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公孫瓚的請求
魂穿三國之何進大將軍 作者:楊小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何進與幾位神交已久,今日得見,也是喜不自勝。來人!快去備下酒食,我要與玄德痛飲幾杯!”何進大手一揮,自有下人前去安排。
“幾位遠道而來,今日既然到了我府上,且先吃上幾杯,有什麽事,我們也好邊吃邊談。”何進一邊示意幾人坐下,一邊隨口說道。
“嘿嘿,大將軍到底是大將軍,就是客氣!這一路上,俺老張嘴裏早就淡出個鳥來啦,今日正好在大將軍這裏好好吃上一番洛陽城的美酒,嘿嘿嘿!”客隨主便,三人得了何進的示意,分別在大廳內坐下,張飛更是大大咧咧地說道。
“翼德!大將軍當麵,不可放肆!”劉備對於張飛這副自來熟的模樣也是很無語,於是低聲嗬斥道。
“誒,翼德真性情,我甚是欣賞,玄德不必多言。”何進倒是一副不以為意的樣子。
繼續與張飛說道“這一路行來,隻怕頗為勞累吧,今日在我這裏且放開了吃,哈哈哈。”
張飛見到大將軍如此大度的模樣,更是沒有了負擔,“勞累還是談不上,隻是這一路上,蠢賊倒有不少。不過,都還不夠我跟二哥殺的,哈哈哈!”
沒了劉備的限製,張飛開始跟何進吹噓起來。
看的劉備微微皺眉,但礙於何進之前所言,也不好再開口阻攔,隻得任他去了。
“哈哈!果然是破黃巾的猛將,區區幾個蠢賊自然不夠翼德與雲長練手的。倒是我何進,還要替朝廷感謝翼德,為大漢除害啊,哈哈。”何進笑道。
這副毫無架子的模樣,讓張飛與一旁的關羽都暗升好感,隻有劉備依舊是一副無動於衷的模樣,看不出他在想什麽。
這時候酒菜也已經端上了幾人的桌案,張飛被何進說的興致高昂,端起酒樽一飲而盡。
隨後笑道“感謝就不用啦,要俺老張說,大將軍你就是太客氣了,不就是殺了幾個賊人,舉手之勞而已。要是再讓俺老張碰上這種事,不過是多捅他幾個透明窟窿罷了!”
而關羽也端坐在旁,眯著眼睛,輕撫著自己的胡須,微微點頭,似乎非常認可張飛的話。
“哈哈哈!好!翼德果然豪邁!來!我再敬幾位一杯。”見氣氛已經比較活躍,何進開始招呼幾人喝酒。
“敬大將軍!”麵對何進,三人倒也不敢托大,皆連忙舉杯回敬何進。
“好!”何進將酒一飲而盡,才問道“不知玄德遠道而來,所為何事啊?”
見何進終於說起了自己此行正事,劉備連忙放下酒樽,對何進行禮道“回大將軍,備此來洛陽,實是因為…”
劉備一番訴說,更是將公孫瓚的親筆書信交給了何進。
原來,幽州邊地,胡漢雜居,烏桓等遊牧民族雖名義上依附於大漢,但現在畢竟漢庭衰弱,所以,一些小規模的叩邊與摩擦在這些年也是時有發生。
而公孫瓚身為右北平太守,本身也是一位猛將,驍勇善戰,對待異族也是從不手軟,殺出了赫赫威名,風頭一時無兩。
但這一切卻在劉虞出任幽州牧後發生了變化。
隻因劉虞主張寬政,對內精簡部隊,鼓勵百姓生產,對外采取懷柔政策,在上穀設置市場與外族互市。
這無疑是與公孫瓚對待外族的態度背道而馳,遇到這樣的頂頭上司,公孫瓚自然異常難受,與劉虞互相看不對眼。
而劉虞精簡部隊,公孫瓚也深受影響,但其無論是地位、職務,以及手上的兵馬,都遠比不上劉虞,對此也是無能為力。
恰逢現在朝堂局勢似乎頗為穩定,於是公孫瓚便想派遣使者前來走走大將軍何進的門路,以求製衡劉虞。
而劉備劉玄德,這位亂世中的投機者,也看出來公孫瓚非成大事之人。
於是便向其請令,求來了這使者的任務,實際卻是借此機會,脫離公孫瓚,前來洛陽,為自己謀取一絲機會。
