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李文技術科報到,眾人吃驚
四合院,我斷了易中海養老的後路 作者:無水的水葫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何雨柱聽了李文的話也是有所感悟,但是不知自己那句話說得不合適,但他聰明知道見勢不妙就撤退:
“各位領導,您看還需不需要再加菜,如果不需要我就去前麵打菜去了,現在開始賣菜了”。
“李科長,你看看還有什麽想吃點的”?
“廠長,這已經非常好了,現在不是要堅決反對鋪張浪費嗎,我們把這些吃完就正好,一點不浪費。”
“對,還是李科長的覺悟高,我們決不能浪費。那個何師傅,就不要再加了,你去忙吧”。
看著何雨柱走出去,李文端起酒杯:
“各位領導,我初來乍到,對咱們領導和廠裏都不熟悉,可能需要一定熟悉的過程,如果有什麽做得不到位的,還請各位領導原諒,在這裏我借花獻佛,敬各位領導一杯酒,我幹了,領導們隨意。”說完,滿滿一杯酒一口幹了下去。
“吆喝,行啊,是個爺們,這杯酒我也幹了”。
“好,我幹了”
“我也幹了”
一會的工夫,李文端起酒杯就打了一圈,這下這些“酒精”考驗的領導都不願意了。
“我說李科長,你這是喝酒啊還是喝水啊,把你的杯子拿過來我聞聞,看看你是不是作弊了”。
那位副書記可能真的是不能再喝了,刷起來太極。
“嗬嗬、廖書記,那咱倆換換酒杯”。
“別,千萬別,我算是服了,咱們算算你喝了幾個了,你這酒量也是太嚇人了,我說廠長,以後再有接待一定要李科長上,肯定會贏,不把別人喝趴下絕不算玩。”
最後,李文有單獨和技術科的王科長,一個有點木訥的年齡有點大男人喝了兩杯,再敬第三杯時,王科長直接是求饒了,無論如何也不喝了,寧願下次單獨陪李文一場酒,看來他是真的喝不下了。楊廠長也在一邊打圓場,說這個王科長是個實在人,說不能喝就是實在不能喝了,在場的領導都知道,李文也隻好作罷。
此時,在售菜窗口,何雨柱正在給工人們打菜,突然看到易中海排在他的窗口,心中不由得一樂:
“嘿,這一大爺怎麽今天到我這裏了,不是都在一食堂吃飯嗎”,正尋思就輪到易中海了。
“柱子,愣什麽,抓緊給我打菜啊”。
“我說一大爺,今兒怎麽到這來了,不是都在一食堂那邊嗎”。
“嘿,想換換口味了。對了,柱子,我上午看見李文來咱們廠了,你見了嗎”。
“嘿,我見了,我這兄弟分到咱們廠了,一來就是副科長,裏麵楊廠長和幾位領導正在給他接風呢,我剛做完菜給送進去。”
“前邊的,快點打,後麵還有人等著呢”。
“柱子,給我打一份土豆絲,兩個雜合麵饅頭”
易中海端著飯菜在大廳裏四處打量,終於看到了目標,快步地走了過去。隻見劉海忠正端著大大的飯盒,手裏拿著三個雜合曼饅頭,正在低著頭猛吃,忽然眼光掃到一個人影坐到了他的對麵,抬頭一看竟然是易中海。
“我說老易,怎麽今天跑到這裏吃飯了,不在一食堂吃了”。
“沒事,我就是換換口味。我說老劉,我今天看到李文來咱們廠了”。
“哦,來咱們廠了,那可能是分到咱們廠裏吧,不知道會分到哪個車間。”
“你想什麽呢,他一個留學生回來會分到車間嗎,一定是坐辦公室的,剛才我問柱子,說是分到技術科了,還是副科長。”
“啥,哪一個毛頭小子還當副科長了,那豈不是幹部身份,屬於行政編製了,這憑什麽啊,進來就是幹部,這是怎麽個道理”。
