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袁家四世三公,久食漢祿卻不思回報,袁隗密謀控製天子,袁術更是直接起兵作亂,此二者皆大漢的罪人、亦是你袁氏的罪人!你叔袁隗伏誅乃是罪有因得,今本相領兵到此,勢要平定袁術逆賊!你乃本相舊識,念你並非首惡,若肯現在出城投降,本相可定你一個協從之罪,你與家人皆可從輕發落,你麾下將士們也可免了叛逆的身份,如何?”


    白馬縣外,何進端坐在馬背上,朝著城頭袁紹喊話。


    他的身邊護衛著典韋、趙雲、馬超三將,左右分別有曹操、夏侯惇、曹洪、樂進、黃忠、太史慈、徐晃、華雄、張飛、關羽、孫策、程普等大將一字排開列於陣前。


    何進身為後世來人,自知兵法謀略皆無法與這個時代的梟雄、精英相比。


    所以一直以來,他都努力憑借自己身份優勢,不斷吸收更多人才為己所用,試圖以更為“富裕”的戰備資源、綜合軍事實力來彌補自身能力的不足。


    縱觀他之前幾次勝利,幾乎都是勝在了足以碾壓對方的後勤以及超越對方的將領優勢、裝備優勢。


    這一次討伐冀州,不但士兵數量多於袁術,又有兩路援軍夾擊外,將領陣容也是空前強大,就是要憑借堂堂之兵來取勝。


    話雖如此,可在謀士方麵何進陣營依舊也不遜色於袁術,除去之前的楊修、李儒、賈詡以及剛歸來的荀攸外,還有一陌生麵孔。


    此人身高八尺有餘、美須髯,看上去不比一般武將遜色,卻正是何進此番行軍入兗州後前來投奔的東郡本土名士程昱。


    而何進這一番話,亦正是出自他的建議。


    按照程昱的推斷,綜合各方情報,加上袁紹數千兵馬被留在南岸,不難判斷他與袁術之間有些齷齪。


    當然,這個不用他說何進這後來之人本也知曉一二。


    程昱建議通過這般陣前勸降的手段來瓦解袁紹“死守之心”,雖不見得馬上就能收獲想要的效果,可卻能給予袁紹軍上下一絲生的希望,促使他們在事急之時做出有利於何進的選擇。


    不過有一說一,若袁紹真能現在就率領士兵投降,從而避免了何進麾下將士傷亡的話,那他還真會考慮從輕發落。


    畢竟正如他所言,首惡乃是袁術,在這個時空下,至少到目前為止,袁紹代表不了袁氏,袁術才可以。


    可袁紹的回答卻沒有給予何進驚喜,實際上剛才何進的一番言論他並非沒有一點心動,可轉念想起了家中妻妾與幼子,袁紹還是決定先守了再說。


    反正在他看來,己方雖處於劣勢,可隻要操作指揮得當,也未必就沒有獲勝的可能。


    更何況在這樣的時代之下,守城方以少勝多逼退敵軍的先例還是有很多的,以他自己的力量隻要能守住此處,勝負的決定權便交由袁術便好了。


    此刻袁紹還是希望這一直與自己不怎麽對付的弟弟能夠支棱起來,畢竟若有機會取勝,他也不願意以投降的姿態苟活。


    於是袁紹高聲回到“何進!你托為漢相,實乃漢賊也!汝脅迫天子,殺我叔父,屠戮忠良,我袁紹豈能降你?有本事的便來攻城,我冀州兒郎必殺你個片甲不留!”


    喊話吹牛逼誰不會啊,反正最終會回歸到城池的攻守,袁紹也無意與何進廢話,說完話叮囑了將士好好守城後,便準備下城去。


    作為主帥,他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巡查,除了戰事焦灼之時需要登城鼓舞士氣外,其餘時間並不會一直呆在某處。


    在他看來,何進安營紮寨之前基本不會發動攻城。


    “又是這般說辭。”何進冷哼一聲,漢賊之說他在討伐劉備時對方便說了類似的話,而袁紹拒不投降的態度也並沒有讓何進感到意外。


    正如對方所想,考慮到自己大軍遠來,建造營寨、打造器械都需要時間,現在攻城顯然並非合適時機。


    有人建議何進可以借此機會派出精銳繞開此城襲擊白馬津的袁軍大營,可被何進的幾名謀士齊聲反對。


    原因也很簡單,就是打仗要縱觀全局,不能隻計較某一戰之得失。白馬津雖守軍不多,若派精兵前往不難攻克。


    可若不拔除白馬縣城這顆釘子,即便何進派遣的小股精銳人馬攻下白馬津,占據了渡口,大軍糧草也不好運送過去。


    加上袁術在黎陽屯有兵馬,己方想要過河,少不得與之一番激戰,若此時背後還有袁紹這支兵馬紮在白馬,則變數太多,風險太大。


    對於綜合占優的何進來說,這樣的冒險很沒必要。


    再有就是圍城必闕,若自己斷了袁紹後路,隻會更堅定這支兵馬死守城池的決心,這與何進剛才喊話想要從心理瓦解袁軍死守信念的意圖完全背道而馳。


    所以簡單權衡過後,何進便放棄了繞開白馬去攻擊後方袁紹軍營地的想法。


    隨即他環顧四周,準備給這場大戰來點開胃菜,“大戰在即,不知哪位將軍願意上前邀戰,為我軍先立一功,以壯聲勢?”


    “末將願往!”頃刻間,身旁便響起陣陣請戰之聲。


    看來比起指揮士卒去安營紮寨,或是去打造器械,何進麾下這群悍將們更願意留在陣前與敵軍殺個痛快。


    “好!軍心可用。”何進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即尋思著該派誰出戰。


    “丞相!便讓末將出戰吧!”華雄顧不得許多,出聲懇求道。


    他這些年也是“倒了血黴”,對戰幾乎沒怎麽勝過,投降何進後也無什麽亮眼功績。作為降將的他,迫切想要立下戰功,以便在何進麾下能站穩腳跟。


    何進大概也能理解他的心情,但是據說袁紹手下顏良、文醜皆是猛將,何進後世在電視上看,連張遼、徐晃與其相鬥亦落入下風。


    雖說此張、徐二將皆以統兵見長,可袁紹能不止一次將此顏良、文醜掛在嘴上,並且在官渡之戰中以他二人領兵數萬為先鋒,可見其能力絕非一般。


    首戰勝負往往十分影響士氣,所以何進心中早已有了更合適的人選,於是安慰道“華將軍勇猛,本相知之。然而此戰不過我軍小試牛刀,還是將機會讓給年輕人吧。”


    隨即朝一旁的孫策說道“伯符,你曾在本相麵前誇下海口,說不將冀州之將放在眼裏。怎麽,今日可敢替我軍出戰?”


    孫策聞言大喜,隨即抱拳道“丞相放心,且看策斬將立功!”


    說著也不管一旁連連叮囑“少將軍當心”的程普,策馬提槍而去。


    看得華雄心中懊惱“完了,一定是自己在丞相麵前敗過太多次,導致丞相對自己缺乏信任,寧願派一無名小兒出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魂穿三國之何進大將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楊小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楊小笙並收藏魂穿三國之何進大將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