的戰法,讓我們大開眼界。”吳新民誇讚道:“這幾天我天天在看,在琢磨,受益匪淺。”
“東西是死的,還得人運用得好才行。”孫誌誠淡淡一笑,“我們部隊已經慢慢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新兵到老兵,慢慢成長,這是一道順暢的程序。雖然你們都打過仗,熱情勇敢是有,但不熟悉我們的戰術打法,司令主要還是擔心你們初來乍到,作戰的時候互相配合不夠默契。”
“明白,餘司令雖出身草莽,卻是心細得很,對我們的照顧也是很對的。”吳新民點頭道。
“嗬嗬,你們和司令接觸得少,時間長了,你們就會知道什麽叫盛名無虛士,人不可貌相的。司令這個人還是很有內涵的,越接觸你們便會越佩服。”
“狼煙起,江山北望,龍起卷,馬長嘶,劍氣如霜。心似黃河水茫茫,二十年縱橫間,誰能相抗。恨欲狂,長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鄉,何惜百死報家國。忍歎惜,更無語,血淚滿眶……”一隊士兵吼著歌,從不遠處經過,一個個精神抖擻,全部的日式裝備更顯威武。
“三個營的建製,目前根據地隻能支撐這些人馬作戰。”孫誌誠揮手和士兵中的軍官打著招呼,“你們早一天開始融入,便早一天形成戰鬥力。司令說過,抗日戰爭是曆史上從來沒有過的艱難困苦的戰爭,這戰爭關係整個民族的生死存亡,如果誰想依靠著軍隊自抬身價,就是破壞抗戰,就是賣國。按我的想法,榮華富貴不過是過眼煙雲,能得個抗日烈士的稱號也就心滿意足了,當然要得個英雄的稱號,被寫入書裏,那就更好了。”
“是啊!”吳新民長出了一口氣,“我們部隊多是東北的青年,一路從北到南,屢敗屢戰,要是早跟餘司令學上幾招,那真就不一樣了,你們說是不是?”
“現在學也不晚,我看咱們還是趕緊回去,就按餘司令的辦法,趕緊形成戰鬥力,時間越耽誤越讓人覺得咱們是私心自用。”曹國士笑著說道:“沒聽孫參謀說,那是破壞抗戰,是賣國嗎?”
“對不起,我隻是轉述餘司令的話,可不要誤會。諸位前輩從北打到南,光這份勇氣和毅力就讓小子望塵莫及了。”孫誌誠趕緊解釋道。
“沒誤會,餘司令說得對,你轉述得也好。”高鵬伸手指了指前麵,“走,咱們和那個老人家聊聊,然後回去整理部隊,咱們幾個就去向餘司令好好學學。”
前麵大路上,有一個老人正在挖溝。這老人的頭發半禿半白,用全身的力量挖掘著。旁邊應該就是他家的地,一塊窄窄長長的條道地,滿共不過五個壟兒寬,他臨著道沿兒,一並排連挖十二個大溝,差不多全部犧牲了自己的小麥。他的溝挖得深,鏟得平,邊緣上培起高高的土牆,像城牆的垛口。他正跳在第十二個溝裏,彎著腰,扔出黑濕的土塊,已經是全身冒汗。
“老人家,這地一塊一塊的挖了去,您不想吃麥子了嗎?”高鵬走到跟前,笑著問道。
老人直起腰來喘了幾口氣,看著這幾個身穿便衣的人,倒也不害怕,扶著鐵鏟柄兒慢悠悠的說道:“日本人侵占我們的地麵,破路挖溝是為了擋住他們,難道為了幾壟麥子,還要逢山開道,遇水搭橋,誠心歡迎小日本不成?”
“官家的事兒,不過是水過地皮濕,賣個眼前俏就算了!”曹國士嘿嘿一笑,在旁邊插嘴道。
老人哼了一聲,橫了曹國士一眼,彎下腰繼續鏟土,象是對著挖掘得深深的土地說話,“真讓那些年青後生說著了,什麽也不肯犧牲的人,這年月就隻有當漢奸的路。一當漢奸,他就什麽也出賣了,連那點兒良心!眼皮子淺的,光想著糊弄別人,到最後坑的還是自己。”
“得,我隨口說一句,倒成了漢奸了。”曹國士苦笑著低聲說道。
吳新民等人搖著頭,幸災樂禍的笑著轉身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