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克隆技術,陳明的想法
星海:從廢棄采礦空間站開始 作者:我是一隻中陸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29章克隆技術,陳明的想法
“克隆人?”
輝煌的回答讓陳明想起了這個他明明知道但是卻一直沒有和靈能關聯起來的技術。
確實陳明的啟靈神經如果真的提取了出來,那不管移植給誰都不是特別好。
就算移植了,在實際意義上也就和現在的陳明一樣,根本就是換湯不換藥。
那麽洗腦一個徹底為了餘輝思考的人,仔細想想也確實是最為合適的選擇。
至於這個“人”的來源。
去人類那裏搶小孩養起來成本過高。
餘輝也沒有預知未來的能力,不可能會提前十幾二十年去搶個嬰兒一直養著,就等著陳明這一天。
那麽能夠快速培育並且可以隨意量產的克隆人,似乎就是最好的選擇。
陳明曾經聽到過不少哪家精神病院的精神病人通過什麽什麽設備調整了人格,灌輸了記憶的傳聞。
餘輝哪怕真有這種類型的設備他也絲毫不會覺得奇怪。
不過克隆人雖然確實是有一些優點,但陳明記得克隆人技術現在在帝國內是完全禁止的。
並且好像克隆技術被禁止的時間已經有些年頭了。
陳明也不記得他好像從哪裏從誰那聽說過,克隆技術禁止的原因好像不光是倫理問題,而是某次克隆實驗出過什麽特別嚴重的意外事故。
所以整個技術才會被帝國嚴令禁止,並且是真正意義上的禁止,不是像餘輝核心那樣的名義上裝裝樣子。
陳明還記得一件事可以為此作證。
大概在五六十年前,帝國內部有一個相當發達的商業公司,從軍工產品到民生用品幾乎什麽方麵都有所涉及。
這樣一個商業巨頭,一個龐然大物,就是因為他們私底下搞克隆技術被發現,所有相關責任人全部追責。
光是死就死了至少三百個以上,要麽是公司高層,要麽就是實際進行克隆實驗的研究員,後者比較多一些。
所有人都是按照帝國法律一條一條比對過去審判的,沒有任何的錯漏。
公司上下其他坐牢的無期的更是數不勝數。
整個公司在頃刻間解體。
而這個公司殘餘的部分則被其他的公司瓜分。
當時還是個小公司的辛達公司也差不多是在那時候發展起來的。
而且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所有的帝國內的克隆技術與克隆實驗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全麵禁止。
不少私底下其實也在做這方麵研究的勢力都在各自想辦法把人摘出去,主動舉報自己,給自己在帝國法律麵前留下一條後路。
本就是抱著殺雞儆猴,壯士斷腕,徹底根除克隆技術研發想法的帝國官方自然也沒有對後麵那些算是自首的公司過於嚴苛。
隻有一部分克隆實驗的研究過於過分的公司的負責人可能會蹲幾年。
程度比較輕的一般來講隻有一些罰款之類的懲罰。
到最後帝國的目的明確達成,克隆技術算是整肅完畢,而且這一波大洗牌還意外地讓停滯了高速發展腳步的帝國重新恢複了一些活力。
雖然這幾十年過去了,內部整肅所創造的機會帶來的高速發展的時期已經徹底淹沒在了時代浪潮中。
但這件事情可一直被當典型教育了整個帝國的青年兒童很多年。
陳明記得他以前的生物課上就專門有一節課會講這些內容,就是現在不知道還沒有再繼續了,大概率還是在的。
所以陳明在聽到輝煌提起克隆人的時候才會一時間沒反應過來,才會沒想起來,才會那麽意外。
人類都已經因為種種原因不弄克隆人了,餘輝居然還在弄嗎?
要知道帝國內部對克隆技術禁令的原因,光從發現後懲罰的嚴重程度來看就絕對不會是因為倫理會出問題,而是一些更加危險的原因。
否則絕對沒有什麽可以阻擋一個獨裁製的帝國為了發展而做出的種種行為。
餘輝可是從人類出來的,明知這種情況還敢這麽做,也不知道是出於什麽原因。
而熱切陳明現在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
一個他曾經不是靈能者的時候基本上想不到或是不會去想的問題。
靈能者也能克隆嗎?
能嗎?
陳明覺得這個問題他絕對不是第一個想到的,並且也絕對有比他先想到這個問題的人已經進行過這方麵的嚐試。
於是他一下子就把人類帝國對克隆技術的絕對禁令,與對靈能者的克隆這兩件事情結合了起來。
這背後一定有著某種深刻的、危險的聯係。
很可能就是在克隆靈能者的途中出現了什麽意外才導致帝國如今的情況。
畢竟靈能是個複雜的東西,天知道克隆技術和靈能者摻雜在一起到底會發生怎麽樣的反應。
於是陳明就直接對明顯有發言權的輝煌問道:“所以你們餘輝是想克隆我這樣一個靈能者?”
