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東漢名臣
魂穿三國之何進大將軍 作者:楊小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幾天後的大朝會,在何進的提議下,馬、韓二人最終被封為平虜將軍和安夷將軍,此皆三品雜號將軍銜。
依照漢時軍製,兩人平日裏並不直接管軍,但若有戰事,也可以領兵出戰。
考慮到他們僅僅是率眾歸順朝廷,所封官職品級甚至就已超過馬家先祖伏波將軍馬援,如此厚待,已讓兩人心滿意足。
畢竟就連何進的弟弟何苗也才是二品的車騎將軍,馬、韓二人亦十分知趣地各自備上厚禮送到了大將軍府。
同時,馬超也已去北軍報到,期間還發生了一點小插曲,北軍將士皆是禁軍精銳,對於如此年輕的武官都是持懷疑態度。
尤其馬超管轄的一百將士,更是對他嗤之以鼻,覺得其不過是因為家中關係才能進入北軍。
但軍隊始終是崇拜強者的地方,尤其是底層士卒,更沒那麽多彎彎繞,一句話,打服我就行。
這不正合馬超胃口,他雖還年少,一杆長槍卻將敢於挑戰他的士兵都收拾的服服帖帖。
其武藝甚至連張遼都不禁稱讚“有呂主簿當年風采!”
總之,在何進的幫助下,兩家人算是徹底在洛陽安頓下來。
對於邊地而來的馬、韓兩家,洛陽城的生活不但錦衣玉食,也遠比在涼州時踏實安穩,簡直如在夢中。
兩家人皆無比珍惜感激這樣的生活,甚至私底下馬騰、韓遂都紛紛向何進表示了投靠之意。
雖還不至於說認其為主,卻也基本是統一戰線,願意聚集在何進的大旗之下,與他在政治上共同進退。
臨近年關,洛陽城的百姓忙碌了一年,大多數臉上都洋溢著喜悅的神情。
到底是天子腳下,且不論大漢各州的情況,僅這洛陽及周邊,還算風調雨順。
何進閑來無事,在朝會後便選擇步行回府,當然,典韋與許褚還是會帶上一隊親兵護衛身後。
反正離家近,而且皇宮周圍多居住著城中的達官貴人,對於他這樣帶著一隊侍衛的官員,百姓們也見怪不怪,最多就是會自覺讓開道路而已,隨後就各走各路,互不影響。
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何進喜歡這樣步行的方式。
洛陽乃天子腳下,王朝精華之所在,雖繁華不及後世,但何進卻很喜歡這個時代人們的簡單、淳樸,人群中,他的思緒也不自覺飛向遠方。
忽然,一個熟悉的身影閃過,正是自己大將軍府的掾屬鍾繇。
此刻他正拿著一小包布帛模樣之物快步朝著街道的一頭走去。
“跟過去看看。”好奇心驅使下,何進示意大家跟隨自己前去看看。
轉過兩個路口,在一豪門大院門外,鍾繇的步伐慢了下來。何進這才遠遠喊道“元常!元常!”
鍾繇隻覺得聲音耳熟,好奇轉頭望去,卻正看見到一臉笑意的大將軍朝著自己走來。
看了一眼大院上掛著的“蔡”字門匾,何進好奇問道“元常這是要去何處啊?”
“大將軍有所不知,今天是伯喈先生甲子壽辰,我酷愛書法,曾臨摹過伯喈先生不少作品,今特挑選了幾幅,權當作賀禮送於先生。”鍾繇指了指懷中的布帛,向何進解釋道。
“伯喈先生?”何進抬頭看了看蔡府,原來此間主人正是“東漢名臣”蔡邕。
他年少入仕,叔父是時任衛尉的蔡質,後因靈帝聽信讒言,將其下獄,雖被下詔免去死罪,卻依舊被判流放。後來為了躲避仇家迫害又避禍於南方吳會之地。
他本應在董卓掌權後被強製征召為官,隻不過這一世董卓已經被趕去了並州,自然沒人征召他。
但劉辯登基以後大赦天下,蔡邕便又回到了洛陽居住。
原來今天是他的壽辰啊,不過古人過虛歲,曆史上蔡邕六十歲被王允錯殺,現在看來,他應該剛過五十九。
來都來了,何進也想進去看看,可自己這樣的身份,若不帶禮物,確實有失禮數。
他可不想背上不識禮的罵名,於是隻得吩咐許褚趕緊帶人去采買些綢緞等物充作禮物,一會好送進蔡府。
至於為什麽不是典韋去?
