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身強力壯之人來吃飯。
救濟所的人也會給他一頓飯食。
這人要是後麵還想在這裏吃,那就得幹活。
救濟所會給他安排一個修城牆和河堤或者打掃街道的活兒。
他完成規定工作量,才能領到飯。
不會有人趕他,除非他自己幹不下去,或者找到別的營生,離開為止。
楊業說:“這個救濟所,不單單是救災民於困頓,維持京城的穩定,還是給百姓在黑暗裏點了一盞燈。畢竟人都有難的時候。”
在京城嚐試可行之後,楊業便在便在大乾各個州府都設置了救濟所。
所以逃往鄰國的大乾子民很多都回來了。
不說楊業其他功績,就單論這一條,戶部尚書都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恨不得把他當菩薩供起來。
這幾年裏幸得老天庇佑,無災無難,各地豐收。
今年秋糧早就收上來了。
各地錢糧稅賦也全部進了國庫。
百姓們都休息準備過年了。
尚書匯報完,對楊業恭恭敬敬行禮地問:“太師什麽時候回來主持大局。”
今年倒是暫時無事,可是明年開了春,就不好說了。
您再這麽逍遙下去,別人可能暫時無所謂,我卻馬上要顛了。
因為我是掌管錢糧的!
哪怕我一個銅錢的便宜都沒占,可一出差錯就是貪汙的大罪!!
楊業淡淡地說:“你隻管好好輔佐皇上。”
尚書在心裏大叫:齊蓮兒這是要取代你呢,你怎麽坐以待斃呢?!!
你還叫我們好好輔佐她?!!
她這樣任性的辦事風格,叫我怎麽輔佐?!
楊業這麽精明,如何看不出來尚書心裏的崩潰,淡淡地說:“就算我是根拐杖,她也不能拄著我走一輩子,不還是得學會自己走嗎?”
尚書想說:“不,她這樣子下去,壓根就走不穩。要不您直接當皇帝算了。”
可是這話要是說出口,那就是大逆不道,謀反的死罪。
楊業要是想做皇上,不用我來提醒。
楊業要是不想,我說了也沒有用。
他抿嘴站著。
楊業又說:“好好幹。隻要你不動邪念,誰也拿你沒辦法。”
楊業這句話等於是給尚書吃了個定心丸:隻要你不犯錯,我在一日,肯定保你一日無事。
尚書鬆了一口氣:“知道了。”
戶部尚書走了以後。
楊業對守勤說:“來,你把這些銀子和物品清點一下,送到大宅去。”
守勤打開點完,悄悄藏起了一塊。
楊業乜斜著他:“幹嘛?”
守勤:“先生的衣服太薄了。我想給先生做件厚棉衣。”
楊業搖頭:“不必。這裏的銀子,一毫一厘都不能留下。”
守勤輕歎,隻能把銀子又放了回去。
楊業上前撚了撚守勤的衣角,從自己懷裏拿出一塊碎銀子:“你的衣服,太薄了。去成衣店,給自己做件厚棉襖吧。”
守勤紅了眼眶:“先生,你何苦清苦至此。”
楊業:“現在我但凡多拿點多吃點,不管因為什麽原因,都會授人把柄。等我從這裏脫身了,就可以憑自己本事賺銀子,到時候再享受人間富貴也來得及。”
-----
與此同時,齊蓮兒在禦書房走來走去。
她心裏在琢磨的是,怎麽樣才能爭取到孟家的支持。
親自上門去求,有點太掉價。當年朕求楊業那一次就是最後一次,以後絕不會在發生。
可是把孟坤請進宮又太明目張膽。
楊業一眼就能看出來我要幹什麽。
宮女忽然進來,說王爺叫人送來了請帖。
齊蓮兒才想起來,明日是齊安國的生辰。
雖然按照規矩,齊安國不會大操大辦,也是家宴還是要辦一個的。
所以齊安國來請齊蓮兒,二公主和皇後去王府午宴。
明日剛好是休沐日,齊蓮兒也不用上朝。
齊蓮兒接過請帖,忽然笑了:真是妙極了。
既然家宴,孟坤肯定會來。
其實朕隻要孟坤表個態,點個頭,要不了半盞茶功夫。
這種場合最適合。
次日一早,齊蓮兒叫人準備了人參作為賀禮,帶著太後和二公主齊婉兒赴約。
齊安國隻請了三家人,自己的娘舅,夫人的娘家人和太後那邊三個人。
可是這三家人加上他的妻妾兒女,都上百人了。
在花廳裏擺了十幾桌。
齊蓮兒在宴會前叫人把孟將軍請到王爺給她安排來暫時休息的暖閣裏。
孟坤也想試探齊蓮兒的口風,所以欣然前往。
太後和二公主早被王妃請到裏麵說話去了。
暖閣裏這會兒隻有孟將軍和齊蓮兒。
齊蓮兒等孟坤坐下,忽然起身向他行了一禮。
孟坤嚇得忙起身,單腿跪下:“皇上是想折煞臣嗎?”