看完信,何進故作沉思狀。
其實就公孫瓚和就虞之間這些破事,他原本也知道一些。
簡單來說,就是公孫瓚這樣的武夫與自己的空降上司政見不和。
加上似他這般的猛將,麾下驕兵悍將也不少,偏偏公孫瓚也不加約束,就造成了其麾下士兵時有騷擾、欺壓百姓的事情發生,這就更惹的劉虞不喜。
甚至此前為了阻止烏丸首領丘力居歸附劉虞,亦是不想讓劉虞立下此功,公孫瓚甚至派人暗中劫殺雙方使者。
如今,兩人之間雖是上下級,卻早已勢同水火。
按何進自己的想法,對待異族,他自然也是沒什麽好感的。
這一點他和公孫瓚一樣,但不可否認,一味的用強,代價很大,死傷的可都是大漢的兒郎。
如果真能樹立一兩個歸附大漢的旗幟,反而會更容易分化異族,打起來的時候勝算也更大。
原本劉虞加上公孫瓚,簡直就是甜棗加大棒的組合,聽話的給予一定的便利,甚至可以互市。
不聽話的再派兵攻打。要是兩人配合的好,說不定就可以完美解決北方邊患的問題。
奈何人都有各自的欲望,兩人也再無精誠合作的可能,不互相使絆子就不錯了。
頭痛啊!何進忍不住揉了揉腦袋,現在他考慮的倒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而是如果自己幫助他們中間任何一方,能得到什麽回報。
“此事我已知曉。”何進收起信件,隨後說道“進雖身居洛陽,卻也聽聞過異族殘暴,荼毒我大漢百姓。公孫太守這些年在北地殺出的赫赫威名,卻也是為我大漢朝出了一口惡氣啊!”
他心中已經做出選擇,保住公孫瓚!
一是可以對烏丸等異族保持一定的威懾,二是留著公孫瓚在幽州,後續可以一定程度的替何進牽製袁氏,這一點很重要,同時也很現實。
地方的勢力看似不小,甚至很多時候相互打的熱火朝天,但其實都隻是朝中各方部下的棋子罷了。
決定勝負的關鍵從來就不在於地方的角逐,而在朝中的博弈。
一旦朝中的某個勢力勝出,那棋子自然也跟著水漲船高,賺的盆滿缽滿。
反之則是被打落穀底,再無翻身之日…
“幾位遠道而來,今日既然到了我府上,且先吃上幾杯,有什麽事,我們也好邊吃邊談。”何進一邊示意幾人坐下,一邊隨口說道。
“嘿嘿,大將軍到底是大將軍,就是客氣!這一路上,俺老張嘴裏早就淡出個鳥來啦,今日正好在大將軍這裏好好吃上一番洛陽城的美酒,嘿嘿嘿!”客隨主便,三人得了何進的示意,分別在大廳內坐下,張飛更是大大咧咧地說道。
“翼德!大將軍當麵,不可放肆!”劉備對於張飛這副自來熟的模樣也是很無語,於是低聲嗬斥道。
“誒,翼德真性情,我甚是欣賞,玄德不必多言。”何進倒是一副不以為意的樣子。
繼續與張飛說道“這一路行來,隻怕頗為勞累吧,今日在我這裏且放開了吃,哈哈哈。”
張飛見到大將軍如此大度的模樣,更是沒有了負擔,“勞累還是談不上,隻是這一路上,蠢賊倒有不少。不過,都還不夠我跟二哥殺的,哈哈哈!”
沒了劉備的限製,張飛開始跟何進吹噓起來。
看的劉備微微皺眉,但礙於何進之前所言,也不好再開口阻攔,隻得任他去了。
“哈哈!果然是破黃巾的猛將,區區幾個蠢賊自然不夠翼德與雲長練手的。倒是我何進,還要替朝廷感謝翼德,為大漢除害啊,哈哈。”何進笑道。
這副毫無架子的模樣,讓張飛與一旁的關羽都暗升好感,隻有劉備依舊是一副無動於衷的模樣,看不出他在想什麽。
這時候酒菜也已經端上了幾人的桌案,張飛被何進說的興致高昂,端起酒樽一飲而盡。
隨後笑道“感謝就不用啦,要俺老張說,大將軍你就是太客氣了,不就是殺了幾個賊人,舉手之勞而已。要是再讓俺老張碰上這種事,不過是多捅他幾個透明窟窿罷了!”