算了吧,他除了武藝略強於許褚,采買這方麵,又如何能與豪族出身的後者相比,別被人宰了才好……
何進心虛地看了一眼典韋那華而不實的小腦瓜,確認其沒發現自己在暗自吐槽他後,鬆了一口氣,跟著鍾繇一道入了蔡府。
“到底是文人世家啊!這品味,嘖嘖嘖。”何進不露聲色的觀察著蔡府的環境,心中暗自讚歎。
與自己那“土豪”裝修風格的大將軍府不同,蔡家的府邸並沒有想象中的大,但卻格外古樸,給人一種出塵之感。
現在壽宴還未正式開始,走在蔡府的石板小徑之上,時不時會有士子模樣的擦身而過。
不遠處的湖邊,三三兩兩站著一些人相互攀談著什麽。
鍾繇顯然不是第一次來蔡府,輕車熟路的就將何進領到了會客廳外。
此處放著幾座小香爐,嫋嫋輕煙搭配著廳內傳出的交談聲,顯得格外和諧,給人以放鬆之感。
“伯喈先生!”遠遠地,鍾繇就開始打起招呼。
“原來是元常來了啊!哈哈哈!”廳內傳出眾人的回應,蔡邕亦親自起身相迎。
“大將軍?!” 終於,有人發現了何進。
這裏畢竟是蔡府大廳,能坐在此處的無不是天下名士或朝中重臣,認識何進的自然不少,而第一個注意到他的正是劉辯的老師盧植。
隨後眾人意識到何進到來,紛紛上前行禮,蔡邕更是懊惱自己的門子居然沒給自己通報,並因為沒有大開中門迎接而向何進表示歉意。
何進本就是來湊個熱鬧,更不願搶了主人的風頭,隻得連連擺手,示意大家不必多禮。
一群人相互客套一番才各自坐下,但由於何進到來,原本相談甚歡的客人們都顯得有些拘謹。
好好的文人雅士集會,大家討論詩文、經學,可何進完全聽不懂,隻得端坐案後,自斟自飲,不懂裝懂。
有眼尖者見何進格格不入的模樣,為了照顧何進感受,便又拉著交談中的眾人陪著何進聊起朝政,更有朝中官員不時朝何進敬酒恭維。
想到自己剛剛還吐槽典韋,現在就被這群人“關愛智障兒童”般特殊對待。
讓跪坐於案後本隻想當個小透明的大將軍何進,差點用腳指在這蔡府大廳又摳出一室來。
心中暗自懷疑,今天是不是不應該來此,更決定以後似這般不是自己圈子的社交決不參與,簡直公開處刑,太尷尬了。
就在何進想要落荒而逃之時,“救星”終於趕到。
兩道清脆的聲音一下就將眾人的目光轉移過去…
依照漢時軍製,兩人平日裏並不直接管軍,但若有戰事,也可以領兵出戰。
考慮到他們僅僅是率眾歸順朝廷,所封官職品級甚至就已超過馬家先祖伏波將軍馬援,如此厚待,已讓兩人心滿意足。
畢竟就連何進的弟弟何苗也才是二品的車騎將軍,馬、韓二人亦十分知趣地各自備上厚禮送到了大將軍府。
同時,馬超也已去北軍報到,期間還發生了一點小插曲,北軍將士皆是禁軍精銳,對於如此年輕的武官都是持懷疑態度。
尤其馬超管轄的一百將士,更是對他嗤之以鼻,覺得其不過是因為家中關係才能進入北軍。
但軍隊始終是崇拜強者的地方,尤其是底層士卒,更沒那麽多彎彎繞,一句話,打服我就行。
這不正合馬超胃口,他雖還年少,一杆長槍卻將敢於挑戰他的士兵都收拾的服服帖帖。
其武藝甚至連張遼都不禁稱讚“有呂主簿當年風采!”
總之,在何進的幫助下,兩家人算是徹底在洛陽安頓下來。
對於邊地而來的馬、韓兩家,洛陽城的生活不但錦衣玉食,也遠比在涼州時踏實安穩,簡直如在夢中。
兩家人皆無比珍惜感激這樣的生活,甚至私底下馬騰、韓遂都紛紛向何進表示了投靠之意。
雖還不至於說認其為主,卻也基本是統一戰線,願意聚集在何進的大旗之下,與他在政治上共同進退。
臨近年關,洛陽城的百姓忙碌了一年,大多數臉上都洋溢著喜悅的神情。
到底是天子腳下,且不論大漢各州的情況,僅這洛陽及周邊,還算風調雨順。
何進閑來無事,在朝會後便選擇步行回府,當然,典韋與許褚還是會帶上一隊親兵護衛身後。
反正離家近,而且皇宮周圍多居住著城中的達官貴人,對於他這樣帶著一隊侍衛的官員,百姓們也見怪不怪,最多就是會自覺讓開道路而已,隨後就各走各路,互不影響。
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何進喜歡這樣步行的方式。
洛陽乃天子腳下,王朝精華之所在,雖繁華不及後世,但何進卻很喜歡這個時代人們的簡單、淳樸,人群中,他的思緒也不自覺飛向遠方。
忽然,一個熟悉的身影閃過,正是自己大將軍府的掾屬鍾繇。
此刻他正拿著一小包布帛模樣之物快步朝著街道的一頭走去。
“跟過去看看。”好奇心驅使下,何進示意大家跟隨自己前去看看。
轉過兩個路口,在一豪門大院門外,鍾繇的步伐慢了下來。何進這才遠遠喊道“元常!元常!”