“你別怎麽個道理,你說這李文都回來幾天了,也沒說請咱們吃個飯啥的,是不是看不起咱們,這可不行啊,在這個院子必須得團結一致,服從大局”
“嗯,你說得對,他就是副科長在院中也得服從咱們的領導,不行今天下班了去找他說道說道去”。
易中海看到劉海忠這樣,也不再說話,快速地吃完飯,借口車間有事就趕緊走了,留下劉海忠在這裏一人獨自吃飯,剛才光顧地發泄對李文當副科長的不滿,連飯都沒顧得上吃。
食堂包間,酒足飯飽之後,各位廠領導紛紛各回辦公室休息,在楊副廠長的帶領下,李文和王科長一起來到技術科。路上,在楊副廠長的示意下,王科長給李文簡單介紹了科裏情況:
李科長,科裏現在就十個人,除了1名九級工程師,其他都是十二三級的技術員,技術水平參差不齊,而我馬上就退休了,正在辦理退休手續,剛才廠長也說了,科裏的工作主要有你承擔了,一旦你熟悉了情況,我就立馬退休,我可是盼著你早點熟悉情況,我早就想回家抱孫子了。
說起來,我這個科長有些汗顏,技術科這些年來主要就是修修舊設備,沒有做過什麽實質性的研發工作,廠裏到時催著搞些科技研發,可是咱們的技術力量實在是拿不出手,無法勝任。
自從高工這個唯一的六級工程師調走之後,廠裏隻有一名九級工程師挑大梁,但是水平也就那樣。
李文一路上隻聽不說話,心裏卻是不斷地在想,這個時期的科技人員是嚴重短缺的,僅有的高級力量已經被國家集中使用了,軋鋼廠還有九級工程師就算不錯了。
兩人很快就來到了技術科的辦公區,進門看到辦公區內的狀況,李文明白,這個技術科就是一個擺設,看這些技術人員的精神頭,估計也就是白拿工資的,應該是沒有什麽大工作能力。
一眼就看到,一個技術員斜靠在椅子上看報紙,一個拿著圖紙在發呆,還有一個正在喝茶聊天,說是有十五個人員,但目前裏麵隻有不到一半的人在崗,整個辦公室氣氛淡靜,沒有一點高技術的緊張、嚴謹氛圍,明顯是處在一種近乎散漫的狀態。
王科長使勁清了清嗓子,猛地咳嗽了幾聲,辦公室裏的人才有所反應,李文聽到有人說:
“我說科長,今天是吃得什麽,堵著嗓子了還是咋的”?
半天未聽到科長的聲音,紛紛看向站在門口的科長,見到是楊副廠長、王科長和一位小夥子站在一起,才意識到可能傳說中的副科長來了。
幾個人都趕緊把報紙、圖紙以及手中玩耍的工具都放下,站起身來。
“各位同誌,我給你們介紹一下,這是咱們技術科的副科長,李文同誌,他剛從莫斯科留學歸來,是個七級工程師。”
楊副廠長的介紹頓時在屋內引起了軒然大波,幾個人一時間愣了,都瞪大了眼睛,嘴巴也驚訝地張大,臉上寫滿了震驚和難以置信。
“七級工程師?就他這麽個小夥子?”
“我靠,這也太強了吧,我們科裏啥時候有過這個級別的?他比咱們誰都強啊!”
看到眾人的反應,王科長笑著說:“今天李科長就到任,希望你們在今後的工作中服從李科長的領導,要多向李科長學習,共同把我們技術科的各項工作做好,大家也都知道我就要退休了,按照廠裏的安排,我從現在開始主要是協助李科長盡快地熟悉情況,業務工作大家要全部聽從李科長的指揮。”
有楊副廠長在一邊背書,由不得眾人不信,見楊副廠長一臉理應如此的態度,科內的人員都選擇了相信。
隨後,楊副廠長就轉身離去,臨走時告訴李文安頓好了到他辦公室去一次。
“各位領導,您看還需不需要再加菜,如果不需要我就去前麵打菜去了,現在開始賣菜了”。
“李科長,你看看還有什麽想吃點的”?
