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呂布大笑著說道“且去換馬,我們一刻鍾後再戰!”


    兩人皆打馬而回,黃忠自然是去換馬、飲水休整一番。


    而呂布回到並州軍陣中,向董卓說明緣由,後者居然也並未責怪他如此決策。


    隻因這個時代的戰爭,往往還保留著一些更為古早的戰鬥元素,比如鬥將,對於大多數武將而言,都該是件公平、神聖之事。


    別看董卓膀大腰圓,年輕時同樣是以勇猛善戰著稱,對於武人的驕傲也有所體會,他能理解當一個武將碰到勢均力敵的對手,尤其還是在一對一鬥將中,想要堂堂正正將其戰勝的那種心態。


    因此非但沒有怪罪呂布,反而對其頗為欣賞,認為呂布耿直,值得信任。


    至於其他將領,董卓都沒意見,他們能有什麽意見?


    反而因為都是行伍之人,他們中的大多數都被呂布展現出的強者風度所折服。


    李傕甚至暗中慶幸,當初在離石城下自己並未出城與呂布交戰,否則,彼時即便是有郭汜、張濟等人壓陣,隻怕也難逃被斬殺的命運。


    連呂布自己都沒想到的是,他竟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了無數並州軍將的心,被他們視作崇拜對象…


    一刻鍾並不長,呂布亦抓緊時間解下水袋暢飲起來,隨後又騎上赤兔,再次上陣。


    黃忠亦通過這難得的時間得到了一定恢複,換過戰馬,同樣如約而來。


    兩人又鬥了近五十合,依舊不相伯仲,奈何天色已近正午,他們不累,觀戰的將士也累了。


    於是雙方隻得暫時罷兵,並約定擇日再戰。


    沒想到這一等便又是數日,隻因雙方皆沒有一戰而勝的把握,便默契地選擇對峙。


    一邊積蓄氣力,一邊也都期待著其他戰場能傳來好消息。


    最先傳來的卻是洛陽城中的巨大變故,前輔政大臣、太傅袁隗竟集合數十官員,在帝都當中發動叛亂,意圖挾持天子,並斬殺丞相何進,從而掌控朝堂。


    幸得丞相何進吉人天相,衛尉楊彪迷途知返,及時揭發袁隗陰謀,這才保得天子不失,丞相安穩。


    袁隗之罪無異於謀逆,天子一怒之下,命丞相何進領兵誅殺了袁隗、袁基等數十朝臣及犯官主要家屬。


    但天子本人也因此次事件受到了驚嚇,當著文武百官的麵,親自宣布自己將暫居宮中養病,朝堂之事皆交由丞相何進代理。


    不長的消息,卻透露出多個信息,袁氏在朝中的勢力被拔除,朝臣大換血、天子養病不出、政事皆決於何丞相。


    一石激起千層浪,朝中政局的大變,自然也是有人歡喜有人愁,何進嫡係將領黃忠等人自然是非常高興,整個丞相派係也都水漲船高。


    然而被打到叛軍行列的董卓等人就沒那麽好心情了。


    猶其袁術、袁紹兄弟,袁隗於他二人有撫育之恩,聽到袁隗身死,朝中袁氏的勢力被拔除,不論出於何種考慮,總之二人是哭的天昏地暗,心痛欲絕。


    兄弟倆似乎在這一刻也摒棄了成見,喊出了“誓殺奸相何進”的口號。


    並又重新列舉了諸多何進的罪名“殘害忠良、玩弄權勢、囚禁天子等等”。


    現在劉辯親自開口否認了密詔的存在,他們便隻能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增加一些己方的正義性。


    同時也是想要以此來號召更多人加入到討何行列。


    嘴上喊著這樣的口號,手裏當然也不能閑著,自從袁隗死訊傳來以後,袁術便開始指揮部隊猛攻曹操、張遼等人駐守的延津防線。


    並試圖將他們的悲傷情緒感染全軍,達到“哀兵必勝”的效果。


    董卓這邊卻沒有這般激憤,聽到這則消息的第一反應便是,何進解決了朝中的製衡因素,便能完全調動朝廷的人力、財力、物力用來討伐他們。


    有了這樣的綜合加成,何進與他們的實力差距將是碾壓級的。


    那麽現在的問題就在於,何進會先對付袁術,還是自己。


    可還沒等他與李儒商量出個名堂來,何進的丞相大旗就已經出現在了野王城頭,顯然是將自己當作了第一個要打擊的目標。


    “何進匹夫!袁家子都快攻破延津了你不去支援曹操,反倒來對付我?匹夫,真當我好欺負?”董卓氣的破口大罵,可心中卻已有些懼意。


    然而自古造反就得一條黑路走到底,現在何進掌控了朝政,他董卓隻怕連投降的機會都沒有。


    為了能在與何進對決中多一絲勝算,董卓動起了在並州境內再募些兵馬的打算。


    可卻又受限於並州之貧瘠,財政之匱乏。


    忽然,腦海中靈光一閃,他的並州當中,其實還有一支可用精兵,正是呂布留在五原的幾千人馬。


    於是董卓叫來謀主李儒,將自己所想全盤相告,又略帶擔憂說道“我欲用呂布與他的五原兵馬,可其畢竟投靠我不久,何進又是其舊主,對他有知遇之恩。現在何進就在野王城中,這呂布還能為我所用嗎?”


    李儒一番思考,才點頭說道“稟主公,依儒之見,這呂布用得。”


    “為何?”董卓迫切問道,五原這支軍事力量對現在的他太過重要。


    “主公,何進的確對呂布有恩,可正因如此,呂布的背叛才顯得尤為不可饒恕。他自己必然也知道這一點,既然背叛了何進,便再沒有回頭之路,即便他願意回頭,何進也必不會再信他,甚至會將他除掉。所以呂布想要繼續在五原當他的一方太守,便隻能緊靠主公,隻有主公勝了,才符合他自己的利益。”李儒分析的頭頭是道,按常理而言,的確如此。


    董卓微微一琢磨,點了點頭,顯然也認同了這樣的觀點。


    李儒隨即補充道“呂布心中,現在必然也是忐忑難安,一方麵可能會對何進這久主有所愧疚,此乃人之常情。另一方麵,他也害怕因為何進的到來,主公會不信任他。所以,主公更該對其多多拉攏,徹底將其綁上主公的戰車,如此,不失為增添一得力臂助。”


    “恩~”董卓深以為然,隨後又與李儒商議了一番,才命人請來呂布。


    董卓先是將目前的局勢說明,暗示呂布由於他背叛何進在先,何進心中也必然恨他。


    隻有與自己同心協力,將何進擊敗,才能保住他現在所擁有的一切。


    而後又溫和地說道“奉先,你之才能,卓非常欣賞,當初聞你來投,卓之心情便如高祖之得淮陰般,開心得難以自持。今你我雖為主仆,然卓卻從不將你當下屬看待,反倒是對你有一種莫名的親切,猶如子侄一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魂穿三國之何進大將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楊小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楊小笙並收藏魂穿三國之何進大將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