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業說:“最好孟大將軍和孟老將軍能來一趟。我們需要聊很多細節。”


    就算是把兩關納入我麾下,也要先談好條件。


    不然到時候孟家在我和大乾之間做騎牆派,才是麻煩。


    而且,兩個關口近二十萬兵,這個兵權,要商量好了去向才行。


    孟家對大乾都不止一起起了謀反之心。


    誰能擔保,我領導中華富庶強大了,孟家還肯老老實實屈居人下呢......


    他想了想,又加了一句:“你也要參加。”


    孟啟說:“楊先生若是有什麽條件叫我傳達即刻。”


    楊業笑了:“莫非孟將軍不敢來?”


    孟啟有些尷尬:“他說愧對楊先生,無臉見你。”


    楊業無奈搖頭:“今年春天你們兩關就會缺糧。與其等到那個時候才著急,不如早作安排?”


    按照那日付長庚跟他說的情形。


    齊蓮兒別說是送糧給邊關,就連大京城裏的糧食都可能滿足不了。


    孟啟想了想:“是。”


    楊業:“你回去跟孟大將軍說,我不會因為齊蓮兒對付我的時候,他沒有幫忙而記恨他。那一次,主要是我自己想順勢退下來。誰幫我也沒有用。”


    不然以齊蓮兒那點伎倆怎麽可能扳倒我。


    孟啟心裏的疑慮徹底煙消雲散,忙拱手:“多謝先生雅量。我這就回去稟告兩位將軍。盡快來跟先生麵談。”


    楊業捉住他的手肘,說:“孟將軍,叫孟老將軍和大將軍想清楚了哦。一旦他們來跟我談,可就沒有再回大乾的可能了。”


    這件事遲早會傳到齊蓮兒耳中。


    齊蓮兒再傻也不會讓對自己有二心的人守邊關。


    就算現在不弄孟家,以後也會變著法子把他們三個幹掉。


    孟啟鄭重點頭:“知道。其實我今日出來,就沒有回頭的打算了。”


    他這意思就是,就算孟坤和孟景山不入局,他也打算孤身來投奔楊業了。


    楊業拍了拍他的肩膀:“如此,辛苦孟將軍了。”


    ------


    楊業的一席話讓孟家父子放了心,次日就騎馬帶人來小城裏。


    孟坤見到楊業,捉住他的手,百感交集。


    過去總覺得楊業太霸道,一個黃毛小子,禁錮得他們壓根沒有自由,真是討厭至極。


    現在才知道,有楊業管著一切,他們這些武將才能無後顧之憂。


    這一次救家人出來,看到大京和沿途的荒敗模樣,他更是有種恍若隔世的感覺。


    一個五大三粗的男子,此刻覺得喉嚨裏好像堵了東西,啞了嗓子,叫了一聲“楊先生”便說不出話了。


    楊業安慰他:“無妨。來了就好。”


    上一次,楊業要了一半兵力,才肯罷休。


    孟坤和孟景山都覺得,這一次,楊業也必定要叫他們大出血。


    孫大牛心裏在心裏罵罵咧咧:你們孟家真不要臉。牆頭草,無利可圖的時候,就把人一腳踢開。


    現在看人家似乎要爬起來了,便立刻來示好。


    孟啟:“多謝楊先生不計前嫌,收留我們。”


    楊業說:“三位將軍是否真心要歸順我。”


    孟家三人立刻拱手:“當然。”


    楊業點頭:“好,如此,從此三位將軍就要聽從孫將軍的調遣了。在軍權上,孫將軍可以全權代表我。”


    你們孟家三個人都有退路。


    隻有孫大牛沒有。


    這一次,孫大牛把全部身家都交給我,向我證明了他的忠誠。


    我自然要投桃報李,全權信任他。


    孟坤一口氣往上衝,頂著腦門“嗡嗡”響。


    楊業,你太過分。


    你上台前,孫大牛是個土匪,跟孟家這世代封侯拜將的人家,有雲泥之別。


    你上來後,孫大牛跟孟坤同起同坐。


    如今,你竟然要讓孫大牛爬到我們頭上來!!


    楊業知道這件事很難接受。


    不過既然要跟我幹,就必須聽我的。


    沒有商量的餘地。


    孟坤咬牙坐著。


    孟啟已經率先表態:“我願聽從孫將軍的調遣。”


    孫大牛的戰績可查,剿滅山匪、毒販、西狄無數。


    比他功勞大多了。


    如今孫大牛又是楊業的心腹。


    他心服口服。


    其實別說是他。


    就連孟景山和孟坤至今為止也就打了一次勝仗,還是托楊業的福。


    所以,孟家除了門閥高點沒有別的長處。


    如果大乾沒了。孟家的門閥就做了古,成了灰。


    沒有屁用。


    孟景山說:“我老了,也幹不了幾年了。該交給你們這些年輕人了。”


    孟景山表態了。


    孟坤自然沒有堅持的理由了。


    他低頭拱手:“聽從楊先生安排。”


    “好,三位將軍果然深明大義。”楊業點頭,“一旦三位將軍加入我們,那南關和襄陽都成了邊關。所以我打算從南關轉移五萬到襄陽關。保證襄陽的防守能力。”


    孟坤又帶了五萬人到南關,南關已經人滿為患了。


    襄陽當時就是設置來讓孟家從南關退守的,所以兵力隻有兩萬,比較空。


    楊業提出這個名正言順。


    不過,在孟家兩父子看來,楊業在分薄他們的兵力。


    畢竟孟啟如今似乎更偏向於楊業,而不是他們。


    楊業笑了笑:“調遣之後,兩邊我會給一樣的兵器。確保你們以一當百。不過你們要把城裏所有可以用來打造兵器的原料都要運到我這裏來。”


    你要是不肯調。那我就隻給孫大牛和孟啟那些神器。到時候他們兩個就算隻有七萬人,拿下南關也不在話下。


    孟坤聽明白了楊業話裏隱含的意思,無比憋屈的回答:“遵命,不知道要調哪五萬人過去。”


    楊業:“具體調哪五萬人,由孟大將軍來決定。”


    不管你把多瘦弱的兵給我,我也有辦法把他們煉成鋼鐵之師。


    我隻有用這個法子,才能逼你精簡和強化軍隊。


    孟坤暗暗鬆了一口氣:哦,讓我來決定啊,那就不一樣了。


    我把親兵,強壯的留下,等於是精簡優化一下軍隊,損失也不大。


    話說你兵器還我的這些老弱兵換兵器是不是傻啊?


    這對你而言不就是個包賠本的買賣嗎?


    孟坤又問:“這五萬人什麽時候過去呢?”


    其實我巴不得越快越好,好省點糧食,早點拿到兵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寒門宰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屹並收藏寒門宰輔最新章節