“是,也不完全是。我們確實已經獲取了你的基因,並且也已經在進行克隆程序。”
“但以我們對靈能的研究,克隆靈能者這件事情是百分百成功不了的。”
輝煌這麽肯定的說法讓陳明不由得問道:“你們克隆過靈能者?”
“那倒沒有,不過我們在曾經從人類獨立出來的時候還帶走了很多人類在各行各業的技術、數據和成果。”
“其中就有當時還沒有被禁止的克隆技術和克隆技術的許多實驗數據。”
“根據這些實驗數據可以得知。”
“靈能者本身確實是可以克隆的,克隆出來的人在基因表達上也和本人一模一樣。”
“但靈能者靈能的覺醒和人的基因本身並沒有關係,克隆出來的克隆人並不是靈能者,隻是普通人。”
輝煌為它剛剛說的話解釋道:“我在那些數據裏記著這樣一段內容。”
“人類有對這些被克隆出來的靈能者的克隆體進行過主動進行靈能覺醒的嚐試。”
“發現這些克隆人確實可以覺醒,但靈能覺醒成功率和正常人沒有區別。”
“並且覺醒後的靈能也和克隆的對象幾乎沒有關係。”
“就像是後天的經曆才決定了一個人有沒有潛力成為靈能者,並決定了靈能的類型一樣。”
解釋完了克隆靈能者的事情後,輝煌正經地對陳明說道:“所以如果隻是想要移植你的啟靈神經那麽隻需要一個普通的克隆人就行了,沒必要用你的。”
“將這個克隆人應該知道的知識和作為餘輝一員的記憶灌輸進去,植入啟靈神經,然後就結束了。”
“但上麵之所以還選擇了克隆前段時間剛剛獲取到的你的基因,主要是因為負責這方麵研究的個體想要嚐試親自克隆你這樣的靈能者。”
“雖然已經有記錄說靈能者無法克隆了,但總歸有個體想要嚐試一下。”
“如果有成果了,你的克隆體用來移植你的啟靈神經也是比其他人更合適的選擇。”
聽起來似乎沒什麽問題,克隆技術克隆不出來靈能者也很正常。
不然人類帝國的靈能者早就應該已經泛濫了,怎麽可能還會禁止克隆技術的發展。
不過陳明還是有種冥冥之中的感覺,帝國禁止克隆技術一定和克隆靈能者這件事有關。
“我總覺得有點不靠譜啊。我從來沒聽過你們餘輝有進行過這方麵的實驗,戰場上也沒見過克隆人駕駛人類飛船。”
“你們獨立出來都多少年了,上個時代的技術放到現在還能用嗎?””
輝煌回答道:“克隆人技術其實我們一直都是有在用,並且研究方麵有在推進的。”
“這麽多年也確實有一些實際的成果,隻是實際使用數量比較少。”
“而且不是在戰鬥方麵,而是在科研方麵。”
“我們餘輝的科技主要依靠高級個體自身進行研發。”
“和人類相比雖然有著自身計算力極強的優點,但缺點也有,每個個體都有可能被自己的思維拘束,導致研究陷入死胡同。”
“所以我們才會克隆人類,靠著人類的思維和創造力在科研方麵輔助高級個體進行研究。”
“再加上還有一些在這些年間零零散散逃到我們這裏的人類科學家,我們的克隆人也可以有正常的成長和教學的空間。”
“不至於出現灌輸記憶和人格導致的種種負麵問題。”
嗯……
輝煌說的話讓陳明有點難以評價。
畢竟怎麽說他本身也是人類,和輝煌就這麽聊著這些內容讓他總覺得怪。
於是他扯開了話題問道:“說起來,如果說那個要移植我的啟靈神經的克隆人真的是經過洗腦,完全為了餘輝考慮的話。”
“那他,有沒有會和你有一樣的想法?”
“畢竟你的想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為了餘輝在考慮,隻是考慮的並不是全體,而是這裏一片星域的餘輝。”
“一個我的克隆人,如果擁有你這樣的想法,他會不會在最後做出和我現在在做的一樣的事情?”
