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業對那個護衛隊長說:“我不想跟你們動手。你們走吧。”
孫大牛一揮手,士兵們讓開一條道。
護衛隊長隻能悻悻地帶著人一路小跑出了林子,消失在遠方。
孫大牛下馬,收起刀,笑得意味深長:“楊先生怎麽要走也不打個招呼,是怕有人攔你嗎?”
楊業淡淡地說:“我現在已經是個平頭老百姓,去哪裏都不想驚動任何人。”
孫大牛是盜匪出身。
為了生存,什麽都敢做。
道德、律法、人倫、大義在他眼裏都是個屁。
以前我對他有用處。
他自然對我畢恭畢敬言聽計從。
現在我在所有人眼裏都是個落魄書生,保不齊他不會打別的算盤。
比如用我的頭去換銀子,然後帶著自己的兄弟重新扯大旗,做山大王,逍遙快活。
孫大牛問:“所以,先生到底想去哪裏?”
楊業轉頭看了一眼眼前不知道什麽時候又多了好多的百姓,輕歎:“本來想找個小山溝窩著。現在也不可能了。”
孫大牛咧嘴一笑:“我有個建議。先生聽聽看能不能用。”
楊業:“你說。”
孫大牛:“我那個山寨雖然許久沒回去,不過休整休整應該還能用。你知道我那個山寨的結構的。有城牆,有壕溝。能儲糧,有水源,占地隻比大京小一點。”
當時楊業要不是勸降成功,想直接強攻下山寨,也是要一定時間的。
楊業微微挑眉:還別說,還真別說。
這家夥雖然看著粗枝大葉,其實心細如針,而且腦瓜子還是挺好用的。
他話裏隱藏的意思分明是:我經常派人回去查看維護山寨。所以山寨隨時都可以用起來。
我一直沒告訴你,是因為怕你發現我從來都沒放棄回去當山大王的想法。
孫大牛有些緊張,問楊業:“楊先生覺得怎麽樣。”
楊業說:“你可明白,我不是一個人,而是要帶著這些百姓一起去?”
這麽多張嘴等著吃飯對任何人來說都是沒有任何好處的大包袱。
孫大牛這種人,很有可能用最快最省力的方式解決麻煩,那就是全殺了。
孫大牛說:“沒事,我那山寨裏也要人洗洗涮涮,掃地做飯,都去。”
楊業說:“嗯,再把山腳的地都開出來,來年種上糧食。”
這些老幼婦孺,種種地還是可以的。
不求豐收,能賺夠口糧就行。
孫大牛:“對,對對。”
楊業算了一下。
方向沒錯。就在南越,南楚和大乾交界處。
比我最開始選的地方還要更近一點。
那天南越的護衛說得沒錯:越往後刺客越多。
他們直接奔我來倒也不怕,就怕這些沒人性的刺客會用我身邊的百姓相要挾或做肉盾。
所以越快趕到,越好。
怎麽看,去孫大牛的山寨暫時都是最合理最容易實現的選擇。
楊業說:“那就出發吧。”
當初孫大牛投誠的有兩個要求:第一保留他的兵,因為他的兵像親人。第二保留山寨。因為山寨像他的家。
我明白華夏人對土地的執念,就允了。
沒想到當初的一線善念,最後讓自己成了受益者。
孫大牛笑得像個孩子:“好嘞。”
楊業說:“等等,你也跟我們一起去?”
孫大牛:“當然。”
楊業:“你現在是大乾東神策軍的將軍。怎麽擅離職守?”
孫大牛:“我已經把帥印掛在軍營裏,辭官了。”
楊業沉下臉:“胡鬧!!這是說辭就能辭的?你手下可是有五萬大乾精銳。就算不為大乾也要為這五萬人考慮。”
當年我選你,還不就是因為看你對你的兄弟不離不棄,有幾分義氣。
你直接撂挑子走人算怎麽回事?