“廠長,這已經非常好了,現在不是要堅決反對鋪張浪費嗎,我們把這些吃完就正好,一點不浪費。”
“對,還是李科長的覺悟高,我們決不能浪費。那個何師傅,就不要再加了,你去忙吧”。
看著何雨柱走出去,李文端起酒杯:
“各位領導,我初來乍到,對咱們領導和廠裏都不熟悉,可能需要一定熟悉的過程,如果有什麽做得不到位的,還請各位領導原諒,在這裏我借花獻佛,敬各位領導一杯酒,我幹了,領導們隨意。”說完,滿滿一杯酒一口幹了下去。
“吆喝,行啊,是個爺們,這杯酒我也幹了”。
“好,我幹了”
“我也幹了”
一會的工夫,李文端起酒杯就打了一圈,這下這些“酒精”考驗的領導都不願意了。
“我說李科長,你這是喝酒啊還是喝水啊,把你的杯子拿過來我聞聞,看看你是不是作弊了”。
那位副書記可能真的是不能再喝了,刷起來太極。
“嗬嗬、廖書記,那咱倆換換酒杯”。
“別,千萬別,我算是服了,咱們算算你喝了幾個了,你這酒量也是太嚇人了,我說廠長,以後再有接待一定要李科長上,肯定會贏,不把別人喝趴下絕不算玩。”
最後,李文有單獨和技術科的王科長,一個有點木訥的年齡有點大男人喝了兩杯,再敬第三杯時,王科長直接是求饒了,無論如何也不喝了,寧願下次單獨陪李文一場酒,看來他是真的喝不下了。楊廠長也在一邊打圓場,說這個王科長是個實在人,說不能喝就是實在不能喝了,在場的領導都知道,李文也隻好作罷。
此時,在售菜窗口,何雨柱正在給工人們打菜,突然看到易中海排在他的窗口,心中不由得一樂:
“嘿,這一大爺怎麽今天到我這裏了,不是都在一食堂吃飯嗎”,正尋思就輪到易中海了。
“柱子,愣什麽,抓緊給我打菜啊”。
“我說一大爺,今兒怎麽到這來了,不是都在一食堂那邊嗎”。
“嘿,想換換口味了。對了,柱子,我上午看見李文來咱們廠了,你見了嗎”。
“嘿,我見了,我這兄弟分到咱們廠了,一來就是副科長,裏麵楊廠長和幾位領導正在給他接風呢,我剛做完菜給送進去。”
“前邊的,快點打,後麵還有人等著呢”。
“柱子,給我打一份土豆絲,兩個雜合麵饅頭”
易中海端著飯菜在大廳裏四處打量,終於看到了目標,快步地走了過去。隻見劉海忠正端著大大的飯盒,手裏拿著三個雜合曼饅頭,正在低著頭猛吃,忽然眼光掃到一個人影坐到了他的對麵,抬頭一看竟然是易中海。
“我說老易,怎麽今天跑到這裏吃飯了,不在一食堂吃了”。
“沒事,我就是換換口味。我說老劉,我今天看到李文來咱們廠了”。
“哦,來咱們廠了,那可能是分到咱們廠裏吧,不知道會分到哪個車間。”
“你想什麽呢,他一個留學生回來會分到車間嗎,一定是坐辦公室的,剛才我問柱子,說是分到技術科了,還是副科長。”
“啥,哪一個毛頭小子還當副科長了,那豈不是幹部身份,屬於行政編製了,這憑什麽啊,進來就是幹部,這是怎麽個道理”。
“你別怎麽個道理,你說這李文都回來幾天了,也沒說請咱們吃個飯啥的,是不是看不起咱們,這可不行啊,在這個院子必須得團結一致,服從大局”
“嗯,你說得對,他就是副科長在院中也得服從咱們的領導,不行今天下班了去找他說道說道去”。