輝煌這一次考慮了很久,最後才有些遲疑地說道:“……我不能確定。”
陳明沒有為難輝煌,沒有逼迫它回答這個問題。
不過他心裏倒是在想,如果他有兩條啟靈神經可以分出去一條的話,他是真的想看看這種充滿了樂子的情況發生。
那麽從輝煌這裏該知道的已經知道了。
<divss="contentadv">陳明也就不在克隆人和餘輝要做的事情上繼續掰扯,問起了其他的事情。
“你們下一次啟動啟靈神經提取儀大概會在什麽時候有數嗎?”
輝煌應道:“大概是可以確定的。”
“因為想要提取靈能者的啟靈神經就必須有另一條人造的無效果啟靈神經來進行。”
“而人造啟靈神經保存很困難,隻能現用現培育,培育一條需要大概需要二十天左右的時間。”
“那個時候,我這裏應該會有新的安排。不過我也不確定我到時候會不會被強行要求做什麽事情。”
這麽說的話,那下一次應該就是最後一次了,餘輝不可能再犯錯,也不會給陳明第三次機會。
但餘輝就算不犯錯,陳明也不可能就這樣原地等死,他現在可是已經控製了啟靈神經提取儀。
隻要餘輝沒辦法送過來第二台,那他就已經不可能被抽出啟靈神經。
所以陳明這時候完全不擔心地對輝煌說道:“我知道了,你到時候直接通知我就行,我會做出應對的。”
看樣子陳明留在餘輝這裏的最後期限快要到了。
如果餘輝第二次還失敗的話,陳明覺得它們很有可能真的會直接把他弄死,以絕後患。
所以不管是為了安全還是為了什麽方麵考慮,陳明必須得考慮其他離開後,他控製的餘輝暴露出去這件事了。
他在這段時間裏控製整個星域不現實,但做一些為未來奠定基礎的準備還是可以的。
順便還有許多零零散散的事情還需要他去處理。
反正有輝煌在陳明的安全已經有了保證,不需要考慮該怎麽撤離的問題。
他現在隻需要考慮在離開餘輝地盤之前要做的,以及在離開之後要做的事情就足夠了。
對了,陳明差點忘了一件事情,他得讓伽馬z那邊暫緩它在做的事情,沒有必要說一定要在短時間內控製新的阿爾法級餘輝。
比起一個阿爾法級餘輝和一艘巡洋艦,隱藏自身不暴露出去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陳明在快速通知了一下伽馬z那邊之後,考慮著他之後要做的各種事情。
在準備進行一些大動作之前,最好先把零散的小事做完。
就比如他待在研究所的之後這段時間他該做什麽?
餘輝都這樣了陳明肯定是不可能繼續幫餘輝做事的,反倒是餘輝為了啟靈神經會照顧著他。
那既然如此,陳明打算仗著餘輝的想法繼續向它們要一些東西學習。
相當於是裝出一副擺爛,完全不想逃走的樣子。
畢竟人類那邊最後的攻擊是實打實的,哪怕餘輝懷疑人類會再來,陳明這樣的表現也在情理之中。
另外陳明還得把他的東西要回來。
雖然他剛剛在他的房間看到了兩個終端和他改造過的手槍。
但妄語石和低語石,還有心靈波動發生器都不在這裏。
妄語石自從之前陳明完成了它的共鳴之後,他就一直可以感受到妄語石的位置,就在研究所的地下。
如果到時候要不回來的話,那陳明就直接搶。
他現在控製機械的能力已經不再被飛船限製,隻要他想,控製研究所並不是什麽難事。
隻是控製研究所之後需要麵對的問題讓他不可能現在就動手,最好等最後那幾天準備好了再正式實施。
然後除了陳明自己要處理一些瑣碎的事情,輝煌那裏也可以考慮安排些任務。
既然輝煌是主動願意來投誠的,那陳明不給它安排幾個任務心裏都有點過意不去。
再加上輝煌現在常駐任務就是和陳明嘮嗑,除了平時需要管理星係以外應該閑的很。
回頭和和伽馬z配合一下,肯定能把它管理的那個星係在一周之內就徹底控製。
那陳明現在手頭上徹底控製就是兩個半星係加上一堆控製力度不深的其他星係了。
半個星係指的是伽馬z之前去過一趟的位於餘輝和機械族邊境的那顆半工業半軍事星球所在的星係。
那裏因為本身軍事化管理的緣故,各個地方的防備都非常嚴密,所以陳明控製的餘輝擴張的速度一直提高不起來,隻能算半個。
所以陳明掌握的力量在整個餘輝麵前還是有些不夠看。