孫大牛撓了撓頭:“你先別生氣。那五萬人我處置好了。”
楊業看了他一眼,臉色稍緩:“嗯。你說。”
孫大牛:“你走了以後,城裏忽然就新開了好多賣長壽膏的。我嚴令手下不能碰。任何人隻要被我發現食用,不問緣由,立刻打十杖,逐出軍營。”
畢竟他也是跟著楊業絞殺過毒販子的。
自然知道長壽膏的害處。
楊業垂眼聽著。
孫大牛:“我發現我以前的兄弟都能聽命,倒是從孟家過來的那些人......控製不住。”
畢竟那些人原本就是紈絝子弟。吃喝玩樂方麵比山旮旯裏麵出來的土匪自然更加精通。
楊業:“你上報了嗎?”
孫大牛:“報了。我報了兵部,報了左丞相。還跟孟將軍說了。孟將軍也在嚴控,可是也控製不住。我覺得大乾完了,再待下去,我手裏的這些兵也完了。”
“我要他們負責。所以我辭官了,讓這五萬人自願選擇,跟我走還是留下來。身後這些,都是自願跟我走的。一共兩萬三千五百人。我隨身帶了三千人來保護先生。其餘的,已經跟我的副將先行去山寨整理安頓了。”
已經有人為了買長壽膏,開始搶劫偷盜殺人放火賣兒鬻女。
越往後,這種情況隻會更嚴重。
因為作為大乾主心骨的齊蓮兒不反對,反而還心安理得地收下李不任送來的銀子。
賣長壽膏的店鋪很快會從大京擴散到全國。
上癮的人基本戒不掉,還會更多新人加入。
明眼人都能看出大乾很快會變成人間煉獄。
楊業轉眼看了看:果然大部分是孫大牛之前的兵,剩下的都是後來從窮苦人家征的兵。
別說是孫大牛,我也不忍心讓他們留在大京淪為大食商人壓榨的工具。
楊業下定了決心,說:“好,那就一起吧。”
他話音一落,剛才鴉雀無聲的士兵忽然爆發出雷鳴一般的歡呼聲。
其實他們心裏也沒有底。
跟著孫大牛占山為王,會不會有一天楊業又回來主持大乾,然後又來剿滅他們呢。
就算楊業不重回朝堂,光靠孫大牛,始終是不可靠。
孫大牛離開大京的時候,也是承諾“楊先生跟我們一起”來說服大家。
楊業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跟著楊業才最可靠。
原來不管軍民,眼睛都是雪亮的。
孫大牛一揮手,士兵們讓開一條道。
護衛隊長隻能悻悻地帶著人一路小跑出了林子,消失在遠方。
孫大牛下馬,收起刀,笑得意味深長:“楊先生怎麽要走也不打個招呼,是怕有人攔你嗎?”
楊業淡淡地說:“我現在已經是個平頭老百姓,去哪裏都不想驚動任何人。”
孫大牛是盜匪出身。
為了生存,什麽都敢做。
道德、律法、人倫、大義在他眼裏都是個屁。
以前我對他有用處。
他自然對我畢恭畢敬言聽計從。
現在我在所有人眼裏都是個落魄書生,保不齊他不會打別的算盤。
比如用我的頭去換銀子,然後帶著自己的兄弟重新扯大旗,做山大王,逍遙快活。
孫大牛問:“所以,先生到底想去哪裏?”
楊業轉頭看了一眼眼前不知道什麽時候又多了好多的百姓,輕歎:“本來想找個小山溝窩著。現在也不可能了。”
孫大牛咧嘴一笑:“我有個建議。先生聽聽看能不能用。”
楊業:“你說。”
孫大牛:“我那個山寨雖然許久沒回去,不過休整休整應該還能用。你知道我那個山寨的結構的。有城牆,有壕溝。能儲糧,有水源,占地隻比大京小一點。”
當時楊業要不是勸降成功,想直接強攻下山寨,也是要一定時間的。
楊業微微挑眉:還別說,還真別說。
這家夥雖然看著粗枝大葉,其實心細如針,而且腦瓜子還是挺好用的。
他話裏隱藏的意思分明是:我經常派人回去查看維護山寨。所以山寨隨時都可以用起來。
我一直沒告訴你,是因為怕你發現我從來都沒放棄回去當山大王的想法。
孫大牛有些緊張,問楊業:“楊先生覺得怎麽樣。”
楊業說:“你可明白,我不是一個人,而是要帶著這些百姓一起去?”
