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蓮兒說:“既然你如此高風亮節。朕就從你的俸祿開始削減。”


    尚書拱手:“不必了,既然臣沒有辦法勸解皇上。那臣也不想領這一份俸祿了,寧肯去南關修城牆,為咱大乾做點實事。”


    好好,你們就那麽不想為朕效力嗎。


    那就都走吧!!


    齊蓮兒氣得不行,一時下不來台,咬牙說:“好,朕就成全你。”


    尚書絲毫沒有留戀,脫下官袍而去。


    齊蓮兒轉頭對兵部侍郎說:“從今日起,你就是尚書了。”


    李不任物色立刻認命了一個每日跟在他身後阿諛奉承的兵部小吏為侍郎。


    如今四品以下的官都被他換了一遍了。


    齊蓮兒壓根也沒心思管。


    李不任有些洋洋得意:照這個趨勢下去,隻要把尚書侍郎都搞掉議論,朝堂上就都是我的人了。


    楊業花了四年才在朝堂裏布滿親信。


    我卻最多隻要半年,就能掌控大乾朝堂上下!!


    才過了幾天,杜江南也在朝堂上向齊蓮兒請辭。


    齊蓮兒大怒:“你為什麽又要走。”


    才三個月,杜江南就好像老了十歲,兩鬢的白發都多了不少,愁眉苦臉的:以前我沒少被楊業責罵,總覺得楊業太嚴苛,現在自己坐上這個位置才知道有多難。


    各種事情沒完沒了,總也處理不完,心裏煩躁無比。


    更別說當時楊業還有我和王玄齡,六部尚書等諸多得力助手。


    我現在是孤軍奮戰。


    其他都是欺上瞞下,屍位素餐的昏官貪官。


    我那麽勞心勞力,可是什麽事辦錯都是我擔著責任。


    太累了,太累了,比牛馬還累。


    我還想多活幾年。


    難怪楊業總說想退隱。


    齊蓮兒:“不許辭職。你給朕老老實實幹活。”


    杜江南低下頭不出聲。


    次日早朝,杜江南沒回來點卯。


    齊蓮兒立刻察覺不對,叫人去查看。


    杜府樓去人空。


    他已經連夜帶著一家老小走了。


    官印和官服都整整齊齊放在家中大堂之上。


    齊蓮兒叫人去追杜江南未果,生氣也無用,又把李不任提做了左丞相。


    至此,朝中再無能抗衡李不任的人。


    李不任在家大宴賓客,吹噓說自己是從古至今,升官最快的人。


    不到三個月從六品直接變成二品。


    有人小聲告訴他,楊業雖然當了兩年七品縣令,可是從七品變成一品卻是一日之間。


    所以要論升官快,還是楊業更快。


    他能穩坐四年。


    你呢?


    李不任如雪水澆頭一下就醒了,蹦起來大呼小叫:“誰,是誰敢對本官如此無禮。”


    結果他發現自己在臥房裏,身邊壓根沒有人,意識到方才可能是在做夢。


    李不任頹然坐下,許久才咬牙切齒說:“楊業,總有一天,我要把你踩在腳下,讓你向我求饒!!”


    -----


    這會兒楊業他們已經走到了襄陽城外,安營紮寨。


    從南陽到襄陽,又有不少老百姓加入。


    經過半個月的跋涉,原本一盤散沙的百姓們,現在都訓練有素。


    每天傍晚一停下來,不等楊業說話,各個小隊的隊長就帶著人分頭幹活去了。


    打水的打水,撿柴的撿柴,打獵的打獵,搭帳篷的搭帳篷。


    一切都井然有序。


    楊業和孫大牛在剛搭好的軍帳裏坐下,研究怎麽過襄陽。


    襄陽城的守將是孟坤的堂侄孟啟,


    當初孟家肯去守南關,除了楊業承諾提供厲害的武器,還因為楊業承諾所有通過南關交易運出的貨物,孟家可以獲得利潤的三成。


    孟家提了個要求,就是從南關到大乾的第一個,也是最險要最重要的關口襄陽城的守將,要由孟家來指定。


    為的是,萬一南關守不住,孟家可以順利退守到襄陽城內,保存勢力,能據守襄陽城,再抵抗個一年半載,甚至扭轉局麵。


    所以孟家對襄陽城很重視,定期還會來巡防,確保襄陽城裏糧草充沛,兵強馬壯,武器精良。


    直接兩軍對壘,楊業一點也不發怵。


    畢竟幾千年的兵法,再加上後來教員的各種理論實踐在他腦子裏存著。


    偏偏他帶的是一群百姓,而且守城的其實算是友軍,能不動手就不動手。


    楊業:“要不跟在南陽關一樣,你帶著人先過去。”


    誰都把握不準孟家如今對他的立場。


    畢竟當初在大京,孟家是默許齊蓮兒扳倒楊業的。


    可是聽說他離開以後,孟坤還去太師府前跪請他出山。


    既然如今襄陽城的守將是孟家的親信。楊業想過襄陽關也有了更大的不確定性。


    孫大牛立刻說:“不行。南陽城裏是因為有胡廣。這裏絕對不能冒險了。”


    楊業;“我有辦法脫身,你隻管先過去。不然他們捏著這些百姓要挾我,我就算有一萬種法子也脫不了身。”


    孫大牛:“就算我們先走,也走不快。若孟啟不是心甘情願放我們走,要來追殺,我們一樣遭殃。”


    天蒙蒙亮,襄陽城北門的兵就發現有一群人從晨霧中走來。


    士兵不敢耽擱,稟報給將軍孟啟。


    孟啟親自上了城樓瞭望,並叫一個哨兵騎馬前去打探。


    不到一刻鍾,哨兵就回來了:“將軍。是孫將軍押解了一群犯人去南關修城牆。”


    孟啟點頭:“好,先請他進來。其他人在城外稍後。”


    片刻後,孫大牛便上了城門樓,和孟啟互相行禮打招呼了。


    孟啟:“啊,孫將軍,辛苦了。”


    孫大牛:“還好。主要是南關吃緊,本將軍心裏著急。”


    孟啟:“好好好。將軍隻要把文書給我過目,驗過無誤,便可以通關而去。”


    孫大牛歎了一口氣:“想必將軍也知道朝廷如今是什麽情況。刑部裏麵也換了一撥人,我出來得急,隻拿到了士兵的路引。來不及辦犯人文書。”


    講句不好聽的。


    孟坤這一次從大京來南關也沒有辦文書。


    還不是因為軍情十萬火急,朝廷又烏煙瘴氣。


    孟啟也歎了一口氣:自從楊業請辭,一切都亂套了。


    朝廷亂了,他們這些在邊關的人也心有惶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寒門宰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屹並收藏寒門宰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