再加上輝煌現在管理著的這個星係基本上也是工業星係,所以陳明目前也不指望真的和餘輝正麵爆發衝突。
隻要到時候他預想的,在他撤離時候的計劃能夠完成一部分就不算虧。
至於計劃的具體內容,還得等陳明再仔細思考一下才能把細節確定下來。
而目前這個被輝煌控製的星係裏,總計有四個分布在不同星球上的殖民地,主要工業設施基本上都是重工業方向上的。
雖然都是最常見的工業殖民地,不過星係裏倒是有一個特殊的位於氣態巨行星上的殖民地。
這是一個以利用磁場為主,利用氣態星球的環境影響和自身引擎為輔,飄在氣態巨行星表麵的浮空殖民地。
它在星球表麵收集各種有價值的氣態物質,同時也會時不時準備專業的開采裝置投入氣態巨行星,深入內部,提取內部的高價值氣體。
這些在氣態巨行星上提取的氣體絕大部分都是對飛船來說極其重要的燃料的原材料。
可以說是整個星係的支柱產業。
不過重點不在這,重點在於殖民地上麵的設備。
能在氣態巨行星表麵運行的殖民地和殖民地的工業設施的價值可以說遠超同體積的其他陸地星球的工業設施。
如果能全部帶走的話那收益真的是有些難以想象了。
而且隨著陳明腦子裏建設殖民地的想法越來越清晰。
他也清楚維持殖民地運轉的艦船燃料,和生產這些原材料的工業設備對他的將來會有多麽重要的意義。
如果將來他選擇的殖民地有氣態巨行星,結果缺少昂貴的工業設施導致不能開發。
或是開發的進度被拖慢,又或者說為了開發這個氣態巨行星導致其他方麵的發展遭到了影響,那就是純純血虧的事情。
陳明可沒那麽大的能力在開發建設殖民地的初期就快速賺到一套能在氣態巨行星上運行的工業設備。
他現在賺點自己開的飛船的錢沒什麽問題,親自搞工業生產線那還是洗洗睡得了。
所以,不如幹脆現在就準備起來。
至於準備的方式,那就不得不提起躍遷引擎的強大之處了。
安裝在至少巡洋艦或者級別更高的艦船上的躍遷引擎可以與周圍其他的搭載了普通引擎的護衛或驅逐級飛船進行共振。
達成同時躍遷的效果。
而這個效果影響的隻是被引擎推動的那樣物品,無論這樣東西是飛船還是其他什麽東西。
當然前提在於躍遷共振將要一起躍遷走的總質量不大於啟動躍遷引擎的那艘艦船,以及引擎與它推動的東西的推重比超過了20。
這是一個飛船單位質量能產生多少推力的數據,越大,那麽飛船能達到的加速度也就越大。
隻有超過了這個限度的飛船才能隨著躍遷引擎一起共振。
隻是目前所有的飛船推重比都已經超過了20,所以飛船方麵基本上不用看,都能共振躍遷。
但安裝在殖民地工業設備上的引擎不同,這些東西上很容易出現推重比不夠,或是質量過大的情況。
所以在陳明有這方麵想法的時候,必須得考慮清楚這些問題。
怎麽解決推重比?怎麽解決殖民地的質量問題?
前麵這個問題解決的辦法都是不難,因為氣態巨行星的殖民地本身就為了漂浮在表麵上就已經安裝過許多引擎
雖然推重比可能還不太夠,但陳明完全可以額外安裝更多的引擎。
不需要考慮合不合理,隻需要考慮推重比達不達標。
至於整個殖民地的質量超過了一半巡洋艦的質量問題。
這個其實也有辦法解決。
首先就是多台躍遷引擎一起啟動可以有損耗地疊加躍遷引擎的效果,也就是承擔更加大的質量。
陳明在之後應該至少能控製兩艘餘輝巡洋艦,兩艘疊加在一起,那殖民地質量方麵的缺口就能補上很大一部分。
其次,輝煌知道這個氣態巨行星的殖民地的不同部分的價值和作用。
陳明完全可以根據輝煌的指示,拆解掉殖民地上可以臨時缺損或是便宜的部件,降低總體質量。
在躍遷後再想辦法補上。
陳明雖然改裝需要掌握技術,但對缺損部位的維修可沒有這個限製。
哪怕多拆一些,隻要最後材料是齊的,陳明就能直接修複回來。
當然陳明這一整個想法的前提就是輝煌配合伽馬z控製整個星係。
後麵的關於氣態巨行星殖民地的計劃安排隻是陳明腦子裏一不留神多延伸出來的一些想法。
陳明趕緊收了收散發的思維,開始正經地考慮起他要做的事情。
在考慮的途中,陳明先是在心底反問了自己幾個問題。
他現在最想做的是什麽?最急需做的是什麽?還有他一直以來的目的又是什麽?
