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岌岌可危的戰線,終於抵達的破甲


    軍方的指揮官徹底盯上了陳明。


    他剛剛因為分神去看情報而放鬆的戰線也瞬間就收緊了不少。


    戰線一下子又往公司這一邊推進了許多。


    有四艘沒來得及後撤的飛船直接被擊破了護盾。


    隻有一艘驅逐艦在陳明的保護下靠著麵板修複強行排散出了幾乎溢出的輻能


    其他的三艘失去了護盾保護的護衛艦一下子就被後續的攻擊給淹沒,沒有半點搶救的可能。


    其中兩艘被瞬間擊毀,僅有一艘運氣相當好的僅僅是被癱瘓,失去了戰鬥能力,被武器命中的衝擊推到了戰場之外。


    而這僅僅隻是開始。


    在一場正常的戰鬥中,維持一條戰線的戰機都是相對平均分布的。


    一般情況下不會出現一邊全是護衛,另一邊全部都是驅逐艦的情況。


    但是這就意味著坐鎮戰線中央的趕牛人距離戰線兩端都有一定的距離。


    因此,讓戰線兩端的驅逐艦回到趕牛人身邊,讓陳明進行控製就會導致戰線前方出現一小段空窗期。


    哪怕是一艘一艘以極低的效率輪轉,戰場正麵也容易出現短暫的戰鬥力削弱的時間。


    而軍方指揮官那極其敏銳的戰場嗅覺讓他立刻就抓住了這一戰機。


    趁著陳明控製驅逐艦的同時直接在戰線上做出了相當激進的調度。


    給了正麵戰線的飛船十足的壓力。


    哪怕沒能借此突破戰線,創造戰果,會讓戰線上的其他戰艦有些難以抵擋。


    並且指揮官還特意記下了哪些飛船有靠近過陳明所在穿梭艇,刻意讓軍方的船在進攻時主動避開這些飛船所在的位置。


    在正常交戰的時候主動往沒有輪換回去接受陳明控製的飛船那裏指揮更多的飛船進攻。


    由於戰線一直都需要作為中堅力量的驅逐艦進行維持,所以陳明控製驅逐艦的進度還並沒有徹底完成。


    也因此。在指揮官的針對性攻擊下,戰線的各處都出現了問題。


    陳明隻能根據艦長說的戰線告急的位置使用麵板的能力維持,讓飛船不至於被擊毀,戰線不至於被徹底擊潰。


    而這就導致了陳明現在不光是精神力有損耗,連體力都有些支撐不住了。


    高強度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情,做到後麵精神渙散、心靈憔悴什麽的,非常正常。


    但在這短短幾分鍾內就有了這樣的感覺還是讓陳明有些難以接受的。


    他忍不住揉了揉太陽穴,舒緩了一下大腦,繼續撐著。


    這是陳明自離開空間站以來,一直到今天為止,頭一次感覺到如此龐大的壓力壓在頭上。


    而這就是真正的軍隊在戰鬥方麵的強大,哪怕有靈能的存在都有些難以彌補。


    陳明深呼吸了幾次,調整好了因為戰局情況而有些受到影響的心態。


    反正現在軍方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弄死他。


    人都要死了,不拚命還等著下輩子嗎?