傳出去,別人還以為我欺負你。
就算不看你的身份,我也要掂量掂量楊業。
雖然楊業這會兒在休養,可明麵上還罩著你的。
齊蓮兒紅著眼眶,滿腹委屈:“舅舅,我這幾年太委屈了。被楊業壓得喘不過氣。”
孟坤是她嬸嬸的哥哥,若是在平頭百姓家,她叫孟坤一聲“舅舅”也是可以的。
不過皇家從來隻有君臣,齊蓮兒這樣有點自降身價的意思。
可見齊蓮兒為了得到孟家的支持,已經豁出去了。
這是楊業教她的,為了能做成大事,一切優勢,甚至是劣勢都要利用起來。
劉備為了騙過曹操保命,裝出被雷嚇到筷子落地。
商鞅為了推行法度,用重金獎勵肯把木頭從這個城門背到那個城門的人。
看著很滑稽,其實十分英明。
成大事者不擇手段。
隻要能奏效,就是好辦法。
不要覺得不好意思。
講到底孟坤是她的長輩,而且是個武夫。
一個弱女子,一個晚輩受到欺負向他求助,他哪裏好意思袖手旁觀。
孟坤急得抓耳撓腮:“嗨,皇上別哭啊。有話慢慢說。”
齊蓮兒抽噎著說:“當年父皇隻叫楊業輔政,沒說讓他專政。如今我都這麽大了。他還控製著朝政。這天下如今也隻知道楊太師,不知道還有我齊蓮兒。”
這就是送命的題。
怎麽回答都不對。
如果回答“是”,那就是否定楊業。
如果回答“不是”,那就是給齊蓮兒難堪。
救濟所的人也會給他一頓飯食。
這人要是後麵還想在這裏吃,那就得幹活。
救濟所會給他安排一個修城牆和河堤或者打掃街道的活兒。
他完成規定工作量,才能領到飯。
不會有人趕他,除非他自己幹不下去,或者找到別的營生,離開為止。
楊業說:“這個救濟所,不單單是救災民於困頓,維持京城的穩定,還是給百姓在黑暗裏點了一盞燈。畢竟人都有難的時候。”
在京城嚐試可行之後,楊業便在便在大乾各個州府都設置了救濟所。
所以逃往鄰國的大乾子民很多都回來了。
不說楊業其他功績,就單論這一條,戶部尚書都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恨不得把他當菩薩供起來。
這幾年裏幸得老天庇佑,無災無難,各地豐收。
今年秋糧早就收上來了。
各地錢糧稅賦也全部進了國庫。
百姓們都休息準備過年了。
尚書匯報完,對楊業恭恭敬敬行禮地問:“太師什麽時候回來主持大局。”
今年倒是暫時無事,可是明年開了春,就不好說了。
您再這麽逍遙下去,別人可能暫時無所謂,我卻馬上要顛了。
因為我是掌管錢糧的!
哪怕我一個銅錢的便宜都沒占,可一出差錯就是貪汙的大罪!!
楊業淡淡地說:“你隻管好好輔佐皇上。”
尚書在心裏大叫:齊蓮兒這是要取代你呢,你怎麽坐以待斃呢?!!
你還叫我們好好輔佐她?!!
她這樣任性的辦事風格,叫我怎麽輔佐?!
楊業這麽精明,如何看不出來尚書心裏的崩潰,淡淡地說:“就算我是根拐杖,她也不能拄著我走一輩子,不還是得學會自己走嗎?”
尚書想說:“不,她這樣子下去,壓根就走不穩。要不您直接當皇帝算了。”
可是這話要是說出口,那就是大逆不道,謀反的死罪。
楊業要是想做皇上,不用我來提醒。
楊業要是不想,我說了也沒有用。
他抿嘴站著。
楊業又說:“好好幹。隻要你不動邪念,誰也拿你沒辦法。”
楊業這句話等於是給尚書吃了個定心丸:隻要你不犯錯,我在一日,肯定保你一日無事。
尚書鬆了一口氣:“知道了。”
戶部尚書走了以後。
楊業對守勤說:“來,你把這些銀子和物品清點一下,送到大宅去。”
守勤打開點完,悄悄藏起了一塊。
楊業乜斜著他:“幹嘛?”
