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擔任下密縣丞時,漢靈帝又向各州郡增收獻費與稅賦,劉備囊中羞澀,沒有錢繳納獻費,最終才辭官而去。
可能是因為宗親的身份,又或者是何進愛才,想攏絡一些劉姓宗室,劉備又任高唐縣尉,而今因政績坐上了縣令之職,不過之後高唐便會叫亂民功破,劉備這個縣令也坐不了多久,當然這些是後話。
此時劉備閱讀完報邗後,已經沉默了一下,他在等待結義兄弟簡雍的觀感。
簡雍放下書簡也輕歎了一聲說道“箕鄉侯真是出人以表啊!不光勇武不凡,還敢直言不諱,此報必震動天下,箕鄉侯的名望將再漲一波,不過有利則有弊,閹黨肯定會暗中使壞,而宗室之首劉虞定然也會上奏彈劾!”
劉備則搖頭說道“劉虞不會與閹黨為伍彈劾箕鄉侯,否則必會落下謀害忠良之名。隻可惜箕鄉侯雖賢,但不一定是忠啊!全報上下沒有一句一字提到當今陛下,箕鄉侯恐無匡漢之心,而有割據偏安王道之意,孰不知是福是禍啊!”
簡雍聽罷立刻朝劉備抱拳說道“兄長真乃神人,天下有如此見解的人,恐怕屈指可數啊!”
其實曹操也看出來了,隻是他身邊沒有可商之人而已,但凡是誌向遠大的梟雄,皆有洞悉人心之能。
劉備飲下了一杯濁酒笑道“可惜了這樣的人才,卻沒有匡漢之心,與人間正道背道而馳,不然以趙雲之才,定能成為留傳千古的將帥!”
劉備一生追求,皆是為匡正漢室而努力,重現漢武之威,再造光武之途。有人說劉備假仁假義,借漢室宗親之名,打著匡扶漢室的旗幟,最終為自己打造皇帝夢想。
其實劉備與曹操初期皆是真心扶漢,想成為管仲霍光式的名臣,隻是人心善變,隨著權力的增加,又有誰願意輕易放下權力了。
霍光倒是最終將權力還給了漢宣帝,換來的則是滿門被滅,當然是霍家自作自受,但就算霍家沒有非分之想,漢宣帝真能放過霍家滿門嗎?對於帝王來說存在便是威脅,隻有死人才不會造反。
反之曹操攜天子以令諸侯,他真敢賭還政之後,漢獻帝不會對曹家動手?人一旦到了這個位置,權傾天下一人之上萬人之下,便是騎虎難下左右為難,一旦還政其身後的家族,就是皇帝砧板上的肉任其宰割,隻有自己登極位,才是最有保證的。
當然劉備也一樣,若是曹操將漢獻帝送至成都,劉備便會麵對同樣的抉擇,一樣是騎虎難下,最終也是會因私利逼劉協禪位。
如今遠在長沙的烏程侯孫堅則與以上兩人不同,孫堅與公孫瓚早早的便有不臣之心。孫堅祖上世代,皆在吳郡為官吏,並且富春縣的當地豪。
孫堅十七歲時便是縣中吏,後因圍捕錢塘江河盜胡玉,而聲名大振,當時的揚州刺史臧旻十分欣賞孫堅勇武,便向朝廷呈報了孫堅的功勞。
於是,孫堅因功被任命為鹽瀆縣丞,之後又相繼轉任盱眙縣丞和下邳縣丞,數年間曆任三縣縣丞,在職之間追捕盜賊,使三縣治安平穩,從而獲得不少聲望,同時官吏與百姓也十分親近順服孫堅本人。
同時孫堅身邊匯集了不少遊俠少年,也有不少鄉裏耆舊名人與孫堅結交。孫堅對他們就像子弟親友一樣對待,對於這幫人的家屬也是盡心盡力的接待撫養,可謂是有情有義。