    陳明將目光看向了傳感器畫麵上那艘特殊的橙紅色塗裝的執法者。


    軍方的指揮絕對就在那艘船上。


    如果有機會的話,他一定要第一時間把那艘船擊毀。


    那樣他才有在這場戰鬥中獲勝的底氣和機會。


    雖然陳明現在拿軍方的指揮沒辦法


    不過他陳明也就想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並轉告給了艦長。


    讓戰線上的飛船交錯間隔開再進行回轉。


    同時調換艦船的位置,盡量讓整條戰線都有經過他控製的飛船存在。


    隻要撐到經過陳明控製的飛船回去,飛船的戰鬥力在麵板維修能力給予的加持下,戰線就能重新填補上剛剛被打退的那一節。


    當所有的驅逐艦都被他控製,那麽戰線上戰鬥力分布不均,有些地方戰鬥能力相對而言薄弱的問題將不複存在。


    艦長非常樂於接受陳明前麵一個提議,但後麵的調換艦船位置的建議他完全沒有接受。


    理由相當簡單。


    目前辛達公司艦隊這一邊的指揮係統是臨時拚湊起來的,非常脆弱。


    艦長不可能讓辛達公司派過來救援的船去帶領空間站那裏支援的船,反之也一樣。


    隻能各自分開進行指揮,否則一旦他的指揮上出現了任何一點錯漏,這脆弱的指揮係統都會導致指揮權混亂,發生些難以控製的問題。


    並且在陳明提出建議的一會兒後,艦長還給陳明說了一個壞消息。


    “陳先生,我們這邊的人手要撐不住了。”


    “什麽人手?”


    “戰機的人手。”


    陳明一聽立刻就反應了過來。


    本身戰機是需要駕駛員進行控製的,也需要駕駛員自行判斷戰機受損情況和返航的時機。


    陳明雖然能直接將戰機維修完畢,甚至還能補充已經損耗的戰機。


    但是人員上的損耗是補不回來的。


    維修時間的減少也就意味著駕駛員可以休息與輪班的時間減少。


    一刻不能停歇地繼續往戰場上衝。


    艦長能和陳明說出這件事情來,恐怕是趕牛人上的駕駛員已經損耗到了支撐不起一次滿編戰機聯隊出發的程度。


    而船上剩下的那些駕駛員也肯定已經駕駛著戰機出去過好幾次,精神比待在比較安全的後方的他還要疲憊。


    再這樣下去,軍方沒能擊潰艦隊,艦隊自己就要因為內部的過量損耗而出問題了。


    雖然戰機全部都配備有緊急逃生艙,真正的損失應該還不至於到這種地步。


    但是實際能回來多少駕駛員真的不好說。


    陳明非常不希望聽到艦長說的話,但這就是航母與戰機在正常情況下不可避免的缺陷。


    除非像是速子科技的暴雨級那樣,搭載了使用ai來進行控製的終結者戰機聯隊。


    速子科技似乎還初步完成了遠程控製飛船不受戰場複雜環境影響的技術,如果陳明能拿到暴雨級,那就不至於出現現在這種情況了。


    但辛達公司和明麵上就在研究ai駕駛飛船技術,遊走在法律邊緣的速子科技不同。


    辛達公司隻能靠人來駕駛戰機,人員的損傷也就是必然的。


    陳明現在相當可惜。


    如果他能夠提前就控製趕牛人,並且在趕牛人上安裝餘輝ai核心進行一些簡單的改造的話,說不定能讓餘輝來控製這些戰機。


    雖然效果可能會比由人來親自駕駛差上許多,畢竟陳明沒有,但


    而這也就想想了,陳明現在沒有任何辦法解決人手不足的問題。


    所以他也隻能無奈地回應道:“我知道了。”