這麽多張嘴等著吃飯對任何人來說都是沒有任何好處的大包袱。
孫大牛這種人,很有可能用最快最省力的方式解決麻煩,那就是全殺了。
孫大牛說:“沒事,我那山寨裏也要人洗洗涮涮,掃地做飯,都去。”
楊業說:“嗯,再把山腳的地都開出來,來年種上糧食。”
這些老幼婦孺,種種地還是可以的。
不求豐收,能賺夠口糧就行。
孫大牛:“對,對對。”
楊業算了一下。
方向沒錯。就在南越,南楚和大乾交界處。
比我最開始選的地方還要更近一點。
那天南越的護衛說得沒錯:越往後刺客越多。
他們直接奔我來倒也不怕,就怕這些沒人性的刺客會用我身邊的百姓相要挾或做肉盾。
所以越快趕到,越好。
怎麽看,去孫大牛的山寨暫時都是最合理最容易實現的選擇。
楊業說:“那就出發吧。”
當初孫大牛投誠的有兩個要求:第一保留他的兵,因為他的兵像親人。第二保留山寨。因為山寨像他的家。
我明白華夏人對土地的執念,就允了。
沒想到當初的一線善念,最後讓自己成了受益者。
孫大牛笑得像個孩子:“好嘞。”
楊業說:“等等,你也跟我們一起去?”
孫大牛:“當然。”
楊業:“你現在是大乾東神策軍的將軍。怎麽擅離職守?”
孫大牛:“我已經把帥印掛在軍營裏,辭官了。”
楊業沉下臉:“胡鬧!!這是說辭就能辭的?你手下可是有五萬大乾精銳。就算不為大乾也要為這五萬人考慮。”
當年我選你,還不就是因為看你對你的兄弟不離不棄,有幾分義氣。
你直接撂挑子走人算怎麽回事?
孫大牛撓了撓頭:“你先別生氣。那五萬人我處置好了。”
楊業看了他一眼,臉色稍緩:“嗯。你說。”
孫大牛:“你走了以後,城裏忽然就新開了好多賣長壽膏的。我嚴令手下不能碰。任何人隻要被我發現食用,不問緣由,立刻打十杖,逐出軍營。”
畢竟他也是跟著楊業絞殺過毒販子的。
自然知道長壽膏的害處。
楊業垂眼聽著。
孫大牛:“我發現我以前的兄弟都能聽命,倒是從孟家過來的那些人......控製不住。”
畢竟那些人原本就是紈絝子弟。吃喝玩樂方麵比山旮旯裏麵出來的土匪自然更加精通。
楊業:“你上報了嗎?”
孫大牛:“報了。我報了兵部,報了左丞相。還跟孟將軍說了。孟將軍也在嚴控,可是也控製不住。我覺得大乾完了,再待下去,我手裏的這些兵也完了。”
“我要他們負責。所以我辭官了,讓這五萬人自願選擇,跟我走還是留下來。身後這些,都是自願跟我走的。一共兩萬三千五百人。我隨身帶了三千人來保護先生。其餘的,已經跟我的副將先行去山寨整理安頓了。”
已經有人為了買長壽膏,開始搶劫偷盜殺人放火賣兒鬻女。
越往後,這種情況隻會更嚴重。
因為作為大乾主心骨的齊蓮兒不反對,反而還心安理得地收下李不任送來的銀子。
賣長壽膏的店鋪很快會從大京擴散到全國。
上癮的人基本戒不掉,還會更多新人加入。
明眼人都能看出大乾很快會變成人間煉獄。
楊業轉眼看了看:果然大部分是孫大牛之前的兵,剩下的都是後來從窮苦人家征的兵。
別說是孫大牛,我也不忍心讓他們留在大京淪為大食商人壓榨的工具。
楊業下定了決心,說:“好,那就一起吧。”
他話音一落,剛才鴉雀無聲的士兵忽然爆發出雷鳴一般的歡呼聲。
其實他們心裏也沒有底。
跟著孫大牛占山為王,會不會有一天楊業又回來主持大乾,然後又來剿滅他們呢。
就算楊業不重回朝堂,光靠孫大牛,始終是不可靠。
孫大牛離開大京的時候,也是承諾“楊先生跟我們一起”來說服大家。
楊業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跟著楊業才最可靠。
原來不管軍民,眼睛都是雪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