我發了個作品相關記錄了到目前為止出現過的所有的船,可以去看看
“克隆人?”
輝煌的回答讓陳明想起了這個他明明知道但是卻一直沒有和靈能關聯起來的技術。
確實陳明的啟靈神經如果真的提取了出來,那不管移植給誰都不是特別好。
就算移植了,在實際意義上也就和現在的陳明一樣,根本就是換湯不換藥。
那麽洗腦一個徹底為了餘輝思考的人,仔細想想也確實是最為合適的選擇。
至於這個“人”的來源。
去人類那裏搶小孩養起來成本過高。
餘輝也沒有預知未來的能力,不可能會提前十幾二十年去搶個嬰兒一直養著,就等著陳明這一天。
那麽能夠快速培育並且可以隨意量產的克隆人,似乎就是最好的選擇。
陳明曾經聽到過不少哪家精神病院的精神病人通過什麽什麽設備調整了人格,灌輸了記憶的傳聞。
餘輝哪怕真有這種類型的設備他也絲毫不會覺得奇怪。
不過克隆人雖然確實是有一些優點,但陳明記得克隆人技術現在在帝國內是完全禁止的。
並且好像克隆技術被禁止的時間已經有些年頭了。
陳明也不記得他好像從哪裏從誰那聽說過,克隆技術禁止的原因好像不光是倫理問題,而是某次克隆實驗出過什麽特別嚴重的意外事故。
所以整個技術才會被帝國嚴令禁止,並且是真正意義上的禁止,不是像餘輝核心那樣的名義上裝裝樣子。
陳明還記得一件事可以為此作證。
大概在五六十年前,帝國內部有一個相當發達的商業公司,從軍工產品到民生用品幾乎什麽方麵都有所涉及。
這樣一個商業巨頭,一個龐然大物,就是因為他們私底下搞克隆技術被發現,所有相關責任人全部追責。
光是死就死了至少三百個以上,要麽是公司高層,要麽就是實際進行克隆實驗的研究員,後者比較多一些。
所有人都是按照帝國法律一條一條比對過去審判的,沒有任何的錯漏。
公司上下其他坐牢的無期的更是數不勝數。
整個公司在頃刻間解體。
而這個公司殘餘的部分則被其他的公司瓜分。
當時還是個小公司的辛達公司也差不多是在那時候發展起來的。
而且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所有的帝國內的克隆技術與克隆實驗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全麵禁止。
不少私底下其實也在做這方麵研究的勢力都在各自想辦法把人摘出去,主動舉報自己,給自己在帝國法律麵前留下一條後路。
本就是抱著殺雞儆猴,壯士斷腕,徹底根除克隆技術研發想法的帝國官方自然也沒有對後麵那些算是自首的公司過於嚴苛。
隻有一部分克隆實驗的研究過於過分的公司的負責人可能會蹲幾年。
程度比較輕的一般來講隻有一些罰款之類的懲罰。
到最後帝國的目的明確達成,克隆技術算是整肅完畢,而且這一波大洗牌還意外地讓停滯了高速發展腳步的帝國重新恢複了一些活力。
雖然這幾十年過去了,內部整肅所創造的機會帶來的高速發展的時期已經徹底淹沒在了時代浪潮中。
但這件事情可一直被當典型教育了整個帝國的青年兒童很多年。
陳明記得他以前的生物課上就專門有一節課會講這些內容,就是現在不知道還沒有再繼續了,大概率還是在的。
所以陳明在聽到輝煌提起克隆人的時候才會一時間沒反應過來,才會沒想起來,才會那麽意外。
人類都已經因為種種原因不弄克隆人了,餘輝居然還在弄嗎?
要知道帝國內部對克隆技術禁令的原因,光從發現後懲罰的嚴重程度來看就絕對不會是因為倫理會出問題,而是一些更加危險的原因。
否則絕對沒有什麽可以阻擋一個獨裁製的帝國為了發展而做出的種種行為。
餘輝可是從人類出來的,明知這種情況還敢這麽做,也不知道是出於什麽原因。
而熱切陳明現在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
一個他曾經不是靈能者的時候基本上想不到或是不會去想的問題。
靈能者也能克隆嗎?
能嗎?
陳明覺得這個問題他絕對不是第一個想到的,並且也絕對有比他先想到這個問題的人已經進行過這方麵的嚐試。
於是他一下子就把人類帝國對克隆技術的絕對禁令,與對靈能者的克隆這兩件事情結合了起來。
這背後一定有著某種深刻的、危險的聯係。
很可能就是在克隆靈能者的途中出現了什麽意外才導致帝國如今的情況。
畢竟靈能是個複雜的東西,天知道克隆技術和靈能者摻雜在一起到底會發生怎麽樣的反應。
於是陳明就直接對明顯有發言權的輝煌問道:“所以你們餘輝是想克隆我這樣一個靈能者?”