    同時也停止了對趕牛人戰機的修複。


    戰機不再需要進行修複,那至少他的精神可以稍微放鬆一些。


    不過精神能夠放鬆,但一直在吃緊的戰線可不行。


    戰機現在還有最後一批能做支撐,但在之後對友方艦船的保護能力絕對會下降一個檔次。


    幸好趕牛人的導彈倒是沒出什麽問題,應該還能再抗一會兒。


    但導彈的材料到目前為止也已經消耗了許多。


    其他的被陳明控製的驅逐艦上的那些,準備好的,用於在戰鬥後修複飛船的材料也和導彈材料一樣,差不多快用完了。


    而且這些飛船上的那些武器彈藥也已經接近告急。


    再繼續下去就隻能靠著趕牛人倉庫裏儲備的材料支撐下去了。


    等到這些儲備的物資消耗殆盡的時刻,整個艦隊的戰鬥力都會有極大幅度的下滑。


    軍方雖然也是同樣的情況,而且他們的戰備物資不能像陳明一樣瞬間轉化成戰鬥和續航的能力。


    但他們本身戰鬥能力就強於空間站和公司的艦隊。


    能夠以更少的損耗換取更大的戰果。


    再加上軍方的船一開始就比公司這邊要多出一截。


    在通過精妙的指揮技術給了公司艦隊這麽多壓力,迫使艦隊成批消耗物資後。


    陳明不覺得軍方會撐不過在不停用後備物資來支撐飛船戰鬥力的辛達艦隊。


    即便陳明已經讓艦長往空間站那邊請求物資援助了。


    但物資湊足到裝載到搬運,全部都需要的時間來進行。


    在眼下的這場戰鬥中,恐怕已經來不及送過來了。


    辛達公司的艦隊在陳明的幫助下也已經逐漸出現了頹勢。


    軍方卻抗住了陳明能力帶來的爆發,他們一直在拚命維持住的局勢再次向著他們偏轉。


    此時戰場上雙方還能戰鬥的飛船數量總體加起來也隻有一百四十艘不到,已經有四分之一的戰艦沉沒在了這片超空間之中。


    剩下的戰艦也絕大部分都遭到了損傷,再難經受更加嚴酷的戰鬥的洗禮。


    陳明這邊現在更是隻有五十艘出頭的戰艦,而軍方那邊卻還有八十多艘。


    要知道一開始的時候,陳明這裏雖然支援的辛達公司的船總共三十艘不到一點,但有了空間站支援總體艦船數量已經接近了一百艘。


    可現在,艦隊已經損失近半。


    並且後續也沒有更多可以從空間站那邊可以支援過來的飛船了。


    空間站那邊的情況就和趕牛人的戰機一樣。


    飛船有,但沒人開。


    之前兩次餘輝的襲擊,每一次的損失都有公司幫忙報銷,並且也有後續的可以用來戰鬥的飛船送過來。


    但是人員方麵的損失是沒那麽快重新補充起來的。


    然而軍方這邊,上來就是一百多艘軍方的軍事化飛船,並且在交戰過後還有七十多艘剩餘。


    <divss="contentadv">明明公司和軍方的飛船在低級飛船的技術水平方麵沒有過大的差距。


    但卻因為艦隊的組織和指揮還有實際作戰能力上的差距,導致了最終出現戰損比二比一的情況。


    現在這個局麵下唯一的好消息。


    也就隻有公司艦隊這邊損失的,被擊毀的被癱瘓的多是護衛艦。


    而驅逐艦因為有陳明的保護,現在還剩下三十一艘。


    隻不過這個好消息在壞消息的掩蓋下有點不太行了。


    因為軍方艦隊裏剩餘的驅逐艦的數量已經超過了公司的艦隊。


    不僅僅是一開始軍方驅逐艦就比公司這邊多的緣故。


    還有是因為軍方的飛船都是配備了專業維修師的。


    絕大部分沒有被當場擊毀隻是因為被癱瘓而退出了戰場的飛船。


    隻要沒有關鍵性損傷,都將會很快再次重回戰場。


    這也是戰鬥雙方的戰損比例大的原因之一。


    總之,就算陳明可以提高飛船發揮的上限。


    通過維修讓飛船煥然一新,讓飛船的戰鬥力能在短時間內爆發,甚至隻要物資充足就能一直爆發下去。


    依靠儲備的戰鬥物資,講包括飛船、武裝、人員的數量在內的所有劣勢通通彌補,甚至能夠搶回來一點優勢。


    但也隻能搶回來一點。


    公司和軍方整體的差距就擺在那裏。


    軍方不像辛達公司一開始隻有三十艘不到的靠譜的飛船可以使用,還得靠空間站支援。


    也不像是艦隊的指揮係統隻能臨時拚湊,難以對戰場局勢進行精細化的控製。


    在種種方麵巨大的差距之下,隻能說陳明靠著靈能拚到這種地步已經盡力了。


    之後如果沒有任何變數,那麽失敗就是必然。


    與此同時。


    坐鎮於執法者級的指揮官也感覺到了勝利的天平在徹底傾斜。


    他已經察覺到敵人已經抵達了極限。


    不是陳明的極限,而是其他人,其他飛船,還有艦隊的極限。


    空間站的巡邏隊飛船和辛達公司護送的飛船對比軍方的飛船完全不夠格,完全發揮不出指揮官在交戰中感受到的陳明的能力。


    但不管有什麽因素在其中影響,是公司沒有足夠的準備,還是軍方提前就準備好了手段。


    勝利就是勝利。


    “那麽就到此為止了。”


