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收服郭嘉後,何進心情大好,又於穎川之地逗留數日,拜訪此地名士。


    期間又有不少各族子弟前來投效,雖再無鍾繇、郭嘉般大才,卻都能識文斷字,何進便索性全部收入囊中,方便以後填補基層。


    在穎川期間,大軍亦得到了充分休整,得勝而歸的將士們見歸家在望,無不心情激動,期盼著自己回去後會得到怎樣的嘉獎。


    離去之前,何進還不忘差人持自己親筆書信前往中牟,自陽瞿往北數日可達。而何進此舉便是要調中牟縣令陳宮入洛陽為官。


    陳宮性情剛直而有智謀,何進欲拜他為洛陽令,主管洛陽刑罰,護都城平安,雖說都是縣令,地位卻遠比現在要高。


    考慮到陳宮本就在中牟為官,何進倒不需要親自去請,而是書信一封告知,事後再走程序提拔調動便可。


    何況陳宮雖才能出眾,卻與世家中人交厚,能否大用,何進還要看他之後表現。


    如此一來,洛陽令不大不小,剛好可以當作何進給陳宮的考卷。


    數日過後,洛陽城外十裏處,劉辯親率一眾文武在此等候。


    今天是自己舅舅,當朝大將軍令兵凱旋的日子,何後反複交代他不可怠慢。


    要不劉辯少不更事,哪裏會考慮那麽多,前些日子袁術回城,他就隻派了大臣在城門處等候,連迎接的儀式都沒有。


    正當劉辯等的昏昏欲睡之時,身旁趙忠一臉諂媚地小聲提醒道“陛下,大將軍回來了。”


    劉辯猛得打起精神,朝遠處望去,果然有大隊人馬行來,旌旗獵獵,延綿數裏。


    隊伍最前方以何進為中心,數員大將身著鎧甲,騎在高頭大馬之上,威風凜凜。


    配合著身後精銳馬步軍陣,給人以無與倫比的壓迫感。許多朝中老臣頭上都不自覺有汗水冒出。


    而少年天子劉辯也在這一刻真真正正的有了一絲恐慌之感,心中隱隱有種說不上來的不安與躁動。


    “陛下!”何進也發現了劉辯等人,遠遠就高喊起來。


    也不知有意無意,何進策馬朝劉辯奔去,直至十數步外方才停下,以步行上前拜見劉辯。


    “陛下親自出城相迎,老臣代麾下將士謝過陛下!”何進行禮。


    隨後一指身後,中氣十足地說道“此番出征,我大軍連破青州兩部黃巾四十餘萬!斬殺黃巾渠帥管亥,生擒渠帥張饒!有此之功,全靠諸將奮勇、士卒用命!進以寫好勳簿,還請陛下察看,以封賞有功將士!”


    說話間,諸將也紛紛到達,他們不敢於天子麵前策馬,步行奔馳而來,所以慢上一些。


    眾人聽見大將軍居然第一時間就替自己等人向天子請功,皆內心激動。


    向劉辯行禮過後,紛紛朝何進投去敬佩與感激的目光。


    “啊!哦!如此,真是一場大勝啊!”剛才何進策馬而來,確實觸動了劉辯的神經,讓本就有些恐慌的他心中更是害怕。


    以至於何進在他麵前講了一大堆後才反應過來。


    隨手接過何進遞來的勳簿,拆開後隻匆匆掃了一眼便又交還給了何進。


    其慌亂之色被眾將盡收眼底,其中更是有人流露出了失望與輕視的神情。


    可惜劉辯此刻隻想盡快回宮,根本沒有注意到這一切。


    就好像小孩子害怕的時候隻想躲回被子裏,劉辯於是說道“諸卿一路辛苦,且先隨朕回城,朕已於宮中備下酒宴,替諸位卿家接風洗塵。另外,還請大將軍根據勳簿記錄,寫一份奏章予朕,封賞之事便全依大將軍意思便可。”