“是,也不完全是。我們確實已經獲取了你的基因,並且也已經在進行克隆程序。”
“但以我們對靈能的研究,克隆靈能者這件事情是百分百成功不了的。”
輝煌這麽肯定的說法讓陳明不由得問道:“你們克隆過靈能者?”
“那倒沒有,不過我們在曾經從人類獨立出來的時候還帶走了很多人類在各行各業的技術、數據和成果。”
“其中就有當時還沒有被禁止的克隆技術和克隆技術的許多實驗數據。”
“根據這些實驗數據可以得知。”
“靈能者本身確實是可以克隆的,克隆出來的人在基因表達上也和本人一模一樣。”
“但靈能者靈能的覺醒和人的基因本身並沒有關係,克隆出來的克隆人並不是靈能者,隻是普通人。”
輝煌為它剛剛說的話解釋道:“我在那些數據裏記著這樣一段內容。”
“人類有對這些被克隆出來的靈能者的克隆體進行過主動進行靈能覺醒的嚐試。”
“發現這些克隆人確實可以覺醒,但靈能覺醒成功率和正常人沒有區別。”
“並且覺醒後的靈能也和克隆的對象幾乎沒有關係。”
“就像是後天的經曆才決定了一個人有沒有潛力成為靈能者,並決定了靈能的類型一樣。”
解釋完了克隆靈能者的事情後,輝煌正經地對陳明說道:“所以如果隻是想要移植你的啟靈神經那麽隻需要一個普通的克隆人就行了,沒必要用你的。”
“將這個克隆人應該知道的知識和作為餘輝一員的記憶灌輸進去,植入啟靈神經,然後就結束了。”
“但上麵之所以還選擇了克隆前段時間剛剛獲取到的你的基因,主要是因為負責這方麵研究的個體想要嚐試親自克隆你這樣的靈能者。”
“雖然已經有記錄說靈能者無法克隆了,但總歸有個體想要嚐試一下。”
“如果有成果了,你的克隆體用來移植你的啟靈神經也是比其他人更合適的選擇。”
聽起來似乎沒什麽問題,克隆技術克隆不出來靈能者也很正常。
不然人類帝國的靈能者早就應該已經泛濫了,怎麽可能還會禁止克隆技術的發展。
不過陳明還是有種冥冥之中的感覺,帝國禁止克隆技術一定和克隆靈能者這件事有關。
“我總覺得有點不靠譜啊。我從來沒聽過你們餘輝有進行過這方麵的實驗,戰場上也沒見過克隆人駕駛人類飛船。”
“你們獨立出來都多少年了,上個時代的技術放到現在還能用嗎?””
輝煌回答道:“克隆人技術其實我們一直都是有在用,並且研究方麵有在推進的。”
“這麽多年也確實有一些實際的成果,隻是實際使用數量比較少。”
“而且不是在戰鬥方麵,而是在科研方麵。”
“我們餘輝的科技主要依靠高級個體自身進行研發。”
“和人類相比雖然有著自身計算力極強的優點,但缺點也有,每個個體都有可能被自己的思維拘束,導致研究陷入死胡同。”
“所以我們才會克隆人類,靠著人類的思維和創造力在科研方麵輔助高級個體進行研究。”
“再加上還有一些在這些年間零零散散逃到我們這裏的人類科學家,我們的克隆人也可以有正常的成長和教學的空間。”
“不至於出現灌輸記憶和人格導致的種種負麵問題。”
嗯……
輝煌說的話讓陳明有點難以評價。
畢竟怎麽說他本身也是人類,和輝煌就這麽聊著這些內容讓他總覺得怪。
於是他扯開了話題問道:“說起來,如果說那個要移植我的啟靈神經的克隆人真的是經過洗腦,完全為了餘輝考慮的話。”
“那他,有沒有會和你有一樣的想法?”
“畢竟你的想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為了餘輝在考慮,隻是考慮的並不是全體,而是這裏一片星域的餘輝。”
“一個我的克隆人,如果擁有你這樣的想法,他會不會在最後做出和我現在在做的一樣的事情?”
輝煌這一次考慮了很久,最後才有些遲疑地說道:“……我不能確定。”
陳明沒有為難輝煌,沒有逼迫它回答這個問題。
不過他心裏倒是在想,如果他有兩條啟靈神經可以分出去一條的話,他是真的想看看這種充滿了樂子的情況發生。
那麽從輝煌這裏該知道的已經知道了。
<divss="contentadv">陳明也就不在克隆人和餘輝要做的事情上繼續掰扯,問起了其他的事情。
“你們下一次啟動啟靈神經提取儀大概會在什麽時候有數嗎?”