易中海看到劉海忠這樣,也不再說話,快速地吃完飯,借口車間有事就趕緊走了,留下劉海忠在這裏一人獨自吃飯,剛才光顧地發泄對李文當副科長的不滿,連飯都沒顧得上吃。
食堂包間,酒足飯飽之後,各位廠領導紛紛各回辦公室休息,在楊副廠長的帶領下,李文和王科長一起來到技術科。路上,在楊副廠長的示意下,王科長給李文簡單介紹了科裏情況:
李科長,科裏現在就十個人,除了1名九級工程師,其他都是十二三級的技術員,技術水平參差不齊,而我馬上就退休了,正在辦理退休手續,剛才廠長也說了,科裏的工作主要有你承擔了,一旦你熟悉了情況,我就立馬退休,我可是盼著你早點熟悉情況,我早就想回家抱孫子了。
說起來,我這個科長有些汗顏,技術科這些年來主要就是修修舊設備,沒有做過什麽實質性的研發工作,廠裏到時催著搞些科技研發,可是咱們的技術力量實在是拿不出手,無法勝任。
自從高工這個唯一的六級工程師調走之後,廠裏隻有一名九級工程師挑大梁,但是水平也就那樣。
李文一路上隻聽不說話,心裏卻是不斷地在想,這個時期的科技人員是嚴重短缺的,僅有的高級力量已經被國家集中使用了,軋鋼廠還有九級工程師就算不錯了。
兩人很快就來到了技術科的辦公區,進門看到辦公區內的狀況,李文明白,這個技術科就是一個擺設,看這些技術人員的精神頭,估計也就是白拿工資的,應該是沒有什麽大工作能力。
一眼就看到,一個技術員斜靠在椅子上看報紙,一個拿著圖紙在發呆,還有一個正在喝茶聊天,說是有十五個人員,但目前裏麵隻有不到一半的人在崗,整個辦公室氣氛淡靜,沒有一點高技術的緊張、嚴謹氛圍,明顯是處在一種近乎散漫的狀態。
王科長使勁清了清嗓子,猛地咳嗽了幾聲,辦公室裏的人才有所反應,李文聽到有人說:
“我說科長,今天是吃得什麽,堵著嗓子了還是咋的”?
半天未聽到科長的聲音,紛紛看向站在門口的科長,見到是楊副廠長、王科長和一位小夥子站在一起,才意識到可能傳說中的副科長來了。
幾個人都趕緊把報紙、圖紙以及手中玩耍的工具都放下,站起身來。
“各位同誌,我給你們介紹一下,這是咱們技術科的副科長,李文同誌,他剛從莫斯科留學歸來,是個七級工程師。”
楊副廠長的介紹頓時在屋內引起了軒然大波,幾個人一時間愣了,都瞪大了眼睛,嘴巴也驚訝地張大,臉上寫滿了震驚和難以置信。
“七級工程師?就他這麽個小夥子?”
“我靠,這也太強了吧,我們科裏啥時候有過這個級別的?他比咱們誰都強啊!”
看到眾人的反應,王科長笑著說:“今天李科長就到任,希望你們在今後的工作中服從李科長的領導,要多向李科長學習,共同把我們技術科的各項工作做好,大家也都知道我就要退休了,按照廠裏的安排,我從現在開始主要是協助李科長盡快地熟悉情況,業務工作大家要全部聽從李科長的指揮。”
有楊副廠長在一邊背書,由不得眾人不信,見楊副廠長一臉理應如此的態度,科內的人員都選擇了相信。
隨後,楊副廠長就轉身離去,臨走時告訴李文安頓好了到他辦公室去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