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美周郎
魂穿三國之何進大將軍 作者:楊小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嗨!”夏侯淵一拍帥案,懊惱地說道“彭城高固,我軍受阻於此已有數日,卻依舊難有破城之機,為之奈何!”
由不得他不如此惱火,大乾文武鼎盛、人才濟濟,如今他夏侯淵難得博到這樣一個偏師主將的機會,正當一鼓作氣掃平徐州東南,好好在何進以及一眾朝中文武麵前露一回臉。
方才進入彭城國時,大軍也的確曾表現出勢不可擋之威,甚至先鋒官孫策在彭城之下更是連斬對方數員大將,如此的故事發展,怎麽看都會是一波平推、大軍橫掃彭城的劇本。
卻沒想到真正攻城後,彭城的抵抗卻異常頑強,即便是夏侯淵麾下的精兵悍將,也沒能占到一絲便宜。
眼看著今日的攻城再次無功而返,夏侯淵怒從心來,恨不得親自殺上城去,與敵軍廝殺個痛快。
華雄摸了摸受傷的左臂,也是憤憤說道“夏侯將軍說的是啊,這城中守將明明就是個庸才,可彭城乃故西楚之都,後又經前漢彭城王(劉恭)修繕,城高牆厚不說,城上的防禦設施也一應俱全,即便我軍不計傷亡,也很難短時間攻上城去!”
他自投靠何進後,便輾轉於虎衛軍與北軍中任職,曾經狂妄地視天下英雄為無物之猛將,在經曆過這兩支軍隊的磨練後,方才知道曾經的自己多少有些井底之蛙的味道,慢慢的性格也變得更加沉穩了些,何進這才用他為偏師先鋒。
華雄倒也爭氣,一路與孫策配合著,奉山開道遇水搭橋,這先鋒可謂當的十分稱職。
甚至在城外鬥將時,也沒有太多計較便將機會讓給了更為年輕的孫策。
但這卻並不代表他沒有上進之心,實際上作為降將,他想要證明自己之心不比任何一人弱。
於是在攻城戰中華雄身為軍中大將,多次身先士卒,領軍對彭城發起衝鋒。
可事與願違的是,正如他所說一般,彭城的城池防禦太過齊備,即便是曹宏庸碌,卻也能憑借城池之利來阻擋他們不得寸進,甚至華雄自己也在今日的攻城戰中被流失射中左臂,不得不包紮處理。
一旁的孫策同樣愁眉不展,年輕氣盛地他受阻於此,心中怎會痛快?
於是甕聲甕氣地說道“夏侯將軍,不如今夜對彭城發動攻勢,末將願親自領兵攻城,不破彭城誓不收兵!”
夜戰攻城不是沒有先例,隻不過大多數時候夜戰之中攻方因視野受限,攻城難度將更高,死亡率也會更高。
但環境影響是相互的,雖說夜戰中守城方更具優勢,然而夜色同樣會對守軍造成影響,畢竟這個時代可與後世光汙染嚴重的城市不同,即便不開燈,遠處的光亮也不至於使人完全看不見。
而當下的時代中,夜戰的光源隻可能來自於月亮與火焰,即便如此,能見度也很低。
因此守城方雖占據地利,卻也有可能因為摸不準敵軍位置,以及無法有效判斷整個攻城局勢而被突破防線。
孫策便是打著這樣的主意,希望憑借著己方的人數優勢,不分晝夜攻城,使得城中守軍疲憊,最後借著夜色掩護博取那看似奇跡的破城之機。
“夜戰嗎?”夏侯淵沉思起來。
夜戰的確是風險與機遇並存,他亦相信自己麾下的大乾精銳絕對具備夜戰攻城的能力,隻不過若是傷亡太重,最後又無法破城,他身為主將也不得不掂量一番這般後果。
當然,他相信何進不至於降罪於他,畢竟都是為了破城,但下次想要再單獨領軍恐怕就難了…
這可不是夏侯淵想要的結果,所以他不得不慎重考慮孫策的提議,確保若是夜戰,必須要有足夠把握能夠破城。
“報!”就在夏侯淵沉思之際,一傳令兵跑到大帳之外,高聲說道“報告夏侯將軍!營外有一青年,自稱是孫將軍故交,特來求見。”
“嗯?”帳中幾人麵麵相覷,這樣的橋段讓他們第一反應皆是城中派人來作反間計,畢竟雙方正在打仗,除了彭城之中,什麽人會在這個時候來己方大營外?