黃巾軍起義後,孫堅在在淮、泗一帶招募了不少青壯兵士,加上原本跟隨的下邳縣差役和同鄉少年,共募得精兵一千人。之後孫堅便率領一千多士兵加入朱俊揮下,隨朱儁南征北戰,平定黃巾軍之亂,又轉入三輔平叛。
孫堅作戰非常悍猛,常將自己的生死置於度外,並且時常先登衝鋒在前,在朱俊手下時他也能獨當一麵,是朱俊的第一愛將,之後又因功升任別部司馬,擔任過參軍事與議郎,曾經還勸代理車騎將軍張溫誅殺董卓。
去年長沙區星起義時,孫堅又被任命為長沙太守,到任了後孫堅僅用一個月,就打敗了區星,並且還越功擊潰零陵與桂陽的郭石周朝。
由於孫堅沒有經過荊州刺史王芬的授權,其下屬主簿曾勸孫堅不要越郡,孫堅不聽仍整兵越郡,最終又打敗了郭石與周朝,並因功受封烏程侯。
此事也為孫王不和埋下了伏筆,後來十八路諸侯討董,孫堅想帶兵參與,而刺史王睿則不允,才使孫堅用計殺死了王睿。
以下官姿態殺死上官,孫堅與公孫瓚幾乎為一類,孫堅之後又得玉璽,又因玉璽死於劉表之手,這裏麵恩怨可不是三言兩語能講清的。
首先劉表是漢室宗親,孫堅得玉璽後,也沒有上繳漢獻帝,並且還想私自占為己有,加上他有殺死上官的前科,做為王睿繼任者的劉表,完全有理由截殺孫堅。
對於樂浪月報,孫堅看完後隻是微微一笑說道“趙雲此子與謀無異,如今隻有薊侯、箕鄉侯及我烏程侯才是天下英雄,我等皆有誌創世大誌,而今又各占其地,想必將來天下爭雄非我三人莫屬!”
孫堅講得一點也沒有錯,就眼下而言,曹操與袁紹在野,雖都有很大的影響力,但他們倆都沒有明麵的實力,而劉備初在高唐任縣令,可能孫堅此時都沒有聽說此人的存在,至於董卓則被孫堅視為匹夫。
目前有割據能力的,還真隻有他們三人,其中以公孫瓚實力最強,趙雲的官職最高,孫堅則暫且屈居二人之下。
下席的胞弟孫靜則說道“兄長此言有理,三位皆是擁兵占地,又多不服上官,兄長為剿賊而越境,薊侯因不滿劉虞的精兵政策,而放軍事不問政務,回自己的封地釣魚,箕鄉侯則更絕,不光不履行精兵命令,聽說還新增擴招兵力,三人皆是出人以表的英雄人物,豈能叫迂腐之輩束縛!”
可能是因為宗親的身份,又或者是何進愛才,想攏絡一些劉姓宗室,劉備又任高唐縣尉,而今因政績坐上了縣令之職,不過之後高唐便會叫亂民功破,劉備這個縣令也坐不了多久,當然這些是後話。
此時劉備閱讀完報邗後,已經沉默了一下,他在等待結義兄弟簡雍的觀感。
簡雍放下書簡也輕歎了一聲說道“箕鄉侯真是出人以表啊!不光勇武不凡,還敢直言不諱,此報必震動天下,箕鄉侯的名望將再漲一波,不過有利則有弊,閹黨肯定會暗中使壞,而宗室之首劉虞定然也會上奏彈劾!”
劉備則搖頭說道“劉虞不會與閹黨為伍彈劾箕鄉侯,否則必會落下謀害忠良之名。隻可惜箕鄉侯雖賢,但不一定是忠啊!全報上下沒有一句一字提到當今陛下,箕鄉侯恐無匡漢之心,而有割據偏安王道之意,孰不知是福是禍啊!”
簡雍聽罷立刻朝劉備抱拳說道“兄長真乃神人,天下有如此見解的人,恐怕屈指可數啊!”
其實曹操也看出來了,隻是他身邊沒有可商之人而已,但凡是誌向遠大的梟雄,皆有洞悉人心之能。
劉備飲下了一杯濁酒笑道“可惜了這樣的人才,卻沒有匡漢之心,與人間正道背道而馳,不然以趙雲之才,定能成為留傳千古的將帥!”