守勤:“先生的衣服太薄了。我想給先生做件厚棉衣。”
楊業搖頭:“不必。這裏的銀子,一毫一厘都不能留下。”
守勤輕歎,隻能把銀子又放了回去。
楊業上前撚了撚守勤的衣角,從自己懷裏拿出一塊碎銀子:“你的衣服,太薄了。去成衣店,給自己做件厚棉襖吧。”
守勤紅了眼眶:“先生,你何苦清苦至此。”
楊業:“現在我但凡多拿點多吃點,不管因為什麽原因,都會授人把柄。等我從這裏脫身了,就可以憑自己本事賺銀子,到時候再享受人間富貴也來得及。”
-----
與此同時,齊蓮兒在禦書房走來走去。
她心裏在琢磨的是,怎麽樣才能爭取到孟家的支持。
親自上門去求,有點太掉價。當年朕求楊業那一次就是最後一次,以後絕不會在發生。
可是把孟坤請進宮又太明目張膽。
楊業一眼就能看出來我要幹什麽。
宮女忽然進來,說王爺叫人送來了請帖。
齊蓮兒才想起來,明日是齊安國的生辰。
雖然按照規矩,齊安國不會大操大辦,也是家宴還是要辦一個的。
所以齊安國來請齊蓮兒,二公主和皇後去王府午宴。
明日剛好是休沐日,齊蓮兒也不用上朝。
齊蓮兒接過請帖,忽然笑了:真是妙極了。
既然家宴,孟坤肯定會來。
其實朕隻要孟坤表個態,點個頭,要不了半盞茶功夫。
這種場合最適合。
次日一早,齊蓮兒叫人準備了人參作為賀禮,帶著太後和二公主齊婉兒赴約。
齊安國隻請了三家人,自己的娘舅,夫人的娘家人和太後那邊三個人。
可是這三家人加上他的妻妾兒女,都上百人了。
在花廳裏擺了十幾桌。
齊蓮兒在宴會前叫人把孟將軍請到王爺給她安排來暫時休息的暖閣裏。
孟坤也想試探齊蓮兒的口風,所以欣然前往。
太後和二公主早被王妃請到裏麵說話去了。
暖閣裏這會兒隻有孟將軍和齊蓮兒。
齊蓮兒等孟坤坐下,忽然起身向他行了一禮。
孟坤嚇得忙起身,單腿跪下:“皇上是想折煞臣嗎?”
傳出去,別人還以為我欺負你。
就算不看你的身份,我也要掂量掂量楊業。
雖然楊業這會兒在休養,可明麵上還罩著你的。
齊蓮兒紅著眼眶,滿腹委屈:“舅舅,我這幾年太委屈了。被楊業壓得喘不過氣。”
孟坤是她嬸嬸的哥哥,若是在平頭百姓家,她叫孟坤一聲“舅舅”也是可以的。
不過皇家從來隻有君臣,齊蓮兒這樣有點自降身價的意思。
可見齊蓮兒為了得到孟家的支持,已經豁出去了。
這是楊業教她的,為了能做成大事,一切優勢,甚至是劣勢都要利用起來。
劉備為了騙過曹操保命,裝出被雷嚇到筷子落地。
商鞅為了推行法度,用重金獎勵肯把木頭從這個城門背到那個城門的人。
看著很滑稽,其實十分英明。
成大事者不擇手段。
隻要能奏效,就是好辦法。
不要覺得不好意思。
講到底孟坤是她的長輩,而且是個武夫。
一個弱女子,一個晚輩受到欺負向他求助,他哪裏好意思袖手旁觀。
孟坤急得抓耳撓腮:“嗨,皇上別哭啊。有話慢慢說。”
齊蓮兒抽噎著說:“當年父皇隻叫楊業輔政,沒說讓他專政。如今我都這麽大了。他還控製著朝政。這天下如今也隻知道楊太師,不知道還有我齊蓮兒。”
這就是送命的題。
怎麽回答都不對。
如果回答“是”,那就是否定楊業。
如果回答“不是”,那就是給齊蓮兒難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