輝煌應道:“大概是可以確定的。”
“因為想要提取靈能者的啟靈神經就必須有另一條人造的無效果啟靈神經來進行。”
“而人造啟靈神經保存很困難,隻能現用現培育,培育一條需要大概需要二十天左右的時間。”
“那個時候,我這裏應該會有新的安排。不過我也不確定我到時候會不會被強行要求做什麽事情。”
這麽說的話,那下一次應該就是最後一次了,餘輝不可能再犯錯,也不會給陳明第三次機會。
但餘輝就算不犯錯,陳明也不可能就這樣原地等死,他現在可是已經控製了啟靈神經提取儀。
隻要餘輝沒辦法送過來第二台,那他就已經不可能被抽出啟靈神經。
所以陳明這時候完全不擔心地對輝煌說道:“我知道了,你到時候直接通知我就行,我會做出應對的。”
看樣子陳明留在餘輝這裏的最後期限快要到了。
如果餘輝第二次還失敗的話,陳明覺得它們很有可能真的會直接把他弄死,以絕後患。
所以不管是為了安全還是為了什麽方麵考慮,陳明必須得考慮其他離開後,他控製的餘輝暴露出去這件事了。
他在這段時間裏控製整個星域不現實,但做一些為未來奠定基礎的準備還是可以的。
順便還有許多零零散散的事情還需要他去處理。
反正有輝煌在陳明的安全已經有了保證,不需要考慮該怎麽撤離的問題。
他現在隻需要考慮在離開餘輝地盤之前要做的,以及在離開之後要做的事情就足夠了。
對了,陳明差點忘了一件事情,他得讓伽馬z那邊暫緩它在做的事情,沒有必要說一定要在短時間內控製新的阿爾法級餘輝。
比起一個阿爾法級餘輝和一艘巡洋艦,隱藏自身不暴露出去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陳明在快速通知了一下伽馬z那邊之後,考慮著他之後要做的各種事情。
在準備進行一些大動作之前,最好先把零散的小事做完。
就比如他待在研究所的之後這段時間他該做什麽?
餘輝都這樣了陳明肯定是不可能繼續幫餘輝做事的,反倒是餘輝為了啟靈神經會照顧著他。
那既然如此,陳明打算仗著餘輝的想法繼續向它們要一些東西學習。
相當於是裝出一副擺爛,完全不想逃走的樣子。
畢竟人類那邊最後的攻擊是實打實的,哪怕餘輝懷疑人類會再來,陳明這樣的表現也在情理之中。
另外陳明還得把他的東西要回來。
雖然他剛剛在他的房間看到了兩個終端和他改造過的手槍。
但妄語石和低語石,還有心靈波動發生器都不在這裏。
妄語石自從之前陳明完成了它的共鳴之後,他就一直可以感受到妄語石的位置,就在研究所的地下。
如果到時候要不回來的話,那陳明就直接搶。
他現在控製機械的能力已經不再被飛船限製,隻要他想,控製研究所並不是什麽難事。
隻是控製研究所之後需要麵對的問題讓他不可能現在就動手,最好等最後那幾天準備好了再正式實施。
然後除了陳明自己要處理一些瑣碎的事情,輝煌那裏也可以考慮安排些任務。
既然輝煌是主動願意來投誠的,那陳明不給它安排幾個任務心裏都有點過意不去。
再加上輝煌現在常駐任務就是和陳明嘮嗑,除了平時需要管理星係以外應該閑的很。
回頭和和伽馬z配合一下,肯定能把它管理的那個星係在一周之內就徹底控製。
那陳明現在手頭上徹底控製就是兩個半星係加上一堆控製力度不深的其他星係了。
半個星係指的是伽馬z之前去過一趟的位於餘輝和機械族邊境的那顆半工業半軍事星球所在的星係。
那裏因為本身軍事化管理的緣故,各個地方的防備都非常嚴密,所以陳明控製的餘輝擴張的速度一直提高不起來,隻能算半個。
所以陳明掌握的力量在整個餘輝麵前還是有些不夠看。
再加上輝煌現在管理著的這個星係基本上也是工業星係,所以陳明目前也不指望真的和餘輝正麵爆發衝突。
隻要到時候他預想的,在他撤離時候的計劃能夠完成一部分就不算虧。
至於計劃的具體內容,還得等陳明再仔細思考一下才能把細節確定下來。
而目前這個被輝煌控製的星係裏,總計有四個分布在不同星球上的殖民地,主要工業設施基本上都是重工業方向上的。