    指揮官已經找到了艦隊戰線上的漏洞,隨時準備全盤壓上,摧毀公司艦隊的戰鬥能力,終結這場戰鬥。


    隻需要最後再將一根稻草壓下。


    但,就在這時。


    一艘明顯是軍用驅逐艦的艦船突然從超空間航道抵達了戰場的邊緣。


    如同矛頭一般的整體外形已經明示了它的身份。


    這是陳明已經等待了許久的破甲級。


    在破甲級終於抵達戰場邊緣的時候,陳明忍不住鬆了口氣。


    破甲之所以來的慢,是因為在路上花了太多的時間。


    陳明雖然有在專門關注破甲,在經過星係的時候想辦法隱藏或是直接從外側穿過。


    但也不能徹底避免破甲級在中途有好幾次在路過一些星係的時候被政府的巡邏隊追殺,隻能通過進入超空間航道雲避開傳感器的掃描才甩掉。


    進入超空間航道雲的雲層內就必然受到超空間閃電的影響,於是破甲在抵達附近之後隻能先去了一趟黑暗墳場,修理了一下才過來。


    整體花的時間加起來比陳明自己回來多了一倍不止。


    但至少破甲級它成功地在最後的關鍵時刻抵達了這裏,這才是最重要的。


    指揮官顯然也注意到了這艘突然出現在戰場邊緣的驅逐艦,他的腦子裏對這艘船似乎有些印象,隻是不確定,所以他並沒有下達攻擊的命令。


    而是馬上問了身邊的副手:“那是誰的船?”


    副手立刻就回答道:“那是星域政府的船,破甲級。”


    “星域政府之前和這裏的軍方有過文件通知,要在這附近進行一次飛船實驗,拿餘輝當實驗參照物。”


    “不過那份文件上說他們的艦隊要過幾天才來才對,而且現在過來的隻有一艘,可能是有什麽特殊的安排。”


    指揮官微微點了點頭,把注意力集中回了指揮艦隊上,說道:“那和我們沒什麽關係。”


    “給那艘船發信息過去,讓他們停著或者直接繞過去,去哨站那邊,不要在這裏礙事。”


    “是。”


    正在穿梭艇上的陳明突然從破甲級那邊收到了軍方的信息,讓他相當的意外。


    不過他立刻就反應過來這是一個機會,一個突襲的機會。


    他立刻給軍方艦隊那邊回了一個“收到”,接著讓破甲級裝作一切正常的樣子避開了戰線,保持著一個曖昧的距離繞開了戰場的中心。


    這樣的行為雖然整體而言沒錯,但是在此時對危險有著敏銳察覺能力的指揮官還是注意到了破甲級的異常。


    “政府的人在幹什麽?繼續發消息,讓他們遠離戰場。”