“夏侯將軍!”孫策剛想解釋什麽,便被夏侯淵抬手製止,畢竟他也不是傻瓜,可不會輕易相信孫策會與城中有所瓜葛。
於是朝孫策說道“伯符稍安毋躁。”隨即轉頭問向報信士兵道“那人可是從彭城中來?”
“啊?!”士兵不明所以,卻還是連忙說道“非是從彭城中來,乃是往南方而來。”
“南方?”幾人相視疑惑,隨即夏侯淵直接吩咐道“先將人帶來此處。” 反正在自己的軍營之中,夏侯淵自不會擔心對方能玩出什麽花來。
“諾!”報信士兵領命而去,不一會地功夫便又返回至帳外。
他身後則跟著一名高大俊美的年輕人,其相貌氣質很容易便使人產生好感,看上去絕非說客、奸細之流。
有了夏侯淵吩咐,士兵讓年輕人自行進入帳中,後者先是向主案後的夏侯淵作揖行禮,隨後一眼便看見了端坐於大帳之內身披鎧甲的孫策,忍不住便高聲笑道“伯符兄!叫瑜一頓好找啊!”
“誒呀!沒想到竟是公瑾!”孫策驚喜著猛然站起身來,上前一把握住青年的手,原來這正是他少時好友,廬江人周瑜!
隨即孫策連忙向周瑜引薦夏侯淵、華雄等軍中大將,並朝著夏侯淵介紹起來“夏侯將軍,此乃是前漢洛陽令之子、當朝光祿大夫周忠之侄,亦是末將的至交好友周瑜周公瑾。”
“原來是忠良之後,且坐下說話。”看在孫策的麵子上,且對方又是朝中官員子侄,夏侯淵命人搬來桌案,讓周瑜坐在孫策身旁。
待周瑜坐下,孫策便忍不住好奇問道“公瑾為何忽然來此?”
實際上這也是在場眾人的疑問,畢竟即便不是奸細,戰時來尋也不能等閑對待,最終隻能由與其交好的孫策代眾人開口相問。
周瑜聰明過人,自然明白孫策的意思,當即便開口將自己為何會出現在此處的緣由緩緩道出…
由不得他不如此惱火,大乾文武鼎盛、人才濟濟,如今他夏侯淵難得博到這樣一個偏師主將的機會,正當一鼓作氣掃平徐州東南,好好在何進以及一眾朝中文武麵前露一回臉。
方才進入彭城國時,大軍也的確曾表現出勢不可擋之威,甚至先鋒官孫策在彭城之下更是連斬對方數員大將,如此的故事發展,怎麽看都會是一波平推、大軍橫掃彭城的劇本。
卻沒想到真正攻城後,彭城的抵抗卻異常頑強,即便是夏侯淵麾下的精兵悍將,也沒能占到一絲便宜。
眼看著今日的攻城再次無功而返,夏侯淵怒從心來,恨不得親自殺上城去,與敵軍廝殺個痛快。
華雄摸了摸受傷的左臂,也是憤憤說道“夏侯將軍說的是啊,這城中守將明明就是個庸才,可彭城乃故西楚之都,後又經前漢彭城王(劉恭)修繕,城高牆厚不說,城上的防禦設施也一應俱全,即便我軍不計傷亡,也很難短時間攻上城去!”
他自投靠何進後,便輾轉於虎衛軍與北軍中任職,曾經狂妄地視天下英雄為無物之猛將,在經曆過這兩支軍隊的磨練後,方才知道曾經的自己多少有些井底之蛙的味道,慢慢的性格也變得更加沉穩了些,何進這才用他為偏師先鋒。
華雄倒也爭氣,一路與孫策配合著,奉山開道遇水搭橋,這先鋒可謂當的十分稱職。
甚至在城外鬥將時,也沒有太多計較便將機會讓給了更為年輕的孫策。
但這卻並不代表他沒有上進之心,實際上作為降將,他想要證明自己之心不比任何一人弱。
於是在攻城戰中華雄身為軍中大將,多次身先士卒,領軍對彭城發起衝鋒。
可事與願違的是,正如他所說一般,彭城的城池防禦太過齊備,即便是曹宏庸碌,卻也能憑借城池之利來阻擋他們不得寸進,甚至華雄自己也在今日的攻城戰中被流失射中左臂,不得不包紮處理。
一旁的孫策同樣愁眉不展,年輕氣盛地他受阻於此,心中怎會痛快?