    按說這種事本不應假以何進之手代勞,畢竟封賞正是拉攏人心、彰顯皇恩浩蕩的好機會。


    但一是劉辯還未親政,二也是何進已寫好功勳,自己即便封賞,諸將也更會念何進的好,覺得都是何進替他們爭取而來。


    可若是劉辯想要更改剔除個別人的戰功,又必然會得罪人。


    說到底,他現在還不能完美運用帝王手段。


    所以還不如交給何進,不但眾將受封各自歡喜,也可以借此顯得自己對大將軍信任有加,從而向他示好。


    當然,這些也是何後建議的,他希望自己的兒子懂得蟄伏。


    “謝陛下!”何進領著諸將再次對劉辯拜道。


    而為了彰顯自己的“聖君”形象,劉辯連忙上前扶起何進,並親自拉著他一同入城而去,雖手段還有些生硬,但劉辯真的很盡力在做了。


    皇宮的宴席極盡奢華,可由於朝中大臣盡皆出席,何進麾下將領反而被安排在了末位,這也讓很多有功之將難免心生芥蒂。


    席間,袁隗在給何進敬酒之時,隱晦問道”大將軍,此番得勝,不知公路…?”


    前些日子袁術率軍歸來,卻遇天子冷落,袁隗有心替侄兒請封,但劉辯卻以大將軍未歸給推掉了。


    今天何進倒是回來了,但按劉辯的意思,這戰功、封賞全要靠何進來定奪。


    都是輔政大臣,何進如此受劉辯信任,袁隗心中多少有些不快,但涉及軍隊之事他又確實插手不上,所以隻得借敬酒的機會先替袁術打聽一番。


    何進自然也明白袁隗的意思,於是低聲答道“戰功為諸將之首,擢升安北將軍。”


    “哎呀,若真是如此,隗代公路,謝過大將軍了!”


    他原本還以為袁術違背何進之意在南陽殺降,這番封賞,不被打壓就不錯了。


    沒想到居然能排戰功第一,而安北將軍為三品武官,僅在“四征”“四鎮”之下,較袁術之前的中郎將又要強上兩檔。


    袁隗心下驚喜,看來這何屠夫確實有與袁家交好之意啊!


    於是再次倒上美酒,硬是拉著何進又喝了幾杯,並表示袁家必會厚報…


    入夜了,大將軍府的燈還亮著,書房裏,何進端坐於案前,思索著什麽。


    就在他麵前的桌案之上,放著的是寫給劉辯的奏章,裏麵記錄了此次討滅兩地黃巾的參戰將領軍功,以及封賞提案。


    隻等明天劉辯確認無誤後於朝會宣讀,此事便算完成。


    何進此刻心潮澎湃,此番出征,不但網羅了眾多人才,而且有了戰功的加持,就可以更加穩固自己在朝堂的地位與利益。


    接下來就要開啟下一個階段的布局,而這請封諸將的提案,便是何進拉攏眾將的手段之一,也是下一階段的開始。


    奏章上,袁術的安北將軍排在首位,但這“北”字,便是何進反複思索,為了讓袁術入駐冀州的先手準備。


    並且他還計劃在袁術去冀州後,就以鍾繇來頂替河南尹之位,治理京戎。


    鍾繇有治理之才,並且河南尹為洛陽令上司,有鍾繇在,何進也可更放心對陳宮的使用。


    排在第二位的是曹操,他是此戰的前軍主將,亦是何進重點拉攏的人才,何進表他為安東將軍,令兗州牧。


    如此安排,是想讓曹操在兗州屯田養軍,以為何進臂助。


    其已將兗州視做自己的私人領域,後續還準備以兗州為點,一切新的政策、器具等都會在此實驗。


    兗州會成為必要時候兵出中原的跳板,同樣也是守衛洛陽的緩衝地帶。


    所以,能領兗州者,必須上馬能領軍,下馬能管政,還要是信得過的人,他能想到的也唯有六邊形戰士“魏武曹操。”


    至於原州牧劉岱則調入京師,任命為尚書仆射,此乃尚書台副職,真正“位高權重”的京官,對劉岱而言也算是擢升了。


    但介於現在有何進、袁隗輔政,劉岱真正能掌握的權力其實不多,算是將這名“宗親”圈養在京城了。


    這一點倒是很符合何進的利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魂穿三國之何進大將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楊小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楊小笙並收藏魂穿三國之何進大將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