    副手被指揮官指派去傳遞消息,而指揮官的心底已經做好了應對意外情況的準備。


    在接到第二條軍方消息的瞬間,陳明就知道時間不等人。


    雖然破甲級還沒有達到理想的位置,但它現在已經處於陳明可以接受的位置上了。


    陳明控製著破甲級突然間開始了加速,同時調轉了船頭,對準了軍方旗艦,那艘特殊的執法者級的位置。


    破甲級上的所有特殊設備隨著陳明的控製一同啟動。


    反粒子能源激化模塊使破甲級的周邊產生了巨量的肉眼可見的能量波動。


    大型高能聚焦係統模塊讓破甲級的大型武器上布滿了能量引導的流光。


    而能質穩定器則讓本身在不斷發生波動的拘束能量彈穩固了下來。


    一枚枚凝聚到幾乎於實質的能量球在搭載於破甲級的自動脈衝激光炮管內閃爍。


    一次蓄能,連續三十發幾乎能將鐵礦號這種飛船吞沒於其中的大型拘束能量彈傾瀉而出。


    直奔軍方旗艦而去。


    而指揮官已經提前有了防備,執法者級已經提前開了護盾,並且還有另外兩艘驅逐艦回到了執法者的身邊進行保護。


    替執法者級分擔傷害。


    但,自動脈衝激光可是大型武器。


    僅僅在第一發能量彈命中一艘驅逐艦的護盾的時候,軍方相對薄弱的護盾幾乎瞬間抵達了過載的邊緣,整麵護盾上都出現了明顯的激蕩波紋。


    這艘驅逐甚至來不及關閉護盾,第二發拘束能量彈就命中了它。


    驅逐艦的護盾直接爆裂開來,整艘驅逐艦上都布滿了輻能過載產生的猛烈閃爍的電弧。


    隨即它就被剩餘的能量彈徹底淹沒。


    軍方一直以來強大的裝甲並沒能在兩種特殊設備加持下的大型能量武器麵前堅持太久。


    隨著後續能量彈跟進,軍方驅逐艦的裝甲被破壞,艦體幾乎瞬間就毀滅於超空間之中。


    沒有任何反抗的機會。


    而剩下的還有一半多的拘束能量彈仍在繼續往前。


    第二艘驅逐艦並沒有因為前麵的飛船被瞬間擊毀而退縮,反倒繼續擋在了陳明目標的執法者前。


    這艘驅逐艦上的所有人,都已經做好了犧牲的準備。


    它的護盾同樣一觸即潰,不過和前一艘驅逐艦不同的事,它卡住了護盾關閉的時間點。


    在讓輻能係統承載了最大限度的傷害的同時,沒有讓飛船過載。


    飛船仍然可以調轉船身,讓自身受到攻擊的麵積變得更大,讓更多的裝甲來承擔更多的傷害。


    雖然它逃不過被擊毀的結局,但至少它的犧牲讓那艘特殊的執法者級借此機會進入了軍方艦船的保護圈內。


    軍方艦隊開始調度,暫時放緩了對辛達艦隊的壓製,開始圍剿這艘在場所有飛船中,威脅性最大的破甲級。


    不過陳明是有規劃過路線的,同時也有提前和艦長那邊通過氣。


    一個突然的變向直接和執法者級一樣,進入了公司艦隊之中。


    在大量艦船的保護中,破甲這一極為鋒利的長矛能夠完全不顧自身安全地發揮出自身最強的能力。


    十五秒的武器冷卻過後,自動脈衝激光再次開始了蓄能。


    往目前戰線上壓力最大區域的領頭的軍方驅逐艦,發射了一輪大型能量拘束彈。


    一如剛才那樣,這艘驅逐艦也沒有任何的掙紮就化作了太空中的塵埃。


    軍方艦隊那勢如破竹的氣勢頓時一滯。


    隻能說破甲無愧於破甲之名。


    雖然它搭載的自動脈衝激光,沒有速子長矛那樣恐怖的點殺般的瞬間高能輸出。


    但它的拘束能量彈短時間內的爆發能力也是相當夠看的。


    同時它也存在緩速射擊模式。


    不需要冷卻,可以以一秒一發的射速持續對外輸出大型拘束能量彈。


    搭配飛船上的兩個能夠通過陳明的維修功能迅速冷卻的特殊設備。


    軍方的任何一艘艦船都抵擋不住這大型武器的火力。


    有了破甲的加入,戰線的正麵壓力驟減。


    戰局幾乎瞬間就發生了逆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星海:從廢棄采礦空間站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是一隻中陸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是一隻中陸仁並收藏星海:從廢棄采礦空間站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