而關羽也端坐在旁,眯著眼睛,輕撫著自己的胡須,微微點頭,似乎非常認可張飛的話。
“哈哈哈!好!翼德果然豪邁!來!我再敬幾位一杯。”見氣氛已經比較活躍,何進開始招呼幾人喝酒。
“敬大將軍!”麵對何進,三人倒也不敢托大,皆連忙舉杯回敬何進。
“好!”何進將酒一飲而盡,才問道“不知玄德遠道而來,所為何事啊?”
見何進終於說起了自己此行正事,劉備連忙放下酒樽,對何進行禮道“回大將軍,備此來洛陽,實是因為…”
劉備一番訴說,更是將公孫瓚的親筆書信交給了何進。
原來,幽州邊地,胡漢雜居,烏桓等遊牧民族雖名義上依附於大漢,但現在畢竟漢庭衰弱,所以,一些小規模的叩邊與摩擦在這些年也是時有發生。
而公孫瓚身為右北平太守,本身也是一位猛將,驍勇善戰,對待異族也是從不手軟,殺出了赫赫威名,風頭一時無兩。
但這一切卻在劉虞出任幽州牧後發生了變化。
隻因劉虞主張寬政,對內精簡部隊,鼓勵百姓生產,對外采取懷柔政策,在上穀設置市場與外族互市。
這無疑是與公孫瓚對待外族的態度背道而馳,遇到這樣的頂頭上司,公孫瓚自然異常難受,與劉虞互相看不對眼。
而劉虞精簡部隊,公孫瓚也深受影響,但其無論是地位、職務,以及手上的兵馬,都遠比不上劉虞,對此也是無能為力。
恰逢現在朝堂局勢似乎頗為穩定,於是公孫瓚便想派遣使者前來走走大將軍何進的門路,以求製衡劉虞。
而劉備劉玄德,這位亂世中的投機者,也看出來公孫瓚非成大事之人。
於是便向其請令,求來了這使者的任務,實際卻是借此機會,脫離公孫瓚,前來洛陽,為自己謀取一絲機會。
看完信,何進故作沉思狀。
其實就公孫瓚和就虞之間這些破事,他原本也知道一些。
簡單來說,就是公孫瓚這樣的武夫與自己的空降上司政見不和。
加上似他這般的猛將,麾下驕兵悍將也不少,偏偏公孫瓚也不加約束,就造成了其麾下士兵時有騷擾、欺壓百姓的事情發生,這就更惹的劉虞不喜。
甚至此前為了阻止烏丸首領丘力居歸附劉虞,亦是不想讓劉虞立下此功,公孫瓚甚至派人暗中劫殺雙方使者。
如今,兩人之間雖是上下級,卻早已勢同水火。
按何進自己的想法,對待異族,他自然也是沒什麽好感的。
這一點他和公孫瓚一樣,但不可否認,一味的用強,代價很大,死傷的可都是大漢的兒郎。
如果真能樹立一兩個歸附大漢的旗幟,反而會更容易分化異族,打起來的時候勝算也更大。
原本劉虞加上公孫瓚,簡直就是甜棗加大棒的組合,聽話的給予一定的便利,甚至可以互市。
不聽話的再派兵攻打。要是兩人配合的好,說不定就可以完美解決北方邊患的問題。
奈何人都有各自的欲望,兩人也再無精誠合作的可能,不互相使絆子就不錯了。
頭痛啊!何進忍不住揉了揉腦袋,現在他考慮的倒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而是如果自己幫助他們中間任何一方,能得到什麽回報。
“此事我已知曉。”何進收起信件,隨後說道“進雖身居洛陽,卻也聽聞過異族殘暴,荼毒我大漢百姓。公孫太守這些年在北地殺出的赫赫威名,卻也是為我大漢朝出了一口惡氣啊!”
他心中已經做出選擇,保住公孫瓚!
一是可以對烏丸等異族保持一定的威懾,二是留著公孫瓚在幽州,後續可以一定程度的替何進牽製袁氏,這一點很重要,同時也很現實。
地方的勢力看似不小,甚至很多時候相互打的熱火朝天,但其實都隻是朝中各方部下的棋子罷了。
決定勝負的關鍵從來就不在於地方的角逐,而在朝中的博弈。
一旦朝中的某個勢力勝出,那棋子自然也跟著水漲船高,賺的盆滿缽滿。
反之則是被打落穀底,再無翻身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