鍾繇隻覺得聲音耳熟,好奇轉頭望去,卻正看見到一臉笑意的大將軍朝著自己走來。
看了一眼大院上掛著的“蔡”字門匾,何進好奇問道“元常這是要去何處啊?”
“大將軍有所不知,今天是伯喈先生甲子壽辰,我酷愛書法,曾臨摹過伯喈先生不少作品,今特挑選了幾幅,權當作賀禮送於先生。”鍾繇指了指懷中的布帛,向何進解釋道。
“伯喈先生?”何進抬頭看了看蔡府,原來此間主人正是“東漢名臣”蔡邕。
他年少入仕,叔父是時任衛尉的蔡質,後因靈帝聽信讒言,將其下獄,雖被下詔免去死罪,卻依舊被判流放。後來為了躲避仇家迫害又避禍於南方吳會之地。
他本應在董卓掌權後被強製征召為官,隻不過這一世董卓已經被趕去了並州,自然沒人征召他。
但劉辯登基以後大赦天下,蔡邕便又回到了洛陽居住。
原來今天是他的壽辰啊,不過古人過虛歲,曆史上蔡邕六十歲被王允錯殺,現在看來,他應該剛過五十九。
來都來了,何進也想進去看看,可自己這樣的身份,若不帶禮物,確實有失禮數。
他可不想背上不識禮的罵名,於是隻得吩咐許褚趕緊帶人去采買些綢緞等物充作禮物,一會好送進蔡府。
至於為什麽不是典韋去?
算了吧,他除了武藝略強於許褚,采買這方麵,又如何能與豪族出身的後者相比,別被人宰了才好……
何進心虛地看了一眼典韋那華而不實的小腦瓜,確認其沒發現自己在暗自吐槽他後,鬆了一口氣,跟著鍾繇一道入了蔡府。
“到底是文人世家啊!這品味,嘖嘖嘖。”何進不露聲色的觀察著蔡府的環境,心中暗自讚歎。
與自己那“土豪”裝修風格的大將軍府不同,蔡家的府邸並沒有想象中的大,但卻格外古樸,給人一種出塵之感。
現在壽宴還未正式開始,走在蔡府的石板小徑之上,時不時會有士子模樣的擦身而過。
不遠處的湖邊,三三兩兩站著一些人相互攀談著什麽。
鍾繇顯然不是第一次來蔡府,輕車熟路的就將何進領到了會客廳外。
此處放著幾座小香爐,嫋嫋輕煙搭配著廳內傳出的交談聲,顯得格外和諧,給人以放鬆之感。
“伯喈先生!”遠遠地,鍾繇就開始打起招呼。
“原來是元常來了啊!哈哈哈!”廳內傳出眾人的回應,蔡邕亦親自起身相迎。
“大將軍?!” 終於,有人發現了何進。
這裏畢竟是蔡府大廳,能坐在此處的無不是天下名士或朝中重臣,認識何進的自然不少,而第一個注意到他的正是劉辯的老師盧植。
隨後眾人意識到何進到來,紛紛上前行禮,蔡邕更是懊惱自己的門子居然沒給自己通報,並因為沒有大開中門迎接而向何進表示歉意。
何進本就是來湊個熱鬧,更不願搶了主人的風頭,隻得連連擺手,示意大家不必多禮。
一群人相互客套一番才各自坐下,但由於何進到來,原本相談甚歡的客人們都顯得有些拘謹。
好好的文人雅士集會,大家討論詩文、經學,可何進完全聽不懂,隻得端坐案後,自斟自飲,不懂裝懂。
有眼尖者見何進格格不入的模樣,為了照顧何進感受,便又拉著交談中的眾人陪著何進聊起朝政,更有朝中官員不時朝何進敬酒恭維。
想到自己剛剛還吐槽典韋,現在就被這群人“關愛智障兒童”般特殊對待。
讓跪坐於案後本隻想當個小透明的大將軍何進,差點用腳指在這蔡府大廳又摳出一室來。
心中暗自懷疑,今天是不是不應該來此,更決定以後似這般不是自己圈子的社交決不參與,簡直公開處刑,太尷尬了。
就在何進想要落荒而逃之時,“救星”終於趕到。
兩道清脆的聲音一下就將眾人的目光轉移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