雖然都是最常見的工業殖民地,不過星係裏倒是有一個特殊的位於氣態巨行星上的殖民地。
這是一個以利用磁場為主,利用氣態星球的環境影響和自身引擎為輔,飄在氣態巨行星表麵的浮空殖民地。
它在星球表麵收集各種有價值的氣態物質,同時也會時不時準備專業的開采裝置投入氣態巨行星,深入內部,提取內部的高價值氣體。
這些在氣態巨行星上提取的氣體絕大部分都是對飛船來說極其重要的燃料的原材料。
可以說是整個星係的支柱產業。
不過重點不在這,重點在於殖民地上麵的設備。
能在氣態巨行星表麵運行的殖民地和殖民地的工業設施的價值可以說遠超同體積的其他陸地星球的工業設施。
如果能全部帶走的話那收益真的是有些難以想象了。
而且隨著陳明腦子裏建設殖民地的想法越來越清晰。
他也清楚維持殖民地運轉的艦船燃料,和生產這些原材料的工業設備對他的將來會有多麽重要的意義。
如果將來他選擇的殖民地有氣態巨行星,結果缺少昂貴的工業設施導致不能開發。
或是開發的進度被拖慢,又或者說為了開發這個氣態巨行星導致其他方麵的發展遭到了影響,那就是純純血虧的事情。
陳明可沒那麽大的能力在開發建設殖民地的初期就快速賺到一套能在氣態巨行星上運行的工業設備。
他現在賺點自己開的飛船的錢沒什麽問題,親自搞工業生產線那還是洗洗睡得了。
所以,不如幹脆現在就準備起來。
至於準備的方式,那就不得不提起躍遷引擎的強大之處了。
安裝在至少巡洋艦或者級別更高的艦船上的躍遷引擎可以與周圍其他的搭載了普通引擎的護衛或驅逐級飛船進行共振。
達成同時躍遷的效果。
而這個效果影響的隻是被引擎推動的那樣物品,無論這樣東西是飛船還是其他什麽東西。
當然前提在於躍遷共振將要一起躍遷走的總質量不大於啟動躍遷引擎的那艘艦船,以及引擎與它推動的東西的推重比超過了20。
這是一個飛船單位質量能產生多少推力的數據,越大,那麽飛船能達到的加速度也就越大。
隻有超過了這個限度的飛船才能隨著躍遷引擎一起共振。
隻是目前所有的飛船推重比都已經超過了20,所以飛船方麵基本上不用看,都能共振躍遷。
但安裝在殖民地工業設備上的引擎不同,這些東西上很容易出現推重比不夠,或是質量過大的情況。
所以在陳明有這方麵想法的時候,必須得考慮清楚這些問題。
怎麽解決推重比?怎麽解決殖民地的質量問題?
前麵這個問題解決的辦法都是不難,因為氣態巨行星的殖民地本身就為了漂浮在表麵上就已經安裝過許多引擎
雖然推重比可能還不太夠,但陳明完全可以額外安裝更多的引擎。
不需要考慮合不合理,隻需要考慮推重比達不達標。
至於整個殖民地的質量超過了一半巡洋艦的質量問題。
這個其實也有辦法解決。
首先就是多台躍遷引擎一起啟動可以有損耗地疊加躍遷引擎的效果,也就是承擔更加大的質量。
陳明在之後應該至少能控製兩艘餘輝巡洋艦,兩艘疊加在一起,那殖民地質量方麵的缺口就能補上很大一部分。
其次,輝煌知道這個氣態巨行星的殖民地的不同部分的價值和作用。
陳明完全可以根據輝煌的指示,拆解掉殖民地上可以臨時缺損或是便宜的部件,降低總體質量。
在躍遷後再想辦法補上。
陳明雖然改裝需要掌握技術,但對缺損部位的維修可沒有這個限製。
哪怕多拆一些,隻要最後材料是齊的,陳明就能直接修複回來。
當然陳明這一整個想法的前提就是輝煌配合伽馬z控製整個星係。
後麵的關於氣態巨行星殖民地的計劃安排隻是陳明腦子裏一不留神多延伸出來的一些想法。
陳明趕緊收了收散發的思維,開始正經地考慮起他要做的事情。
在考慮的途中,陳明先是在心底反問了自己幾個問題。
他現在最想做的是什麽?最急需做的是什麽?還有他一直以來的目的又是什麽?
我發了個作品相關記錄了到目前為止出現過的所有的船,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