於是甕聲甕氣地說道“夏侯將軍,不如今夜對彭城發動攻勢,末將願親自領兵攻城,不破彭城誓不收兵!”
夜戰攻城不是沒有先例,隻不過大多數時候夜戰之中攻方因視野受限,攻城難度將更高,死亡率也會更高。
但環境影響是相互的,雖說夜戰中守城方更具優勢,然而夜色同樣會對守軍造成影響,畢竟這個時代可與後世光汙染嚴重的城市不同,即便不開燈,遠處的光亮也不至於使人完全看不見。
而當下的時代中,夜戰的光源隻可能來自於月亮與火焰,即便如此,能見度也很低。
因此守城方雖占據地利,卻也有可能因為摸不準敵軍位置,以及無法有效判斷整個攻城局勢而被突破防線。
孫策便是打著這樣的主意,希望憑借著己方的人數優勢,不分晝夜攻城,使得城中守軍疲憊,最後借著夜色掩護博取那看似奇跡的破城之機。
“夜戰嗎?”夏侯淵沉思起來。
夜戰的確是風險與機遇並存,他亦相信自己麾下的大乾精銳絕對具備夜戰攻城的能力,隻不過若是傷亡太重,最後又無法破城,他身為主將也不得不掂量一番這般後果。
當然,他相信何進不至於降罪於他,畢竟都是為了破城,但下次想要再單獨領軍恐怕就難了…
這可不是夏侯淵想要的結果,所以他不得不慎重考慮孫策的提議,確保若是夜戰,必須要有足夠把握能夠破城。
“報!”就在夏侯淵沉思之際,一傳令兵跑到大帳之外,高聲說道“報告夏侯將軍!營外有一青年,自稱是孫將軍故交,特來求見。”
“嗯?”帳中幾人麵麵相覷,這樣的橋段讓他們第一反應皆是城中派人來作反間計,畢竟雙方正在打仗,除了彭城之中,什麽人會在這個時候來己方大營外?
“夏侯將軍!”孫策剛想解釋什麽,便被夏侯淵抬手製止,畢竟他也不是傻瓜,可不會輕易相信孫策會與城中有所瓜葛。
於是朝孫策說道“伯符稍安毋躁。”隨即轉頭問向報信士兵道“那人可是從彭城中來?”
“啊?!”士兵不明所以,卻還是連忙說道“非是從彭城中來,乃是往南方而來。”
“南方?”幾人相視疑惑,隨即夏侯淵直接吩咐道“先將人帶來此處。” 反正在自己的軍營之中,夏侯淵自不會擔心對方能玩出什麽花來。
“諾!”報信士兵領命而去,不一會地功夫便又返回至帳外。
他身後則跟著一名高大俊美的年輕人,其相貌氣質很容易便使人產生好感,看上去絕非說客、奸細之流。
有了夏侯淵吩咐,士兵讓年輕人自行進入帳中,後者先是向主案後的夏侯淵作揖行禮,隨後一眼便看見了端坐於大帳之內身披鎧甲的孫策,忍不住便高聲笑道“伯符兄!叫瑜一頓好找啊!”
“誒呀!沒想到竟是公瑾!”孫策驚喜著猛然站起身來,上前一把握住青年的手,原來這正是他少時好友,廬江人周瑜!
隨即孫策連忙向周瑜引薦夏侯淵、華雄等軍中大將,並朝著夏侯淵介紹起來“夏侯將軍,此乃是前漢洛陽令之子、當朝光祿大夫周忠之侄,亦是末將的至交好友周瑜周公瑾。”
“原來是忠良之後,且坐下說話。”看在孫策的麵子上,且對方又是朝中官員子侄,夏侯淵命人搬來桌案,讓周瑜坐在孫策身旁。
待周瑜坐下,孫策便忍不住好奇問道“公瑾為何忽然來此?”
實際上這也是在場眾人的疑問,畢竟即便不是奸細,戰時來尋也不能等閑對待,最終隻能由與其交好的孫策代眾人開口相問。
周瑜聰明過人,自然明白孫策的意思,當即便開口將自己為何會出現在此處的緣由緩緩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