劉備一生追求,皆是為匡正漢室而努力,重現漢武之威,再造光武之途。有人說劉備假仁假義,借漢室宗親之名,打著匡扶漢室的旗幟,最終為自己打造皇帝夢想。
其實劉備與曹操初期皆是真心扶漢,想成為管仲霍光式的名臣,隻是人心善變,隨著權力的增加,又有誰願意輕易放下權力了。
霍光倒是最終將權力還給了漢宣帝,換來的則是滿門被滅,當然是霍家自作自受,但就算霍家沒有非分之想,漢宣帝真能放過霍家滿門嗎?對於帝王來說存在便是威脅,隻有死人才不會造反。
反之曹操攜天子以令諸侯,他真敢賭還政之後,漢獻帝不會對曹家動手?人一旦到了這個位置,權傾天下一人之上萬人之下,便是騎虎難下左右為難,一旦還政其身後的家族,就是皇帝砧板上的肉任其宰割,隻有自己登極位,才是最有保證的。
當然劉備也一樣,若是曹操將漢獻帝送至成都,劉備便會麵對同樣的抉擇,一樣是騎虎難下,最終也是會因私利逼劉協禪位。
如今遠在長沙的烏程侯孫堅則與以上兩人不同,孫堅與公孫瓚早早的便有不臣之心。孫堅祖上世代,皆在吳郡為官吏,並且富春縣的當地豪。
孫堅十七歲時便是縣中吏,後因圍捕錢塘江河盜胡玉,而聲名大振,當時的揚州刺史臧旻十分欣賞孫堅勇武,便向朝廷呈報了孫堅的功勞。
於是,孫堅因功被任命為鹽瀆縣丞,之後又相繼轉任盱眙縣丞和下邳縣丞,數年間曆任三縣縣丞,在職之間追捕盜賊,使三縣治安平穩,從而獲得不少聲望,同時官吏與百姓也十分親近順服孫堅本人。
同時孫堅身邊匯集了不少遊俠少年,也有不少鄉裏耆舊名人與孫堅結交。孫堅對他們就像子弟親友一樣對待,對於這幫人的家屬也是盡心盡力的接待撫養,可謂是有情有義。
黃巾軍起義後,孫堅在在淮、泗一帶招募了不少青壯兵士,加上原本跟隨的下邳縣差役和同鄉少年,共募得精兵一千人。之後孫堅便率領一千多士兵加入朱俊揮下,隨朱儁南征北戰,平定黃巾軍之亂,又轉入三輔平叛。
孫堅作戰非常悍猛,常將自己的生死置於度外,並且時常先登衝鋒在前,在朱俊手下時他也能獨當一麵,是朱俊的第一愛將,之後又因功升任別部司馬,擔任過參軍事與議郎,曾經還勸代理車騎將軍張溫誅殺董卓。
去年長沙區星起義時,孫堅又被任命為長沙太守,到任了後孫堅僅用一個月,就打敗了區星,並且還越功擊潰零陵與桂陽的郭石周朝。
由於孫堅沒有經過荊州刺史王芬的授權,其下屬主簿曾勸孫堅不要越郡,孫堅不聽仍整兵越郡,最終又打敗了郭石與周朝,並因功受封烏程侯。
此事也為孫王不和埋下了伏筆,後來十八路諸侯討董,孫堅想帶兵參與,而刺史王睿則不允,才使孫堅用計殺死了王睿。
以下官姿態殺死上官,孫堅與公孫瓚幾乎為一類,孫堅之後又得玉璽,又因玉璽死於劉表之手,這裏麵恩怨可不是三言兩語能講清的。
首先劉表是漢室宗親,孫堅得玉璽後,也沒有上繳漢獻帝,並且還想私自占為己有,加上他有殺死上官的前科,做為王睿繼任者的劉表,完全有理由截殺孫堅。
對於樂浪月報,孫堅看完後隻是微微一笑說道“趙雲此子與謀無異,如今隻有薊侯、箕鄉侯及我烏程侯才是天下英雄,我等皆有誌創世大誌,而今又各占其地,想必將來天下爭雄非我三人莫屬!”
孫堅講得一點也沒有錯,就眼下而言,曹操與袁紹在野,雖都有很大的影響力,但他們倆都沒有明麵的實力,而劉備初在高唐任縣令,可能孫堅此時都沒有聽說此人的存在,至於董卓則被孫堅視為匹夫。
目前有割據能力的,還真隻有他們三人,其中以公孫瓚實力最強,趙雲的官職最高,孫堅則暫且屈居二人之下。
下席的胞弟孫靜則說道“兄長此言有理,三位皆是擁兵占地,又多不服上官,兄長為剿賊而越境,薊侯因不滿劉虞的精兵政策,而放軍事不問政務,回自己的封地釣魚,箕鄉侯則更絕,不光不履行精兵命令,聽說還新增擴招兵力,三人皆是出人以表的英雄人物,豈能叫迂腐之輩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