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梟雄,死於非命,讓身處房中陰德不由打了個冷顫,而一旁的笮融卻還渾然不覺。


    人死之前爆發出的力量非同小可,而由於害怕陶謙發聲求救,剛才笮融也是用盡了力氣。


    看著自己的“成果”,一邊喘著粗氣,一邊緩緩抬頭,見陰德這副不堪模樣,他心中不屑地說道“郡守,開弓沒有回頭箭,如今陶謙已死,我們當依計行事。”


    “啊?對對!”陰德連連點頭道,隨即上前與笮融一起將陶謙的身子擺正,又將踢翻的桌案擺放至陶謙身前。


    這才看了一眼笮融,推門而出,準備去召集提前安排在府裏的人手。


    “郡守,剛才……?”開門的一瞬間,走廊上的陶謙親衛本能地回頭朝屋內望去,然而笮融早已站在了陶謙案前,用身體擋住了陶謙,就像是在匯報情況一般,使得該親衛隻能隱約看見陶謙端坐的身影,似乎並無異常,這才向陰德問道。


    原來剛才陶謙踢翻桌案的動靜他們在走廊就已聽見,隻是想到陶謙最近易怒的脾氣,沒有召喚他們也不敢冒然入內罷了。


    麵對親衛的提問,陰德臉上多少露出了一些不自然的神色,好在他退出屋內時是背對著門外,親衛們並未看見他的臉色。


    陰德沒有急於回答,而是先將房門輕輕關上,當他回過身來卻早已調整好情緒“府君又在為軍情惱怒,不過現在已經沒事了。”一句謊言說的風輕雲淡,而親衛則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並未多疑。


    “你們守好此處,沒有府君傳喚,所有人不得入內。”陰德隨口叮囑道。


    “郡守放心,吾等定然不會讓人打擾府君議事。”親衛抱拳答道,開玩笑,明知陶謙在氣頭上,他們可不願去觸這個黴頭,甚至不自覺地都站的離門口更遠了幾步。


    “嗯。”陰德見狀滿意點了點頭道“本官去去就來…”


    而笮融也沒有閑著,當聽見身後的關門聲響起,他收起了自己的偽裝,冷冷看了陶謙一眼,那不屑的眼神很難讓人相信他們曾為主仆。


    隨即笮融盯上了陶謙掛在牆上的佩劍,其實此前他之所以要用繩子將陶謙勒死,很大的原因便是因為他們進入陶謙院內時便已上交了兵器。


    但現在陶謙死了,將屍體運去東海多少有些麻煩,而首級則方便很多,關鍵是笮融想要獨霸殺死陶謙之功,這樣的“大功”他可不想與陰德共享。


    於是借著對方離開的這會功夫,他拔出陶謙的佩劍,割下了其首級,一套動作幹淨利落,沒有一絲憐憫…


    當陰德領著提前安排在府中的士卒再次來到陶謙院內,那幾名不知所措的陶謙親衛直接被擒拿。


    而笮融也在此時推開房門,一手持劍,一手提著陶謙的首級出現在眾人麵前,其渾身沾滿血的模樣震懾的陰德心中發顫。


    笮融隨即宣稱,陶謙一意孤行欲征集城中所有輕壯入伍在開陽與大乾兵馬決戰,其與陰德苦勸不下,出於憐惜城中百姓,不忍將士白白犧牲的想法,故將陶謙除去。


    這樣的說法或許漏洞百出,但現在陶謙已死,在這種連開陽城都隨時可能淪陷的背景下,沒人會為一個死人發聲鳴不平,重要的是,笮融與陰德能否為大家帶來活路。


    二人隨即宣布投降大乾,陰德派出郡守府親信往琅琊各縣勸降,而笮融則派出士卒乘快馬、持陶謙首級往東海而去,向大乾投誠。


    開陽距離郯縣並不算太遠,若大部隊行軍或許要個幾天,但快馬卻兩日便趕到了郯縣。


    這名信使在路上倒也絲毫不敢耽擱,幾乎是沒日沒夜地趕路,畢竟投靠大乾的決定關係著他們所有人的身家性命。


    當陶謙的首級出現在何進麵前,也基本宣告著徐州之戰的結束,跟著何進出征的一眾將領這才意識到原來這名叫陳登的典農校尉居然有如此眼光與智謀,再也不敢小瞧對方。


    見大局初定,何進當即派出信使北上,一方麵讓黃忠領兵進駐琅琊控製局麵,一方麵持何進旨意前去招降東莞。


    至於南邊的下邳、廣陵二郡,他則安排了陳登與魯肅南下,此二人皆在下邳頗具人脈,且陳家與廣陵太守趙昱有些交集,用他二人前去招降,遠比普通信使更易成功。


    且何進在東海這段時間也有耳聞,南方三郡還有幾位名士大才,其中廣陵太守趙昱算一個,其餘兩位便是彭城的張昭以及廣陵的張紘,何進還特意委托二人此番南下時代為自己招募。


    又過了十數日,三郡皆傳來捷報,由於陶謙身死,招降異常順利,畢竟如今的局麵,大多數人都更為看好大乾一統天下,能有機會繼續在大乾為官,又何必一條黑路走到底呢?


    徐州平定,何進權衡一番,冊封糜竺為徐州刺史,原本按照他的想法,這個職位是想由魯肅擔當,對方本就是徐州人,加上才能卓越,當一個刺史綽綽有餘。


    隻不過魯肅資曆太淺,又無足夠功勞,而糜竺雖才不如魯肅,可在徐州的名望卻還在其之上。


    更何況其在此次平定徐州之戰中有獻城之功,又將億萬家資與妹妹相贈,何進不可能對其功勞視而不見,甚至若要細說,僅僅是一刺史,還有些虧待糜竺了。


    不過當下急需有人坐鎮徐州幫助何進安撫人心,對於糜竺,也隻能在之後天下統一了再設法將其調入洛陽為官了。


    另外又以陳登為徐州長吏,輔佐糜竺管理徐州,陳登本就是徐州官員,又獻策除去陶謙,加上勸降廣陵有功,區區長吏自無人反對。


    最後便是此次除去陶謙最大的兩位“功臣”陰德與笮融,何進在詳細了解了事情經過後,雖陰德也是背主,但相比之下對於笮融的行為更是厭惡。


    但為了安撫琅琊一眾降臣士卒之心,何進仍讓陰德留任琅琊郡守,而笮融則編入黃忠軍中擔任部將。


    不過,何進卻又給黃忠偷偷去了一封密信,讓其待徐州穩定下來後找個罪名除掉笮融。


    軍中以軍法為尊,身為一軍主將的黃忠想要做到這點簡直不要太簡單。


    安排好了徐州的人事調動,何進又在東海休整了數日,當然也是為了穩定局麵,隨後才領兵南下,會合了夏侯淵等人準備攻略剩下的荊、揚二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魂穿三國之何進大將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楊小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楊小笙並收藏魂穿三國之何進大將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